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3)
2023(11426)
2022(9504)
2021(8783)
2020(7408)
2019(16777)
2018(16400)
2017(31800)
2016(16678)
2015(18207)
2014(18050)
2013(17482)
2012(15400)
2011(13230)
2010(12773)
2009(11806)
2008(11732)
2007(10097)
2006(8534)
2005(7175)
作者
(43302)
(36007)
(35817)
(34066)
(22906)
(17190)
(16477)
(14044)
(13803)
(12597)
(12321)
(11980)
(11254)
(11094)
(11061)
(10877)
(10817)
(10480)
(10420)
(10237)
(8611)
(8549)
(8528)
(8257)
(8093)
(8080)
(7845)
(7819)
(7007)
(6963)
学科
(78559)
企业(78559)
(76790)
(71628)
经济(71439)
管理(69476)
方法(37674)
数学(29684)
数学方法(29289)
(27664)
业经(23208)
(21998)
财务(21927)
财务管理(21906)
企业财务(20691)
技术(15950)
中国(15598)
(14890)
(14618)
理论(13976)
(13756)
(13646)
企业经济(12541)
(12387)
(11603)
贸易(11599)
经营(11478)
(11348)
技术管理(11314)
地方(10662)
机构
学院(229557)
大学(226163)
管理(102166)
(98533)
经济(96832)
理学(89158)
理学院(88423)
管理学(87148)
管理学院(86693)
研究(62213)
中国(49859)
(47254)
(43908)
财经(38496)
(35039)
科学(34467)
(33069)
中心(31012)
经济学(30333)
业大(29639)
财经大学(28897)
商学(28594)
商学院(28347)
经济学院(27524)
(27232)
经济管理(26718)
北京(26244)
(26227)
(25482)
(24997)
基金
项目(159884)
科学(130389)
基金(121301)
研究(118147)
(103053)
国家(102136)
科学基金(92704)
社会(80674)
社会科(75930)
社会科学(75902)
基金项目(64473)
(62428)
自然(59895)
自然科(58706)
自然科学(58693)
自然科学基金(57703)
教育(54835)
(51200)
资助(48246)
编号(46498)
(36139)
(35758)
成果(35043)
重点(34683)
国家社会(33752)
创新(33249)
(32816)
教育部(32498)
人文(32487)
(32208)
期刊
(102980)
经济(102980)
研究(60309)
管理(43486)
(42689)
中国(37873)
科学(29024)
学报(27768)
技术(24292)
大学(23517)
学学(22573)
(21671)
财经(19824)
(17526)
金融(17526)
教育(17327)
(17082)
业经(16995)
经济研究(16095)
农业(14518)
财会(14424)
技术经济(13716)
问题(13033)
会计(12196)
统计(10991)
现代(10935)
(10813)
商业(10716)
理论(10303)
(10192)
共检索到321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勇  汪贻生  肖骅  张立  
为降低受灾群众的痛苦感受,引入剥夺成本来度量受灾群众的痛苦程度,以经济成本与剥夺成本之和的社会成本为决策目标,构建了基于社会成本的应急物资政企协同预置储备优化模型,并将该模型与现有只考虑经济成本的优化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只需零增加或小幅增加经济成本,就可以降低受灾群众的痛苦感受,实现经济代价与心理代价的有效平衡,并有效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亮  邱玉琢  
针对国内应急物资往往实施上下级储备统一调控的特点,构建了求解两级应急物资库存系统协同预先配置的随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利用历史数据解决了潜在灾害的不确定性,求得了突发自然灾害前两级应急物资储备仓库选址及每一选定应急物资储备库库存水平的最优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对中国西部某地区应急物资预先配置的案例研究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艾云飞  吕靖  王军  张丽丽  
针对一些应急物资,采用政府企业联合储备方式储备,可以降低政府储备成本,企业也可以从中获益。本文研究政企联合实物储备的合作机理,分析了联盟参与人之间的博弈关系,建立了联盟收益模型,运用shapley值解决合作的联盟收益分配问题,最后分析了联盟的稳定性。算例分析显示在政企合作联盟中政府和企业关系类似"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当企业获得的收益小于其机会成本时,企业不愿意加入联盟,这时政府需对企业进行交叉补贴来维持联盟稳定。缺货成本低于政府储备成本时,政府会考虑与企业联合储备或者选择缺货;缺货成本低于企业储备成本时,政府选择缺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夏立敏  吴非  
应急物资供应的及时性与储备量的充足性对于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应急物资储备成本的控制,要从应急物资的分类管理、不同储备模式的选择、物资储备信息的透明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本文简述了应急物资的分类和物资储备信息的透明化对于应急物资储备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同时重点研究了政府和企业联合储备模式下应急物资的库存成本控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佳翔  蔡建飞  邓淑芬  林徐勋  
重大灾害下应急物资储备决策是阻止突发灾难蔓延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救灾信息具备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特点,构建基于区间二型梯形模糊集的应急物资储备动态协同决策模型,并给出应急物资储备策略。利用区间二型模糊集理论的决策方案并结合比例分析法(COPRAS),构建常态环境下应急物资供应商选择的群决策模型,解决不相容群决策属性之间的冲突问题;进而,充分考虑"救灾阶段性动态时间因素"对储备决策的影响,构建动态救灾环境下应急物资储备结构模糊优化模型,实现常态决策与非常态应急决策之间的动态协同;最后,以2012年云南丽江"6.14"突发特大山洪灾害为实例进行数值分析,验证该动态协同决策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能有效解决动态救灾环境下应急物资储备结构优化问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自立  李向阳  王桂森  
一般市场供应很难满足突发事件对应急物资的巨大需求,生产能力储备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企业平时生产能力储备与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量之间差距较大,政府通过补贴促使协议企业拓展生产能力储备。而随储备水平的升高协议企业要求的补贴程度增大,在应急经费约束下,政府应适时选择其它的物资储备形式或生产能力储备企业,提升应急经费支出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占祥  侯云先  郭红莲  
为实现公共应急资源共享、降低应急成本、提高应急效率,提升乡镇级政府的协同应急能力,采用库存-运输非线性混合规划模型,以储备量和调用量为决策变量对协同区乡镇公共应急物资储备量和运输总成本进行研究,并根据房山区58年的乡镇水灾数据分情景验证公共应急物资需求量。结果表明食品/水的保障率的应保持在0.3以上,总成本缓慢上升;药品与被装的保障率与总成本几乎成线性正相关,被装和药品与食品/水相比价格较高、惩罚成本较低、保障率要求不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项寅  
