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3)
- 2023(13992)
- 2022(12407)
- 2021(11676)
- 2020(9729)
- 2019(22620)
- 2018(22402)
- 2017(43633)
- 2016(23002)
- 2015(26034)
- 2014(25777)
- 2013(25121)
- 2012(22743)
- 2011(20262)
- 2010(19830)
- 2009(18036)
- 2008(17268)
- 2007(14764)
- 2006(12693)
- 2005(10458)
- 学科
- 济(92476)
- 经济(92287)
- 管理(65776)
- 业(61699)
- 企(52797)
- 企业(52797)
- 方法(47818)
- 数学(40390)
- 数学方法(39790)
- 贸(24593)
- 贸易(24582)
- 易(23870)
- 农(23449)
- 财(22196)
- 中国(22169)
- 业经(20941)
- 学(19237)
- 地方(17617)
- 理论(17468)
- 和(15998)
- 农业(15142)
- 务(14675)
- 财务(14599)
- 技术(14573)
- 财务管理(14568)
- 环境(14146)
- 制(13867)
- 企业财务(13699)
- 划(12499)
- 教育(11723)
- 机构
- 大学(322890)
- 学院(321062)
- 管理(132021)
- 济(128533)
- 经济(125894)
- 理学(116146)
- 理学院(114937)
- 管理学(112717)
- 管理学院(112150)
- 研究(101283)
- 中国(72444)
- 京(66870)
- 科学(62725)
- 财(55625)
- 所(48406)
- 业大(47689)
- 农(46755)
- 财经(46353)
- 中心(46308)
- 研究所(44518)
- 江(43754)
- 经(42284)
- 范(42213)
- 师范(41860)
- 北京(41382)
- 经济学(38325)
- 院(37730)
- 农业(36629)
- 州(35895)
- 财经大学(34849)
- 基金
- 项目(229852)
- 科学(181701)
- 研究(168457)
- 基金(168248)
- 家(145503)
- 国家(144330)
- 科学基金(125537)
- 社会(107262)
- 社会科(101061)
- 社会科学(101031)
- 基金项目(89555)
- 省(89039)
- 自然(82338)
- 自然科(80489)
- 自然科学(80472)
- 自然科学基金(78987)
- 教育(78081)
- 划(74759)
- 资助(69428)
- 编号(69027)
- 成果(54343)
- 部(51028)
- 重点(50741)
- 创(47847)
- 发(47793)
- 课题(46141)
- 创新(44570)
- 科研(44377)
- 教育部(44323)
- 国家社会(43623)
- 期刊
- 济(130367)
- 经济(130367)
- 研究(89376)
- 中国(52940)
- 学报(49314)
- 管理(46608)
- 科学(45265)
- 农(41372)
- 财(41012)
- 大学(38351)
- 学学(36025)
- 教育(35084)
- 农业(29514)
- 技术(28857)
- 业经(22042)
- 经济研究(21662)
- 财经(21399)
- 融(20967)
- 金融(20967)
- 经(18232)
- 图书(18062)
- 问题(17910)
- 贸(17067)
- 技术经济(15463)
- 科技(15420)
- 理论(15271)
- 商业(14658)
- 版(14611)
- 统计(14558)
- 业(14537)
共检索到445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辉 李宁静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进程逐渐加深,经济贸易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和模式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些新特征、新变化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促进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全球贸易互联互通网络的构建,实现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本文引入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全球贸易网络进行刻画分析发现:(1)当前全球贸易网络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中间品及最终品贸易关系,且两者显示出非对称的结构特点。(2)中国在中间品及最终品贸易网络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形成了"8字"双循环的全球贸易模式。中国与大量上环流国家存在密切的中间品贸易往来并主要以中间品出口方的角色活跃于上环流贸易圈中;在下环流国家中,中国则主要出口最终品,并与下环流国家形成了显著的贸易互补关系。(3)从细分产业来看,中国的"8"字双环流贸易模式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在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8"字双环流贸易模式,其贸易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经济枢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奕荣
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环境规制的严格程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从而影响其世界贸易格局。本文采用了2013年34个国家的样本,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出口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实施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参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贸易格局的状况,探索现代世界贸易体系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美国和西欧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核心区域;土耳其、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边缘区域;巴西和南非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半边缘区域。随着对环境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各国迎来了污染较轻行业的发展机遇,各国应根据目前所处的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欣 徐晓玉 韩珠林
生产性服务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黏合剂,贯穿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国家间通过生产性服务贸易相互联系,形成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47个国家,从国家间关系的角度分析2010-2017年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动态变化,发现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网络内的国家在地位上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的特征。在利用QAP方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时,发现地理距离因素对国家间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影响较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敏 薛伟贤 赵璟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全球数字贸易中各经济体间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其演化,发现:全球数字贸易中各经济体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逐年提升,但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俄罗斯和波兰等经济体具有较高的竞争性,法国和加拿大等经济体具有较高的互补性;中国的竞争性快速提升,且提升速度快于互补性;当前,全球数字贸易中存在三大竞争关系板块及两大互补关系板块。以美、英、加为首的板块1和以中、德为首的板块2在板块内及板块间都存在激烈竞争。以越、印为首的板块3仅在板块内存在激烈竞争。两大互补关系板块一个由美、英、印等经济体组成,该板块对内对外都存在紧密的互补关系;另一个板块由中、加、越等经济体组成,该板块仅对外存在紧密的互补关系。
关键词:
