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9)
- 2023(10085)
- 2022(8596)
- 2021(8051)
- 2020(6802)
- 2019(15680)
- 2018(15715)
- 2017(30172)
- 2016(15918)
- 2015(17971)
- 2014(17697)
- 2013(16793)
- 2012(15126)
- 2011(13239)
- 2010(12619)
- 2009(11201)
- 2008(10382)
- 2007(8767)
- 2006(7140)
- 2005(5906)
- 学科
- 济(57337)
- 经济(57264)
- 管理(47687)
- 业(45466)
- 企(35950)
- 企业(35950)
- 方法(29794)
- 数学(26288)
- 数学方法(25908)
- 财(16872)
- 中国(15226)
- 农(15003)
- 业经(13535)
- 制(12277)
- 学(11756)
- 理论(11403)
- 务(11270)
- 财务(11212)
- 财务管理(11188)
- 贸(11128)
- 贸易(11125)
- 易(10866)
- 企业财务(10649)
- 技术(10209)
- 地方(9969)
- 农业(9770)
- 和(9358)
- 银(9066)
- 银行(9050)
- 体(8985)
- 机构
- 大学(210205)
- 学院(207670)
- 管理(88120)
- 济(81427)
- 经济(79650)
- 理学(76700)
- 理学院(75977)
- 管理学(74661)
- 管理学院(74247)
- 研究(61938)
- 中国(46588)
- 京(42659)
- 财(37671)
- 科学(37447)
- 中心(31633)
- 农(30759)
- 财经(30697)
- 业大(30586)
- 江(29978)
- 经(28150)
- 所(28046)
- 范(26931)
- 师范(26602)
- 研究所(25697)
- 北京(25404)
- 经济学(24556)
- 农业(24125)
- 州(23819)
- 院(23318)
- 财经大学(23169)
- 基金
- 项目(152630)
- 科学(121953)
- 研究(113270)
- 基金(112573)
- 家(97570)
- 国家(96813)
- 科学基金(85288)
- 社会(72847)
- 社会科(69029)
- 社会科学(69013)
- 基金项目(60022)
- 省(59333)
- 自然(55127)
- 自然科(53964)
- 自然科学(53949)
- 自然科学基金(53011)
- 教育(52742)
- 划(49635)
- 编号(47389)
- 资助(44614)
- 成果(37952)
- 部(33686)
- 重点(33553)
- 创(32543)
- 发(31663)
- 国家社会(30803)
- 项目编号(30635)
- 创新(30377)
- 课题(30329)
- 科研(29597)
共检索到293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都平平 郭琪 李雨珂 孟勇 穆亚凤
介绍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对社交媒体的应用情况,以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为例,论述如何利用多种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空间、日志、微博、动态、好友圈、群组、图片、视频等功能模块对图书馆信息知识资源进行推广展示、存储记录、广泛交流和共同分享,通过交互信息阅读、挖掘有价值的网络性知识,使读者利用学科社交网络平台得到即时、方便、高效、快捷的受助、自助及互助式信息服务和知识获取,从而实现基于社交媒体的学科信息交互阅读和知识推广服务。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梁士金
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本文从移动网络社交媒体的视角探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问题,认为这一思路是实现"互联网+图书馆"理念的有益尝试。在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以SWOT方法分析高校图书馆应用移动网络社交媒体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提出移动网络社交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策略。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曾一昕 钱晋 程娟
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都是最近互联网关注的焦点。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社交媒体用户更是超过6亿,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叠加,文章以信息传播的视角依次从信息平台分类、信息提供者、信息传播特点、信息接受者等多个节点解剖社交媒体网络直播,并依此分析社交媒体网络直播行业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管理。
关键词:
网络直播 信息流通 传播特点 管理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马哲明
【目的/意义】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工具,智能通讯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促进了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研究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及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研究了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的基本要素及信息传递和转化的动力,阐述了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的支撑理论,构建了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及转化模型,分析了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及扩散机制。【结果/结论】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及转化机制研究成果可以为企业等组织开展产品、服务以及品牌等信息的营销推广提供指导。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网络媒体 信息传递 信息转化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宗乾进 黄子风
[目的/意义]从时间纵向维度展现社交媒体辟谣信息扩散的演化脉络,有助于厘清辟谣信息扩散的内在机理。[方法/过程]将"@人民网"官方微博发布的"全国暴雨"辟谣信息作为起点,收集该辟谣微博发布后7天内的转发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社交媒体辟谣信息扩散的演化网络,并分析其扩散的内在机理。[结果 /结论 ]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从爆发期、高潮期到消退期的演化路径为:辟谣信息被政府官方微博发布后,会在极短时间内在其发布者的"紧密型"社交圈中(政府机构用户间)迅速扩散;随后,辟谣信息主要经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静 刘启凡 朱恒民 洪小娟 黄卫东
[目的/意义]为研究网络个体观点在人际社交网络和平台媒体信息共同影响下的演化情况,依据现实情景构建“静态—动态”二模连接机制,并引入动态智能信息推荐机制,对于研究个体在现实网络情景和社交平台技术下的观点变化情况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改进的DW模型,针对影响个体的两个群体分别构建静态和动态连接,采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参数对群体观点演化的影响。[结果/结论]通过仿真软件运行结果分析发现,二模连接机制协同影响下的群体观点具有明显的分簇和聚合两个阶段,最终稳定观点趋向平台观点均值,连接数量、推送范围、信任度的变化对群体观点演化过程都有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雪芬 赵宇翔 卢珂
