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8)
2023(16656)
2022(13695)
2021(12553)
2020(10144)
2019(22849)
2018(22242)
2017(42464)
2016(22307)
2015(24392)
2014(23707)
2013(23049)
2012(21061)
2011(18832)
2010(18752)
2009(16939)
2008(15315)
2007(13311)
2006(11514)
2005(10162)
作者
(58247)
(48533)
(48156)
(45459)
(30657)
(23149)
(21854)
(18801)
(18649)
(16945)
(16450)
(16403)
(15138)
(15081)
(15032)
(14614)
(14408)
(13936)
(13907)
(13867)
(11855)
(11632)
(11594)
(11221)
(11118)
(10792)
(10602)
(10568)
(9600)
(9594)
学科
(91849)
经济(91775)
管理(67419)
(67312)
(54584)
企业(54584)
方法(35668)
中国(32264)
数学(31195)
数学方法(30796)
(29064)
(27359)
金融(27357)
(25951)
银行(25932)
地方(25663)
(25132)
业经(23121)
(22501)
技术(20717)
农业(18766)
(18744)
(18286)
贸易(18268)
环境(17951)
(17755)
(15190)
(14624)
财务(14570)
财务管理(14541)
机构
学院(295953)
大学(289524)
(127551)
经济(125148)
管理(118611)
理学(102126)
理学院(101129)
管理学(99603)
管理学院(99047)
研究(96611)
中国(79561)
(59230)
(57511)
科学(55176)
中心(47726)
财经(45576)
(45222)
(44446)
(44178)
(41523)
研究所(40843)
业大(40510)
经济学(39101)
(37774)
师范(37401)
北京(36932)
(36061)
(35879)
经济学院(35253)
农业(34172)
基金
项目(203131)
科学(163241)
研究(154074)
基金(147538)
(126631)
国家(125517)
科学基金(110498)
社会(100341)
社会科(95490)
社会科学(95472)
(82309)
基金项目(78163)
教育(70558)
自然(68774)
(67616)
自然科(67284)
自然科学(67273)
自然科学基金(66068)
编号(62278)
资助(57993)
(49406)
(48228)
成果(48050)
重点(45683)
(44414)
创新(44319)
课题(43257)
国家社会(41844)
发展(40091)
(39419)
期刊
(139197)
经济(139197)
研究(87092)
中国(62293)
管理(46279)
(43646)
(41908)
(41119)
金融(41119)
科学(38547)
学报(37440)
教育(34043)
大学(30597)
技术(29027)
学学(28902)
农业(28689)
业经(25621)
经济研究(22380)
财经(21858)
(18890)
问题(17940)
(15509)
科技(15380)
技术经济(15314)
商业(14208)
理论(13873)
(13818)
现代(13244)
(12879)
世界(12772)
共检索到447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碳排放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对应的碳排放权则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变量。由于碳排放权的特殊属性、市场交易机制和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制约了金融机构参与"碳中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一方面,应注重从基础性制度层面搭建碳排放权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为碳排放权金融发展提供较好的政策环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亮瑜  谢晓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亮瑜  谢晓闻  
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方式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表明,碳排放权的特殊性体现在政府创设性、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和类货币属性等方面,且各属性之间存在动态演进关系,彼此又相互影响、渗透甚至重叠。这些特殊属性及动态演进的发展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对应了国内区域碳市场、全国性碳市场和全球统一碳市场的发展过程,各国政府应结合现有碳市场的发展阶段来进行综合把握和掌控。我国碳市场目前正由国内区域碳市场向全国性碳市场发展,政府创设属性和商品属性已充分体现,未来的碳市场建设应重点关注并逐步完善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和类货币属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诚颖  徐清振  陈薇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促进传统金融向低碳金融转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和碳排放总量大国,须大力发展碳金融。本文基于碳排放权与碳金融理论,对西方投行进行碳金融创新的模式、路径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文认为,我国券商应借鉴西方投行碳金融创新的经验,积极开展碳金融创新。文章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碳金融的实践及相关制度安排,并就改善碳金融环境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德山  徐海锋  张淑英  
首先在Howitt和Aghion(1998)的熊彼特式创新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中间产品部门、研发部门和金融中介部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30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二氧化碳效率与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技术水平能够有效促进二氧化碳效率的提升,而政府研发支出与二氧化碳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化与二氧化碳效率呈正U型关系,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与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俊英  
低碳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利用碳金融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包括由政策性金融主导开展三农绿色信贷,农村金融积极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面向低碳农业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制定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英  
低碳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利用碳金融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包括由政策性金融主导开展三农绿色信贷,农村金融积极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面向低碳农业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制订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李涛  兰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创新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原因是,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技术水平越高,从而二氧化碳强度越低;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越多;上述两种作用之间存在一个权衡。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30个省份1997—2012年的数据,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贷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FDI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金融市场融资规模、金融业的竞争、信贷资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华  任佳丽  王睿  
文章以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为背景,利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市、区)共480组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通过控制金融发展指标和区域创新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对地区金融发展、区域创新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式进行了探析。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具体作用结果有所不同,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碳排放,但是保险业的参与显著地减少了碳排放;区域创新可以有效促进碳减排,作用结果较为稳定;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还需一定的碳排放空间,促进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得到各方力量的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华  任佳丽  王睿  
文章以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为背景,利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市、区)共480组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通过控制金融发展指标和区域创新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对地区金融发展、区域创新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式进行了探析。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具体作用结果有所不同,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碳排放,但是保险业的参与显著地减少了碳排放;区域创新可以有效促进碳减排,作用结果较为稳定;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还需一定的碳排放空间,促进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得到各方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继成  王宪明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本文从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视角出发,探讨政府引导和市场化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通过设立跨部门协作制度,建设"政产学研金介"协同联盟,建设和完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科技金融融资工具,发展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等具体措施实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传林  王丽萍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日益提升及金融业自身转型升级渐渐提上日程,我国科技金融将迎来新的发展动力。但科技金融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如科技金融体制有待完善、微观动力不足、风险投资渠道不畅、中介组织发育迟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缺失、产权保护不力等。为促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应从组织结构创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乐  曾宪宁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和特点,深入探索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认为应在组织体系、管理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监管等方面进行创新,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晓春  施卓宏  周燕  
建立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碳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以最经济的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碳金融公共政策创新的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一萌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科技与金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解决我国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一、科技金融发展方兴未艾美国硅谷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对科技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作用。据统计,在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