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47)
2023(21611)
2022(18317)
2021(16852)
2020(14066)
2019(31914)
2018(31648)
2017(60559)
2016(32904)
2015(36712)
2014(36436)
2013(36180)
2012(33666)
2011(30296)
2010(30274)
2009(27868)
2008(27193)
2007(24237)
2006(21700)
2005(19110)
作者
(96107)
(80100)
(79542)
(75452)
(50820)
(38510)
(36092)
(31449)
(30599)
(28616)
(27278)
(27147)
(25585)
(25364)
(24758)
(24556)
(23757)
(23725)
(23075)
(23029)
(19936)
(19709)
(19561)
(18628)
(17945)
(17880)
(17813)
(17811)
(16207)
(16031)
学科
(137469)
经济(137316)
(110688)
管理(100466)
(90686)
企业(90686)
方法(57247)
(51532)
数学(46892)
数学方法(46269)
业经(38051)
中国(37844)
(37001)
农业(34458)
地方(31849)
(28612)
(26430)
(24723)
财务(24644)
财务管理(24602)
(23942)
贸易(23922)
技术(23778)
(23509)
环境(23454)
理论(23309)
企业财务(23273)
(23181)
(20880)
(20337)
机构
学院(465730)
大学(461855)
(186482)
管理(183166)
经济(182437)
研究(158289)
理学(157458)
理学院(155736)
管理学(152974)
管理学院(152147)
中国(120567)
科学(99225)
(99022)
(90406)
(84722)
(80041)
业大(74638)
中心(72982)
研究所(72637)
(72019)
农业(69958)
财经(66940)
北京(61957)
(61190)
(60915)
师范(60541)
(57881)
(57631)
经济学(54923)
(51630)
基金
项目(316349)
科学(248516)
研究(230164)
基金(228141)
(199810)
国家(198030)
科学基金(170071)
社会(144831)
社会科(136934)
社会科学(136895)
(126229)
基金项目(120993)
自然(111196)
自然科(108612)
自然科学(108582)
自然科学基金(106622)
(104841)
教育(104690)
编号(94272)
资助(93176)
成果(75248)
重点(70969)
(70596)
(68645)
(66832)
课题(64824)
创新(62071)
科研(60450)
国家社会(59252)
教育部(58315)
期刊
(214927)
经济(214927)
研究(135161)
中国(95016)
(86857)
学报(76339)
科学(70722)
管理(69870)
(66139)
农业(58964)
大学(58258)
学学(55083)
教育(50953)
(43047)
金融(43047)
技术(42423)
业经(40051)
财经(32129)
经济研究(31791)
(31110)
问题(28549)
(27652)
技术经济(23629)
(23558)
图书(22994)
科技(22864)
现代(21577)
资源(21381)
商业(20738)
理论(20534)
共检索到701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懋雄   罗爱明  
农业绿色发展事关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事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实施“双碳”战略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体现。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农业品牌,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食品安全、降低碳排放,实现农户增收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四川既是我国农业大省,又是生态资源大省,本文以四川为例,从碳源和碳汇角度分析绿色农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探索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力求搭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从而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瑾瑜  张文秀  
提出了构建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系数;最后,利用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与全国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省低碳农业自2002年起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农业减排和环境发展指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阻碍四川省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奉梅  
[目的]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绿色农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因此,通过测度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可以为四川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基于农业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对四川省各市(州)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水平较高,其权重值为0. 493 4,产品品牌的绿色化水平权重值较低,为0. 195 8。二级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农药化肥使用量偏高,森林覆盖率较低。通过对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成都市发展水平指数最高为0. 610 4,巴中市指数最低为0. 197 2,四川省整体发展水平指数为0. 454 2,与成都市发展水平指数相差两个级别。此外,区域发展的集聚效应较明显,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结论]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各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整体上来看,中部和东部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琼  艾大宾  姜世中  吴艳波  
低碳农业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低碳经济在农业中的实现形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对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其既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奕  张文秀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绿色GDP的测算,探讨了环境在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发展经济对环境的影响等,从而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并针对雅安市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亮  段雨  
探索“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引入“环境生产力”的分析框架,深入探究四川省阿坝县神座村的绿色发展逻辑。研究发现,生态治理是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成环境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必须从地方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地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最终打破生态性贫困的恶性循环。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吸纳和融合国家政策支持、地方精英引导及地方传统文化配合等多元因素的积极效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促使自然生态资源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建立起从生态贫困到绿色小康的发展机制,走上生态、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亮  段雨  
探索“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引入“环境生产力”的分析框架,深入探究四川省阿坝县神座村的绿色发展逻辑。研究发现,生态治理是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成环境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必须从地方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地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最终打破生态性贫困的恶性循环。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吸纳和融合国家政策支持、地方精英引导及地方传统文化配合等多元因素的积极效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促使自然生态资源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建立起从生态贫困到绿色小康的发展机制,走上生态、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社梅   邓杰豪   杨娜   蓝梓瑜  
本文将农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要素纳入合作社绿色转型行为决策讨论,探索聘用农业经理人与合作社绿色转型的关系。基于2021年四川省520家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运用Poisson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聘用农业经理人对农民合作社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显示,聘用农业经理人能显著促进合作社绿色转型,且对平原丘陵地区合作社及县级示范社的绿色转型作用更大。聘用农业经理人可以通过强化技术供给和提高互联网应用来促进农民合作社绿色转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驰  杨帆  曾维忠  周连景  
在对四川"川西北"、"川西南"森林碳汇项目建设进行跟踪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农户"的项目建设组织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运行原理、各模块的作用与联结机制以及该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未来森林碳汇项目建设可能优化的组织模式为"企业+科研机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并确立农户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入股提高科研机构的参与主动性、政府进一步优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设计了优化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马盼盼  
森林碳汇在世界贸易中越来越活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创汇增收的手段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地区,同时又是长期陷于资源陷阱困境的川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探索如何实现森林碳汇,尝试建立碳汇扶贫的模式,既为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又为我国碳汇项目实施参与扶贫设计了参考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深入实施,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环境状况取得阶段性改善,但当前四川省局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因此绿色金融的发展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和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发展实际,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梁宏  李永涛  马丽丽  兰婷  
当前,西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尚待增加,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和领域的发展适应不了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发展现代农业遭到各种社会和自然客观条件的限制。基于此,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走特色发展道路,是一条好出路。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在分析秦巴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紧扣秦巴山区开发扶贫国家战略机遇,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山区农业发展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令秋  王芳  
关于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即使有部分定量分析文献也大多失于偏窄,对于四川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的实证分析不够。本文作者在综合分析学术界关于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相关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平均法综合测评四川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乏力的原因进行剖析,最终提出了增强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杰  杜受祜  
后发地区同时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进行的研究表明:后发地区可以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实现后发地区的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外部合作是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勇  陈水英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决定着整个地区或国家的低碳化水平。在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了西部地区各城市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文章以西部地区二级城市绵阳市为例,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深入分析其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符合西部二级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一般路径,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对西部二级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