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1)
2023(13933)
2022(12317)
2021(11657)
2020(9861)
2019(22783)
2018(22585)
2017(43817)
2016(23497)
2015(26486)
2014(26251)
2013(25608)
2012(23171)
2011(20692)
2010(20362)
2009(18547)
2008(17617)
2007(15229)
2006(13089)
2005(10748)
作者
(66003)
(54854)
(54543)
(51822)
(34941)
(26446)
(24813)
(21759)
(20853)
(19270)
(18839)
(18259)
(17292)
(17095)
(17024)
(16518)
(16391)
(16375)
(15658)
(15613)
(13485)
(13312)
(13160)
(12568)
(12246)
(12100)
(12038)
(11949)
(10987)
(10899)
学科
(93326)
经济(93135)
管理(71854)
(66015)
(57356)
企业(57356)
方法(49720)
数学(42643)
数学方法(41957)
(23586)
(23204)
中国(22604)
业经(21134)
(21098)
理论(17955)
地方(17252)
(16350)
技术(16201)
农业(15663)
(15365)
财务(15282)
财务管理(15252)
(14703)
贸易(14695)
企业财务(14487)
(14452)
环境(14266)
(14256)
(13684)
(11943)
机构
大学(329636)
学院(327387)
管理(136695)
(125739)
经济(123030)
理学(120497)
理学院(119216)
管理学(116709)
管理学院(116124)
研究(101734)
中国(73341)
(68780)
科学(65302)
(55846)
业大(50549)
(49783)
(49064)
中心(47215)
财经(46363)
研究所(45264)
(45035)
(43099)
师范(42673)
北京(42485)
(42355)
农业(39041)
(37310)
经济学(37228)
(36972)
财经大学(35001)
基金
项目(236869)
科学(187714)
基金(173884)
研究(171036)
(151114)
国家(149873)
科学基金(130694)
社会(108419)
社会科(102143)
社会科学(102112)
基金项目(92656)
(92441)
自然(87232)
自然科(85298)
自然科学(85280)
自然科学基金(83711)
教育(80086)
(77862)
资助(72001)
编号(69702)
成果(54866)
重点(52348)
(52178)
(49560)
(48800)
课题(46781)
创新(46071)
科研(45703)
教育部(45196)
大学(44628)
期刊
(127383)
经济(127383)
研究(88824)
中国(55728)
学报(52515)
管理(49423)
科学(48335)
(43803)
(42123)
大学(40429)
学学(37999)
教育(36229)
农业(30921)
技术(30675)
财经(21841)
业经(21281)
(21047)
金融(21047)
经济研究(20284)
(18550)
图书(18460)
科技(16597)
问题(16412)
技术经济(16337)
理论(15638)
统计(15619)
(15616)
(15331)
资源(14765)
实践(14504)
共检索到449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淦未宇  徐细雄  易娟  
在探究知识型员工特征及其社会偏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偏好视角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系统。分析认为,有效的激励系统应该包含3个方面,即经济偏好激励子系统、社会偏好激励子系统以及辅助支持系统。通过对社会偏好系统包含的6个子系统的详细研究,指出强化对知识型员工的社会偏好激励,不仅是当前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实践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提升知识型员工产出效率的核心所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飞龙  袁云峰  
本文以期望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期望偏好 ,介绍了美国MTV公司的员工与雇主之间签定“期望协议”的做法 ,并以我国京沪穗深经理人薪酬大调查的数据为主 ,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经理期望的满意程度 ,希望能为我们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提供一点帮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镇  季晓燕  张维  
本文分析知识型员工激励的主要因素,探讨最具价值的激励因素,并以此建立知识型员工不同激励方法的比较和适用参照表,找出针对不同特征与类型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和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心毅  蒲勇健  刘飞宇  
将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博弈论的涉他偏好观点引入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激励效率及契约结构,研究员工激励机制问题。结果表明,企业员工的努力选择会受到其他相似员工收益的影响,涉他偏好能促进员工提高努力水平,既是一种激励措施也是一种激励约束,并对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控制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琪  
知识型员工更多的是需要给予领导而不是管理,管理职能可以更多地通过他们的自我管理来完成。"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冰  纪晓丽  胡杨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企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的经济,它包括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等,其中人才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出发,结合知识工作者行为特征,从制度上探索对知识型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管理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晋  马弘  马建民  
业务成就、个人成长、工作环境、薪酬福利是我国知识型员工四个主要的激励因素。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大瓶颈。针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应根据不同年龄、人才层级、不同学历水平的知识型员工的不同需要,因人而异,着眼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珍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组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文章在分析知识型员工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抓住影响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从薪酬、个人职业发展、自我学习与工作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新平  胡明清  邓腾腾  
考虑公平偏好的心理特征,本文将研发人员具有的横向公平偏好心理因素融入到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建立了基于业绩激励和创新知识产权激励的研发团队知识共享模型,分析了公平偏好心理对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代理人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促使具有自豪偏好的员工为本职工作付出更多努力,但降低了共享知识努力水平;在有限工作时间和精力情况下,公平偏好能够促使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为知识共享付出更多努力,提高团队协同效应;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公平感较弱,企业应加大业绩激励强度;倘若研发团队的公平感较强,企业则应加大创新知识产权的激励强度;当具有同情偏好的研发人员的协同效应增强时,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丽  王进朝  
文章在考虑心理收入的前提下,建立了企业和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在不同心理收入水平下比较企业的业绩提成比例和员工的努力程度,分析了知识型员工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提高企业绩效就要进行旨在提高知识型员工心理收入的激励管理,同时要聘用满足岗位工作环境的知识型员工。得出了知识型员工面对完全满意的工作环境时的努力程度是在面对完全不接受的工作环境时的2倍。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在考虑知识型员工心理收入的同时合理建立更加有效的工资合同,为企业节约薪酬成本,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定量方法和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彤梅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设计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以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为基础建立研究量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心理契约与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关系,为企业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向阳  李帆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承载着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力量。在现代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21世纪新型经济的重要命题。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经济契约外,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心理契约。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在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的指导下,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性;同时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心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宏如  
本文提出了基于EAP(员工帮助计划)的知识型员工价值激励策略、成长激励策略、减压激励策略和人文关怀激励策略,构筑了基于EAP的知识员工激励策略系统,从而为知识员工激励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