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4)
2023(13156)
2022(11169)
2021(10542)
2020(9041)
2019(20971)
2018(20624)
2017(39915)
2016(21120)
2015(24402)
2014(24271)
2013(24321)
2012(22472)
2011(20110)
2010(19641)
2009(18248)
2008(18021)
2007(15847)
2006(13450)
2005(11706)
作者
(59492)
(50144)
(49827)
(47613)
(31496)
(23939)
(22906)
(19628)
(18975)
(17627)
(16993)
(16732)
(15630)
(15617)
(15579)
(15355)
(15046)
(14844)
(14316)
(14264)
(12221)
(12153)
(12073)
(11436)
(11354)
(11296)
(10941)
(10781)
(10008)
(10001)
学科
(98108)
经济(97919)
(58062)
管理(57937)
方法(47949)
(46288)
企业(46288)
数学(42019)
数学方法(41553)
(26820)
中国(26421)
(25079)
业经(20974)
(18753)
贸易(18747)
(18296)
农业(17671)
地方(17403)
(17074)
(16330)
(15075)
(14117)
财务(14072)
财务管理(14037)
理论(13592)
技术(13354)
(13255)
企业财务(13250)
银行(13232)
环境(13227)
机构
大学(308126)
学院(306958)
(138634)
经济(136278)
管理(121560)
理学(105913)
理学院(104818)
研究(103320)
管理学(103100)
管理学院(102530)
中国(78195)
(63874)
(60604)
科学(60520)
(50655)
财经(49284)
中心(47946)
(47937)
研究所(46224)
(44946)
经济学(44388)
业大(43543)
(42793)
经济学院(40294)
北京(40203)
(38458)
师范(38116)
农业(37692)
(36725)
财经大学(36698)
基金
项目(209127)
科学(166658)
基金(155662)
研究(152731)
(134821)
国家(133753)
科学基金(115776)
社会(101715)
社会科(95856)
社会科学(95831)
基金项目(82059)
(79185)
自然(73357)
自然科(71707)
自然科学(71686)
自然科学基金(70454)
教育(69696)
(67050)
资助(64222)
编号(60295)
(48018)
成果(47915)
重点(46863)
(45468)
(43595)
国家社会(43147)
教育部(41728)
创新(40839)
课题(40609)
科研(40484)
期刊
(143731)
经济(143731)
研究(87963)
中国(54052)
(47537)
学报(44578)
科学(43207)
(42972)
管理(42778)
大学(34694)
学学(32817)
农业(29634)
技术(26931)
教育(25816)
经济研究(24726)
财经(24681)
(23991)
金融(23991)
业经(22593)
(21383)
问题(19706)
统计(17586)
(16898)
(16417)
技术经济(16273)
(15196)
世界(15174)
(14185)
国际(13945)
决策(13907)
共检索到439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晓静  张欣  
本文使用社会核算矩阵(SAM)收入分配乘数及其分解方法,对中国2000年细分SAM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经济系统中产业部门、居民部门相对收入的变化,以及政府部门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引起相对收入变化的构成。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从相对收入角度来说,大部分产业之间是非相互促进的;产业对居民相对收入的提高与居民的初始收入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政府部门的投入会提高城镇居民的相对收入,但却会降低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曾建武  原鹏飞  
基于厦门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及其他相关数据,笔者构建了厦门市2002年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并对居民账户进行了细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SAM乘数模型,本文考察了各类产业在外生冲击下的产出效应和居民收入效应,并分析了外生冲击及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产出乘数和居民收入乘数较高的行业分别是那些与其他行业具有较高关联度的行业和对社会就业带动作用较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厦门市当前经济的结构和转移分配都有利于改善当前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但前者的效应不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德才  石宇  马婷玉  
文章建立了包含资源和环境账户的扩展型2012年绿色社会核算矩阵(SAM),基于建立的2012年绿色SAM研究了资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乘数影响,并将乘数效应分解为闭环净效应、开环净效应和转移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乘数影响较弱,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有较强的乘数作用。此外,扩展后的社会核算矩阵考虑到了可持续性的资源环境因素,为后续政策变化影响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数据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栋  仇蕾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文章在阐述SAM乘数理论的基础上,以江苏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影响力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年江苏IO和2007年江苏细化SAM,分别计算出IO产出乘数、SAM产出乘数以及SAM乘数的三种分解效应,对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影响力进行详细研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天雷  孙雅南  
生态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推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构建山东省10部门SAM细化表,分析省域环保政策对生态治理变化带来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行业Ma乘数1.1228,表明近年来山东省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力度,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程度不断增加;(2)水利、环境公共设施业与住宿、餐饮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的直接关联不紧密,转移效应T均小于50%,但前者与农林牧渔行业关联度大;(3)水利、环境公共设施行业对居民收入拉动效应最高,这与山东省积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倾向于发展绿色行业与新旧动能的宏观政策紧密相关。同时,SAM乘数分析也为我国省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准确而完备的数据基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艳鑫  薛俊波  王铮  