全球数字贸易 竞争互补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苏桂富 卜国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但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劳动密集型或非差异化加工为主阶段,面临着进一步升级的严峻挑战。文章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基于加工贸易的升级机制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对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加工贸易进一步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加工贸易 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卜国琴 刘德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晓敏 熊婉婷 杨盼盼 徐奇渊
当前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意义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贸易网络分析方法和2017—2020年双边产品层面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及全球供应链的总体特征和内在脆弱性。研究发现,一是全球供应链脆弱性产品多来自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中,发达经济体的供应链脆弱点主要面向政治和经济同盟,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对区域集团依赖更深。二是我国在超过8成高脆弱性中间品贸易中占据明显出口优势,但在部分高端机电和化学产品上依赖来自发达经济体或其跨国企业的进口,在部分资源型产品上依赖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口。三是在2018—2020年的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美两国在关键产品上的供应链脆弱性相对其他产品显著下降,这反映出关键产品供应链的布局特征从以效率为主转向了兼顾效率与安全。本文提供了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各国供应链脆弱性的量化方法,并为我国制造业补短板、强化产业基础能力提供了具体的政策依据。根据供应链脆弱性特征,本文将我国进口中间品分为4类,并提出应当以供给端的补短板、需求端的多元化进口以及国际协调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应对供应链脆弱性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强 谢宇
针对当前服务贸易研究中偏重个体属性指标的现实,以世界银行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全球服务贸易网络模型。在无权网络中,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明显核心—边缘特征,且网络密度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联系紧密且稳定;发展中国家贸易网络松散且不稳定。特别是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密度上升、聚集效应增强的特点,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则与此相反。在加权网络中,美国、中国及印度等国的影响与地位较为突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应推动各国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度,维护WTO权威性,实施服务贸易多元化,以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均衡、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建
基于1990-2011年国际原油贸易数据,本文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国际原油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及核心节点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贸易网络密度受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国际市场价格的显著影响;大多数原油进口国家的贸易伙伴比较集中,国际原油贸易网络整体不够紧密,其核心节点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日本等国际原油需求大国以及沙特、俄罗斯等原油生产大国;国际原油贸易格局的演变与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石油资源禀赋分布密切相关。
关键词:
原油贸易 石油安全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奎国秀 祁春节
柑橘在世界水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运用2000—2020年世界各国的柑橘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Gephi可视化软件,构建了世界柑橘贸易网络,分析了近20年来世界柑橘贸易网络格局的整体演变特征和其中个别国家的属性变化。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世界柑橘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不断提高。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在无权和加权柑橘贸易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多年来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与其他核心国家之间的差距持续缩小。此外,研究还发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柑橘贸易网络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最后,根据柑橘贸易网络的特点和中国在全球柑橘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本文对中国柑橘产业和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柑橘 进出口贸易 贸易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婷婷 张蕙杰 康永兴 钱静斐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2001年、2011年及2019年全球和中国的棉花贸易网络特征。研究发现:(1)2001—2019年,全球棉花贸易规模稳定且区域联系逐渐紧密,棉花贸易集中化趋势显著,未来贸易国之间“组团式”发展将成为主流;(2)亚洲、欧洲、非洲的地理相邻优势将提高相互贸易密度,贸易网络中影响格局演化的国家数量增多,中国、孟加拉国、土耳其等棉花进口国的贸易对象选择对贸易格局的演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中国、美国、印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是贸易网络中重要的核心节点,并影响全球棉花贸易的格局以及资源调配,主要进出口国对贸易网络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4)中国在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协调上具备高潜力,进口来源集中度较高,需重视潜在供给风险。建议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降低产业贸易风险,切实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棉花贸易 贸易关系 贸易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多 许月艳
基于社会网络学方法构建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并分析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格局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网络中各国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中国在网络中占据出口中心地位,但网络影响力和控制力还有待增强;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的社团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到2020年,以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为核心的贸易社团成长为规模最大的蔬菜贸易社团;劳动力资源禀赋、经济因素、政策及地理文化因素均对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蔬菜 出口贸易 社会网络 二次指派程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玮 董文静 高歌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2~2020年全球风电设备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和社团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全球风电设备贸易网络联系密切,并存在小世界特征;个体上,各产品贸易网络节点中心性差异较小,其中,中国风电设备产业贸易地位逐渐提高,并在各产品贸易网络中居核心地位;空间上,风电设备贸易网络中心不断向东亚转移,形成了欧洲、北美洲和东亚三足鼎立的空间格局;各产品贸易网络社团板块演变特征表明,玻璃纤维贸易网络较为均衡,而风电设备零件和风力发电机贸易网络不均衡特征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