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2)
- 2023(18139)
- 2022(15773)
- 2021(14823)
- 2020(12403)
- 2019(28840)
- 2018(28792)
- 2017(55120)
- 2016(30086)
- 2015(34238)
- 2014(34434)
- 2013(33970)
- 2012(31197)
- 2011(28081)
- 2010(28029)
- 2009(25876)
- 2008(25286)
- 2007(22665)
- 2006(19705)
- 2005(16716)
- 学科
- 济(122696)
- 经济(122486)
- 管理(82885)
- 业(81479)
- 企(65133)
- 企业(65133)
- 方法(57982)
- 数学(50230)
- 数学方法(49535)
- 农(41132)
- 中国(31889)
- 财(30745)
- 业经(28882)
- 地方(28271)
- 农业(27099)
- 学(26838)
- 制(21695)
- 贸(21254)
- 贸易(21246)
- 易(20558)
- 理论(20429)
- 和(19747)
- 务(18829)
- 财务(18734)
- 财务管理(18691)
- 环境(18417)
- 企业财务(17589)
- 技术(17577)
- 银(16718)
- 银行(16661)
- 机构
- 学院(427667)
- 大学(426777)
- 管理(168575)
- 济(165442)
- 经济(161509)
- 理学(146744)
- 理学院(145039)
- 管理学(142210)
- 管理学院(141449)
- 研究(139345)
- 中国(102623)
- 科学(90020)
- 京(89623)
- 农(75539)
- 财(74780)
- 所(70009)
- 业大(67223)
- 中心(65315)
- 研究所(64116)
- 江(63809)
- 财经(60193)
- 农业(58411)
- 范(58400)
- 师范(57873)
- 北京(55871)
- 经(54562)
- 州(51459)
- 院(50474)
- 经济学(49189)
- 师范大学(46555)
- 基金
- 项目(296482)
- 科学(232041)
- 研究(214400)
- 基金(213628)
- 家(185923)
- 国家(184343)
- 科学基金(158452)
- 社会(134254)
- 社会科(126468)
- 社会科学(126428)
- 省(118151)
- 基金项目(114555)
- 自然(104355)
- 自然科(101886)
- 自然科学(101858)
- 自然科学基金(100003)
- 教育(99006)
- 划(98143)
- 编号(88878)
- 资助(87574)
- 成果(71285)
- 重点(65892)
- 部(64408)
- 发(62894)
- 课题(60700)
- 创(60594)
- 科研(56943)
- 创新(56524)
- 大学(54986)
- 教育部(54905)
- 期刊
- 济(181387)
- 经济(181387)
- 研究(118879)
- 中国(79460)
- 农(71710)
- 学报(71048)
- 科学(63983)
- 财(57482)
- 管理(57428)
- 大学(53709)
- 学学(50501)
- 农业(48547)
- 教育(46431)
- 技术(37728)
- 融(33718)
- 金融(33718)
- 业经(32764)
- 财经(28142)
- 经济研究(27437)
- 问题(24423)
- 图书(24156)
- 经(23948)
- 业(23080)
- 版(22369)
- 技术经济(20536)
- 科技(20483)
- 资源(20400)
- 理论(20079)
- 统计(19793)
- 商业(18984)
共检索到61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蔡雅涵 韦倩云 戴晴琴 黄卓 李琳娜
[目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和乡村空间的重构,在县域范围内优化村镇空间格局,可以有效促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提出县域村镇空间格局的优化步骤,即采用引力模型探究村庄交互格局,借助社会网络分析的凝聚子群揭示组团结构,利用位序规模法则量化各团块的极化程度,进而指出村镇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团块地域特征提出空间优化的途径。[结果]以湖南省石门县为案例区,实证研究表明:①石门县整体空间联系网络密度稳定性不高,村庄间联系较弱,表现为典型的圈层网络结构;②石门县村庄可划定5大发展团块,交互引力由东南团块向西北团块递减;③现阶段各团块的极化效应和要素集聚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推进要素的集聚。[结论]研究识别出石门县各村庄空间联系不足、现有行政区划单位不能满足村庄组团发展要求,未来要以村镇视角加强全县统筹,以团块为整体推进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要素沟通交流,有效发挥团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团块内部形成“一核心多中心”的空间分工发展模式,各中心吸引构建对应产业链环节的企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谢宗藩 王媚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网络弱化,因此,亟须政府持续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网络再构,以吸纳多元主体联动治理进而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效能。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湖南省石门县杨坪社区“两联两包”治理模式为例,探析基层政府、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新乡贤和社区居民等行动主体推进治理网络再构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农村社区治理网络再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经历洞悉治理困境、激发参与动力、强化号召力和构建行动者治理联盟四个阶段。基层政府与社区党组织是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网络再构的核心行动者,社区新乡贤可在基层政府、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起到重要的联通作用。本文从微观层面拓展了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丰富了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构建中行动者网络形成机理。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 农村社区 治理网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单武雄
以湖南省石门县为调查对象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培育体系缺乏统筹协调、培训参与率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如下对策: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和保障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多元参与协作体系,储备新型职业农民接班人。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问题 湖南省石门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窦同宇 汤庆园 宾津佑 夏安桃 周国华
