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6)
- 2023(15811)
- 2022(14059)
- 2021(13246)
- 2020(11231)
- 2019(26504)
- 2018(26309)
- 2017(51356)
- 2016(27715)
- 2015(31562)
- 2014(31846)
- 2013(31466)
- 2012(28871)
- 2011(25932)
- 2010(25649)
- 2009(23770)
- 2008(23512)
- 2007(21102)
- 2006(18192)
- 2005(15760)
- 学科
- 济(111312)
- 经济(111111)
- 管理(79209)
- 业(76716)
- 企(63996)
- 企业(63996)
- 方法(57020)
- 数学(49329)
- 数学方法(48700)
- 农(30490)
- 财(28498)
- 中国(27683)
- 业经(24863)
- 制(24495)
- 学(24301)
- 银(23325)
- 银行(23178)
- 行(21731)
- 地方(21532)
- 贸(20330)
- 贸易(20320)
- 农业(20241)
- 易(19620)
- 理论(19606)
- 和(18808)
- 务(18737)
- 财务(18653)
- 财务管理(18611)
- 融(17887)
- 金融(17882)
- 机构
- 大学(398000)
- 学院(395902)
- 管理(160212)
- 济(155492)
- 经济(152012)
- 理学(139305)
- 理学院(137814)
- 管理学(135234)
- 管理学院(134539)
- 研究(126309)
- 中国(98228)
- 京(83666)
- 科学(80127)
- 财(70734)
- 农(66806)
- 所(63061)
- 业大(61262)
- 中心(59828)
- 研究所(57830)
- 财经(57790)
- 江(57385)
- 农业(52685)
- 北京(52410)
- 经(52407)
- 范(51635)
- 师范(51141)
- 州(47296)
- 经济学(46456)
- 院(45349)
- 财经大学(43164)
- 基金
- 项目(273258)
- 科学(214175)
- 基金(198340)
- 研究(197238)
- 家(172241)
- 国家(170828)
- 科学基金(147310)
- 社会(123612)
- 社会科(116497)
- 社会科学(116462)
- 省(107218)
- 基金项目(106042)
- 自然(97712)
- 自然科(95426)
- 自然科学(95400)
- 自然科学基金(93668)
- 教育(91462)
- 划(89932)
- 资助(82356)
- 编号(81472)
- 成果(65158)
- 重点(60447)
- 部(60211)
- 发(56868)
- 创(56306)
- 课题(54821)
- 科研(52908)
- 创新(52508)
- 教育部(51595)
- 大学(51370)
- 期刊
- 济(162782)
- 经济(162782)
- 研究(112265)
- 中国(69671)
- 学报(64295)
- 农(59639)
- 科学(58190)
- 管理(55046)
- 财(54491)
- 大学(48464)
- 学学(45599)
- 教育(41112)
- 融(40836)
- 金融(40836)
- 农业(39785)
- 技术(34862)
- 财经(27823)
- 业经(27699)
- 经济研究(25655)
- 经(23574)
- 图书(21834)
- 问题(21412)
- 理论(20186)
- 业(20142)
- 技术经济(19608)
- 版(19259)
- 实践(18689)
- 践(18689)
- 科技(18594)
- 统计(18413)
共检索到564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成虎 吕毅
客户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源,有效的客户识别对于商业银行能否吸引和留住高价值客户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已在许多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及应用,也为商业银行的客户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客户识别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将社会网络分析与商业银行客户识别相结合,使用商业银行交易数据建立商业银行客户网络模型,并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凝聚子群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识别商业银行核心客户、重要客户、小团体客户。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可为商业银行客户识别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及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义华 刘悦
文章旨在为商业银行提出一种较科学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企业信用的评级方法。提出了客户信用的评价指标;并利用RBF神经网络模拟各评价指标和客户企业实际信用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本文使用matlab编程建立RBF神经网络,并通过试算法确定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和径向基函数的分布密度(spread)取值,使所得网络仿真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信用评级 径向基函数 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素香
随着国有银行业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加人WTO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意识到客户的重要。由于客户是银行的“衣食父母”,是其利润的直接来源,所以银行的管理者们都一再教育自己的员工对客户要“尊重、尊重,再尊重”,真正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服务好客户必须首先了解客户,熟知客户,因此,深入研究客户的期望与客户的需求既是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标。一、选择对银行客户最重要的满意系统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满意是一种人的感觉状态的水平,它来源于一件产品设想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因此,满意水平是预期绩效与期望差异的函数。任何一位客户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未卿 姚娆 刘澄
本文基于生存分析方法,以某商业银行一年内客户流失数据为研究样本,对筛选出的12个可能对客户流失产生重要影响的预测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因素对银行客户流失有显著影响,其中每月平均存现、每月平均消费、最高存款余额、账户类型、每月平均交易、对促销反应与客户流失负相关,交易最大间隔与客户流失正相关,意味着客户主动进行的两笔交易时间间隔越长,客户的流失可能越大。银行应密切关注这些预测因素的变化,避免造成损失。银行可以应用Cox模型预测在未来某时点的客户流失情况,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客户流失 客户存款 生存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明燕 张同健
