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3)
2023(14278)
2022(12386)
2021(11556)
2020(9627)
2019(22289)
2018(22003)
2017(43016)
2016(22998)
2015(25651)
2014(25564)
2013(24930)
2012(22582)
2011(20079)
2010(19584)
2009(17315)
2008(16464)
2007(13898)
2006(11618)
2005(9360)
作者
(63370)
(52802)
(52115)
(49677)
(33346)
(25230)
(23804)
(21018)
(20094)
(18408)
(18106)
(17689)
(16365)
(16324)
(16186)
(15842)
(15758)
(15684)
(15085)
(14931)
(12983)
(12590)
(12590)
(12044)
(11827)
(11561)
(11447)
(11442)
(10462)
(10449)
学科
(87884)
经济(87783)
管理(68224)
(63021)
(52754)
企业(52754)
方法(44819)
数学(39438)
数学方法(38877)
(23943)
(23488)
中国(21286)
(20268)
业经(19518)
环境(17407)
地方(16726)
农业(16244)
(15631)
财务(15560)
财务管理(15527)
(15448)
贸易(15442)
(15009)
(14882)
理论(14861)
企业财务(14690)
技术(14343)
(13750)
(13627)
(11653)
机构
大学(314380)
学院(313630)
管理(130903)
(122054)
经济(119474)
理学(115071)
理学院(113900)
管理学(111828)
管理学院(111275)
研究(97957)
中国(71503)
(65348)
科学(62308)
(54378)
业大(49399)
(48624)
(46933)
中心(45526)
财经(45000)
研究所(43331)
(42734)
(41183)
(40633)
北京(40555)
师范(40270)
农业(37722)
(37056)
经济学(36234)
(34869)
经济管理(34060)
基金
项目(229764)
科学(181362)
基金(167893)
研究(167375)
(146424)
国家(145272)
科学基金(125958)
社会(105040)
社会科(99551)
社会科学(99525)
基金项目(90219)
(89438)
自然(83550)
自然科(81586)
自然科学(81568)
自然科学基金(80082)
教育(77080)
(75398)
资助(68510)
编号(68317)
成果(52832)
重点(51047)
(50632)
(48155)
(47865)
课题(45688)
科研(44708)
创新(44661)
教育部(43741)
大学(43123)
期刊
(122662)
经济(122662)
研究(85389)
中国(51347)
学报(49666)
科学(46177)
管理(44841)
(42618)
(41328)
大学(38495)
学学(36418)
教育(32860)
农业(29971)
技术(28155)
业经(22240)
(21393)
金融(21393)
财经(20642)
经济研究(19316)
(17509)
问题(16283)
科技(16007)
图书(15919)
(15087)
技术经济(15004)
理论(14897)
(14770)
资源(14611)
林业(14111)
实践(13872)
共检索到427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金娜  姚顺波  
考虑到当前世界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碳汇的重视,本文基于碳汇效益内部化和农户与政府行为的相关假设,设计了一个决定最优退耕还林补贴标准的框架,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碳汇效益函数,并将其纳入土地期望收益模型,计算出社会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林木最优轮伐期;同时,将造林补贴纳入农户退耕还林决策模型之中,探索激励林农在最优轮伐期内不砍伐条件下,使政府财政支出净现值最小的退耕还林补贴标准;最后用黄土高原常见的退耕树种刺槐为例进行实证模拟,实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的最佳退耕还林补贴年限为16年,补贴标准的原则是每年给予退耕补贴3 985.93元/hm2,这说明了现有的退耕还林年限还是合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恒博  姚顺波  郭亚军  范娟  
从农户视角出发,基于竞租理论,对退耕还林工程决策集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农户收益最大化决策,进而根据政府财政支出最少的政策目标,确定最优补助标准。通过对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典型代表——延安市的4种经营类型的主要作物品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将会激励农户参与经济林建设。政府若要调整农户的决策类型,则需进一步提高相应类型的补助标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超学  文冰  
以碳汇为生态指标,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级政府支付能力、县域经济中农业贡献率、农户后续生机情况等社会经济指标,采用相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线性比例变换法规范指标值,然后对云南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129个县(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之分为3个等级,建议不同等级的县(区)实施不同的补偿额度,同一等级内实施不同的补偿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玉花  李文红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以来,我国政府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决定还要继续追加投资。单纯的政府"直补"力量有些不足,也不能从根本上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应该利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商业机会、经济政策、土地使用权等,吸引广大的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将退耕区或沙区建设成为他们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带动农牧民致富,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从而实现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双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焦树林  艾其帅  
由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大气碳的减排增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健全,退耕还林碳汇效益的经济价值将会日益凸显。通过2000~2006年黔中清镇市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柳杉、桃树、李树、杏树、喜树、楸树7种林木的碳净贮量进行初步估算。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碳贮量和碳密度都有上升的趋势,中、幼龄林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通过对森林各树种蓄积量的预测,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其次为柳杉,经果林的碳汇功能最弱,到200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本文把退耕还林的补偿标准及期限作为研究对象,以退耕还林中的不完全产权分析作为研究视角,论述了退耕还生态林及经济林的不完全状况差异,进而基于产权的不完全性对不同林种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及期限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不完全视角下的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及补偿期限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庶  邓泽林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其作用于农民的生产领域,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因而又具备经济效益。