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2)
2023(15951)
2022(13397)
2021(12453)
2020(10308)
2019(23985)
2018(23663)
2017(44792)
2016(24004)
2015(27264)
2014(27254)
2013(27193)
2012(25496)
2011(23213)
2010(22955)
2009(20901)
2008(20612)
2007(18128)
2006(15651)
2005(14219)
作者
(69440)
(58371)
(57995)
(55184)
(36919)
(27986)
(26495)
(22795)
(22153)
(20601)
(19927)
(19593)
(18412)
(18280)
(18193)
(18052)
(17423)
(17357)
(16717)
(16705)
(14418)
(14323)
(14138)
(13287)
(13241)
(13070)
(12817)
(12720)
(11712)
(11633)
学科
(110908)
经济(110804)
管理(66402)
(63806)
(49653)
企业(49653)
方法(47796)
数学(42780)
数学方法(42320)
中国(32931)
(29852)
地方(25685)
(25017)
业经(22825)
(22162)
贸易(22148)
(21523)
(21030)
农业(20078)
环境(19592)
(18708)
(17315)
银行(17281)
(16990)
金融(16987)
(16685)
(16131)
技术(15374)
(15275)
(14869)
机构
学院(346776)
大学(346640)
(152439)
经济(149667)
管理(132916)
研究(122580)
理学(114357)
理学院(113059)
管理学(111239)
管理学院(110584)
中国(93865)
(73753)
科学(73349)
(67234)
(61655)
(58359)
中心(56364)
研究所(56096)
财经(53760)
(50788)
业大(50402)
(48989)
经济学(47956)
北京(46798)
农业(45768)
(45480)
师范(45015)
(44125)
经济学院(43346)
(40329)
基金
项目(232612)
科学(184367)
基金(170827)
研究(169110)
(149269)
国家(148081)
科学基金(127112)
社会(109691)
社会科(104234)
社会科学(104210)
基金项目(89811)
(89617)
自然(81245)
自然科(79397)
自然科学(79373)
自然科学基金(77960)
教育(77298)
(76123)
资助(70467)
编号(67083)
(54584)
成果(53559)
重点(52802)
(52470)
(48448)
国家社会(46466)
课题(46465)
创新(45469)
教育部(45103)
科研(44964)
期刊
(165059)
经济(165059)
研究(102655)
中国(68382)
(53282)
学报(52607)
(51186)
科学(50165)
管理(48458)
大学(40202)
学学(37854)
农业(36783)
教育(34518)
(32849)
金融(32849)
技术(31031)
经济研究(27661)
业经(26982)
财经(26411)
(22808)
问题(22172)
(20498)
(19361)
技术经济(17831)
统计(17577)
世界(17245)
国际(16879)
资源(16008)
商业(15806)
(15697)
共检索到517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诸大建  刘国平  
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视角,运用LMD I方法将中国及二十国集团其他国家1990-2006年的人文发展效应分解为碳排放效应、技术效应以及服务效应,以测度各自对总效应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人文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缘于碳排放量的增加,2000-2006年碳排放效应呈现放大趋势,而技术效应与服务效应则逐渐减少。提出了相对减排及提高技术效应和服务效应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金伟  吴巧生  李京  
人文发展潜力的实现离不开现实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减少全球碳排放是提高人文发展水平的现实可行途径。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运用LMDI方法对34个OECD成员国1998-2009年的人文发展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研究发现,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社会福利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脱钩的特征。我国人文发展水平提高的主要驱动力是碳排放总量效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之下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应重点关注碳排放效率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已经多年保持在生育更替水平以下。2000年,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比西方国家明显要快。对这种深刻的人口学转变的长期经济影响做出分析,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数量和效率、储蓄和消费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家亮  
人文发展指数(HDI)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衡量人类发展的工具。本文对HDI概念、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人文发展水平总体情况及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和国际比较,为客观评价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怡涵  牛叔文  沈义  胡莉莉  
人口发展是影响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而生活用能作为终端能源消费对总能源的消费结构、供求关系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中国1997-2010年30个省份的动态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人口发展与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消费水平成为导致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和碳排放升高主要的影响因子,而提高电力使用百分比和城镇化率抑制其增长。老龄化率及家庭规模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范定祥  欧绍华  
我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低碳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促进人类发展。已有研究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双向反馈机制。通过采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变化和人类发展指数(HDI)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并且双方互为格兰杰原因。这表明,从长期看我国碳排放强度控制和人文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不仅降低碳排放强度能够促进以人文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和谐发展,而且人类发展反过来也能推动我国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应同时采取提升HDI和促进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政策组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寿国  宋宝东  
文章基于Hansen提出的面板门槛模型,选取2000—2015年西部各省份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相关数据,分别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了金融发展对于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影响存在双门槛,具体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较低时,金融发展促进碳排放;城镇化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抑制碳排放。以经济发展作为门槛时,整体上金融发展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但对碳排放影响存在单门槛,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对于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减弱。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及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策  全颖  张旭  凌立莹  苌群红  刘彦  
