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5)
2023(16652)
2022(14595)
2021(13681)
2020(11501)
2019(26658)
2018(26674)
2017(51372)
2016(27965)
2015(31823)
2014(31853)
2013(30977)
2012(28021)
2011(25113)
2010(25101)
2009(22772)
2008(21896)
2007(19285)
2006(16740)
2005(14253)
作者
(79613)
(65947)
(65753)
(62709)
(42046)
(31825)
(30001)
(26183)
(25370)
(23438)
(22617)
(22261)
(21046)
(20920)
(20500)
(20267)
(19661)
(19642)
(18974)
(18887)
(16352)
(16231)
(16017)
(15287)
(14883)
(14660)
(14587)
(14533)
(13381)
(13139)
学科
(108495)
经济(108284)
管理(79290)
(73501)
(61801)
企业(61801)
方法(53054)
数学(45289)
数学方法(44496)
(30437)
中国(29412)
(27508)
(25510)
业经(24817)
地方(22213)
理论(21710)
农业(20051)
(19670)
(19201)
环境(18832)
(17704)
贸易(17693)
(17157)
技术(16795)
(16682)
财务(16584)
财务管理(16548)
(15929)
企业财务(15640)
(15488)
机构
学院(388385)
大学(388372)
管理(153951)
(148697)
经济(145359)
理学(134220)
理学院(132704)
管理学(129831)
管理学院(129135)
研究(127447)
中国(92991)
(82518)
科学(81747)
(67673)
(64316)
(63635)
业大(60210)
研究所(58351)
中心(58050)
(56562)
财经(54604)
(52627)
师范(52076)
北京(51717)
农业(50208)
(49743)
(46876)
(45325)
经济学(44215)
技术(42786)
基金
项目(273097)
科学(214460)
研究(198101)
基金(197100)
(172338)
国家(170901)
科学基金(147048)
社会(123660)
社会科(116505)
社会科学(116470)
(107902)
基金项目(104340)
自然(97202)
自然科(94921)
自然科学(94896)
自然科学基金(93125)
教育(92694)
(90744)
资助(81770)
编号(81518)
成果(65220)
重点(61166)
(59494)
(57508)
(56520)
课题(56340)
创新(52618)
科研(52475)
大学(50903)
教育部(50886)
期刊
(159961)
经济(159961)
研究(109521)
中国(74292)
学报(64034)
(58231)
科学(57961)
管理(56027)
(51123)
大学(48716)
教育(48282)
学学(45773)
农业(40272)
技术(36232)
(27988)
金融(27988)
业经(27457)
财经(25581)
经济研究(25427)
(21882)
图书(20790)
(20748)
问题(20668)
(19084)
科技(18987)
统计(18840)
技术经济(18217)
资源(17708)
理论(17324)
(16954)
共检索到55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耀武  孙宇  戴冬晖  
体力活动缺乏引发的居民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该问题日益凸显。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需要多个学科的群策群力,社会生态模型整合了影响体力活动的多层面潜在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框架。本文在阐述模型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理论认知和干预实践两个层面对国外基于该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当前研究的共性认识、基本状况和面临问题,并从模型理论框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认识、物质环境干预和社会多部门协作等四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亚茹  盛明洁  
系统梳理了国外学界关于城市绿色空间对居民体力活动影响的研究。将影响要素归纳为绿色空间可达性、空间数量、景观特征和其他特征等,并阐释了各类要素对居民体力活动意愿、活动频率和活动时间等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提出了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依明  
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比较我国城乡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和环境健康支持性感知的异同,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识别对城市与乡村居民规律性体力活动有显著促进或制约作用的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和社区的体育锻炼适宜性影响城市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社区的体育锻炼适宜性、设施丰富性影响乡村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据此提出相应城市与乡村环境改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秦波  张悦  
城市建成环境会通过影响居民的体力活动强度,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选取北京15个社区进行入户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对居民体力活动强度进行测度,以GIS数据为基础评测社区建成环境,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对影响居民体力活动的因素进行校验。研究发现:社区大小、容积率及公园数量对体力活动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在既有文献中强调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建筑密度等因素并未表现出显著作用,这或许是由于不同国家城市肌理的既有差异所导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月   甄峰   席广亮   常恩予   徐京天  
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全民健康意识提升背景下,可穿戴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深度嵌入城市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实践中。论文首先借助CiteSpace软件探究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趋势和研究方向,并从数字化决策、新时空特征、多元化体验3个方面对可穿戴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变化进行梳理,得到以下研究启示:未来需要深化对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决策机制的理解、强化休闲性体力活动复杂时空规律的分析、注重多情境下休闲性体力活动体验满意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穿戴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研究框架,提出要重视多学科理论的交叉和融合,从研究主体、技术、活动、空间、时间5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分析的构成要素,同时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并强化以健康为导向的规划实践应用。结论可为数字健康时代背景下的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研究以及城市空间规划实践提供新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欣  卢烨鑫  夏凤  彭建东  
环境保护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公众意识的觉醒和主动参与对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基于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建立了环境保护的知—信—行理论模型,探讨了环保态度如何在危机感的中介作用下对环保意愿、自感健康、环保行动产生影响,揭示了其作用路径和机制,并分析了人口特征、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当前时代背景下对相关环境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辰  穆月英  
