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2)
- 2023(16193)
- 2022(14189)
- 2021(13160)
- 2020(11120)
- 2019(25740)
- 2018(25421)
- 2017(49622)
- 2016(26904)
- 2015(30295)
- 2014(30088)
- 2013(29538)
- 2012(26999)
- 2011(24014)
- 2010(23914)
- 2009(21413)
- 2008(20317)
- 2007(17430)
- 2006(14989)
- 2005(12302)
- 学科
- 济(108473)
- 经济(108360)
- 管理(77549)
- 业(72154)
- 企(59845)
- 企业(59845)
- 方法(55667)
- 数学(48919)
- 数学方法(48149)
- 农(28786)
- 财(26093)
- 中国(25471)
- 业经(23586)
- 地方(23148)
- 学(22548)
- 农业(19694)
- 环境(19510)
- 理论(18929)
- 贸(18278)
- 贸易(18269)
- 易(17674)
- 务(17163)
- 财务(17080)
- 财务管理(17043)
- 和(16968)
- 技术(16685)
- 制(16459)
- 企业财务(16077)
- 划(15522)
- 融(13666)
- 机构
- 学院(372019)
- 大学(370483)
- 管理(151741)
- 济(143414)
- 经济(140261)
- 理学(133210)
- 理学院(131790)
- 管理学(129124)
- 管理学院(128466)
- 研究(115622)
- 中国(84679)
- 京(77191)
- 科学(73777)
- 财(63980)
- 农(57523)
- 业大(56718)
- 所(55774)
- 中心(54299)
- 财经(52884)
- 江(52865)
- 研究所(51327)
- 范(49544)
- 师范(49062)
- 经(48223)
- 北京(47816)
- 农业(45055)
- 州(43239)
- 经济学(43051)
- 院(42927)
- 师范大学(39657)
- 基金
- 项目(266094)
- 科学(210062)
- 基金(193379)
- 研究(192981)
- 家(168034)
- 国家(166685)
- 科学基金(145041)
- 社会(120848)
- 社会科(114542)
- 社会科学(114510)
- 省(105678)
- 基金项目(103210)
- 自然(96522)
- 自然科(94295)
- 自然科学(94275)
- 自然科学基金(92546)
- 教育(89957)
- 划(87951)
- 资助(80778)
- 编号(79103)
- 成果(61452)
- 重点(59099)
- 部(58080)
- 发(56257)
- 创(55260)
- 课题(53825)
- 创新(51486)
- 科研(51340)
- 教育部(50162)
- 大学(49873)
- 期刊
- 济(146183)
- 经济(146183)
- 研究(100049)
- 中国(63551)
- 学报(57304)
- 科学(53347)
- 管理(52663)
- 农(50697)
- 财(47753)
- 大学(44055)
- 学学(41521)
- 教育(40960)
- 农业(35671)
- 技术(34600)
- 融(26489)
- 金融(26489)
- 业经(25834)
- 财经(24240)
- 经济研究(23136)
- 经(20570)
- 问题(19281)
- 图书(18846)
- 业(18452)
- 统计(18212)
- 资源(17994)
- 技术经济(17760)
- 科技(17686)
- 版(17002)
- 理论(16868)
- 策(16800)
共检索到51394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治国 陈田
旅游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与能源,相应地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为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业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需要限定在门槛水平之内,在此约束背景下,旅游碳足迹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热点。本文基于旅游碳足迹模型的构建,以海南省为例进行了旅游碳足迹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海南省旅游碳足迹总量为21209.6×10~6千克,年人均旅游碳足迹为638.77千克。从旅游分部门碳足迹总量和均值看,旅游交通碳足迹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旅游住宿,旅游活动比例最低,说明旅游交通对旅游碳足迹的"贡献"最大,交通减排是旅游减排的关键;海南省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客源结构,外部交通是旅游交通碳足迹...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碳足迹 模型 海南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甄翌
将成分法和生命周期法结合运用,建立起区域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测算模型,将区域旅游业的碳足迹分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碳足迹,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旅游交通碳足迹、旅游餐饮碳足迹、旅游购物碳足迹、旅游住宿碳足迹、旅游游览碳足迹、旅游娱乐碳足迹,旅游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旅游用水碳足迹和旅游固体废弃物碳足迹,并对张家界旅游业碳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张家界的旅游业属于低碳旅游业。
