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7)
- 2023(16504)
- 2022(14113)
- 2021(13061)
- 2020(10727)
- 2019(24489)
- 2018(24313)
- 2017(47030)
- 2016(25407)
- 2015(28264)
- 2014(28078)
- 2013(27427)
- 2012(25108)
- 2011(22339)
- 2010(21899)
- 2009(19413)
- 2008(18192)
- 2007(15673)
- 2006(13370)
- 2005(11182)
- 学科
- 济(102005)
- 经济(101909)
- 管理(74682)
- 业(70332)
- 企(57839)
- 企业(57839)
- 方法(48770)
- 数学(43115)
- 数学方法(42519)
- 农(28863)
- 中国(25158)
- 财(24600)
- 业经(23008)
- 地方(22946)
- 学(22092)
- 农业(19714)
- 技术(19632)
- 环境(19141)
- 贸(17482)
- 贸易(17475)
- 易(16933)
- 制(16540)
- 和(16022)
- 理论(15976)
- 务(15603)
- 财务(15517)
- 财务管理(15487)
- 企业财务(14686)
- 划(14589)
- 银(13074)
- 机构
- 学院(350269)
- 大学(347849)
- 管理(142499)
- 济(138195)
- 经济(135306)
- 理学(125043)
- 理学院(123696)
- 管理学(121448)
- 管理学院(120829)
- 研究(112533)
- 中国(80779)
- 京(72143)
- 科学(71892)
- 财(59742)
- 农(56112)
- 业大(54713)
- 所(54712)
- 江(52248)
- 中心(52046)
- 研究所(50564)
- 财经(49317)
- 范(46256)
- 师范(45771)
- 经(45005)
- 北京(44028)
- 农业(43845)
- 院(42001)
- 经济学(41254)
- 州(40289)
- 技术(38390)
- 基金
- 项目(254103)
- 科学(200738)
- 研究(185059)
- 基金(184235)
- 家(160376)
- 国家(159092)
- 科学基金(137994)
- 社会(116474)
- 社会科(110440)
- 社会科学(110408)
- 省(101899)
- 基金项目(98607)
- 自然(90858)
- 自然科(88723)
- 自然科学(88703)
- 自然科学基金(87059)
- 教育(85305)
- 划(84074)
- 编号(75631)
- 资助(75090)
- 成果(58259)
- 重点(56952)
- 部(55392)
- 发(54707)
- 创(53275)
- 课题(51466)
- 创新(49758)
- 科研(48833)
- 国家社会(47549)
- 教育部(47517)
- 期刊
- 济(144993)
- 经济(144993)
- 研究(95654)
- 中国(60564)
- 学报(55525)
- 科学(51452)
- 管理(50440)
- 农(49987)
- 财(43827)
- 大学(42571)
- 学学(40383)
- 教育(37837)
- 农业(35217)
- 技术(34081)
- 业经(25930)
- 融(24484)
- 金融(24484)
- 经济研究(23298)
- 财经(22580)
- 经(19246)
- 问题(18390)
- 科技(18271)
- 技术经济(18105)
- 业(17507)
- 图书(17029)
- 资源(17005)
- 版(16213)
- 商业(16161)
- 理论(16129)
- 现代(15304)
共检索到486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建荣 廖祥宾
通过文献比较,结合江苏省"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测算了2020年江苏省能源供需及相关的碳排数据。基于碳夹点图解技术及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的限额目标,通过碳夹点复合规划,计算2020年江苏全省在碳排总量约束下的最少清洁能源需求量、化石燃料分配额及对应的碳排放量;兼顾各行业的碳排放约束,合理分配各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及碳减排任务。结果表明:为满足各行业能源需求与碳排放约束,平衡"能源碳排逆差",江苏省清洁能源比重必须不低于42.63%。与清洁能源占比不到10%、煤炭占60%以上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相比,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压力巨大。实施以清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晓岑 黄栋
文章运用碳夹点分析对湖北省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目标下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图形法绘制能源需求和能源供给复合曲线,确定出最小低碳或者零碳能源需求量及其对应的CO2排放量。并将湖北省分为三个不同的能源需求模拟区域,进而确定每个区域排放限制下的能源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湖北省要实现减排目标,低碳(零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至少为18.5%—25.3%。
关键词:
夹点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倪蓉
文章首先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十三个市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分析,构建由经济分析模型、能源需求模型、环境约束模型和多目标决策模型组成的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选择系统,然后以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为参考,考虑到经济发展速度及未来一定时期和环境发生的变化,分析在基准情景状态下江苏省各市的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结果,最后在该优化结果前提下预测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要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和社会资源整合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筑江苏省信息化网络框架体系。
关键词:
多目标决策 能源消费 结构优化 预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元春 马姝 魏彬 文婷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且受气候变化影响大的经济大省,江苏省赶在全国之前实现碳达峰是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基于LEAP和WEAP模型,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江苏省能源与水资源耦合模型,探索了江苏省潜在的碳达峰路径以及不同路径选择对能源和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强度降低、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以及电力结构优化的综合政策情景下,江苏省可于2028年实现快速碳达峰,主要减排贡献来自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2)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强度降低可带来4 380万t标煤的节能效应。(3)气候变化将会加剧水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竞争性使用,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强度降低、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和电力结构优化等措施可以缓解不同部门的水资源压力,快速达峰情景可以带来11.8%的节水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华 周王荣 马康贫
一、江苏省农民收入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不断创新完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和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波动增长,由1978年155.0元增至1996年3029.3元。扣除价格因素,18年内翻了2.34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龙如银 陈迪雄
以通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强度的影响机理,并运用FAST分析了江苏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研究结论表明:煤炭消费比例是促进碳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他能源(水电、风电、核电等)消费比例是抑制碳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碳强度对煤炭消费比例最敏感,其他能源消费比例次之,对天然气消费比例最不敏感。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单位煤炭消费比例用单位其他能源消费比例替代时,达到的碳强度降低效果最明显。因此,为了尽快达到碳强度目标,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方面,应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和增加其他能源消费为侧重点。同时,加速开发低碳技术,促进江苏能源结构转型,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锐 张涛 王迪