依据2005~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价格数据,运用AIDS模型测算了食品消费支出和价格弹性系数,并基于所得结果讨论了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食品消费变动态势。在对各类食品消费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膳食营养发展目标对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食品消费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未来粮食、油脂消费受支出影响有限,消费份额趋于减少;在外用餐、奶及奶制品、水产品消费是今后食品消费主要增长点,消费份额趋于增加;肉禽及制品、蔬果、蛋类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速。除水产品、奶及奶制品和蛋类自价格弹性较大外,多数食品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较小。目前食品消费发展方向与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正  王佳昊  
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借助Eviews7.0统计软件,对2 0 0 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消费数量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以及自价格弹性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利用数量和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一系列结论,粗略划定了我国城镇贫困标准,指出了过半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其生活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有待提升的事实,同时阐述了交通、通信、商业及服务业在未来中国城镇发展的潜力,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芊  
文章以全国城镇居民1995—201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简单散点图对影响消费的两因素进行基本分析。并进一步建立消费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因素对消费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以及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短期内,对消费影响最大的是可支配收入,且是正向拉动作用;从长期来看,消费价格指数对消费的影响显著,且是负向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柏文  
自18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进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以定居为目的的城镇化进程以及以旅居为目的的旅游业发展。国外对城镇旅游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国外对小城镇旅游依附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获得了独立的研究地位,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旅游与城镇的关系,规划、经济与管理等。21世纪初,城镇化和旅游业两大经济浪潮推高了中国城镇旅游,其研究注重旅游对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研究,及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溢出效益,其重心是城镇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秀良  曹凤岐  
居民消费不足一直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隐患。本文采用双区制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的实证考察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房地产资产并不具备显著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不仅没有财富效应,反而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我们认为,股票市场之所以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并不是因为居民消费对股票财富不敏感,而是由于长期以来居民从股市中得到的资产性收入少。因此,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不仅应该提高其可支配收入,更应该让居民从股市中感受到真实的财富增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凤平  杨科  林洪  
文章以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城镇居民的月度消费支出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序列不可观测部分存在相关性的协整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持久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受到冲击时的暂时性消费调整速度等进行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雅静  
本文利用1985—2010年数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收入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当城镇居民内部基尼系数扩大1%时,城镇居民消费就减少0.3%左右。这表明缩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政策对刺激消费需求仍然有效。并据此提出如提高中等收入户数量等建议,旨在缩小差距,提高消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颖熙  
随着收入的上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本文通过运用非线性近似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模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消费需求弹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以"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富于弹性,而以"家庭服务、教育、居住"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缺乏弹性。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领域的支出会明显增加。从区域比较来看,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服务消费支出弹性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服务、教育和居住"领域。此外,价格是影响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家庭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类支出的价格敏感性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云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既为全社会关注,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解决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对策研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系统综述,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学术研究以及相关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