关键词:
碳足迹 旅游业 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静
依据1991-2011年21年的海南省航空物流和国际旅游的实际数据,利用灰关联理论,发现影响海南省国际旅游的主要因素是民航社会货物周转量和民航社会旅客周转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协整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海南省航空物流和国际旅游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该模型模拟海南省国际旅游发展变化的精度也较高,对分析海南省国际旅游对航空物流变化的响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嘉 卢媛 崔江龙 刘黎明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发展海南旅游业,推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海南省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成为国内外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政府对旅游行业的投资建设直接影响着海南旅游规模的扩大,旅游人数的快速增加直接拉动了提供旅游服务的劳动力增加。了解旅游投入与旅游就业人数的关系,是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已经剥离的旅游固定资产投资额,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验证旅游投资与旅游就业人数之间的关联度,通过建立灰色系统GM(1,n)模型,从系统的角度量化分析了海南省旅游投资对旅游就业人数的影响,对研究海南省旅游投资规模促进旅游发展和就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新向
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以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指标体系,对2005年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开封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0.02361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8.9%;其次是餐饮,为7.72%。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04180hm2,生态安全度为0.56,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通过计算也发现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度在增大,说明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关注旅游生态问题应当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和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旅游地 生态足迹分析 开封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甄翌 康文星
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生态足迹与不可转移生态足迹2类,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承受的由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压力,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可以通过贸易等方式向其它地区转移的生态压力。新模型有利于测度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的真实压力。以张家界为实证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2006年张家界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果显示:张家界2006年必须要承受的由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压力为22.106 9万hm2,可以通过贸易向其它地区转移的生态足迹为12.390 4万hm2。
关键词:
旅游 生态足迹 张家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国 廖为明 黄敏 邓荣根
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定量化研究方式之一,其核心是旅游碳足迹的测算。根据已有碳排放模型,文章建立了两大旅游碳足迹模型:综合模型(1)可测算区域时间和空间跨度的旅游碳足迹,而行业模型(4)则能进一步分析各旅游部门的碳足迹。并以江西为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江西省旅游碳足迹总量为379.17万吨~395.83万吨,其中国内旅游碳足迹占95%以上;平均旅游碳足迹54.09千克/人次~56.46千克/人次;旅游六大部门的碳排放比例依次为旅游交通碳足迹占总量的37.84%,购物占15%,住宿占10.28%,餐饮占8.78%,游览占4.73%,娱乐占4.06%;影响旅游碳足迹总体变化的关键因子主要有...
