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8)
2023(13374)
2022(11476)
2021(10791)
2020(9243)
2019(20849)
2018(20620)
2017(40537)
2016(21609)
2015(24089)
2014(23816)
2013(22998)
2012(20994)
2011(18628)
2010(18524)
2009(17272)
2008(16759)
2007(14717)
2006(12779)
2005(11674)
作者
(57973)
(48731)
(48282)
(46281)
(31098)
(23063)
(22217)
(18846)
(18580)
(17289)
(16515)
(16426)
(15428)
(15148)
(15133)
(15065)
(14594)
(14281)
(14076)
(14075)
(11976)
(11687)
(11585)
(11167)
(11021)
(11005)
(10619)
(10516)
(9651)
(9475)
学科
(80592)
经济(80473)
管理(68918)
(67079)
(54172)
企业(54172)
方法(37972)
数学(33794)
数学方法(33316)
(26888)
(24242)
中国(22915)
(22307)
业经(18897)
(16790)
财务(16734)
财务管理(16691)
(16675)
银行(16664)
(16162)
贸易(16155)
企业财务(15877)
(15819)
(15807)
农业(15701)
(14594)
金融(14589)
(14055)
(13901)
地方(13707)
机构
大学(296646)
学院(296442)
(126018)
经济(123424)
管理(121996)
理学(104897)
理学院(103898)
管理学(102158)
管理学院(101567)
研究(93427)
中国(75748)
(64202)
(60128)
科学(52590)
财经(50058)
中心(45935)
(45588)
(44695)
(44135)
(43575)
业大(40266)
研究所(39551)
经济学(38888)
财经大学(37465)
北京(37203)
(35930)
师范(35597)
经济学院(35142)
(34761)
(34449)
基金
项目(201119)
科学(161487)
研究(150628)
基金(149544)
(128372)
国家(127343)
科学基金(112048)
社会(97983)
社会科(92999)
社会科学(92980)
基金项目(78416)
(76845)
自然(71847)
自然科(70257)
自然科学(70241)
教育(69803)
自然科学基金(69005)
(64961)
编号(61392)
资助(61207)
成果(49941)
(46258)
重点(44484)
(42836)
(42679)
(42002)
国家社会(41191)
课题(41156)
教育部(40635)
创新(39932)
期刊
(133861)
经济(133861)
研究(88942)
中国(57191)
(50258)
管理(44979)
学报(39099)
(38745)
科学(38076)
(34940)
金融(34940)
大学(31684)
学学(29852)
教育(29223)
技术(26680)
农业(25765)
财经(24511)
业经(21728)
经济研究(21088)
(20894)
问题(17164)
理论(15234)
技术经济(14263)
(14238)
统计(13893)
实践(13829)
(13829)
财会(13356)
图书(13209)
现代(13192)
共检索到439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吴尤可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临诸多网络风险,如社交网络上的谣言传播、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等。为检测和控制网络风险,传统的做法是对网络用户进行监控。但是由于成本和用户隐私问题,对全网用户进行监控是不切实际的。如何通过监控部分用户的状态信息来估计不受监控用户的安全状态至关重要。【方法/过程】通过获取一小部分网络用户的安全状态信息来估计网络中其他用户的安全状态,从而可以确定网络风险的传播范围,迅速有效地保护高风险用户。【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方法对网络用户风险评估非常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超  
借鉴详尽可能性模型和启发式-系统化模型的相关理论提出假设,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两种网络用户信息行为——浏览和查找下用户的介入程度、对信息的评价以及是否具备相信自己准确评价了信息的自信心和行为意向上的差异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证明假设成立。该研究对网站设计,特别是医疗保健类网站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义举  冯乾  
本文以破产风险Z值来代表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状况,基于宏观审慎评估视角实证分析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宏观审慎评估会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因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抑制金融风险;由于存在显著非对称性,宏观审慎评估的效应差异显著存在,对于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银行,宏观审慎评估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典  薛宏刚  
以2005~2017年A股上市企业及机构投资者为样本,构造以重仓股为链接的机构投资者网络,从机构网络与信息传递视角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信息共享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存在"双刃剑效应",既可以通过推动知情交易而直接加剧公司特质风险,也能够经抑制噪声交易而间接降低公司特质风险,前者作用程度远超后者;并且,处于网络结构中心的投资者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程度更深。建议证监部门继续大力发展和培育机构投资者,以推动中国股市更加成熟、规范、稳健地运行。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庆海  孙光林  何婧  
本文利用2016年新疆农户调查数据,将农户信贷过程划分为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违约三个阶段,通过构建三阶段联立Probit模型,识别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因素。本文揭示了社会网络不仅仅影响农户的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获取渠道,还通过影响农户的信贷履约行为,最终影响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风险,且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拥有较多个体性社会网络虽然有助于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但会降低农户的还款意愿,降低履约率,增强信贷风险;拥有较多团体性社会网络的农户具有更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会提高履约率,降低信贷风险。个体性和团体性社会网络对信贷风险的作用还受到信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发展商业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降低农户信贷风险,在区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影响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淑琼  强俊宏  
利用2009年杨凌区三家农村信用社的实地调研资料进行了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对指标变量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差异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了8—14—1结构的BP神经网络农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的总体判别正确率为100%,对测试集样本违约类农户的预测正确率达90%,总体正确率达84.09%。准确度较高,能够为农村信用社识别农户信用风险提供较好的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俞伟  陈晨  
