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9)
- 2023(13441)
- 2022(11753)
- 2021(10952)
- 2020(9016)
- 2019(21007)
- 2018(20824)
- 2017(40721)
- 2016(21883)
- 2015(24610)
- 2014(24590)
- 2013(23994)
- 2012(21729)
- 2011(19194)
- 2010(18736)
- 2009(16436)
- 2008(15443)
- 2007(12979)
- 2006(10865)
- 2005(8909)
- 学科
- 济(84361)
- 经济(84275)
- 管理(65071)
- 业(59169)
- 企(50032)
- 企业(50032)
- 方法(44177)
- 数学(39151)
- 数学方法(38583)
- 财(21658)
- 农(21359)
- 中国(19813)
- 学(18611)
- 业经(18175)
- 环境(17195)
- 地方(15856)
- 务(14672)
- 财务(14597)
- 财务管理(14567)
- 理论(14462)
- 贸(14449)
- 贸易(14444)
- 农业(14391)
- 和(14338)
- 易(14033)
- 企业财务(13816)
- 技术(13609)
- 划(13246)
- 制(12810)
- 银(10806)
- 机构
- 大学(300129)
- 学院(299310)
- 管理(124802)
- 济(115611)
- 经济(113157)
- 理学(110215)
- 理学院(109091)
- 管理学(106902)
- 管理学院(106377)
- 研究(92299)
- 中国(66830)
- 京(62038)
- 科学(58869)
- 财(51047)
- 业大(46526)
- 农(45083)
- 所(43948)
- 中心(43144)
- 财经(42637)
- 研究所(40642)
- 江(40334)
- 经(39007)
- 范(38607)
- 北京(38276)
- 师范(38215)
- 农业(35371)
- 院(34745)
- 经济学(34369)
- 州(33132)
- 财经大学(32244)
- 基金
- 项目(219737)
- 科学(173342)
- 基金(160587)
- 研究(159341)
- 家(139693)
- 国家(138606)
- 科学基金(120618)
- 社会(99591)
- 社会科(94469)
- 社会科学(94445)
- 基金项目(86111)
- 省(85791)
- 自然(80464)
- 自然科(78607)
- 自然科学(78588)
- 自然科学基金(77115)
- 教育(73763)
- 划(72289)
- 资助(66227)
- 编号(64844)
- 成果(50009)
- 重点(48607)
- 部(48310)
- 发(45894)
- 创(45849)
- 课题(43429)
- 科研(42858)
- 创新(42763)
- 教育部(41672)
- 大学(41475)
- 期刊
- 济(114055)
- 经济(114055)
- 研究(80951)
- 中国(47662)
- 学报(46810)
- 管理(43884)
- 科学(43112)
- 农(39036)
- 财(38409)
- 大学(36161)
- 学学(34129)
- 教育(31243)
- 技术(27994)
- 农业(27883)
- 融(19806)
- 金融(19806)
- 业经(19565)
- 财经(19324)
- 经济研究(18117)
- 经(16365)
- 图书(15585)
- 科技(15145)
- 问题(14845)
- 理论(14446)
- 技术经济(14392)
- 资源(13943)
- 业(13730)
- 版(13662)
- 实践(13493)
- 践(13493)
共检索到403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春霞 李佳彪
碳交易市场是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丰富的碳金融衍生品有助于增加碳市场活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发现价格和风险管理功能,对于健全碳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活跃度较高的湖北碳排放配额作为标的,参照国际碳市场经验,并结合我国已有的期权条款,设计碳期权,利用ARMA-GARCH模型、R/S法完成对市场波动率及Hurst指数的估值。研究表明:湖北碳排放配额收益率具有明显的条件异方差特征,且波动具有显著的持续性;碳排放交易市场Hurst指数小于0.5,市场非有效,具有反持久性特点。在此研究基础上,完成对所设计碳期权的估值,并发现当市场非有效时,传统B-S公式和分形B-S公式对于期权估值差异较为显著。基于此,应加快完善碳市场建设,积极开展碳金融创新实践,加强碳交易市场国际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张华
制定合理的碳配额分配方案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的重要内容。从产业部门视角出发,基于2025年投入产出数据,综合运用ZSG-DEA模型、熵值法等设计了基于公平、效率和综合原则的碳配额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在碳市场规制下,通过构建减排压力指数和减排成本模型对比分析了其减排效应。研究发现:与公平、效率原则相比,综合原则下的分配方案减排压力水平适中,平均边际减排成本较低,产生额外收益的产业部门最多,产业部门间减排差异较小,并且完善的市场机制产生了正向影响。在当前我国现实情况下,基于综合原则的分配方案充分平衡了能源消耗、碳排放水平差异,并且能够兼顾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容易为产业部门所接受,要优于其他两种方案。研究结论为我国相关部门在碳配额分配原则和方法选择、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设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
产业部门 碳配额 碳交易 减排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帆
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及低碳经济的开展有力地控制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作为一种新资源(碳排放权)可在各国间进行交易,由此碳排放权会计出现。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快速发展,参与节碳减排的公司势必会面临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这一现实问题,但学术与实务界未就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面达成一致。鉴于此,本文以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国际比较为研究方向,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规定及会计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的比较,并得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确认 碳排放权 信息披露 会计计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从荣刚
本文在回顾欧盟碳市场拍卖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主体的碳配额拍卖模型(CAAM),讨论拍卖出清价格是应该采取统一价格拍卖还是歧视性价格拍卖这个问题。研究结果对中国在未来设计碳市场相关机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涂建明 迟颖颖 石羽珊 李宛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急需突破理论认识和实践设计上的瓶颈。立足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的经济实质,通过考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依托的"总限-交易制",提出"二元观"理论视角,将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理解为:依法实施碳排放的权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遵从法定配额进行碳排放的义务。由此,将企业获得的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等量地确认一项资产"碳排放权—法定碳排放权"和一项负债"应缴碳排放权—法定配额义务",建立逐期核销机制,以及按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清缴和结余等实际管理情境开展核算。这一碳会计方案,可契合"总限-交易制"的环境管制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实质,预期可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和国家碳市场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伟 王加平 李国祥
本文研究认为,碳配额银行不仅可以承担储备碳排放权配额的任务,也可以对碳排放权配额进行运营,使其更好地体现出碳资产的价值,还可以承担充当信用中介、稳定交易市场、规避价格风险、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完善投融碳体系等功能。碳配额银行可以开展专营业务和兼营业务,在进行业务运作时,会存在业务经营风险、碳排放权配额乘数效应风险、"挤兑"风险、商业性经营风险、资本金不足风险等,需要采取措施给予控制。
关键词:
碳排放权配额 储备机制 碳配额银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传胜 董达鹏 贾晓希 陈英杰