利用环境负荷模型与"脱钩"理论,对江苏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与CO2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并结合当前的环境政策,对三种情景下主要指标的参数和结果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低碳情景是江苏能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合适、也是最现实的方案;通过不同情景的比较,认为低碳情景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是以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低碳情景下能源需求与CO2排放也将明显快速增加,与2007年相比,203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增加1.431倍,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5 655×104t,未来20 a能源资源的有效供应与合理利用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最后给出了实现节...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负荷模型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茂祥 施佳敏 黄建康
采用Moore结构变化值、产业结构年均变化值和超前系数分别测定了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速率和方向。江苏省产业结构总体以较快速度进行优化升级,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超前发展,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进一步优化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茂祥 施佳敏 黄建康
采用Moore结构变化值、产业结构年均变化值和超前系数分别测定了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速率和方向。江苏省产业结构总体以较快速度进行优化升级,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超前发展,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进一步优化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琳琳 卢启程
本文研究了碳排放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问题。论文运用碳夹点方法识别能源消费瓶颈,并通过能源替代确定满足碳排放约束的清洁能源量,最后以我国政府承诺的2020年碳减排目标为例,基于对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量的预测,对我国整体能源结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我国预测碳排放量高于碳减排目标,在清洁能源达到2 466.8万TJ~3 496.2万TJ时,能够实现2020年比2005年单位GDP减排40%~45%的碳排放目标。研究发现,碳排放约束下能源结构优化必须在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下才能实现,且关键在于降低高碳能源的比重。能源结构的优化需依据能源的碳排放因子,按照由低向高的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海英
扩大农村需求以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为基础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各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依次是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小于1的依次是居住、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江苏省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以扩大内需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娜 曲福田 冯淑怡 邵雪兰
定量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区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对区域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计算了江苏省苏锡常地区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采用岭回归函数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拟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平均增长速度为15.30%,能源消费碳足迹分配率以煤炭为主,石油所占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天然气所占比例上升较快,能源消费碳足迹产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②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两者关系模型拟合未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③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处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的波动状态,从另一侧面验证了目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良杰 吴威 苏勤 杜志鹏 蒋晓威
通过自上而下的计算方法,测算了江苏省1995~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并结合行业自身发展特点,扩展了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进行分解分析。同时,在上述基础上采用Tapio模型对江苏省交通碳排放与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江苏省交通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石油制品类能源消费碳排放表现突出;(2)正向驱动交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为经济产出、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负向驱动因素为交通能源结构和交通能源强度。其中,拉动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产出规模的扩大,而促使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能源强度的降低,相对于正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博
在江苏省经济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亟须从教育结构内部着手,针对分布结构区域发展欠均衡、层次结构单一、形式结构多元化供给力不足、专业结构性"过剩"和"缺失"并存等结构性问题,采取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层次结构上移,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匹配产业发展调优专业结构等对策,全面提升江苏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精准的人才供给。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供给侧 结构性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婷 龙如银
2002年以来,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而省内能源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能源保障势必影响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全面分析江苏省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入手,采用LMDI模型把江苏省1996年-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的效应分解为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效应分解与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效应是促进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强度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江苏省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未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生产效应的增长是江苏省能源消费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