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0)
2023(11320)
2022(9631)
2021(9160)
2020(7873)
2019(18274)
2018(18245)
2017(35828)
2016(19051)
2015(21335)
2014(21069)
2013(20383)
2012(18439)
2011(16131)
2010(16074)
2009(14612)
2008(14213)
2007(12292)
2006(10523)
2005(8903)
作者
(51173)
(42709)
(42666)
(40790)
(27248)
(20490)
(19404)
(16884)
(16405)
(15190)
(14454)
(14433)
(13430)
(13402)
(13295)
(13063)
(12685)
(12320)
(12294)
(12256)
(10513)
(10430)
(10298)
(9877)
(9708)
(9544)
(9301)
(9048)
(8562)
(8336)
学科
(83075)
经济(82902)
管理(55212)
(54204)
(46869)
企业(46869)
方法(44440)
数学(38136)
数学方法(37491)
中国(20711)
(20596)
(20224)
业经(17713)
理论(17052)
(16689)
农业(13449)
(13420)
(13416)
地方(13170)
(13003)
(13000)
贸易(12996)
财务(12942)
财务管理(12917)
(12616)
企业财务(12323)
技术(11497)
(10426)
(10414)
金融(10412)
机构
大学(265579)
学院(264760)
(110377)
经济(108335)
管理(106889)
理学(94511)
理学院(93524)
管理学(91472)
管理学院(90990)
研究(81247)
中国(60187)
(53808)
(49521)
科学(49155)
财经(40928)
(38659)
业大(38041)
(37883)
中心(37580)
(37469)
(36851)
研究所(35449)
经济学(35383)
(33888)
师范(33526)
北京(32968)
经济学院(31912)
财经大学(30883)
(29736)
农业(29535)
基金
项目(186147)
科学(149607)
基金(138815)
研究(134657)
(120260)
国家(119283)
科学基金(104911)
社会(88894)
社会科(83559)
社会科学(83537)
基金项目(73149)
(71980)
自然(68856)
自然科(67420)
自然科学(67405)
自然科学基金(66213)
教育(64595)
(60639)
资助(57615)
编号(53813)
成果(42093)
(42075)
重点(41934)
(39290)
(38537)
教育部(37098)
国家社会(36779)
创新(36560)
课题(36404)
科研(36185)
期刊
(111369)
经济(111369)
研究(72529)
中国(46358)
管理(40090)
学报(39271)
(39093)
科学(37825)
(33088)
大学(31492)
学学(29900)
教育(28774)
技术(25264)
农业(22409)
财经(20897)
经济研究(19158)
(19064)
金融(19064)
(17996)
业经(17739)
统计(14733)
问题(14707)
(13351)
技术经济(13299)
(12386)
商业(12179)
决策(11932)
理论(11740)
(11704)
科技(11480)
共检索到366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志刚  司曙光  
文章将劳动关系分为工作关系和情感关系两个交换维度,从领导—成员交换、组织—成员交换以及成员—成员交换三个方面构建了劳动关系的微观交换结构模型。信任、合作等主观评价因素是影响劳动关系交换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从社会交换的谈判机制分析了劳动关系的形成过程,提出要从情感唤起角度提高劳动关系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凌  李晓婷  
随着灵活就业成为我国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也逐渐向非标准化趋势发展,如何促使非标准劳动关系双方和谐共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用社会交换理论深入分析非标准劳动关系双方的交换过程,构建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维持机制,促使双方交换行为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山林  
本文根据中国制度环境构建一个包含劳动力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的模型,旨在考察劳动收入份额微观决定机制。主要结论是:(1)工资率、生产技术和税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方向具有多样性。(2)垄断和改制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劳动者参与利润分享常可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由于作用稳健,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宏观调控时,宜于从这些方面入手设计政策工具。(3)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让企业自主选择改制深度和分享比例,将产生劳动者、雇主和政府三方共赢的格局,有助于实现"两个提高"和"包容性增长"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小涛  席酉民  
文章针对管理研究中微观与宏观的层次连接缺失问题,从企业外部联系人的个人社会关系资源入手,构建了一个微观与宏观连接的理论模型,并结合这一理论模型提出了若干理论命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沈坤荣  
文章通过传统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和现代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的建构,系统探讨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策动态机制与均衡形成过程,为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中宏观效应提供一个微观层面的分析框架与视角。文章着重从成本一收益决策模型的建构与修正展开传统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的探究,并基于对劳动力外流成本进行新的细分,提出和建构了涵盖"主观劳动力流动模型"与"理论劳动力流动模型"在内的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研究发现,流动者的主观劳动力流动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策,即流动者主观视野中的收益、成本与最终效用在流动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而"理论劳动力流动模型"则可以提供真实的劳动力流动净收益与净福利的深入考察。然而,在实践中外流劳动力的净收益与净福利往往因其主观上有意规避理论上应考量的"差量外流成本"而被"高估"。作者的微观调研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诸竹君   谢然成   郭志芳   余骁  
