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3)
2023(14045)
2022(12523)
2021(11817)
2020(9778)
2019(22845)
2018(22594)
2017(44070)
2016(23341)
2015(26435)
2014(26053)
2013(25437)
2012(23176)
2011(20645)
2010(20297)
2009(18307)
2008(17452)
2007(14850)
2006(12802)
2005(10555)
作者
(64123)
(53405)
(52912)
(50351)
(33906)
(25683)
(24299)
(21155)
(20219)
(18543)
(18216)
(17721)
(16713)
(16499)
(16466)
(16018)
(15877)
(15875)
(15281)
(15173)
(12993)
(12866)
(12662)
(12276)
(11879)
(11718)
(11622)
(11591)
(10582)
(10478)
学科
(92609)
经济(92418)
管理(65459)
(61825)
(52566)
企业(52566)
方法(47072)
数学(39783)
数学方法(39249)
(25361)
贸易(25350)
(24616)
(23928)
中国(22849)
(22559)
业经(21251)
(18846)
地方(18427)
理论(17325)
(16275)
农业(15475)
技术(14692)
(14416)
财务(14342)
财务管理(14314)
(14268)
环境(14178)
企业财务(13448)
(12952)
金融(12948)
机构
大学(325561)
学院(323453)
管理(133177)
(131179)
经济(128553)
理学(117027)
理学院(115793)
管理学(113690)
管理学院(113122)
研究(103124)
中国(74416)
(67311)
科学(63086)
(56955)
(49167)
业大(47264)
财经(47147)
中心(47105)
(46450)
研究所(45220)
(43680)
(43057)
(42810)
师范(42465)
北京(41650)
经济学(39101)
(38205)
农业(36312)
(36110)
财经大学(35488)
基金
项目(231038)
科学(182803)
研究(169968)
基金(169409)
(146312)
国家(145143)
科学基金(126325)
社会(108631)
社会科(102380)
社会科学(102348)
基金项目(90760)
(89081)
自然(82504)
自然科(80645)
自然科学(80627)
自然科学基金(79146)
教育(78488)
(74915)
编号(69713)
资助(69208)
成果(55041)
(51498)
重点(50996)
(48266)
(48217)
课题(46489)
创新(44920)
教育部(44799)
科研(44482)
国家社会(44219)
期刊
(133742)
经济(133742)
研究(91229)
中国(53071)
学报(48605)
管理(46746)
科学(44973)
(41600)
(41098)
大学(37882)
学学(35532)
教育(34858)
农业(29299)
技术(28127)
(22839)
金融(22839)
业经(22371)
经济研究(22068)
财经(21788)
(18572)
问题(18478)
(18468)
图书(17866)
国际(16542)
理论(15604)
科技(15421)
技术经济(14994)
商业(14948)
(14685)
实践(14432)
共检索到451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建  
基于1990-2011年国际原油贸易数据,本文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国际原油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及核心节点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贸易网络密度受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国际市场价格的显著影响;大多数原油进口国家的贸易伙伴比较集中,国际原油贸易网络整体不够紧密,其核心节点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日本等国际原油需求大国以及沙特、俄罗斯等原油生产大国;国际原油贸易格局的演变与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石油资源禀赋分布密切相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奎国秀  祁春节  
柑橘在世界水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运用2000—2020年世界各国的柑橘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Gephi可视化软件,构建了世界柑橘贸易网络,分析了近20年来世界柑橘贸易网络格局的整体演变特征和其中个别国家的属性变化。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世界柑橘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不断提高。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在无权和加权柑橘贸易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多年来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与其他核心国家之间的差距持续缩小。此外,研究还发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柑橘贸易网络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最后,根据柑橘贸易网络的特点和中国在全球柑橘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本文对中国柑橘产业和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劲松  
基于2007—2014年世界天然气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世界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贸易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和聚类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第一,世界天然气贸易网络密度总体很低,但液化天然气的网络密度要明显大于管道天然气的网络密度;第二,天然气主要贸易节点国家有俄罗斯、土库曼斯坦、挪威、日本、韩国、意大利以及中国等,且中国对世界天然气贸易的影响力正在快速上升;第三,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网络的聚类系数在不断上升,而管道天然气的聚类系数则在下降,这说明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区域性特征得到了强化;第四,网络结构图显示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网络演化速度快于管道天然气。未来,随着页岩气革命以及美国能源独立影响的进一步加深,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的活跃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其贸易网络密度和聚类系数也会进一步提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巍  
主要研究我国国际原油贸易物流运输方式选择问题,为未来的原油运输方式选择提供参考。首先提出了原油物流运输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获得各指标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2个主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R型因子分析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对四种原油运输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管道运输是最优运输方式,同时也证明了该方法的便捷、实用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淑佳  赵映慧  李秀敏  
本文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区域分析与相似性分析,比较了十大进口国(地区)原油贸易空间结构差异。复杂网络分析旨在以入度、权重及结构熵勾勒出十大原油进口国(地区)石油贸易的拓扑结构差异,并在拓扑结构分析中结合区域分析以揭示十大贸易国(地区)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构成之不同;相似性分析则是在拓扑结构和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量化了十大进口国(地区)的空间结构差异程度及区位在进口国(地区)原油贸易空间格局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主要进口国与地区的原油进口贸易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地理区位差异越大的国家与地区间,贸易空间结构差异越大。除中国外,各原油进口大国与地区更倾向于选择较经济的进口地域;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奕荣  
