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71)
- 2023(18076)
- 2022(15474)
- 2021(14239)
- 2020(12087)
- 2019(27591)
- 2018(27292)
- 2017(51844)
- 2016(28209)
- 2015(31438)
- 2014(30597)
- 2013(30036)
- 2012(27585)
- 2011(24746)
- 2010(24391)
- 2009(22324)
- 2008(21919)
- 2007(19721)
- 2006(16814)
- 2005(14267)
- 学科
- 济(113845)
- 经济(113646)
- 管理(79932)
- 业(78606)
- 企(65558)
- 企业(65558)
- 方法(51950)
- 数学(44557)
- 数学方法(44002)
- 农(31831)
- 中国(28937)
- 财(27881)
- 业经(27295)
- 地方(26111)
- 学(23026)
- 技术(22105)
- 贸(21649)
- 贸易(21640)
- 农业(21236)
- 易(20976)
- 制(19439)
- 理论(18770)
- 和(17929)
- 务(17424)
- 财务(17373)
- 财务管理(17333)
- 环境(16720)
- 企业财务(16360)
- 产业(15876)
- 银(15609)
- 机构
- 学院(390768)
- 大学(389733)
- 济(156920)
- 经济(153742)
- 管理(152474)
- 理学(132870)
- 理学院(131348)
- 管理学(128984)
- 研究(128462)
- 管理学院(128250)
- 中国(94447)
- 京(82285)
- 科学(81913)
- 农(70400)
- 财(68873)
- 所(64243)
- 业大(63031)
- 中心(60799)
- 研究所(58942)
- 江(57977)
- 财经(55799)
- 农业(55784)
- 北京(50753)
- 范(50649)
- 经(50606)
- 师范(50023)
- 经济学(47636)
- 院(46307)
- 州(46249)
- 经济学院(43229)
- 基金
- 项目(273713)
- 科学(215413)
- 基金(198357)
- 研究(194373)
- 家(175039)
- 国家(173555)
- 科学基金(149091)
- 社会(124893)
- 社会科(117773)
- 社会科学(117736)
- 省(109485)
- 基金项目(106240)
- 自然(98494)
- 自然科(96291)
- 自然科学(96262)
- 自然科学基金(94613)
- 划(92060)
- 教育(89707)
- 资助(79343)
- 编号(77425)
- 重点(61682)
- 成果(61263)
- 创(60759)
- 发(59698)
- 部(59056)
- 创新(56272)
- 课题(53510)
- 科研(53058)
- 计划(51678)
- 国家社会(51378)
- 期刊
- 济(166585)
- 经济(166585)
- 研究(104525)
- 中国(75340)
- 学报(67093)
- 农(63188)
- 科学(59914)
- 管理(54912)
- 财(54334)
- 大学(50192)
- 学学(47335)
- 农业(42905)
- 教育(40441)
- 技术(34508)
- 融(29538)
- 金融(29538)
- 业经(28433)
- 财经(26958)
- 经济研究(26672)
- 业(23831)
- 经(23290)
- 问题(22415)
- 科技(20500)
- 版(20166)
- 技术经济(19603)
- 图书(19487)
- 统计(18284)
- 商业(17941)
- 策(17893)
- 资源(17298)
共检索到560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辉 王素贞 黄梦娇
为提升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效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究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关键影响因素与关联机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产业联盟的特点,对影响其协同创新的因素进行梳理,构建社会网络分析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搜集,运用UCINET6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创新资源投入、知识共享、知识产权、技术进步、知识转移是关键影响因素,且这些影响因素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其他因素,最终影响京津冀地区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
关键词:
建筑产业联盟 协同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斌
科技协同创新能够为促进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注入更为有效的驱动力量。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合理地测算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水平,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笔者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现有文献,以科技资源耦合驱动创新理论的视角,从企业、园区及地区等层面,构建价值链、知识链、产业链的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逻辑框架;将578条关键语句转换为理论编码表,筛选出22个评价指标,并通过因子分析,优化体系结构;通过层次分析与复杂网络分析,得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进而验证其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评估京津冀区域近10年间(2004—2013)科技协同...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技术创新 绩效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红军 谢富纪
产学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多维邻近性作为创新主体获取外部知识的关键因素,对协同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采用京津冀28个高校和492家企业2009—2018年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邻近性对产学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制度邻近性对产学主体协同创新具有积极正向作用;(3)技术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倒U型作用;(4)技术邻近性与地理邻近性的交互作用会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5)技术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6)地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作用但不显著。因此,京津冀应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投资,加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制度和市场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和管理,发挥多维邻近性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聚集,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朱伟珠 李春发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公共图书馆联盟平台,对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满足三地民众的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同创新和结构洞理论探讨了联盟平台构建的战略定位;分析了构建联盟平台的可行性,并探析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三地经济与科研发展需求的联盟平台,重点分析了平台的系统结构、重要数据库以及特色服务等,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牟玲玲 尹赛
基于2012-2016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参考京津冀发展特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角度对评价体系进行筛选与重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评价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上,各城市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北京、天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绝对优势超越河北省各城市,河北省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呈梯队分布。波动幅度呈稳定、弱幅型和强幅型三种状态,波动过程呈"稳定""倒退""跃进"和"振荡"四种变化态势。本文研究对测度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推进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社会网络分析 京津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殷阿娜 邓思远
