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8)
- 2023(9438)
- 2022(7982)
- 2021(7777)
- 2020(6436)
- 2019(14636)
- 2018(14579)
- 2017(28742)
- 2016(15075)
- 2015(16636)
- 2014(16242)
- 2013(15815)
- 2012(14047)
- 2011(12462)
- 2010(12087)
- 2009(10829)
- 2008(10121)
- 2007(8887)
- 2006(7403)
- 2005(5918)
- 学科
- 济(64564)
- 经济(64401)
- 业(48720)
- 农(45777)
- 管理(37108)
- 方法(30335)
- 农业(30301)
- 企(29250)
- 企业(29250)
- 数学(26441)
- 数学方法(26064)
- 业经(19290)
- 中国(15873)
- 财(14360)
- 地方(11782)
- 制(11547)
- 农业经济(10153)
- 贸(10136)
- 贸易(10133)
- 发(10051)
- 易(9936)
- 技术(9786)
- 理论(9739)
- 策(9421)
- 和(9152)
- 村(9112)
- 农村(9106)
- 学(9082)
- 体(8671)
- 环境(8357)
- 机构
- 学院(201480)
- 大学(197273)
- 济(87956)
- 经济(86488)
- 管理(84198)
- 理学(74743)
- 理学院(74040)
- 管理学(72811)
- 管理学院(72424)
- 研究(60742)
- 农(48345)
- 中国(46583)
- 京(38184)
- 农业(36639)
- 财(36188)
- 科学(35316)
- 业大(34754)
- 中心(31192)
- 财经(29853)
- 江(28208)
- 所(27843)
- 经(27561)
- 经济学(26506)
- 范(26065)
- 师范(25853)
- 经济管理(25598)
- 研究所(25383)
- 经济学院(24104)
- 农业大学(22881)
- 北京(22431)
- 基金
- 项目(145932)
- 科学(117754)
- 研究(110761)
- 基金(108597)
- 家(92720)
- 国家(91837)
- 科学基金(81273)
- 社会(74460)
- 社会科(69399)
- 社会科学(69378)
- 基金项目(58399)
- 省(57773)
- 自然(50883)
- 教育(50802)
- 自然科(49768)
- 自然科学(49758)
- 自然科学基金(48876)
- 划(47357)
- 编号(45987)
- 资助(42484)
- 成果(34896)
- 部(33776)
- 重点(32006)
- 发(31968)
- 创(31278)
- 国家社会(30927)
- 农(30177)
- 课题(29532)
- 教育部(29458)
- 人文(29440)
- 期刊
- 济(94094)
- 经济(94094)
- 研究(53124)
- 农(53092)
- 中国(37591)
- 农业(36214)
- 学报(27692)
- 科学(27632)
- 财(26907)
- 管理(26085)
- 大学(23440)
- 业经(22560)
- 学学(22482)
- 教育(20123)
- 融(18597)
- 金融(18597)
- 技术(18228)
- 业(16078)
- 财经(14261)
- 问题(14076)
- 农业经济(13455)
- 农村(13443)
- 村(13443)
- 经济研究(12416)
- 经(12198)
- 版(11203)
- 世界(10921)
- 经济问题(10511)
- 技术经济(9949)
- 资源(9400)
共检索到280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奉越、庞学光在《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特点,阐释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对转化学习的诉求,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转换学习的策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是指新生代农民工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的过程。其流动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流动频率高;2.主要由农村流向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方向主要集中在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志伟 杨月圆 李婷
我国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结构大变革的新时期,大批新生代农民工由农村流入城镇。为更好地实现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场所学习提出了强烈诉求。本文拟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场所学习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流动中工作场所学习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新生代农民工 工作场所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随着社会发展,农民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走进城市开始了新生代的打工生涯,转化学习对农民工社会流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有其鲜明特点,受到经济、社会及制度等多种因素制约。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能够有效转化学习,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突出农民工转化学习内容的实用性,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转化学习环境,加强农民工自身的转化学习素养。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社会流动 转化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军 冯乐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的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流动呈现以下特点:流动频率不断加快;流向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由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回流为辅;非正规流动渠道主导,组织化程度较低;流动驱动力以发展理性为主导。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特点,成人教育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其合理流动。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流动 成人教育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馨苓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便是这些特定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特殊社会阶层中的典型代表。研究阐述了改开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分层问题及促进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的意义;从政治平权诉求、经济平等诉求和文化认同诉求等方面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分层问题;给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参与政治权,维护其合法经济权益和提振其对城市文明的文化认同感等若干对策来促进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和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馨苓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便是这些特定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特殊社会阶层中的典型代表。研究阐述了改开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分层问题及促进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的意义;从政治平权诉求、经济平等诉求和文化认同诉求等方面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分层问题;给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参与政治权,维护其合法经济权益和提振其对城市文明的文化认同感等若干对策来促进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和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建平 张冰杰
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承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功能的综合性开放教育平台,由于自身特点,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教育理念的终身性、教育对象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和教育结构的多样性。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开放大学应担负起以下使命:引导转变传统观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提升人文素养;健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学习保障;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流动 使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红霞 陈醒
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已成为我国研究者争相探讨的论题,并取得一定进展,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功能、障碍和实现策略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推进我国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研究,需要加强关注,丰富研究成果;讲求实效,深入实证研究;提高认识,注重保障机制研究;与时俱进,拓展研究视野。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流动 综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程
关于移民融合问题的既有研究普遍存在"主体缺失"的局限。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发现,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之间的理性转换是他们在城市融合过程中的重要行动策略。他们通过教育投资、交往投资、印象管理等方式实现了三种资本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转换过程推动了新生代农民工各种资本的数量增加与结构优化,丰富了他们城市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了他们的城市融合进程。不过,资本转换的策略行动对新生代农民工(移民)融合的回报效应并非一成不变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制度安排、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初始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转换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孙明贵
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进程、职业培训经历或教育经历、员工工资、职工福利、就业(职业升迁)机会与职业转换意愿正相关,培训(教育)经历与就业(职业升迁)机会、职业升迁与工资及福利正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孙明贵
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进程、职业培训经历或教育经历、员工工资、职工福利、就业(职业升迁)机会与职业转换意愿正相关,培训(教育)经历与就业(职业升迁)机会、职业升迁与工资及福利正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莹莹 汪昕宇
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借助社会网络获取创业资源并开展创业学习,是提升其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北京市399份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可以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机会能力,但对运营管理能力的直接影响不明显;社会网络不仅可以通过资源获取和创业学习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还可以通过资源获取—创业学习中介链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产生间接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鹏
作为"民工荒"现象背后的行为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其群体特征和就业行为显著异于传统农民工,而这些差异导致了区域间劳动力供给和转移的不确定性增加。本文基于城市经济学的生活质量(QOL)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做出探索,通过考察其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和效用最大化目标,测算2008年和2009年中国100座城市农民工的QOL数据,考察在城市差异化特征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流动行为。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并未给农民工带来城市地位匹配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差距缩小,对农民工生活就业吸引力日益增大。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QOL理论 择业流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勇 孟凡礼
本文使用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动因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更低,并且流动地域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家乡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其就业流动过程中逐渐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就业质量,但其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与率等指标并没有随着就业流动而改善,甚至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流动 就业史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箭
员工同工不同酬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具有重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企业内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时,会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流动意向,但是否流动还会进一步考虑流动成本以及就业率,当预期收益与迁移成本的差额大于原有企业的劳动报酬水平时,会选择流动,反之,则不流动。就业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决策,就业率越高其流动的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同工不同酬 新生代农民工 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