十余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取得了巨大的业绩,既提高了银行的内部绩效,又提高了银行的国际竞争能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经验分析可以有效地总结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经验,揭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成效与不足,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客户关系管理绩效提供可靠的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尚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客户线上化趋势不可逆转,商业银行不断面临着业务“离柜化”、金融服务“离行化”等金融新业态的冲击。国内银行业在经历了2004~2010年以树立零售业务优先发展战略为特点的第一次零售转型阶段,以及2010~2019年以提升产品持续性创新与精细化业务管理水平为特点的第二次零售转型阶段之后,2020年以来以实现全面线上化转型为主要特征的“非接触”银行的兴起拉开了银行业第三次零售转型的大幕。
关键词:
客户行为分析 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子健 周战强
以往有关商业银行客户转移成本的研究文献中 ,缺乏对商业银行客户转移成本的量化分析。本文运用理论建模和数据测算的研究方法 ,对商业银行客户转移成本做出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存款客户转移成本随银行规模增大而提高 ,贷款客户转移成本随银行规模增大而降低。本文结尾部分 ,给出了商业银行客户转移成本量化分析模型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转移成本 商业银行 杀价均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波 武聪
2012年以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呈现逐渐加快之势,对商业银行在战略定位、客户结构、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均产生较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创造盈利、管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等目标的指引下,逐渐形成了同质化的客户结构,即过度依赖与大型客户的合作,无法满足利率市场化对客户结构转型提出的要求。文章具体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转型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海燕
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探讨了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时效果进行评价,进而对加强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跃强 陈康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对客户资源的竞争已逐渐超越传统的产品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景 沈菊菊 李猛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对客户进行细分,实施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建立客户贡献度模型是目前商业银行实现对客户细分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现代商业银行构建客户贡献度模型的意义着手分析,得到自己对客户贡献度模型建设所依据原理的新见解,并依据该原理设计了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的客户贡献度模型,针对模型展开具体公式构成要素以及具体实现方法的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俊光 林颖 刘炜莉
在理论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CS评价指标体系。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对某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两千多位客户进行了实证调查,基于实证结果,结合PRCA模型的思想,将CS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素和指标分类为基本因素、激励因素和表现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商业银行CS的策略。
关键词:
PRCA模型 商业银行 客户满意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永清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客户知识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探索性地提出了商业银行客户知识吸收能力的五维度模型,从仿生学视角阐述了吸收能力的构成,并基于仿生学吸收能力模型提出了均衡吸收知识、培养客户知识主管、构建和谐"内环境"、发挥"知识鲶鱼"作用等四项客户知识吸收能力提升策略,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思静 杜海霞
信贷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客户信用评级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一环是商业银行进行授信、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的基础。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开发和完善也成为了当前银行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针对当前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管理的现状与不足,从四个方面对评级指标进行选取。同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并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和客户信用等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模型的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文章的评级模型并不同于国外研究论述的数学模型,其在操作上更加简便,信息获取也较为方便,更加适合当前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颖 聂广礼 石勇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和最复杂的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的计量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指出有条件的银行要实施内部评级法,通过对历史数据构建模型测算客户的违约概率。本文结合内部评级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客户评级的角度,研究了个人客户违约概率和公司客户违约概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