降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以提高劳动报酬,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路径,也是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切入,考察以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对劳动要素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将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性和生产率异质性纳入理论框架,揭示了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和搜寻摩擦效应对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BERT语言模型实施数据挖掘,实证检验了企业层面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对劳动要素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通过正向的要素替代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显著强化了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异质性方面,搜寻摩擦效应依生产率水平呈现负向调节作用,基期生产率水平更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降低工资减价以强化产品层面市场势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完善劳动要素市场的信息流动、优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本配置与结构转型等是兼容技术创新与劳动报酬提升的有效举措。本文对于制造强国战略下探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家泉  陆新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亦文  
本文首先给出了微观结构的基本范畴,接着讨论了久期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并介绍了近年来久期模型在微观结构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勇  周银群  
基于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的拓展,本文研究了交易成本、网络外部性对外汇市场兑换结构的影响。当交易量大且币值稳定的货币演变为外汇市场媒介货币后,过高的建市成本会阻碍交易商激活非媒介货币的直接兑换,只有基本面的巨大改变才能对外汇市场兑换结构产生实质冲击。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降低人民币的交易成本,扩大人民币与非美元主要货币直接兑换的规模和范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圣金  
本文基于异质交易者视角构建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模型以考察市场中基本面交易者和技术交易者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规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本文得到不同情况下汇率收敛于基本面汇率的市场微观结构条件和运动轨迹方程。当汇率基本面受到重大的外部冲击时,技术交易者、基本面交易者和做市商等参与者的相互作用会最终导致人民币汇率过度反应,汇率的运动轨迹会不断偏离汇率的基本面价值。而当外部冲击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时,人民币汇率会温和的最终趋向汇率的基本面价值。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汇率超调之谜和非线性之谜产生的机制,为促进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健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娜  
本文以Becker时间分配理论为基础,使用CFPS 2009年微观调查数据全面考察了家庭非劳动收入及其子项对我国居民家务时间、闲暇时间、工作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非劳动收入提高可显著减少居民从事家务和工作的时间,但对闲暇时间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户籍居民的时间分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变化敏感度有所不同,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实证分析显示,非劳动收入在改善居民时间福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钟泽  谢宝国  程延园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双重视角,考察了个人资源变量(心理资本)、组织诱因变量(职业成长机会)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通过对893名知识型员工间隔8个月时间滞后的追踪调查,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对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2)职业成长机会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3)职业成长机会对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当知识型员工拥有更多职业成长机会时,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正向关系更强。最后,本文对理论与实践启示以及研究局限与建议展开了讨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胥兴安  王立磊  张广宇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探讨居民感知公平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感知公平、社区支持感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分别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具有正向影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在这种交换过程中居民感知到被公平对待,在互惠互利原则下,为了回报这种公平对待,居民会对社区旅游发展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2)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分别对社区支持感具有正向影响,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