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5)
2023(18172)
2022(15857)
2021(14939)
2020(12785)
2019(29254)
2018(29248)
2017(56162)
2016(30697)
2015(34980)
2014(34799)
2013(34057)
2012(31459)
2011(28157)
2010(28197)
2009(26067)
2008(25734)
2007(23116)
2006(19961)
2005(17159)
作者
(88675)
(74014)
(73686)
(70110)
(46899)
(35672)
(33766)
(29110)
(27946)
(26277)
(25148)
(24872)
(23431)
(23254)
(22973)
(22643)
(22615)
(21935)
(21325)
(21208)
(18380)
(18143)
(18040)
(16898)
(16618)
(16608)
(16365)
(16331)
(15005)
(14849)
学科
(119726)
经济(119516)
管理(90730)
(85589)
(72473)
企业(72473)
方法(58145)
数学(49787)
数学方法(49124)
(32689)
(32423)
中国(31670)
(27411)
业经(27345)
(25040)
地方(23836)
理论(22398)
技术(21671)
(21590)
贸易(21582)
农业(21251)
(20926)
(20543)
(20454)
财务(20451)
财务管理(20396)
银行(20392)
(20200)
(19423)
企业财务(19282)
机构
大学(433988)
学院(432611)
管理(171004)
(167751)
经济(163873)
理学(147993)
理学院(146360)
管理学(143541)
管理学院(142777)
研究(141236)
中国(105920)
(91901)
科学(89965)
(78315)
(72823)
(71220)
业大(66937)
中心(65812)
研究所(65070)
(64100)
财经(62685)
北京(57678)
(57435)
农业(57332)
(56860)
师范(56832)
(51875)
(51339)
经济学(49840)
技术(47327)
基金
项目(296496)
科学(232136)
研究(214695)
基金(213554)
(186322)
国家(184752)
科学基金(158516)
社会(134006)
社会科(126314)
社会科学(126277)
(117377)
基金项目(113469)
自然(104356)
自然科(101952)
自然科学(101923)
自然科学基金(100077)
教育(99873)
(98440)
编号(88493)
资助(88064)
成果(71790)
重点(65951)
(64863)
(62191)
(62157)
课题(60990)
创新(58087)
科研(57133)
教育部(55335)
大学(55215)
期刊
(179945)
经济(179945)
研究(122131)
中国(83139)
学报(72176)
(65498)
科学(64156)
(61404)
管理(61309)
大学(54264)
学学(50935)
教育(50286)
农业(44860)
技术(39170)
(36126)
金融(36126)
业经(30527)
财经(30096)
经济研究(28746)
(25641)
图书(24108)
(23480)
问题(23339)
(21531)
科技(21321)
技术经济(21249)
理论(20664)
统计(20141)
商业(19468)
实践(18950)
共检索到625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菲  柯平  高海涛  张丹红  宋佳  
【目的/意义】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对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撑。【方法/过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以新浪微博话题为实证案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研究,最终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特质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论揭示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特质和传播规律,为实践层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监管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菲  柯平  高海涛  张琦  宋佳  
[目的 /意义]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及传播规律,使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今后的舆情信息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被应用,使其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也能对移动环境下舆情传播监管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 /过程]在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软件)结合新浪微博"大学生理财"的话题所采集的基础数据,对移动网络环境下舆情传播特征、过程、规律进行实证研究,参考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监管对策。[结果 /结论 ]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于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说明了移动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李瑞  孟佳林  
[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和运行机理,为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大数据技术、舆情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体、本体、空间5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总结大数据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并构建传播机理的总体关系架构。[结果/结论]揭示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内在运行规律,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汪明艳  陈梅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网络成为突发事件的主要传播平台,也使得网络舆情影响力得到更大范围的扩散和传播。【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着力点、研究方法、衡量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然后,对影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链、群体情绪研究进行分析。最后,从加强政府治理舆情治理的可控性角度,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的指标构建情况分析。【结果/结论】本文认为,为提高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可控性,应从公众情绪、媒体责任、政府治理加强引导和治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新  邓贵仕  佟斌  
本文考虑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舆情传播模型。模型假设网络中每个个体的初始状态只有两种情况,并且在单位时间步内只选择一个邻居进行交流,并以概率λ接受该邻居的意见。解析结果显示存在概率λc使得网络中持某种观点人数比例的期望值是一个常数,而其它状态下系统中所有个体的意见都会达成一致。本模型有助于衡量某给定社会网络中舆论传播的快慢程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徐烨  朱镇远  