阐述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预测了2015年、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允许排放量,测定出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将其分解到不同容量等级的发电机组中;基于排放绩效方法,对2015年、2020年不同火电厂的碳排放配额进行了分配;最后给出在我国推广排放绩效机制所需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排放绩效机制能有效分配碳排放配额,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电力行业实施碳减排的一种有效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家明
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资源型城市是碳排放的重要特殊主体,同时肩负着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历史使命,其能否同步达峰对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至关重要,这其中碳排放配额分配是首要关键问题,也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11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创新性地提出H-CSW-DEA模型对城市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进行测度,运用PSM-LinkDEA进行桥接,从整体层面、典型资源型城市、区域异质性、类型异质性对结果进行深度对比讨论。研究发现,整体资源型城市碳排放配额均为正,且根据碳排放配额划分标准,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大致呈现正偏态分布;不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碳排放配额分配存在异质性,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各类型碳排放配额分配存在异质性,即再生型>成熟型>衰退型>成长型。本文最后从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明确碳减排量化目标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结论对于环境经济学中关于碳排放配额的相关研究作出补充,对各资源型城市明确自身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碳减排路径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杰鲲 牛丹平 曹子建 张凯新
基于IPCC碳排放系数法和贸易转移系数矩阵,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省域间的贸易转移碳排放量,分析了省域间碳转移的密切关系,核算了各省的共同责任碳排放量,利用加权变异系数、Theil指数和Gini系数考察了省域碳排放的公平性,并基于世袭制、平等主义、支付能力和综合公平等原则对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配额进行分配。结果表明:可将中国30个样本省域划分为9个碳排放集结域;省域碳排放处于"比较公平"状态;要实现"十三五"减排目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促进碳排放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
碳转移 碳排放责任 碳排放配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晓琳
限额-贸易机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价格是市场体系的核心要素,不仅是核定成本、调剂供求的重要工具,还是市场最优化行为和衍生品研究的必要因素。本文对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价格的研究进行总结,分别对影响配额价格的因素、配额价格的分布特征、配额衍生产品的定价等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并指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仕辉 胥然 魏守道
基于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构建了两个对称国家碳排放配额政策选择与企业碳减排选择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得了均衡解,并通过进一步分析碳排放许可证政策、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和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的福利效应,得出了两国政府碳排放配额政策选择的激励相容条件和参与约束条件,确定了全局稳定均衡最优解及其条件;此外,还分析了两国政府碳排放许可证政策、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和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的环境效应和贸易效应。结果表明:从福利效应来看,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是全局稳定最优解,可以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维泉
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随机扩散模型,假定EUA价格具有高波动和低波动两个状态,研究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 ETS)交易的EUA期货和现货价格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具有区制转换的随机扩散模型较一般扩散模型更好地拟合EUA样本数据,EUA价格存在两个显著的高、低波动区制,通过似然率检验,发现随机扩散模型的波动项是EUA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且高波动性与重要的政策变化密切相关。并且随着EUA价格的上升,其价格停留在同一区制的概率下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凤彩 张卫景 刘蒙蒙
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第38届大会上提出2016年前建立国际航空全球市场化减排机制(market-based measures,MBM)方案。在MBM方案设计过程中,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式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文章首次从航空货运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U ETS)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的理论基础上,对欧盟ETS对航空货运企业的实际配额分配进行了分析,发现航空货运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剩余配额;进而剖析了造成这一...
关键词:
航空货运 碳排放配额 分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旖璇
为应对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恶化问题,在碳交易市场上对碳排放物进行买卖成为了热点关注对象。碳排放权交易中处于基础地位且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对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当前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以初始配额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但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机制和影响力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进行,从而为保护环境、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对碳排放权交易初始配额基于不同主体、基于分配方式和基于福利效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简单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展望。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初始配额分配 福利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张静雯 刘鑫
依据温室气体排放凭证种类的不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可分为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两种。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日益活跃,以及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不同产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日趋紧密。如何认识并利用产品价格的关联关系,对于及时掌握碳市场的价格信号,依据不同阶段合理选择交易产品的类型,稳定和调控市场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两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以及期货价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比较上述商品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市场上处于主导作用,对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价格有引导作用,碳排放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对碳排放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