关键词:
终端消费 旅游碳足迹 江西省 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甄翌
构建基于碳足迹测算和生态足迹测算两种方法的生态效率评估模型,以张家界为实例,分别测算2012年张家界旅游活动各环节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具有高效性,旅游收入与生态环境负荷没有线性关系。基于碳足迹的评估方法揭示:提高旅游生态效益主要是要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旅游活动尤其是交通、住宿环节的碳排放。基于生态足迹的评估方法揭示:提高旅游生态效率的措施,除了节能减排外,提高生物性生产土地的生产力尤其是耕地也是关键。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张家界 碳足迹 生态足迹 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柳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试图找到促进海南省农民乡村旅游增收的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海南省乡村旅游扶贫概况及扶贫路径选择,对其扶贫绩效以琼中县什寒村为实证,对什寒村乡村旅游扶贫农民增收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由此提出海南乡村旅游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创新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能力;完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宣传。[结果]什寒村旅游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4年以来,增长幅度非常显著,2015年旅游收入比2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扶贫绩效 农民增收 海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柳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试图找到促进海南省农民乡村旅游增收的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海南省乡村旅游扶贫概况及扶贫路径选择,对其扶贫绩效以琼中县什寒村为实证,对什寒村乡村旅游扶贫农民增收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由此提出海南乡村旅游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创新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能力;完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宣传。[结果]什寒村旅游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4年以来,增长幅度非常显著,2015年旅游收入比2014增长了6.4倍。什寒村自2012年接待游客以来,实现旅游收入从2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726.46万元,旅游收入增长了36.3倍。[结论]海南乡村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进一步表明海南乡村旅游和农民增收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扶贫绩效 农民增收 海南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皞 黄勇
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不仅面临经济开放的瓶颈,还承担着巨大的降碳压力。2020年中央提出在海南建立自贸港,建设自贸港不仅要求海南省在经济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要求全省环境质量要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此文章将碳中和作为环境问题的切入点,以能源生态足迹作为环境指标,以1997—2019年作为研究期,通过调节效应模型来探究海南省该阶段的经济开放是如何影响能源生态足迹的。以期为海南自贸港经济开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开放 碳中和 能源生态足迹 海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符国基
旅游生态足迹方法是评价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新方法。介绍了旅游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海南省外来旅游者生态足迹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海南省外来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和总生态足迹分别为0.1149hm2和147.63×104hm2,分别是海南省本底人均生态足迹和本底总生态足迹的5.7%和9.0%,对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和总生态赤字的贡献分别为16.9%和24.4%;在旅游活动各要素中,交通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大,为64.3%,乘坐小汽车的旅游者仅占总数的12.5%,但却占着交通生态足迹的56.9%;在旅游者生态足迹类型中,化石能源用地所占比例最大,为77.4%。单位旅游生态足迹产值为940美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耀辰 李旭 荣培君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其碳排放的问题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关研究方法仍不成熟。本文以开封市为例,基于改进的EIO-LCA模型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矩阵,分析了城市旅游业及相关部门的碳排放状况。结果显示:城市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比例较小,其碳排放强度低于GDP碳排放强度,不同城市旅游者类型的人均碳排放量差异较大;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量及直接碳排放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各部门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碳排放影响不同。旅游业虽不是"无烟产业",但可称为"低碳产业",发展旅游业对城市的节能减排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姝晓 童昀 何彪
旅游业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2000—2020年海南省旅游碳源、生态系统碳汇的基础上,利用GDIM、蒙特卡洛模拟、情景分析法分解并预测海南省国内和入境旅游碳达峰路径,同时利用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预测旅游可分配碳汇,探索不同情景、不同客源市场下的旅游碳中和实现。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海南省旅游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汇均呈增长态势,国内旅游碳排放和可分配碳汇比重逐渐上升,入境旅游碳排放比重下降且受疫情影响明显。(2)海南省国内和入境旅游碳排放的最大促增因素分别是旅游经济规模、投资规模,以绝对因素为主,促减因素分别是旅游经济碳强度、投资碳强度,以相对因素为主。(3)海南省国内旅游碳达峰时间分别为基准发展情景2035年、可持续发展情景2030年、低碳发展情景2026年,峰值分别为3 470.74万t、359.02万t、326.84万t;入境旅游碳达峰时间为基准发展情景2035年,峰值7.38万t,其他情景已经达峰。(4)旅游可分配碳汇逐年增加,国内旅游可分配碳汇提高,入境旅游的降低;海南省国内旅游将在2044年全面实现碳中和,而入境旅游已经实现。研究旨在为优化旅游业低碳发展政策和推动海南省“双碳”进程提供参考依据,助力海南自贸港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颜麒 吴晨光 叶浩彬
离岛免税政策是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旅游公共政策的重大创新。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省旅游需求的拉动效应,并通过AMRA模型进行建模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文章还探讨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对调控当前中国出境旅游过高购物消费所具有的独到启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