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1)
2023(15714)
2022(13811)
2021(13201)
2020(11127)
2019(25952)
2018(25756)
2017(49382)
2016(26854)
2015(30414)
2014(30464)
2013(29719)
2012(26997)
2011(24118)
2010(23864)
2009(21650)
2008(21184)
2007(18699)
2006(16333)
2005(13896)
作者
(73922)
(61414)
(60821)
(58061)
(39106)
(29419)
(27970)
(24109)
(23441)
(21818)
(21065)
(20575)
(19331)
(19088)
(18921)
(18389)
(18346)
(18167)
(17622)
(17510)
(15005)
(14845)
(14662)
(14134)
(13760)
(13612)
(13516)
(13474)
(12346)
(12065)
学科
(103393)
经济(103180)
管理(84684)
(74672)
(64373)
企业(64373)
方法(48881)
数学(41334)
数学方法(40738)
(29001)
(27805)
中国(26097)
业经(23550)
(21386)
地方(21318)
(20377)
理论(19288)
(18819)
财务(18711)
财务管理(18665)
农业(18272)
(17958)
企业财务(17632)
(16577)
贸易(16569)
(16045)
技术(15769)
(15465)
环境(15369)
(15033)
机构
大学(366906)
学院(363495)
管理(150204)
(139645)
经济(136251)
理学(128953)
理学院(127527)
管理学(125225)
管理学院(124526)
研究(114696)
中国(87264)
(77887)
科学(71296)
(67185)
(55430)
中心(54475)
(54415)
业大(53625)
(53319)
财经(53128)
研究所(50372)
(49049)
北京(48657)
师范(48617)
(48327)
(43415)
(42464)
农业(42270)
经济学(41275)
财经大学(39720)
基金
项目(252594)
科学(198545)
研究(186398)
基金(182978)
(157975)
国家(156626)
科学基金(135900)
社会(117033)
社会科(110106)
社会科学(110072)
(98064)
基金项目(98048)
自然(88830)
自然科(86729)
自然科学(86710)
教育(86506)
自然科学基金(85119)
(82576)
编号(77189)
资助(74708)
成果(62094)
重点(55729)
(55616)
课题(52284)
(52221)
(52220)
创新(48648)
科研(48261)
教育部(48182)
大学(47905)
期刊
(154919)
经济(154919)
研究(105091)
中国(71467)
管理(56494)
学报(55290)
(54539)
科学(51946)
(48711)
教育(43429)
大学(43386)
学学(40323)
技术(33800)
农业(33492)
(29947)
金融(29947)
财经(25702)
业经(24997)
经济研究(22793)
(21986)
图书(21190)
问题(19788)
(18350)
理论(17575)
(17474)
技术经济(17452)
科技(17096)
资源(16765)
现代(16522)
财会(16381)
共检索到533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兴祥  陈兴海  周哲俊  
从社会公众参与建设、工程项目内外部协商、项目后社会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的社会性管理内容和方法。拓宽公众参与工程管理的途径,提高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建立工程建设的协商机制,沟通工程相关各方的意见,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复杂问题;通过对保障性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构建了保障性住宅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一些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家厚  
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明凸显其规范城市发展秩序、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价值功能。城市文明指限于城市空间区域下的文明,是由"物"的文明、"人"的文明和"制度"的文明所形成的结构状态和整体水平。在对上海城市文明水平、特点及问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文明共同体是城市文明发展的路径选择和目标取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耀群  胡新  许漫霄  
近年来东部地区由于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产业对外转移中,转移能力是基础,转移意愿是动力,两者缺一不可。文章提出了产业转移意愿和能力的双维度模型,建立了双维度的产业转移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市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了测算,并用四象限图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匹配分析,确定了上海可以转出的产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怡  闫晴  
在房产税领域注重保障纳税人生存权有助于纳税人权利保护水平的提升与税收公平、税收正义的实现。通过规范分析可知,生存权保障视阈下上海市房产税制存在立法位阶不高、生存保障立法目的缺位、征税范围不合理、税负限制机制缺失、减免税范围偏小、风险保障机制缺失的问题。对此应提升房产税的立法位阶,补充生存权保障的立法目的,调整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构建房产税的税负限制机制,扩展房产税的税收减免范围并构建房产税的风险保障机制,提升上海市房产税制对纳税人生存权的保障水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仲勇  陈智高  
针对现阶段保障房项目运营难、管理难的现状,结合上海地区保障房项目的特点,从项目全过程统筹管理的视角,探讨保障房使用阶段的运营机制,提出从前期介入机制、使用阶段的经营机制、监管机制以及法律法规体系入手,应对当前保障房建设和运营"双轨制"所造成的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谷晓坤  刘娟  
大都市边缘区土地整治呈现与都市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客观评价土地整治对区域居民的作用是项目开展的基础。以上海市合庆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借鉴旅游学中旅游地居民影响感知评价方法,定量分析项目区居民对通过土地整治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的感知态度,客观评价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95%居民总体上对土地整治定位于都市观光农业持积极肯定态度;②居民对观光型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感知和环境感知均以正面感知为主;③大都市郊区居民与一般农业区的居民不同,相较于整治产生的经济收益,大都市居民更关注丰富闲暇时间、提高当地知名度等方面。研究结论:旅游学中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评价方法适用于都市观光型土地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清  