本文在所建立的全国八大区域的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通过乘数分解,从生产部门、生产要素和城乡居民的相互依存和影响角度,对我国各个区域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基于SAM的分区域乘数分析,从生产部门乘数效应角度,可以更准确的判断一个部门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清楚的了解产业部门在区域水平和全国水平上的发展情况;而从要素、居民的乘数效应角度,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要素投入和不同组别的居民消费在区域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建海  温政实  
遵循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本文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研究框架,通过扩展的收入产出循环体系清晰地阐释了产业增加值、收入分配和最终需求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010年的社会核算矩阵进行了奇异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内部的相互作用隐含了一组宏观乘数,每一宏观乘数都对应着一系列遵循相同路径的产业组合,这些产业组合及其变化情况可以被识别和量化。这一方法的现实意义在于从需求层面探讨了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目标评估的可能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光耀  
文章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基于社会核算矩阵乘数分解模型,测算了中国经济系统中活动账户、要素账户、部门账户等内生账户的乘数,并利用Stone加性形式将账户乘数矩阵分解为初始的注入、转移乘数效应的净贡献、开环或交叉乘数效应的净贡献、循环或闭环乘数效应的净贡献这四部分之和。研究结果发现:(1)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纤维制品制业、农业等账户乘数值较大,对促进就业,调节要素收入的分配方面的影响力较大。(2)各账户乘数分解项的大小次序与各账户的乘数的大小次序并不一致。从各账户乘数效应的分解值来看,转移乘数效应的净贡献最大的账户是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纤维制品制业;开环或交叉乘数效应的净贡献最大的账户是农业;循环或闭环乘数效应的净贡献最大的账户是农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晓静  
文章对社会核算矩阵账户乘数的两种分解形式中的转移效应、开环效应和闭环效应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法形式可以更好地进行分解,但是乘法形式却更加清晰地体现了各效应的含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洁  连传鹏  
本文在界定投入产出乘数、SAM乘数的概念和方法、对旅游乘数分析与旅游活动对地区经济贡献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2002年27部门江苏投入产出表,其次,构建了包括38个内生账户、4个外生账户的2002年江苏旅游细化社会核算矩阵。最后,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开模型、局部闭模型和SAM分别计算了产业的产出乘数、居民收入乘数、就业乘数和增加值乘数。数据显示,2002年江苏旅游产出乘数分别为2.2517、2.8896、3.8758,旅游就业乘数分别为0.1694、0.1900、0.2157,旅游居民收入乘数分别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  万兴  
文章运用社会核算矩阵方法,就居民的收入变动对七大类消费产业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在总冲击效应方面,增加居民收入对农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大,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旅游业的获益相对较小。其次,在传导路径方面,居民收入对消费相关产业的冲击,主要依赖于直接路径,即主要由直接相关产业参与冲击传导,对其他产业的辐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最后,从路径的反馈强度和传导速度看,直接路径的反馈强度最弱,但传导速度最快,传导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芳  石柱鲜  
本文基于我国2007年SAM表的乘数模型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对各生产活动部门产生的波及总效应最大。对居民部门产生的波及总效应最大的是农林牧渔业,且其对低收入阶层的波及效应要大于高收入阶层。其次是其他服务业,但该行业对高收入阶层的波及效应要远大于低收入阶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路正南  王万军  陈春华  
分别利用Leontief逆矩阵和Ghosh逆矩阵构建增长态归因矩阵,提出完全需求拉动作用和完全供给推动作用的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增长态归因矩阵法可有效地辨识产业动态关联,有助于选择产业关键部门;拉动作用增强的产业主要依赖间接拉动作用,而其他产业则主要依赖直接拉动作用;就推动作用而言也能得到相同结论。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立足于需求拉动,优先发展拉动作用与推动作用均增强的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芳  
文章根据河南省2012年社会核算矩阵,利用基于SAM的结构化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当投资于某一产业部门时,对其他部门的路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投资于农业等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路径影响效用比较小,而投资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路径影响作用比较大,因此河南省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等对其他产业的路径影响作用比较大的第二产业。另外,居民主要是通过劳动力获得收入,通过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较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波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动情况,并利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归因矩阵模型定量分析了拉动总产出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和影响因素变动的原因与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