应急物资政企联合配置是提高灾后应急能力及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现实中,应急物资配置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灾害发生率、社会脆弱性等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充分考虑资源需求特征。为此,本文提出一类全新的社会环境视角下的应急物资政企联合配置问题,综合考虑了社会环境差异对物资储备的影响,全面分析了多物资储备的模块化、时效性、公平性要求,继而基于风险、成本双重目标构建一类实证分析、优化决策联动的物资配置模型,并以四川地震灾害为背景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环境因素、多物资储备的模块化、公平性等要求等都会影响应急物资配置的最优决策;增加物资储备环节的供应商参与数量,不但可降低灾害风险,还可降低成本;单位应急物资配置成本的边际效用随灾害等级增加而变大;提高资源分配公平性要求可减小成本和风险目标的波动范围并提高稳定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相林  侯云先  
针对我国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合理性定量分析文献较少的现实,结合中国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将由10个扩至24个的需要,对前人的设施选址理论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考虑覆盖半径内需求满意差异的最大覆盖设施选址模型,并利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出24个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归属单位,服务省份与服务半径,并画出配置图。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曼   刘德海   李德龙  
政企实物-生产能力储备应急物资能够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效率。为控制政府成本和保障企业收益,本文构建了政府和企业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的微分博弈模型,研究成本分担和协同合作两种模式下政企最优储备决策,并进一步分析政府采购定价对政企最优决策与双方收益的影响。最后,结合汶川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实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应急物资储备量轨迹随时间呈单调递减特性,声誉轨迹的变化趋势具有多样性,两者在协同合作模式均达到最优。成本分担模式下双方储备努力水平与采购定价呈现倒U型分布,即当政府采购定价低于某一阈值时,企业生产能力储备的合作意愿较高,反之亦然,进而避免企业诱发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政府才会为企业提供成本补贴,可避免政府储备成本失控。协同合作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政府采购成本,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实现了政企双赢。此外,讨论了若干重要参数对政企最优决策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扈衷权  田军  冯耕中  
为更好地促进与协议企业开展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合作,政府需要对企业提供的物资进行合理定价。基于此,本文从市场机制角度出发,利用供应链中的数量柔性契约,建立了基于协议企业生产能力储备的应急物资采购定价模型。在推导出企业最优储备决策与政府最优采购定价后,本文发现政府自身储备量与灾害事件发生概率会对政企双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继而进一步分析了这两个因素对政府成本以及企业利润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政企双方决策达到均衡状态时,政府最优采购定价会随着灾害事件发生概率的增加而减少,但此时协议企业非但不降低储备量,反而会随之提高,其利润水平也随之增加。政府过量的自身储备不但会阻碍企业的合作意愿,还会使政府采购定价上升,增加其采购成本。最后,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罗静  李从东  
研究政府和企业共同储备应急物资生产能力的合作问题,就3种不同条件(无任何措施、惩罚、惩罚和补贴并行)政府和协议企业之间在应急物资生产能力的共同储备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分析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储备的收益和成本,政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成本、政府奖惩力度等是影响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通过算例对所得结论进行验证,最后给出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的策略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常金奎  
政府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管理的物质支撑力量,当前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的是物资储备如何更有效的服务于应急工作,很少考虑储备成本问题。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条件下,物资储备成本的最小化是提高整个应急管理效率的一个部分。将现有的主要物资储备方式实物储备、生产力储备以及合同储备根据其本质特征概括为实物储备与紧急采购储备两种类型,通过分析两大类储备方式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的分析,容易发现两种间的替代性是不完全的。基于财政资金充分利用的考虑,究竟将政府应急物资储存量控制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才能达到既不耽误应急又使成本最低?通过具体分析,在实物储备与紧急采购储备之间的替代渐进到互补关系的区间内寻求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洋  黄承锋  
针对非耐用型应急物资,以有效理性假设为前提,考虑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该类物资调用的概率引入分析模型,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决策行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政府承诺给予参与企业的优惠(例如政策、税收优惠)对系统演化博弈的稳定性影响微弱,为了提高合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政府需要选择调用频率较高的物资进入市场化储备系统,考虑区域之间的合作,动态调用储备物资,提高储备物资的使用和周转效率,适当提高参与企业的成本补偿金,同时参与的企业应选择寄售式轮动储备模式,以降低储备成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颖  景鹏  
针对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应急物资最优的能力储备量和实物储备量问题,建立了基于部分延迟策略的应急物资能力储备模型。通过数学算例,分析了需求不确定性水平、成本结构、准备时间限值对于最优的实物和能力储备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一些需求不确定程度高、缺货成本大、协议成本低的应急物资,通过引入部分延迟策略、持有一定数量的能力储备,能够有效地降低总的期望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