人参产业是我国最具特色,也是出口规模最大的中药产业。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带动了中国人参产业的发展,但从历史客观角度分析,我国人参出口波动较大,无论是在出口金额、出口量,还是出口单价上都表现出了频繁的波动,这种频繁波动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在分析2000年~2011年中国人参出口贸易规模与市场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国人参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分解和量化分析,探寻我国人参出口波动的原因及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出口萧条期还是恢复期,我国人参出口的竞争力效应都是负效应,这也很好地说明了在国际人参产业竞争中,韩国高丽参对中国人参产业的长期压制是由于中国人参产业缺乏竞争优势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子成  燕志鹏  
碳排放脱钩和煤炭消费脱钩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Tapio脱钩弹性方法,研究了我国各省区市碳排放、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情况,然后运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脱钩效应的演变及区域差异。结果发现:我国碳排放脱钩和煤炭消费脱钩关联性很高,但煤炭消费绝对脱钩的年份和地区均略多于碳排放绝对脱钩;煤炭消费强度、煤炭价格涨幅和工业增加值占比对碳排放脱钩和煤炭消费脱钩的作用均比较显著,GDP对于煤炭消费脱钩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碳排放脱钩的影响并不明显。建议在优化能源结构和推进经济转型的同时,也要保障煤炭供应,避免煤价过快上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永凯   乔慧玲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这为区域碳减排带来新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显著,且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2)从中介效应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对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碳排放强度。(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强于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效应相差无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永凯   乔慧玲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这为区域碳减排带来新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显著,且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2)从中介效应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对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碳排放强度。(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强于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效应相差无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建学  陈盛伟  牛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8—2020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保险发展能够对农业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2)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中部、西部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作用要高于非粮食主产区;(3)农业保险发展能够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途径抑制农业碳排放,环境规制在农业种植结构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了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张静  
“人口”是影响未来趋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本文面向2050年人口发展愿景开展工程科技需求分析。研究发现: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实现适度生育面临较大压力,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下降,人口健康水平与素质能力稳步提升,人口向核心城市群集聚更趋明显。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慢性病诊治及管理、老年人日常性照护需求增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亟需填补数量、增强身心健康,人口健康水平提升使对治愈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替换故障组织及器官需求增多,人口综合素质提高推动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追求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医疗服务等。对此,要瞄准精准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生物打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程科技手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刘国平  
随着气候问题的日益凸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因此,提高碳排放绩效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既有的关于碳排放绩效的研究主要围绕碳生产率指标展开,问题在于碳生产率测度的是碳排放的经济绩效,而非经济社会福利绩效。本文综合排放总量、人均排放以及发展阶段三个因素,构建碳排放的人文发展绩效指标,在此基础上对二十国集团1990-2006年的碳排放绩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历年绩效平均值排前五名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和墨西哥。七个国家的碳排放绩效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德国和英国碳排放绩效增速较快,且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保持了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值得其他国家效仿。人类发展指数和碳排放绩效二维组合的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珊珊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总括衡量,较GDP更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成就。政府支出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对一国的人类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应为促进我国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服务,应根据各地的实际,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保健、公共卫生安全的投入,调整投入结构,改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