伴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持续增长,出境旅游风险频度也不断升级,危害程度不断加剧。依据旅游风险感知维度相关研究成果与实地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以上海市为例,选划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并结合政府部门出境提示预警、游客对出境旅游的有效投诉、企业出境旅游产品风险等级测评等相关数据,分别从出境旅游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视角对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进行甄别及差异校验,旨在为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管控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清  
伴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持续增长,出境旅游风险频度也不断升级,危害程度不断加剧。依据旅游风险感知维度相关研究成果与实地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以上海市为例,选划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并结合政府部门出境提示预警、游客对出境旅游的有效投诉、企业出境旅游产品风险等级测评等相关数据,分别从出境旅游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视角对出境旅游风险感知维度进行甄别及差异校验,旨在为城市居民出境旅游风险管控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基于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大都市滨水区感知可达性的维度构成,探讨了维度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上海浦江滨水区为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更新背景下大都市滨水区的感知可达性由交通可达性感知、视觉可达性感知、心理可达性感知和行为可达性感知构成;心理可达性感知对滨水区感知可达性的贡献最大;在维度间关系中,心理可达性感知的影响效应最为突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灵  郭士征  
退出机制对于有效利用公共资源,维护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上海市廉租住房实施情况后,课题组发现退出机制建设滞后,"退出难"、"救助性福利固化"趋势严重。实践中暴露出的机制设计漏洞多、主管部门收入资产动态监控能力差、惩罚措施力度软化、部门职责不清、各保障制度间衔接不畅等问题,已经威胁到廉租住房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家庭收入资产动态监控机制、惩罚退出机制、激励机制及保障方式选择等方面入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建香  黄智  
基于对房价与土地供应关系的研究,文章选取上海市200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将土地供应关系下的土地供应方式、供应数量以及供应价格对房价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供应方式由双轨制供应到如今招拍挂制度的转变,推动了房价的上涨;上海市土地供应数量对房价有显著影响;土地出让价格与房价之间相互影响,且地价对房价有显著的作用,反之房价对地价则影响较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露荞  伍江  
社区更新的社会绩效评估是存量时代下社区规划和发展的盲点和难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选取上海市大学路"发生便利店"社区更新项目的三个阶段,对行动者社会网络整体、局部、个体三个层面的结构特征进行全过程动态对比研究,指出社区更新是空间实践和社区营造的联动递进过程,社区营造阶段是形成稳定社会网络的关键,不同阶段社会资本的控制权需与阶段性任务相匹配。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更新与地方创生要以空间为媒介;应鼓励外部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规划,推动社区共治;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在地组织化是营造回归人本幸福家园的关键步骤;社区更新应纳入地方中长期规划,以推进社区全面、系统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余敬文  徐升艳  
在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功能,土地也会因此影响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行为。农村有地群体即使在城市处于失业状态,也可以选择回流迁出地,获得务农收入,其失业成本相对较低,找寻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工作的激励也可能受到影响。文章利用2011年上海市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发现土地保障所产生的逆向激励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行为有显著影响。在给定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拥有土地的农村流动人口就业概率明显低于没有土地的农村流动人口,平均而言,前者在上海更换工作的次数比后者高0.18次,月薪比后者低137.11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田艳  何芳  
在城市更新和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保障性社区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形成,由于其选址较偏,对相关配套关注少,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严重滞后与不足,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阻碍了保障效果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分析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影响因素出发,针对保障性社区的特征,阐述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规模确定、供给内容特征和供给时序安排,提出不同导入时期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优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芳  
上海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组织管理、课程改革、技术研发、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但在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政策与制度体制不健全,合作管理环节薄弱,教学成本与教学投入之间存在差距,校企双方"双赢"不明显等问题。在校企合作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强项目实施的科学管理,完善配套的实习实训服务体系,构建市级层面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