由于配电网运行管理大数据表现出明显的多渠道、多源等规律,可以按照对应的原理来校核数据关键字段,进而辨别、检测各种不良数据,主要是数据自身合理性的校核、电度量和量测量的互校核、不同数据系统间的互校核方法、不同结构数据的互校核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静  刘峥  赵程程  赵袁军  
微营销渠道是微营销广告信息从发送者传向接收者经过的整个路径。由于社交网络媒体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采用微营销渠道将营销广告准确传递给用户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黏住企业社交平台关注者并将他们转化为消费者,本文构建微营销渠道模型,并结合用户的社交网络信息,对模型进行优化。同时,采用算例分析验证优化后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微营销渠道模型能够在三个月内,将公司的客户流失率从10%降到8%,并将公司的营销利润提高27%。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鹏  李璐  Gary Marchionini  
本文基于隐私计算理论与调节定向理论对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进行研究,重在研究感知风险与感知收益对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调节定向特质对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的影响及其对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基于调节定向理论的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分享行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到了376份有效样本,并通过构建回归方程、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而感知收益正向影响信息分享行为,同时用户的调节定向特质对用户在感知收益上的影响显著。本文根据此结论为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阳  朱君璇  
[目的/意义]对于一个在线社交网站,其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评判因素就是用户体验的好坏。[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结合多学科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体验进行定义。其次在对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套详尽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多个层次的众多因素进行权重的度量,并以动态模糊集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种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模糊综合动态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模糊综合动态评价模型对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进行案例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新浪微博用户体验比腾讯微博用户体验要好。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邓辛凝  毕秀春  张曙光  
协整配对交易试图在协整资产偏离平衡时获取收益.在常风险厌恶的均值-方差模型中,最优动态协整配对交易策略显示,配置在风险资产上的额度仅与时间有关而与财富总额无关,这不符合常理.研究了在状态相依风险厌恶的均值-方差模型下协整资产的最优分配问题,并通过求解广义HJB方程得到最优配置策略的一个代数形式.策略显示,最优配置额度不仅与时间有关,还依赖于现有财富总额,并且策略能保证财富总额始终为正.因而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相比于常风险厌恶下的最优策略,本文策略更加合理.数值例子表明,本文策略在资产分配方面表现得更加稳定,并且配置额度随着时间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与常风险厌恶下的最优策略正好相反.此外,还分析了协整系数矩阵和均值回复速度对策略的影响,并对其加以解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社交数据来发现用户潜在的关联领域节点,并对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与节点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行判别的方法。通过使用耦合隐马尔科夫模型来模拟用户与关联节点的交互情况,从而为节点间关系判别提供支持。最后根据用户与节点的关系以及用户的地理社交信息来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常亚平  朱东红  
以使用过社交网络的中国用户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社交网络用户参与动机的测量量表,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考察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社交网络用户的参与动机包括信息性动机、娱乐性动机、维旧动机、扩新动机和从众动机等方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庆山  杨志维  
[目的 /意义]开展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的引文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概貌,并归纳识别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方法 /过程]系统搜集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整理形成文献集,运用引文分析方法,统计出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高被引作者,并进行定性内容分析,概述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结果 /结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社交网络的采用情况、社会网络结构、使用行为模式、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使用障碍5个方面,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尾虹  唐振鹏  周熙雯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从平静、正常和震荡三种市场状态出发,通过构建静态及动态SDSVaR模型,以及利用两阶段分位数回归法对中国保险、银行、证券及基金业之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以脉冲响应函数刻画风险溢出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研究表明:在静态SDSVaR模型下,中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呈现出不对称性;在动态SDSVaR模型下,中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与股市走势一致,且SDSVaR模型在市场震荡期对危机的反应更为敏感;对于同一当量的冲击水平,震荡市场状态下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其中源于基金业的溢出效应最为剧烈,银行业、保险业次之,证券业则最为微弱。应高度警惕经济冲击对金融机构造成的负面影响,稳步推动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全面强化宏观审慎的监管力度,使监管机构发挥其功能性监管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