在经济新常态和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快实施京津冀绿色创新战略,促使EKC现实拐点尽快形成,是解决京津冀经济转型升级与环境治理双重困境的关键路径。本文深入分析了京津冀绿色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动态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从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创新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以及绿色创新支撑要素的区域合作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绿色创新 协同度 序参量 EKC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殷阿娜 邓思远
在经济新常态和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快实施京津冀绿色创新战略,促使EKC现实拐点尽快形成,是解决京津冀经济转型升级与环境治理双重困境的关键路径。本文深入分析了京津冀绿色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动态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从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创新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以及绿色创新支撑要素的区域合作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绿色创新 协同度 序参量 EKC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 温科
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2008—2013年京津冀"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的协同创新现状,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构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政府"的网络关系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而"企业—研究机构"的网络关系不具有显著影响。应分别建立并完善以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三者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链条,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 温科
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2008—2013年京津冀"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的协同创新现状,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构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政府"的网络关系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而"企业—研究机构"的网络关系不具有显著影响。应分别建立并完善以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三者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链条,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智国 张文松
从跨区域协同的视角,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2008-2014年京津冀区域12个子系统的协同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关村与天津、河北省11个地市的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产业基础、创新能力、经济体量等协同创新位势是决定跨区域产业是否协同创新的第一要素,跨区域创新投资、跨区域技术交易等协同创新行为是衡量区域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表征,协同配套环境是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跨区域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协同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东旭
本文以2009—2015年京津冀和珠三角上市高新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是否存在"虹吸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要远大于珠三角地区,且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的样本数据相比较,京津冀地区内企业研发积极性趋同,即不存在"虹吸效应",而珠三角地区则出现深圳与广州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两极分化现象。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创新 虹吸效应 财税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贵 李涛
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专利申请授权量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2005-2015年为研究时序,运用探索性和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创新产出地理集聚特征明显,空间分异显著,京津存在虹吸效应,城市群不存在收敛特征;R&D经费支出、经济密度、第三产业占比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是正向作用,但存在空间异质性,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创新的影响不同。不同地区根据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采取不同政策措施促进地区创
关键词:
创新集聚 空间分异 空间异质性 GWR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邵强 耿红悦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BE协同创新网络,用UCINET进行定量化研究,对BE在不同时间段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演化图论的网络密度、距离、中心性和结构洞进行分析,通过这些结构指标来对BE的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状况进行研究。石油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协同创新网络,随着协同创新时间延长,网络密度、网络距离、网络中心性、网络凝聚力会向更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方向变化。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协同创新网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广阔 王艺群
本文运用非期望Super-Min DS模型测度了20062015年京津冀地区各市高耗能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京津冀地区高耗能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普遍不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市间的差异较大,差异随着时间变动呈现收敛态势;(2)京津冀各市高耗能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北京、天津、沧州、廊坊、保定5个城市形成了稳定的高——高正相关聚集区;(3)区域经济水平、科技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花林
生态用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与条件,保护生态用地,逐步恢复生态破坏严重地带,退还自然生态用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建立不同阶段各生态用地类型变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很好地揭示了区域不同阶段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对于林地变化,第一阶段(1980年-2000年)主要的解释变量是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坡度级(I<5°)、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到最近国道的距离和人均GDP,而在第二阶段(2000年-2005年)主要的解释变量是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坡度级I、地貌类型和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