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0)
- 2023(12701)
- 2022(10767)
- 2021(10082)
- 2020(8527)
- 2019(19505)
- 2018(19265)
- 2017(37944)
- 2016(20321)
- 2015(22824)
- 2014(22673)
- 2013(22496)
- 2012(20599)
- 2011(18372)
- 2010(18013)
- 2009(16676)
- 2008(16330)
- 2007(14670)
- 2006(12363)
- 2005(10537)
- 学科
- 济(89786)
- 经济(89613)
- 管理(56499)
- 业(56410)
- 企(46852)
- 企业(46852)
- 方法(43554)
- 数学(37585)
- 数学方法(37133)
- 农(25424)
- 财(22586)
- 中国(21438)
- 业经(20912)
- 地方(18944)
- 学(17007)
- 农业(16514)
- 制(15440)
- 贸(14852)
- 贸易(14849)
- 务(14531)
- 财务(14486)
- 财务管理(14450)
- 易(14403)
- 和(14381)
- 理论(13870)
- 企业财务(13692)
- 技术(13074)
- 产业(12564)
- 环境(12448)
- 银(11303)
- 机构
- 学院(288629)
- 大学(285421)
- 济(120229)
- 经济(117867)
- 管理(113525)
- 理学(99044)
- 理学院(97997)
- 管理学(96251)
- 管理学院(95724)
- 研究(92108)
- 中国(67632)
- 京(57995)
- 科学(57428)
- 财(53644)
- 农(47087)
- 所(45490)
- 中心(43764)
- 业大(43510)
- 财经(43425)
- 江(41665)
- 研究所(41625)
- 经(39308)
- 经济学(37435)
- 农业(37131)
- 范(36938)
- 师范(36543)
- 北京(35684)
- 经济学院(34059)
- 州(33417)
- 院(33411)
- 基金
- 项目(199865)
- 科学(158230)
- 研究(145789)
- 基金(145249)
- 家(125810)
- 国家(124769)
- 科学基金(107993)
- 社会(94272)
- 社会科(88604)
- 社会科学(88574)
- 省(80371)
- 基金项目(77652)
- 自然(69637)
- 自然科(67992)
- 自然科学(67975)
- 教育(67272)
- 自然科学基金(66789)
- 划(66365)
- 编号(59357)
- 资助(58834)
- 成果(46588)
- 重点(45295)
- 部(44234)
- 发(44228)
- 创(42091)
- 课题(40437)
- 创新(39254)
- 科研(38736)
- 国家社会(38402)
- 教育部(38053)
- 期刊
- 济(127131)
- 经济(127131)
- 研究(77344)
- 中国(49575)
- 学报(44307)
- 财(43309)
- 农(42718)
- 科学(41021)
- 管理(39456)
- 大学(33962)
- 学学(32355)
- 农业(29199)
- 教育(26579)
- 技术(26342)
- 业经(22354)
- 财经(21341)
- 融(21332)
- 金融(21332)
- 经济研究(20440)
- 经(18407)
- 问题(17495)
- 统计(15336)
- 业(15024)
- 技术经济(14850)
- 版(14428)
- 策(13820)
- 商业(13575)
- 理论(13103)
- 科技(13097)
- 资源(12814)
共检索到404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芳
文章根据河南省2012年社会核算矩阵,利用基于SAM的结构化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当投资于某一产业部门时,对其他部门的路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投资于农业等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路径影响效用比较小,而投资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路径影响作用比较大,因此河南省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等对其他产业的路径影响作用比较大的第二产业。另外,居民主要是通过劳动力获得收入,通过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较少。
关键词:
产业结构 SAM表 路径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文进 刘增印 徐晓伟
利用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结构化路径分解模型,可以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分析突发冲击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传导路径及强度。研究表明:突发冲击的传导具有不对称性,结构化路径分析指出了由突发冲击造成的外生注入沿着怎样的路径影响传播到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其他部分,可以帮助决策者识别出"政策瓶颈"。
关键词:
突发冲击 结构路径分析 社会核算矩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宏波 苗长虹 冯渊博 李苛
文章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区域河南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小相对信息熵组合赋权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对2000—2014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产业转移承接力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2000—2014年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中豫北地区的产业吸引能力受货运量与对外联系强度的影响提升明显并超越豫南地区;豫南的支撑力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受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鉴别力和发展力仍较为薄弱;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豫东地区处理综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涛 李姗姗
本文应用产业变动度和偏离度分析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和存在问题,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水资源消耗水平与河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联系,提出了在南水北调背景下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河南省 产业结构 水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艳芳 聂规划
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文章根据2002~2011年河南省三次产业对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作为分析数据,运用灰色理论方法中的GM(1,1)模型,对各产业未来对GDP的贡献率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俊娟 李炳军
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则会阻碍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运用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测算分析了河南省及其各市(地)产业结构的有序度,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有序度 测度与分析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 万兴
文章运用社会核算矩阵方法,就居民的收入变动对七大类消费产业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在总冲击效应方面,增加居民收入对农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大,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旅游业的获益相对较小。其次,在传导路径方面,居民收入对消费相关产业的冲击,主要依赖于直接路径,即主要由直接相关产业参与冲击传导,对其他产业的辐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最后,从路径的反馈强度和传导速度看,直接路径的反馈强度最弱,但传导速度最快,传导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曹治星
本文利用2004-2005年河南省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出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测算了"十五"末期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十五"末期的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证明了扩大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产出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河南省的经济良性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张超阳
以1980-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河南5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各区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全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河南产业结构水平仍然低下,但河南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②河南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③河南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产业结构偏离为负,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3种类型。④产业结构变迁对河南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研究指出,利用高新技术对河南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SSM模型 河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战勇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河南省1980—2007年的时序列数据和协整理论对河南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结论是表明: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原因,并且经济增长是河南省一、三产业的发展的原因。但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成为二产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云
以建国以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状况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指标,计算分析了河南省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就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用偏离份额法评价了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越来越合理,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但与全国及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仍处于低级化水平,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调整产业结构仍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动态演进 河南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景初
从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运营融合三个方面,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融合发展关系的相关性检验,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绘制散点图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观察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残差正态分布图和残差统计表,发现样本数据没有奇异数据,故建立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总收入融合发展的相关性模型。方差分析表给出了三个模型的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找到最佳值可得出模型公式,即可找到两者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文章的研究为把握河南省未来产业融合的路径和趋势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 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俊娟 李炳军
利用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计算出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快车道”,测算出河南省经济的发展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验证了河南省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快车道” 模型 河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丽霞
本文运用1995-2011年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的原始指标和数据,构建并计算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河南省产业结构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接近2),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有正向影响,即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污染会持续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
关键词:
河南 产业结构升级 环境污染 VAR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宏胜 杜霞 梁亚红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市经济密度、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 演变 响应强度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