以往文献虽曾试图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但无论是在实证方法的选择上,还是在微观数据的覆盖范围上,都存在不同缺陷。本文旨在评估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以农民收入变化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试图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退耕还林工程没能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但通过引导农户从事非农就业,改变了农户的收入结构,其中经营收入增加尤其明显。而且,退耕户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低收入农户退耕后收入大幅下降,高收入农户增收效果明显。鉴于此,建议政府在工程实施中实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喻永红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难点就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国内外实践及研究进展表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最低应能弥补农户机会成本,对成本的充分补偿还应包括环境服务的提供成本或实施成本,出于公平考虑则应纳入生态服务价值补偿。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测算、纳入利益相关者意愿的补偿标准制定和竞标机制实践、基于退耕还林环境价值评估的生态价值补偿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永红  
如何在项目结束停止补贴后长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重庆万州退耕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方法首次就补贴期后的农户退耕还林态度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户在补贴结束不会再继续为退耕还林做出努力,项目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对补贴期后农户退耕还林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文化程度较高、非党员和非农就业的户主在补贴期后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劳动力较多、年人均收入较低、退耕面积较大和还生态林的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结论建议在现有的直接经济补偿结束后,尽快建立与生态服务提供紧密相连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通过多种非货币性补偿方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正淑  王继军  刘佳  
补偿标准是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核心与难点,为探讨黄土高原退耕林地合适的补偿标准,论文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实地测量与室内实验,把碳汇价值与退耕农户的机会成本相结合,构建了禁伐政策下退耕林地补偿标准的动态模型;并选取黄土高原退耕的代表流域——县南沟进行实证分析,依据退耕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特性确定退耕的一个补偿周期为37 a,退耕地补偿过程与补偿标准分为两个阶段:退耕1~17 a,通过机会成本的计算,补偿的可执行标准为1 997.26元/(hm2·a);退耕18~37 a,通过碳汇模型进行测算,补偿的可执行标准为3 692.35元/(hm2·a)。...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捷  
本文从坡耕地与林地价值差异入手 ,认识和界定耕地与林地的价值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评价退耕土地的前后价值变化 ,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制定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丽莎  陈先刚  郭颖  殷瑶  
收集贵州省2000-2007年退耕还林的面积和树种数据,并对2008-2010年期间的年度造林面积设置6种可能情景。然后根据贵州省森林资源清查中人工林生长的历史数据,拟合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树种的生长曲线,再结合各树种的生物量扩展系数、木材密度和碳含量等参数,利用"人工林生长曲线法"估算出贵州省未来50a不同情景下的退耕还林工程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2010,2020,2030,2040,2050年,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碳储量分别达到15.013~15.585,33.421~41.296,40.755~56.224,41.640~66.111和47.314~71.252Tg,有着相当大的碳汇潜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皮泓漪  张萌雪  夏建新  
基于379户退耕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机会成本法、生态足迹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估算了基于农户直接经济损失、实际损失及受偿意愿基础上的生态补偿标准。机会成本测算结果表明农户2000和2016年的补偿标准分别为1478和4350元/hm~2;生产性生态足迹变化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8和2016年的补偿标准分别为2255、3231和4548元/hm~2;而农户受偿意愿则略低于前两种补偿标准,为3667元/hm~2。据此,样本区第一轮退耕还林补助经历了"超额补偿—补偿不足—零补偿"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亦处于超额补偿阶段。因此,应考虑价格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补偿标准的可变性,寻找农户角度与政策可接受度之间的平衡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敏  姚顺波  
自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以及社会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过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的Meta分析方法,对220篇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固土保肥方面的效益得到广泛认可(30.4%),工程实施区土地植被覆盖度得到迅速提高(17.7%),同时在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杞银凤  
以2000~2005年云南省会泽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为据,分析评价了该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成效。结果表明:陡坡耕作减少,生态效益初步显现;退耕补助期内,农户收入普遍增加;但因工程"造血"功能不完善及缺乏规划,农户生计仍受到较大影响。有序规划、稳步推进工程实施,扶持与拓展相关产业,改革与完善林权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与技能培训等将促使退耕还林的效益得到更大程度地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