基于村域尺度,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湖南省凤凰县贫困化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归纳乡村贫困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凤凰县乡村贫困由西北向东南梯度递减,高贫困发生率村域集聚于凤凰县西北部,与少数民族分布呈现空间一致性。到县城中心距离、到主要公路距离、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平均坡度和平均高程是影响贫困空间分异的显著因素,且各因素效应不同,存在明显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传统种养收入效益低、务工来源受阻和转移性收入带动自身发展效果差是凤凰县贫困空间形成的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明贤 郑洲舟 陈铯
县域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战场,发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研究湖南省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分异性与相关性,揭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演化过程,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湖南省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存在"固化"特征;(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按主要板块呈现集聚特征;(3)不同区域内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4)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湖南省内不同区域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程度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与数字普惠之间起调节作用,会抑制传统金融发展对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据此,文章提出推动县域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晓莹 罗艳菊 蓝万炼
以湖南省保靖县为研究区域,结合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分形理论的多种维数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结果表明:保靖县林地、耕地的盒维数最大,且均大于2,该区域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要特征;水域的分维数最小,为1.963,体现了保靖县的水系比较集中.斑块形态分维数中维数最大为水域,1.674,园地最小,为1.1776,总体上体现该区域的景观破碎度不大,自然保护较好.以保靖县的行政区域为半径维数的测算中心,计算出未利用地分维数为2.2081,其他土地利用分维数均小于2但接近于2,说明未利用地从中心向外密度递增、其他用地从测算中心向周边用地均匀变化的景观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唱唱 邓楚雄 李忠武 孙惠芳 陈韶清 赵浩
[目的]城郊型乡村可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要区域,选取典型的城郊县域湘潭县为例,基于拓展的“人-地-业”框架开展土地非农化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可助推其空间优化从而实现人地关系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标准差椭圆、全局莫兰指数及冷热点分析乡村土地非农化的空间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1)湘潭县乡村土地非农化总体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特征且在此方向上的向心力逐渐趋强;(2)乡村土地非农化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呈“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减小”的趋势,但空间关联程度在样本期间有所下降;热点区始终向西北部集聚,不平衡的“川”型分布格局在不断地强化,土地非农化不平衡现象突出且不断加剧;(3)对乡村土地非农化的显著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距最近建制镇距离、坡度、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超标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民代表大会召开次数、村内企业个数、规模经营耕地面积比例和是否有合法村庄规划,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结论]基于“人-地-业”视角探讨不同区域乡村土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可为科学制定乡村空间优化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戴为 鞠方 杨营贺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结合GeoDa软件,考量湖南省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级市间的房地产价格空间效应主要体现于误差扰动项中的空间依赖性,土地供应量对湖南省房地产价格影响最大。鉴此,房地产价格调控手段应偏向于金融政策和合理的城镇化水平。
关键词:
湖南省 房地产价格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武 刘沛林 周伊萌 何清华 韩青 舒慧勤
以作为典型南方稻作梯田的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梯田区居民点、河流、道路、林地、耕地等信息,获得了梯田区居民点分布格局,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并结合地形数据,分析了坡度、坡向、河流、耕地分布、城镇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对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坡度、河流、距耕地距离、距城镇距离、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居民点的分布影响显著,居民点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平缓地区,沿河流、道路分布明显,且距城镇距离越近,居民点分布越多越集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晓苒 吴必虎 余青 刘志敏 党宁
