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2)
2023(12366)
2022(10664)
2021(10255)
2020(8521)
2019(19216)
2018(18929)
2017(36557)
2016(19034)
2015(21036)
2014(20263)
2013(19297)
2012(17609)
2011(15483)
2010(15369)
2009(13991)
2008(13296)
2007(11669)
2006(10010)
2005(8237)
作者
(48021)
(40254)
(40112)
(38035)
(25788)
(19153)
(18171)
(15524)
(15341)
(14247)
(13577)
(13466)
(12669)
(12412)
(12398)
(12079)
(11920)
(11733)
(11563)
(11436)
(9729)
(9548)
(9476)
(9364)
(9181)
(8917)
(8759)
(8639)
(7962)
(7960)
学科
(73439)
经济(73270)
管理(60823)
(60115)
(51586)
企业(51586)
方法(34218)
数学(28884)
数学方法(28460)
(21832)
中国(21368)
(20738)
技术(19732)
业经(18447)
农业(14225)
(14022)
贸易(14014)
地方(13990)
(13932)
(13689)
理论(13599)
技术管理(13213)
(13090)
(12693)
(12612)
财务(12565)
财务管理(12542)
企业财务(11944)
(11869)
银行(11858)
机构
学院(252117)
大学(249742)
(108508)
经济(106499)
管理(106393)
理学(92598)
理学院(91740)
管理学(90358)
管理学院(89851)
研究(78459)
中国(60203)
(50461)
(49629)
科学(44029)
财经(39940)
中心(38107)
(37238)
(36454)
(35443)
(33402)
经济学(33004)
业大(32898)
研究所(31890)
(31676)
师范(31444)
北京(30382)
财经大学(29785)
经济学院(29690)
(29162)
(29149)
基金
项目(174929)
科学(142023)
研究(133895)
基金(129066)
(109884)
国家(108916)
科学基金(96889)
社会(88841)
社会科(83486)
社会科学(83465)
(68853)
基金项目(68261)
教育(62126)
自然(60729)
自然科(59457)
自然科学(59444)
自然科学基金(58437)
(57174)
编号(54037)
资助(50890)
成果(43022)
(42135)
(39587)
重点(38494)
创新(38471)
(37762)
课题(36725)
国家社会(36613)
教育部(35127)
人文(34860)
期刊
(114773)
经济(114773)
研究(73871)
中国(49664)
管理(41873)
(39462)
科学(32420)
学报(30289)
(29988)
教育(29484)
大学(25424)
技术(24829)
(23977)
金融(23977)
学学(23803)
农业(20569)
财经(19653)
业经(19456)
经济研究(18640)
(16983)
科技(14768)
问题(14514)
技术经济(13595)
(12414)
理论(11911)
(11779)
论坛(11779)
(11771)
现代(11524)
统计(11136)
共检索到369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伟  范旭  
破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科技政策的有效支撑,科技政策也应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适时调整。中国科技政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了三次跃迁,实现了从建立科学技术体系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再到提高科技有效供给的改变。新时代科技政策面临新的逻辑转向,包括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为必要前提,价值转向更多关注平衡发展并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目标转向充分发展并重视社会生产的速度、效率。在社会主要矛盾视野下,科技政策存在政策的使命目标对人民需要的回应性不足、科技政策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参与主体缺乏有机协同三大困境,必须聚焦人民需要的科技政策使命,重构科技政策供给结构,并围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强化科技政策主体的互动参与。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永瑞  
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基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矛盾的阶段性、不平衡性和对立统一的关系分别论证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矛盾"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认为转化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内涵上没有推翻此前的基础,而是对前一时期认识的延伸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及矛盾化解的主要因素,因此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两个没有变"决定了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线没有变,也为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飙  
我国足球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创新政策预研北京策源地综合国力研究所所长丁飙本报告从我国足球实际出发,指出当前我国足球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构成并决定我国足球市场及足球事业发展的广大球迷群众对我国足球自身水平显著提高———以冲出亚洲为主要目标之一的强烈要求,与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文奇  平萍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缓解城市贫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该制度瞄准对象及保障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其减贫效果受到严重阻碍。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别利用Alkire-Foster多维测量方法以及FGT指数分析方法,估算出城镇低保政策的覆盖范围,并针对其减贫效果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对多维贫困群体而言,多维贫困指数在10%的贫困阈值下,中国城镇低保政策能降低20%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但随着多维贫困深度越深,减贫效果越弱;在收入扶贫方面,城镇低保制度显著改善了绝对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从全国来看,一阶贫困率指数下降了28.12%,贫困距平方指数下降了44.5%,但现行低保制度加剧了部分省份的相对贫困发生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士奇  杨彦华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也是指引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过四次大的转变,分别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时期,文章围绕着这四次变化,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产生背景以及带来的影响三方面作了论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俊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我国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党的八大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其进一步归纳提炼表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卫兴华  赵海虹  
任何社会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有其复杂性与特殊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表现。我国进入新时代是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根据的解读有待商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渐进的,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有其特殊性,具有连接性和发展性,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而以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往往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书兵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科研单位纵向封闭的状态开始被打破,科研生产之间直接循环的体系正在建立。这时,科技的发展问题已不局限于科技本身,它还受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应用科学和技术开发方面更是如此。前几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一、当前科技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豪  毛丰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方法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是:矛盾分析法和质量互变规律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度时,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发生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实践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使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占据支配地位。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缓解不平等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优化社会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俊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次针对"三农"问题做出了新的指引与解读,希望在未来几年继续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最大限度提升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到中国乡村经济治理的主要矛盾,针对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经济体制、经济治理模式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便在多个视角、多个层面上寻找乡村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葛延风,路英,李卫东  
中国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城镇中的失业、下岗问题是当前全社会范围内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相比较,其间有共同之处,也存在较大差异。其最基本的共同之处都表现为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从而形成劳动力资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经过连续几年大规模的扩招,我国已成功实现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型。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私益性的矛盾、大学教学边沿化与科研中心化的矛盾等等,不解决好这些矛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将难以实现。加拿大作为西方最早实现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萍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依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为党和国家发展标定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并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石  
不同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判断、探寻及确立中国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判定社会主要矛盾上曾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科学地判定并牢牢抓住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为应对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战略决策,丰富与发展了毛泽东的哲学—经济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境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