[目的/意义]网络成瘾、网络霸凌、虚假新闻等社交媒体的“暗面”对社会造成了负面或有害影响,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探讨社交媒体暗面背后的非理性信息行为本质对缓解社交媒体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分析信息行为的“非理性”内涵,归纳出非理性主观体验及问题性信息行为两大研究脉络,构建并解析社会技术系统视角下非理性信息行为分析框架。[结果/结论]现有研究大多从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信息行为的影响机理,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地从社会技术视角寻求影响源,且可以更多地开展以现象为中心的问题化探索,以便更好地理解与使用社交媒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骥腾
文章针对数字媒体出版策略的选择,结合社会学理论,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媒体出版的影响。主要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及数字媒体的特征进行剖析,其中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影响到数字媒体的社交网络架构,一类为开放性平台,另一类为封闭性平台,数字媒体的出版可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平台;社会资本的认知维提倡的是知识共享,数字媒体的出版应在虚拟社区共享机制的基础上对一些共享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强调行动者的互动,数字媒体的出版应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良好的用户互动模式,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有机互动,使数字出版取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夏苏迪 汪奋奋
[目的/意义]当前社交媒体中的虚假、劣质信息层出不穷,极大地干扰了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对发布异常信息、呈现异常行为的异常用户进行预测治理,能够有效实现网络公共空间的正本清源。[方法/过程]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融合用户个体特征、行为、关系、文本主题和情感特征,构建社交媒体异常用户特征体系,并利用图注意力网络构建异常用户分类预测模型。[结果/结论]本文所构建的社交媒体异常用户特征体系具备完整性和普适性,且异常用户预测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2.8%。相比其他分类模型,本文所构建的图注意力预测模型能够有效识别社交媒体中的异常用户。此外,关系特征、主题特征以及用户注册时间对预测异常用户的贡献度较高,在体征体系中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廖明情 蔡晓仪 谢军
网络社交媒体被视为资本市场的“传感器”,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挖掘股吧论坛文本信息构建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指标,研究在意见分歧导致的复杂信息环境下,分析师是在更大程度上利用“经验法则”简化信息,进而降低预测质量,还是“逆水行舟”,进行实地调研以提高其预测准确性。研究发现,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会引起分析师的关注和持续跟踪,分析师也更倾向于“逆水行舟”,即会增加调研频率,积极做出盈余预测修正,提升其预测准确性。在进一步分析中分别从内在驱动和外在冲击两方面考察投资者关注度和2013年最高法《司法解释》发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探讨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对提高分析师预测质量的作用路径。上述结果表明,分析师向市场传递了增量信息,进一步佐证了证券分析师“信息中介有用观”的观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付春 邓少军
本文归纳出社交媒体具有技术、社会和突显三个特征,及其对原有政产学研网络产生结构、重心、管理方式和效率四个方面的影响,并对传统网络与基于社交媒体的科研网络异同进行比较,提出存在结构、主体、功能和创新四个方面的不同。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瑾 张素芳
基于自媒体时代的内容运营特点,通过借鉴和引入自媒体运营方式,满足科研社交网络用户的学术科研需求,并促进科研社交网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调查、网络调查、理论移植和模型设计,分析科研社交网络的学术内容特点以及运营上的不足,研究自媒体对科研社交网络学术内容运营的影响,构建基于专业自媒体的科研社交网络学术内容运营模式,即学术内容运营的"洋葱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
自媒体 科研社交网络 学术内容 运营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长玲 牌艳欣 荣国阳 范晴晴 郭凤娇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跨学科合作日趋普遍,准确把握跨学科相关知识配对成为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前提。基于学术社交媒体弱关系结构识别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一方面有利于科研人员选择跨学科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对科学文献数据识别结果的补充。[方法/过程]以科学网为样本来源,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用户好友链接关系,构建目标学科用户—跨学科好友用户关系网络;其次,基于学者博文筛选能够代表学者主要研究对象、问题或方法的研究主题作为知识节点,基于好友关系构建目标学科知识节点—跨学科相关知识弱关系网络;最后,构建合作潜力模型,识别最佳跨学科相关知识配对。[结果/结论]识别发现“高被引论文—生态学理论”、“科研合作—波士顿矩阵”等是图书情报学跨学科合作知识组合,并分析它们的合作可能性与合作方向,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丰超 陈慧 杨强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文章探究企业社交媒体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影响,即制造商企业不同社交媒体行为如何促进网络嵌入治理以及合作伙伴网络结构嵌入特点能否强化上述关系。文章以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为研究情境,从制造商角度收集308份问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任务交互行为和关系交互行为均正向影响网络嵌入治理;经销商网络密度增强社交媒体任务交互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正向影响,而与文章预期相反的是,经销商网络中心性无法增强社交媒体关系交互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正向影响。文章丰富了跨组织关系管理领域关于社交媒体使用的讨论,并从社会网络层面关注跨组织关系治理问题,为企业寻求和建立一条新的跨组织关系治理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洪洲 闻育 黄仕靖 袁勤俭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媒体用户的共同评论关系构建共评网络,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探索高效挖掘社交媒体中主流网络民意的方法。[方法/过程]按阶段梳理社交媒体用户共评关系并构建共评网络,综合利用K核分解和核塌缩分析识别核心评论用户群;以核心评论用户群为目标分析对象,从主题和情感两个维度构建主流网络民意的表达,并分析网民讨论热点及情感分布的综合演化过程;利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相关热门微博的评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共评网络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出社交媒体中的核心评论用户群,其拥有结构稳定且联系紧密的共评关系;聚焦于核心评论用户群的评论内容,即可实现主流网络民意的高效挖掘,准确呈现出网民主要诉求和情感的变化特征;实证结果与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的应对实情和网络舆论走势基本契合,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