[目的/意义]从不同维度对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的类型和属性进行分析,进而有效提升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利用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中的主体、客体、本体、媒体和环境噪音从类型和属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多媒体网络舆情发展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形式和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结果/结论]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数据类型多样,对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的类型和属性进行分析,有助于为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库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王晰巍  张柳  李师萌  王楠阿雪  
【目的】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公益舆情网络结构特征和信息传播展开研究,对相关部门加强社会公益网络舆情监管,为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提供帮助。【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以新浪微博"画出生命线"话题数据为样本,从中心性、聚类和K-核三个社会网络指标出发,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公益舆情网络结构特征和信息传播展开研究。【结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公益舆情网络为无标度网络,各子社区具有相似的网络结构,核心网络虽相对紧密但分布广泛,社会公益网络舆情已经进入移动时代。【局限】数据来源不够广泛、未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洪小娟  姜楠  洪巍  黄卫东  
信息传播通过社会关系进行。媒体基于转发等关系形成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网络结构决定信息传播效果。以2014年食品安全微博舆情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深入研究整体网络、子群网络的结构与特征,探讨媒体网络位置与信息传播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整体稀疏,呈现无标度网络特征,少数纸质媒体微博和电视媒体微博影响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网络中存在子群现象,且子群内部媒体分布呈地域性特征。媒体信息传播能力与其专业性、权威性及参与度密切相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璟浩  李纲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立凡  程楠  朱恒民  
【目的/意义】如何理清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从而有效引导与管理网络行为,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针对媒体参与报道的网络舆情传播,建立了媒体与政府,网民与意见领袖的两类博弈模型,将考虑公平因素的收益函数引入博弈收益矩阵中。运用向前归纳法建立三阶段动态博弈,对媒体和意见领袖选择非子博弈完美均衡路径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推导出收益变化率θ的阈值。【结果/结论】针对不同阈值条件下各方最优策略,给出政府应对和管理网络舆情的最优策略。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徐旖旎  
【目的/意义】新兴媒介生产的媒体奇观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且对社会有着更深刻的影响。针对目前媒体奇观只有定性理论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定量预测媒体奇观舆情热度发展趋势的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引入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微博的媒体奇观舆情热度描述指标体系。之后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改进马尔可夫链模型,通过划分更精化的状态区间、构建状态转移矩阵、预测舆情热度趋势的步骤,以"庆安枪击案"的微博数据为实证案例进行实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构建舆情热度指标体系和马尔科夫链模型应用于媒体奇观舆情热度趋势预测都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黄微  
主持人导语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大数据网络发展的社会背景提出了深化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迫切要求。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兴起后,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信息来源平台和情绪释放媒介,这些平台媒介的信息来源非常广,并且传播速度特别快。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当这些平台媒介的信息产生具有影响社会大系统稳定的破坏力的时候,就可能演变成舆情危机乃至公共危机。由此,如何确定网络舆情的传播倾向性,有效引导与管理网络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康伟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信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整体结构和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研究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问题。以突发事件"11·16"校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生成"11·16"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对信息传播网络进行了整体网络结构、内部子结构和个体位置结构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引导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晰巍  文晴  赵丹  王楠阿雪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网络舆情传播逐渐成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关注的新问题。[方法/过程]基于网络舆情传播理论,提出新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的三种传播路径,并以新浪微博为数据源,采用蜘蛛爬虫获取"雅安地震"话题数据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舆情传播路径及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自然灾害网络舆情传播受到传播媒介类型的影响,移动端自然灾害舆情传播路径以多级传播型为主,移动端微博用户交流更为频繁,舆情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孔晓虹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当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关注群体年轻化和社群化、内容呈现碎片化和多元化、表达方式负面化和情绪化的特征。高校应加强平台建设,把握互联网规律,把控关键点与步骤,提高舆情应对与处置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