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环境规制的严格程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从而影响其世界贸易格局。本文采用了2013年34个国家的样本,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出口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实施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参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贸易格局的状况,探索现代世界贸易体系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美国和西欧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核心区域;土耳其、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边缘区域;巴西和南非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半边缘区域。随着对环境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各国迎来了污染较轻行业的发展机遇,各国应根据目前所处的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蕾  杨玉英  吴登生  
石油供给和消费市场的分离,使得全球石油贸易成为平衡石油供需的重要补充。石油资源的长距离、大贸易量运输使得能源供应呈现出跨国、跨区域的链网结构特性,其所涉及的行为主体以及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又使得以石油及其衍生物为核心的石油贸易安全已逐渐成为能源安全的核心议题之一。考虑到全球原油贸易在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从全球原油贸易网络复杂性出发,本文采用复杂网络模型对其网络无标度性与群聚性、网络混合与互惠性等拓扑特征进行度量;并考察了2002~2010年间全球原油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对全球原油贸易网络中的部分重要节点国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通过中国与印度、南非,中国与美国、日本的节点度比较,从分散化进口源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宝玲  张宝成  李淑静  
随着中国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从中东进口的原油量逐年增加,"亚洲溢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东原油的"亚洲溢价"现象的实质是价格歧视。本文运用价格歧视理论对"亚洲溢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亚洲对中东原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中东国家通过"目的地限制"和"禁止转售"条款实现市场的有效分割,从而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实现垄断利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斌  
基于2000—2012年国际铁矿石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国际铁矿石贸易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及聚集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第一,国际铁矿石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不高。虽然国际铁矿石贸易波及近一百个国家,但真正意义控制铁矿石国际贸易网络的只有澳大利亚、巴西等几个国家。第二,在国际铁矿石贸易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国家是巴西、澳大利亚、日本和德国,中国没有对国际铁矿石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国际铁矿石贸易网络的集聚系数变化幅度不大,但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邬佩琳  
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选取了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2年6个年度的数据,通过计算网络密度、中心性、点度数和聚类系数指标,对国际稀土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国际稀土贸易的网络比较稀疏,联系并不紧密;中国和俄罗斯因稀土储量优势成为国际稀土贸易中重要的出口国;美国凭借稀土资源和技术双重优势成为国际稀土贸易中重要的出口国;日本、荷兰、德国、英国、奥地利因拥有技术优势也是国际稀土贸易网络中的核心节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迪  安海忠  郝晓晴  钟维琼  
运用复杂网络方法,以2007—2014年国际铜矿石贸易量为数据,通过建立研究对象的加权网络和随机网络,从贸易整体格局、贸易社团化和主要贸易国地位三个方面对铜矿石贸易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铜矿石贸易存在小世界特性,且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中国、美国和秘鲁之间的贸易关系日趋稳定,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倾向于形成一个贸易群,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动相对较大;中国、日本作为铜矿石进口大国,智利、秘鲁作为铜矿石出口大国,美国、南非作为贸易桥梁,这些国家在国际铜矿石贸易中均以不同国家角色成为贸易核心地位国家。还有一些贸易市场份额较小的国家,它们的贸易影响力大都由它们的贸易合作国决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墨竹  王介勇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采用2000—2016年国际贸易关系数据构建了全球稻米贸易网络,分析了全球稻米网络格局演化特征及中国在全球稻米贸易格局中的角色变化。研究发现:(1)2000—2016年全球稻米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相互依赖性加深,网络结构的异质性特征明显,核心节点对网络稳定性有控制作用;(2)印度、泰国、中国、越南、巴基斯坦、美国是网络核心节点,东南亚、南亚、东亚地区保持着全球稻米贸易核心区地位;(3)全球稻米贸易网络划分为六个主要组团,地理临近是组团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组团内部呈现出口国主导、进口国跟随的特征;(4)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进口国家,进口来源相对稳定。建议今后我国继续挖掘全球稻米贸易潜力,充分发挥贸易网络的优势,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增加进口、优化出口,提高贸易网络的复杂性,从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米军   王怡凡  
协同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SAOM)探究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协同演化。结果表明,经济体间的高标准规则关系与数字服务贸易伙伴关系能相互促进;仅有数字贸易规则网络明星节点能吸引其他经济体与其成为数字服务贸易伙伴;在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中拥有共同第三方的经济体间更易成为数字服务贸易伙伴,在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中拥有共同第三方的经济体间更易建立高标准规则关系。拓展分析表明,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对保险与养老金服务贸易网络的跨网络效应更突出,而个人文娱服务贸易网络对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跨网络效应更突出。经济体政府治理能力、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两类网络协同演化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和连  孙天阳  
本文对TPP背景下中国和美国在亚太地区高端制造业出口情况对比分析,并构建1992-2013年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利用Blondel算法对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的社团划分及其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美国加入TPP以来,美国高端制造业出口占亚太经济体高端制造业进口比重显著提高,中国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社团的演化经历了"发达国家主导"、"亚太地区崛起"和"后金融危机"三个阶段,2009年后由原欧非、亚太两个社团分裂为欧非、亚太、TPP三个社团,TPP社团的迅速崛起和美国的强势加入吸引了东亚经济体的纷纷加入,中国却被拒之门外。美国在亚太高端制造业角逐中已抢占先机,中国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贵翔  李明权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析了2001~2015年国际新鲜水果贸易格局的演变,并探究了影响水果贸易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各国间新鲜水果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和扩张;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始终处于国际新鲜水果贸易网络的核心位置,同时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在逐渐增强;各国间的地理相邻关系、所处纬度带、水果关税水平、是否建立FTA、检验检疫措施等因素对国际水果贸易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