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0)
2023(17058)
2022(14654)
2021(13900)
2020(11577)
2019(26725)
2018(26500)
2017(51753)
2016(27675)
2015(31156)
2014(30909)
2013(29933)
2012(27299)
2011(24486)
2010(24417)
2009(22144)
2008(21401)
2007(18610)
2006(16298)
2005(13868)
作者
(76059)
(63139)
(62671)
(59992)
(40331)
(30149)
(28770)
(24870)
(23999)
(22486)
(21502)
(21200)
(19979)
(19643)
(19496)
(19236)
(18914)
(18815)
(18107)
(18104)
(15492)
(15485)
(15145)
(14506)
(14041)
(14011)
(13939)
(13785)
(12579)
(12368)
学科
(104832)
经济(104626)
管理(81415)
(77090)
(64775)
企业(64775)
方法(49381)
数学(41776)
数学方法(41151)
(30928)
中国(28651)
(27956)
业经(25459)
(22443)
地方(20930)
理论(20615)
农业(20420)
(20033)
贸易(20026)
(19492)
(19036)
(18866)
技术(18165)
(17636)
财务(17551)
财务管理(17517)
企业财务(16539)
(16366)
环境(16004)
(15225)
机构
学院(382208)
大学(381598)
管理(155095)
(149321)
经济(145986)
理学(134907)
理学院(133479)
管理学(131007)
管理学院(130304)
研究(122170)
中国(90163)
(79643)
科学(75118)
(69206)
(58941)
中心(56791)
(56347)
财经(55699)
(55111)
业大(54758)
研究所(53804)
(52319)
师范(51899)
(50763)
北京(49853)
(44999)
(44870)
经济学(44205)
农业(43755)
师范大学(41698)
基金
项目(265682)
科学(210138)
研究(198404)
基金(192327)
(165873)
国家(164450)
科学基金(142919)
社会(125014)
社会科(117837)
社会科学(117804)
(103564)
基金项目(102003)
教育(92675)
自然(92374)
自然科(90244)
自然科学(90223)
自然科学基金(88585)
(86950)
编号(83066)
资助(78724)
成果(67382)
重点(58858)
(58820)
课题(56202)
(56098)
(55503)
创新(51599)
项目编号(51424)
教育部(51061)
国家社会(50635)
期刊
(160496)
经济(160496)
研究(110151)
中国(70185)
学报(56372)
管理(56274)
科学(52991)
(52297)
(51287)
教育(48655)
大学(44053)
学学(40997)
农业(35768)
技术(34906)
(30997)
金融(30997)
业经(28081)
财经(26232)
经济研究(25569)
图书(22725)
(22435)
问题(20485)
科技(18482)
理论(18126)
(17785)
技术经济(17770)
(17384)
商业(16962)
现代(16953)
实践(16699)
共检索到547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殷姿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来构建分布式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模型,通过对分布式科研团队特征以及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网络沟通模式、个体网络位置、子网络接口和凝聚子群等网络结构特性对分布式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困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分布式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困境的解决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东  
以国内某行业特色高校的PI制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网络的视角探讨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性。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整体网络的黏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一个"稀疏网络";PI和科研骨干成员居于知识共享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整体网络中结构洞的主要占据者,在资源和信息的控制、传递和获取方面具有优势;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相互重叠的派系,跨团队的知识共享普遍存在。最后,研究给出了增强高校PI制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东  
以国内某行业特色高校的PI制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网络的视角探讨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性。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整体网络的黏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一个"稀疏网络";PI和科研骨干成员居于知识共享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整体网络中结构洞的主要占据者,在资源和信息的控制、传递和获取方面具有优势;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相互重叠的派系,跨团队的知识共享普遍存在。最后,研究给出了增强高校PI制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东  
以国内某行业特色高校的PI制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网络的视角探讨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性。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整体网络的黏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一个"稀疏网络";PI和科研骨干成员居于知识共享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整体网络中结构洞的主要占据者,在资源和信息的控制、传递和获取方面具有优势;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相互重叠的派系,跨团队的知识共享普遍存在。最后,研究给出了增强高校PI制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继娇  李冰玉  殷茗  
知识共享是异地分布式敏捷软件开发团队提升工作质量的关键。知识共享和人与人之间传染病的传播模式非常相似,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实现的。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构建异地分布式敏捷软件开发团队知识共享的传染病动力学SIS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仿真,从理论型定量研究的角度给出实现异地分布式敏捷软件开发团队成员与客户团队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否的阈值,说明沟通可以促进异地分布式敏捷软件开发团队成员和客户团队间的知识共享,但沟通不合理则会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宏宇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办好开放大学"要求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大学要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要开拓新思路,将各级电大师资力量不足的劣势,通过整合、协调,形成一个整体,转化成分布式协同教学的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子  罗瑾琏  常涛  
文章探究社会网络、团队知识共享与团队创造力各变量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深入揭示社会网络通过团队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通过对61个研发团队的有效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连带强度对新颖性和实用性产生正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新颖性和实用性产生负向影响;团队知识共享在网络连带强度、网络中心性与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关系间起到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文静  杨坤  胡斌  
在分布式创新网络环境下,从两个方面四种维度分析导致知识协同风险产生的要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知识协同风险评估模型并采用ABC分类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归类,最后针对四个维度的要素可能导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沟通和协调机制开展形式各异的组织文化活动防范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建立知识地图、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防范系统性过程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知识集成管理、选择合适的协同主体及选聘知识型员工防范非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非系统性过程要素所引发的风险则通过提高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组织"完全开放"和大力宣传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加以解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瑞明  叶金福  邹艳  
从团队社会网络角度出发,基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研究了团队社会网络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共享心智模型在社会网络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并且团队社会网络的一般异质性和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团队社会网络的专长异质性和联系强度与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共享心智模型和知识共享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团队社会网络的一般异质性和知识共享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社会网络的专长异质性和联系强度和知识共享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冬平  顾新  
知识网络的困境在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难以实现,而隐性知识的共享困境主要表现为:心理困境、能力困境和动力困境、组织结构困境、组织文化困境、组织间的信任困境、组织间文化距离困境、组织能力差异困境和组织间合作动力困境等。社会网络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了一个视角,非正式网络可以弥补正式组织和正式网络的先天性不足,是克服知识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顺  王景围  
知识已成为企业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有效的知识管理以企业知识的分享为基础。企业知识的分布式特征带来了企业未来知识状态的不确定和相应的管理行为的不确定性;主体能力因素、制度文化因素和技术媒介因素能够影响企业知识分布式共享,而企业分布式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是企业知识、企业员工、企业组织和企业技术等方面要素的系统整合过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建河  刘星  
分布式领导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教育领导理念一直颇受关注,但现阶段其正遭遇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上的诸多困境。理论上的困境表现为理论源流过于庞杂、术语泛滥、概念不统一,以及内部观点彼此冲突;实践中忽视了组织生活和管理中的一些重要因素,如组织中的权力、组织的边界和环境、组织的伦理以及领导者的报酬和问责;在研究方法上,单一的逻辑实证主义范式已经难以满足分布式领导的情境化认知的需要,研究需要转向关于领导实践和话语的人类学研究及多元化的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蓉英  向剑勤  王红星  
探讨社会网络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在理论上的关联,并在关系层次和结构层次上加以论证,进而研究社会网络关系维度中各种因素对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存在的影响。重点是构建一种知识共享模式——在任务驱动下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模式,并研究其应用过程。该模式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关系与结构进行分析,以便找出并解决企业内部知识共享问题,最后提出该模式知识共享的管理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