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1)
2023(12811)
2022(11027)
2021(10631)
2020(9001)
2019(20779)
2018(20829)
2017(39976)
2016(21788)
2015(24700)
2014(24999)
2013(24584)
2012(22520)
2011(20312)
2010(20380)
2009(18711)
2008(18643)
2007(17164)
2006(14666)
2005(12948)
作者
(61322)
(51511)
(51341)
(49016)
(32459)
(25003)
(23574)
(20315)
(19515)
(18414)
(17449)
(17410)
(16225)
(16066)
(15919)
(15891)
(15686)
(15007)
(14873)
(14757)
(12773)
(12621)
(12495)
(12036)
(11666)
(11654)
(11648)
(11374)
(10468)
(10449)
学科
(90795)
经济(90617)
(64811)
管理(58246)
(47842)
(44771)
企业(44771)
方法(42672)
数学(36832)
数学方法(36327)
农业(31477)
业经(23768)
中国(23458)
(23149)
(18019)
地方(17641)
(16926)
(15837)
贸易(15826)
理论(15563)
(15409)
(14106)
(13988)
财务(13936)
财务管理(13893)
企业财务(13121)
(13097)
银行(13070)
技术(13061)
(12596)
机构
学院(307099)
大学(302902)
(124922)
经济(122225)
管理(119890)
理学(103713)
理学院(102583)
管理学(100665)
管理学院(100086)
研究(96748)
中国(75524)
(65944)
(62627)
科学(59761)
(56501)
农业(50793)
业大(50114)
(48687)
中心(48476)
(47983)
财经(44665)
研究所(43812)
(40758)
(40529)
师范(40362)
北京(38632)
(37900)
经济学(37393)
经济管理(34242)
经济学院(33911)
基金
项目(203886)
科学(160342)
研究(151726)
基金(146815)
(126504)
国家(125304)
科学基金(108287)
社会(96162)
社会科(89951)
社会科学(89923)
(82002)
基金项目(78308)
教育(71046)
自然(69511)
自然科(67888)
自然科学(67869)
(67472)
自然科学基金(66663)
编号(64372)
资助(59727)
成果(51340)
(45721)
重点(45477)
(44076)
课题(43294)
(42528)
创新(39618)
科研(39485)
教育部(39144)
大学(39049)
期刊
(140866)
经济(140866)
研究(85718)
(66859)
中国(64188)
学报(47116)
(45555)
农业(45150)
科学(43229)
管理(39559)
大学(36832)
教育(36125)
学学(34546)
技术(29156)
业经(29116)
(28969)
金融(28969)
(21930)
财经(21800)
经济研究(19876)
问题(19868)
(18684)
(16912)
技术经济(15680)
图书(15670)
统计(15223)
农村(14925)
(14925)
理论(14595)
世界(14405)
共检索到45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志伟  杨月圆  李婷  
我国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结构大变革的新时期,大批新生代农民工由农村流入城镇。为更好地实现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场所学习提出了强烈诉求。本文拟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场所学习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流动中工作场所学习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奉越、庞学光在《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特点,阐释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对转化学习的诉求,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转换学习的策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是指新生代农民工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的过程。其流动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流动频率高;2.主要由农村流向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方向主要集中在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结  
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权保障与社会治理创新是互为关联的概念,彼此之间存在着辩证的逻辑关系。学习权保障机制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权的有效保障,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生活幸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心理具有如下特点:职业动机复杂多样,主要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职业理想是寻求有技术含量、稳定、环境好、且能长远发展的工作;实现向上流动的梦想角色认同是渴望成为"工人"和"市民",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观体现在职业尊严、个人价值诉求和职业声望等方面;职业适应性既有长处也有不足;职业选择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制度资本影响,机会不多,空间狭小;职业满意度低下,会产生消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善武  
随着代际交替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着户籍、住房、心理、权益保护、知识技能等障碍,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多方面建立支持系统,以突破融入城市的障碍,确保其在城市"呆下去",从而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丹  李玉凤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需求与驱动力对于促进其主动市民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其在城镇就业、定居进而构建并不断提高生活满意程度的过程,因而生活满意度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质驱动力。利用四川省成都市的实地调查数据与实证分析,基于296份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追求平等、发展与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其生活满意程度取决于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方面与城市人的横向比较结果。最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成刚  杨正强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分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教育培训方式和内容也要进行新的调整和变革。然而由于培训机构、企业、政府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问题,其教育培训总是没有落到实处。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突出问题,除了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和新生代农民工要加强自我学习这两个前提之外,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路径。在具体实践中,要建立起共同策划、联合培训、协同管理、相互评价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随着社会发展,农民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走进城市开始了新生代的打工生涯,转化学习对农民工社会流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有其鲜明特点,受到经济、社会及制度等多种因素制约。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能够有效转化学习,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突出农民工转化学习内容的实用性,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转化学习环境,加强农民工自身的转化学习素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馨苓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便是这些特定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特殊社会阶层中的典型代表。研究阐述了改开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分层问题及促进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的意义;从政治平权诉求、经济平等诉求和文化认同诉求等方面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分层问题;给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参与政治权,维护其合法经济权益和提振其对城市文明的文化认同感等若干对策来促进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和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馨苓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便是这些特定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特殊社会阶层中的典型代表。研究阐述了改开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分层问题及促进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的意义;从政治平权诉求、经济平等诉求和文化认同诉求等方面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分层问题;给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参与政治权,维护其合法经济权益和提振其对城市文明的文化认同感等若干对策来促进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和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丹淅  王宝成  
来自专项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性总体上偏高,表明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偏低。进一步考察发现,工资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状况、职业类型、就业年限、职业教育和工会等因素显著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扩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转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质量观、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等,有助于降低新生代农民工高工作流动性,继而有利于促进他们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与和谐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军  冯乐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的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流动呈现以下特点:流动频率不断加快;流向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由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回流为辅;非正规流动渠道主导,组织化程度较低;流动驱动力以发展理性为主导。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特点,成人教育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其合理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秀妹  
新生代农民工的逆城市化趋势是我国新时期深化改革进程所推动的城乡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各地政府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新生代农民工的逆城市化流动创设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优越的创业生态环境,但亦暴露出若干问题。研究厘清了新生代民工逆城市化流动的内涵与意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逆城市化流动的内在动因及外在动因展开深入分析;给出新生代农民工逆城市化流动的社会治理策略、经济治理策略及技术治理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操竹霞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兴群体逐渐崭露头角,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社会群体也在经历着各种消极、颓废的生命异化,严重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工作有必要介入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教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鹏  
作为"民工荒"现象背后的行为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其群体特征和就业行为显著异于传统农民工,而这些差异导致了区域间劳动力供给和转移的不确定性增加。本文基于城市经济学的生活质量(QOL)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做出探索,通过考察其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和效用最大化目标,测算2008年和2009年中国100座城市农民工的QOL数据,考察在城市差异化特征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流动行为。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并未给农民工带来城市地位匹配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差距缩小,对农民工生活就业吸引力日益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