首先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的内涵、外延和发展阶段特征进行了定义与总结。最后,以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古镇为例对“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梓 肖刚
[目的] 探究湖南省乡村旅游类型和空间分布格局,为该省乡村旅游多样化发展和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湖南省的276个乡村旅游点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乡村旅游点进行类型界定和划分,然后分别采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方法,从全省、地级市、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地综合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湖南省乡村旅游类型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包括自然景观类、休闲度假类、特色农业类、民俗文化类。其中休闲度假类比例最大(31.52%),其次是民俗文化类(30.80%),自然风景类(19.57%),特色农业类(14.86%)。湖南省乡村旅游点空间分布整体呈集聚状态,形成以“长沙—湘潭”为核心的“常德—长沙—湘潭—衡阳”主体集聚片区,重点分布在为以洞庭湖流域和湘江流域、以及以长沙和株洲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周围。5A景点、水系分布、道路交通、中心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均对其具有明显的正面影响。湖南省四种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点也均表现为明显的集聚分布,但是集聚态势各不相同,以特色农业类集聚程度最高,民俗文化类和休闲度假类次之,自然景观类集聚程度相对最低。各类型在地级市的分布相对均匀,每个区域仍有各自的特色旅游类型。[结论] 湖南省乡村旅游点分布整体呈集聚态势,且乡村旅游类型具有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首先要明确自身特色,做到精准定位。其次各类型协同发展,目前湖南省休闲度假类乡村旅游发展较快,需要严把质量关;民俗文化类资源丰富,可以深入挖掘,尤其是湘西、张家界和怀化3市区等。此外积极推动高级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湘西南地区的交通体系等,进一步推进湖南省乡村旅游的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洋 李嘉奇 孙铭悦 李嘉明 路娜
科学系统地识别乡村地域系统空间结构,进而制定相应的村庄发展战略,对进一步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以湖南省长沙县为研究对象,引入乡村地域多体系统理论与乡村振兴多级目标构建了乡村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引力模型、KMeans聚类、地理探测器和空间自相关等研究方法,量化识别长沙县的“乡村振兴极—村镇空间场—乡村发展区—城乡基础网”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县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呈现以城镇核心区为圆心向外围减弱的圈层式分布结构,且空间集聚效应显著;(2)地域间供求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影响空间联系强弱的重要因素,而立足于因素作用的空间联系强度可以较好地表现区域发展的需求和互补格局;(3)“极—场—区—网”多维分析框架能较好地应用于市区近郊县区乡村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具体确定并划分了11个乡村振兴极、3个村域空间场和7个乡村发展区,构建了基于“极—场—区—网”互联网络的城乡基础网,进一步为推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红卫
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日趋国际化、网络化,因而在评判一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时必须考虑国际化网络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笔者首先剖析了国际化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层面因素及其模糊性,然后对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评判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具体步骤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素,确定了评价因素集及权重,并将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而以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为评价对象构造了模糊评价矩阵,选取广义模糊算子得出了国际化网络环境下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
关键词:
国际化网络 装备制造业 发展水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伟伟 申瑞瑞 孙霞
旅游规划现有研究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亟待使用更多定量分析方法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湖南省北山森林公园曲水河景区在其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UCL Depthmap工具构建景区轴线分析模型,结合连接值、集成度和智能值的等形态分析变量,量化分析并指导景区交通系统、景观系统、休闲娱乐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以及功能分区的规划。结果表明:(1)空间句法适用于量化景区的空间形态,其分析结果能够有效指导旅游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连接值和集成度的值可作为旅游项目空间布置的重要依据,智能值从整体的角度反映空间布局的合理性;(2)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依据拟规划交通系统获得,但可依据形态变量调整交通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英华 邱碧槐
基于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以湖南省为例,利用产业集聚测算方法对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与行业内企业集聚程度存在不一致性。2004年湖南省区域集聚度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省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与制造业集聚地有较强的相关性;横向对比发现,湖南省14个服务行业的集聚度大都处于中等水平,具有比较优势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空间集聚 对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