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6)
2023(17028)
2022(14973)
2021(13977)
2020(12021)
2019(27982)
2018(27768)
2017(53687)
2016(29269)
2015(33371)
2014(33408)
2013(33032)
2012(30450)
2011(27583)
2010(27537)
2009(25451)
2008(25359)
2007(22603)
2006(19554)
2005(16883)
作者
(86266)
(72255)
(71792)
(68454)
(46043)
(34789)
(32836)
(28392)
(27413)
(25629)
(24638)
(24218)
(22893)
(22598)
(22331)
(22143)
(22127)
(21393)
(20752)
(20737)
(18009)
(17682)
(17620)
(16479)
(16144)
(16082)
(16038)
(16029)
(14659)
(14487)
学科
(119746)
经济(119531)
管理(86420)
(81987)
(69332)
企业(69332)
方法(60710)
数学(52013)
数学方法(51331)
(31897)
(30861)
中国(29183)
(28315)
业经(26774)
地方(22563)
(21915)
贸易(21909)
理论(21661)
(21222)
农业(21079)
(20452)
(20258)
(20248)
财务(20171)
财务管理(20127)
企业财务(19078)
技术(18813)
环境(17623)
(16524)
银行(16457)
机构
大学(430602)
学院(426492)
管理(169685)
(165748)
经济(162103)
理学(147974)
理学院(146327)
管理学(143499)
管理学院(142730)
研究(137895)
中国(100326)
(90651)
科学(88579)
(75674)
(71021)
(69765)
业大(65904)
研究所(64021)
中心(63396)
财经(61998)
(61734)
(57567)
师范(56977)
北京(56624)
(56287)
农业(56054)
(50026)
经济学(50000)
(49587)
财经大学(46295)
基金
项目(294611)
科学(231224)
基金(214220)
研究(211549)
(186982)
国家(185457)
科学基金(159359)
社会(132806)
社会科(125214)
社会科学(125178)
(115139)
基金项目(113938)
自然(105801)
自然科(103368)
自然科学(103335)
自然科学基金(101493)
教育(98678)
(97304)
资助(89228)
编号(86401)
成果(70255)
重点(65732)
(65153)
(61221)
(60513)
课题(59043)
科研(56964)
创新(56470)
教育部(55717)
大学(55079)
期刊
(174497)
经济(174497)
研究(118034)
中国(74190)
学报(71630)
科学(64387)
(63437)
管理(59010)
(58066)
大学(53683)
学学(50374)
教育(46295)
农业(43746)
技术(37078)
(31551)
金融(31551)
财经(29937)
业经(29049)
经济研究(27585)
(25491)
图书(24521)
问题(23109)
(22331)
(21281)
技术经济(20950)
理论(20351)
科技(20272)
统计(20251)
商业(18935)
资源(18714)
共检索到601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鑫  
文章介绍了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密度和距离、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结构洞分析等几个角度探讨了组织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共享活动的影响因素。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一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鑫  
针对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对非正式网络进行界定,阐述其与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中心性的角度分别探讨非正式网络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冬平  顾新  
知识网络的困境在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难以实现,而隐性知识的共享困境主要表现为:心理困境、能力困境和动力困境、组织结构困境、组织文化困境、组织间的信任困境、组织间文化距离困境、组织能力差异困境和组织间合作动力困境等。社会网络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了一个视角,非正式网络可以弥补正式组织和正式网络的先天性不足,是克服知识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才唤  
文章在分析合著、引文、博客现象与人际网络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合著现象为例,以某大学信息管理系全体教师为起点的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主要应用Ucinet和Netdraw软件,分析阐述了社会网络分析在隐性知识地图构建中应用的一般方法、步骤和注意点。得出如下几条结论:①作者合著现象是我们获取其真实社会网络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其合著网络的分析是构建隐性知识地图的一种有效方法;②构建的隐性知识地图是否合适,问题解决是否彻底,可以考虑我们的成本控制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③合著频次能比较有效反映作者关系密切程度,对其进行限定可以找到更为适合的专家;④对合著网络可以进行局部研究,使得网络关系更加清晰,问题解决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云端  
当今社会知识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最重要的因素。在向知识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实施隐性知识管理是促进社会性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习共同体的构成和隐性知识的价值为基础,通过对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展开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以期能更好地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的建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芳  瞿静  
首先,回顾社交网络和隐性知识共享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分析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并以A咨询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检验"模式"的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对策,如: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创建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网络平台,营造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嵩  张旭  
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丽敏  孙东亮  李杨  姚伟  张秀  熊丽  
[目的]针对社会网络中隐性知识交流问题,构建了社会网络中隐性知识交流模型,引导社会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交流;[过程]对隐性知识的分类及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社会网络中隐性知识交流的障碍类型,针对性地提出社会网络中隐性知识交流方式及交流的要素,然后构建了模型;[结论]通过任务、事件或者话题导向将网络成员链接起来,在处理网络成员关系时,可以采用社群协调者的方式,协调网络成员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开放、互信和便捷,促进沟通与交流,进而形成隐性知识的潜移默化。[局限]需要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娟  
文章阐述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特征,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继而构建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该机制由4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机制是该共享实现机制的控制中心,交流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3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以期提高企业内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瑞新  夏火松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提出企业非正式组织对员工知识扩散的影响机理,以武汉地区软件外包企业测试部员工为样本,利用Ucinet进行QAP相关分析和QAP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员工的咨询关系网络、情报关系网络、情感关系网络及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对知识扩散网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提高企业知识扩散效果的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丽平  娄策群  苏玲  谢浩  雷兵  
[目的/意义]文章关注"淘宝村"这个特殊的群体,探究在淘宝村发展过程中隐性知识传播机理,以期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决策建议。[方法/过程]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河南省长葛市两个淘宝村岗李村和尚庄村进行深入调研,并获取第一手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淘宝村隐性知识传播与社会网络有紧密的联系,淘宝村隐性知识的传播符合SECI模型但同时受其自身的特性和技术含量的影响。[局限]研究的样本局限在河南省范围内,没有展开全国范围的调研。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吉鸣  董鑫  徐吉祥  
文章基于组织网络结构视角,结合小世界网络相关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对隐性知识扩散策略进行仿真和演化分析。仿真结果显示,组织提供较高水平的信任保障且采用知识势差优先的学习策略时,组织知识水平在极短时期内快速提升并且收敛,经过长期演化达到稳态时的组织知识均衡程度也最高。由此可知,有必要在组织内部淡化基于情感的个人信任,着力构建以制度为保障的组织信任来推动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网络上的有效扩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晓宏  郭文静  
本文在对隐性知识转移社会网络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了社会网络环境下隐性知识转移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利用社会网络促进知识转移的有效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映朕  
知识共享是企业生存、发展与创新的前提,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关键。知识共享机制决定知识共享效率。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网络结构以及社会资本三个角度探讨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知识共享机制构建,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效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柏洲  赵健宇  苏屹  
在建立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社会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非正式隐性知识虚拟对话交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的两个方式分别是团队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创造4个流程的中介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