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1)
- 2023(20248)
- 2022(17530)
- 2021(16397)
- 2020(13912)
- 2019(32110)
- 2018(31685)
- 2017(61567)
- 2016(33479)
- 2015(37382)
- 2014(37317)
- 2013(36685)
- 2012(34148)
- 2011(30650)
- 2010(30835)
- 2009(28592)
- 2008(28344)
- 2007(25533)
- 2006(22282)
- 2005(19505)
- 学科
- 济(136098)
- 经济(135885)
- 管理(99964)
- 业(96097)
- 企(80546)
- 企业(80546)
- 方法(63082)
- 数学(54411)
- 数学方法(53718)
- 农(37739)
- 财(36536)
- 中国(36308)
- 业经(30388)
- 地方(29853)
- 学(28787)
- 制(25681)
- 农业(24913)
- 贸(24571)
- 贸易(24561)
- 技术(24348)
- 易(23766)
- 务(23051)
- 理论(22981)
- 财务(22961)
- 财务管理(22913)
- 和(21853)
- 企业财务(21745)
- 银(20686)
- 银行(20627)
- 环境(20422)
- 机构
- 大学(473238)
- 学院(473059)
- 济(189894)
- 管理(187659)
- 经济(185743)
- 理学(162578)
- 理学院(160753)
- 管理学(157854)
- 管理学院(156977)
- 研究(156671)
- 中国(117528)
- 京(101293)
- 科学(97680)
- 财(88297)
- 所(78468)
- 农(76508)
- 中心(72602)
- 研究所(71326)
- 江(70677)
- 财经(70344)
- 业大(70274)
- 北京(64078)
- 经(63874)
- 范(62789)
- 师范(62197)
- 农业(59817)
- 院(57269)
- 州(56903)
- 经济学(56896)
- 财经大学(52158)
- 基金
- 项目(321330)
- 科学(253254)
- 研究(234545)
- 基金(232712)
- 家(202126)
- 国家(200437)
- 科学基金(172934)
- 社会(147874)
- 社会科(139667)
- 社会科学(139628)
- 省(126073)
- 基金项目(123220)
- 自然(113185)
- 自然科(110551)
- 自然科学(110521)
- 教育(108919)
- 自然科学基金(108565)
- 划(106177)
- 资助(96414)
- 编号(96012)
- 成果(78036)
- 重点(71902)
- 部(70948)
- 发(68491)
- 创(68085)
- 课题(66462)
- 创新(63187)
- 科研(61469)
- 教育部(60804)
- 大学(59959)
- 期刊
- 济(206189)
- 经济(206189)
- 研究(137122)
- 中国(90970)
- 学报(73862)
- 财(68468)
- 农(68337)
- 科学(68249)
- 管理(68140)
- 大学(56208)
- 教育(53702)
- 学学(52737)
- 农业(46729)
- 技术(42439)
- 融(41619)
- 金融(41619)
- 业经(34352)
- 财经(34127)
- 经济研究(32904)
- 经(29223)
- 问题(26989)
- 业(24490)
- 图书(23942)
- 技术经济(23792)
- 科技(23661)
- 统计(22804)
- 理论(22268)
- 版(22034)
- 策(21554)
- 商业(21253)
共检索到692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研究框架,设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4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以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例,对北京市2007—2016年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计算并分析。认为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较小的科技投入能带来较高科技产出,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环境的作用还比较单一,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宋晨晨,王燕妮,齐园
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反馈系统,基于关联数字矩阵对政策传导系统路径进行量化研究,综合考虑政策输入变量—政策过程变量—政策输出变量的整个过程,建立科技创新政策传导模型,结合关联数字矩阵反馈复杂性、系统动力学和政策科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因果关系图,并根据政策工具的划分解析人才、税收、研发、政府采购、服务外包5类政策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存在87条正反馈环,无负反馈环,其中主导反馈环45条;(2)通过关联数字矩阵最终得到14条政策独立主导传导路径并明确各个路径的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士恩,雷家骕,刘文艳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为了促进本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配合国家相应政策部署,制定和实施了多项科技创新政策,这些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有必要对其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本文不仅分析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军印 陈欣欣 侯孟阳
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催化和激励效应,客观地开展技术创新政策效果测评,对科学规划和构建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全面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全国30个省区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对各省区2006年和2010年不同时点技术创新政策效果开展了分析、评价和测评,针对不同省区及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就政策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颜斌斌
[目的/意义]结合科技创新政策情报和我国3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效率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提升路径。[方法/过程]运用改进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将科技创新政策发布后各地区创新行为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创新投入到中间创新产出阶段,第二阶段是中间产出到成果转化阶段,得到两阶段效率得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第二阶段是创新效率提升的瓶颈,也是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提升的瓶颈,以此为研究重点,基于虚拟前沿面来挖掘提升创新效率以及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具体方法并最终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区域创新政策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活动的大规模涌现、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本文则在对系统失灵的理论述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和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关键词:
系统失灵 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晨晨 张永安 王燕妮 齐园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总结响应主体的行为机制,根据响应环境复杂性分析和响应主体关系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概念模型,创新性地构建"政策激励-企业需求"匹配模式,演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则。基于Swarm平台并采用动态仿真方法,通过调节变量参数,首次从政策响应阶段、不同类型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级别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政策工具响应4个维度设计政策响应动态演变过程,揭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内在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遵从观望、偏好决策、学习模仿、响应行为驱动和生产转化激励的五阶段演变特征;不同政府层级的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不同,政策级别越高则响应度越高,反之则响应度越低,响应度排序为国家级政策>省市级政策>高新区政策;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排序为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企业对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响应程度排序为:研发补贴>人才激励>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先杰 罗利华 汪小星 马盼
结合全新的科技创新政策范式,参照政府监管政策绩效评估框架,采用个案研究法,从政策内容评估、政策执行评估和政策效果评估等3个方面对南京"紫金科创特别社区"开展政策全过程评估研究。研究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政策执行时期较长,适合作为开展政策评估的研究对象,得到的政策启示包括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方法、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立法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动态管理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本文将统计分析方法引进创新政策研究领域,以《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分析与研究》报告梳理的289项创新政策为样本,以创新政策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类别(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为基本维度,分析了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路径。研究发现: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转变、从"政府导向型"向"政府导向"和"市场调节"协同型转变、从单向政策向政策组合转变的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创新政策演变趋势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演变 统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董坤 方曙
本文引入形式概念分析的理论,利用形式概念的核心数据结构——概念格,对创新政策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创新链相关理论,从创新环节的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分析政策内容的结构特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基于概念格的形式概念分析可以很好地把握创新政策的内容结构特点,可以形象地展示创新政策中政策类目的关联程度以及政策类目之间的包含即延伸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兰剑 牛嘉嘉 李洄旭
基于2006—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利用熵值法测度各区域创新政策绩效基础上,运用耦合模型和变异系数具体分析各区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耦合协调实施效果,以及各区域创新政策耦合协调总体差异变化。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政策绩效不断提高,其中以江苏为代表的部分东部省份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最佳;(2)四大区域及各省份间的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政策运行效果远超其他区域,个别省份在积极赶超且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3)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导,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政策耦合协调运行效果稳居第一,省份间的创新政策耦合协调运行效果远不及四大区域间的效果;(4)创新政策应注重促进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避免因过度倾斜而导致政策耦合运行不理想。
关键词:
区域创新政策 绩效评估 耦合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伟锦 张洁 宋园 杨伟
当前信息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出台大量创新政策促进信息经济发展。浙江处于国内信息经济领域前列,选取浙江2001—2016年信息经济领域创新政策文本,基于政策演化理论,通过文本量化分析,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3个维度分析其演进特点。研究发现:浙江信息经济领域创新政策主体主要围绕几个核心部门,合作广度不断增加,合作强度有待加强;两化融合的政策目标受到重视,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政策目标关注不够;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趋于均衡,金融政策工具所占比例稍显落后。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经济 创新政策 演进原因 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目的/意义]如何快速的掌握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主题变迁以及演变规律,是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政策文本是政策的核心要素,对其进行深度的内容挖掘对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主题模型的新视角,在采集国家、北京市、中关村园区的20072015年出台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利用R语言对政策文本进行主题挖掘,并对词汇高频词、热门主题和主题变迁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国家层级技术创新政策主要集中在基金管理、技术创新和改革发展机制上,北京市层级政策集中在创新产业发展、融资和资金管理上,中关村园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