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2)
2023(17984)
2022(15544)
2021(14697)
2020(12313)
2019(28906)
2018(28626)
2017(54958)
2016(29909)
2015(34085)
2014(34327)
2013(33971)
2012(31266)
2011(28366)
2010(28017)
2009(25856)
2008(25471)
2007(22436)
2006(19217)
2005(17042)
作者
(86933)
(72906)
(72181)
(68814)
(46208)
(34811)
(33002)
(28578)
(27536)
(25833)
(24709)
(24463)
(22951)
(22844)
(22638)
(22325)
(21957)
(21620)
(20808)
(20786)
(17964)
(17758)
(17572)
(16509)
(16301)
(16209)
(15986)
(15977)
(14645)
(14405)
学科
(124554)
经济(124425)
管理(87876)
(81320)
(67100)
企业(67100)
方法(60454)
数学(53336)
数学方法(52702)
(32868)
中国(32678)
(31189)
(27240)
业经(25674)
(24621)
贸易(24608)
(23924)
环境(23035)
地方(22682)
(21905)
农业(21202)
(20226)
财务(20145)
财务管理(20101)
(19893)
理论(19130)
企业财务(19053)
(18678)
银行(18622)
(18529)
机构
大学(433416)
学院(430930)
(178241)
经济(174569)
管理(170799)
理学(148293)
理学院(146701)
研究(145624)
管理学(144114)
管理学院(143367)
中国(110130)
(92056)
科学(89986)
(79134)
(73392)
(70506)
研究所(67093)
中心(66437)
业大(65024)
财经(64565)
(61077)
(58784)
北京(58383)
农业(55604)
(55258)
师范(54720)
经济学(54436)
(52726)
(49267)
经济学院(49250)
基金
项目(295019)
科学(231536)
基金(215544)
研究(212686)
(188366)
国家(186890)
科学基金(160147)
社会(134006)
社会科(127031)
社会科学(126997)
基金项目(114207)
(113277)
自然(105442)
自然科(102975)
自然科学(102945)
自然科学基金(101091)
教育(97469)
(96120)
资助(90057)
编号(85890)
成果(68939)
重点(65964)
(65717)
(62400)
(60568)
课题(58512)
科研(57128)
创新(56680)
教育部(56205)
大学(55383)
期刊
(187930)
经济(187930)
研究(123430)
中国(76361)
学报(69102)
科学(63502)
(62749)
(60590)
管理(60220)
大学(51969)
学学(49023)
农业(43515)
教育(41647)
技术(37100)
(35931)
金融(35931)
财经(31489)
经济研究(30893)
业经(29974)
(26904)
问题(24773)
(23269)
理论(21849)
图书(21611)
技术经济(21475)
(20706)
统计(20211)
(20056)
实践(19812)
(19812)
共检索到620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晨洋  李晓丹  吕福财  
碳交易市场发展是当今各国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节能减排技术落后、国际碳价格波动、话语权缺乏,导致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受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供求关系理论,对价格与环境能源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据分析结果阐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多种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企业进行相关营销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张静雯  刘鑫  
依据温室气体排放凭证种类的不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可分为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两种。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日益活跃,以及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不同产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日趋紧密。如何认识并利用产品价格的关联关系,对于及时掌握碳市场的价格信号,依据不同阶段合理选择交易产品的类型,稳定和调控市场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两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以及期货价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比较上述商品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市场上处于主导作用,对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价格有引导作用,碳排放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对碳排放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晶  崔瑛麟  
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在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作为与传统金融市场关联日益密切的新兴市场,其价格更易受到宏观经济影响产生复杂波动,因而对这种波动特征的揭示表现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湖北、广东、深圳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为样本,选取各自上市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的日度收盘价数据,在分形市场假说的基础上,结合MF-DFA和多重分形谱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碳市场交易价格存在多重分形结构特征,不同市场以及同一市场不同阶段的多重分形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进一步探究碳市场交易价格多重分形结构来源的过程中,发现除尖峰厚尾的分布之外,多重分形市场在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对政策与信息冲击反应的敏感程度也是影响碳市场交易价格的重要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扬雷  杜莉  
目前探索和发掘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市场交易制度已迫在眉睫。因此,对于现有碳金融交易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将通过分形市场理论对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我国碳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傅京燕  代玉婷  
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拟于2016年启动,但碳交易市场的链接存在经济福利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量化碳交易市场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影响。本文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造总减排成本函数,进而利用边际减排成本(MAC)曲线模拟分析了高碳区、中碳区和低碳区的三个"交易代表"在完全竞争的碳交易市场中的成本和福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碳强度衡量的区域异质性会导致MAC曲线的差异化——低碳区MAC曲线呈递增型,高碳区和中碳区的MAC曲线呈倒U型,而倒U型的MAC曲线使得市场碳排放权的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了市场均衡碳价为217,22元/吨CO_2e;为履行2020年碳强度下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明皓  李永宁  肖翔  
清洁发展机制(CDM)推动下形成的碳减排额度CER交易市场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础。本文对CER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此判断国际碳排放市场的有效性。通过Granger检验,我们发现CER期货市场具有较好的短期价格发现功能,但其长期价格发现功能不明显。进一步研究CER市场和EUA市场的联动效应,SVAR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CER市场和EUA市场的现货和期货价格间存在相互影响,但长期而言,CER市场和EUA市场具有动态稳定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涓  陈静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及环境的不断关注,二氧化碳排放权逐渐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兴交易商品。中国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交易方式的碳市场发展迅速,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碳排交易价格体系。本文从国际需求、国内供给、国内限价政策以及国际市场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碳交易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涌  王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劬  钱崇斌  张荣光  
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在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所积累经验。以这7个试点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运行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能耗排放控制多个角度比较各市场的运行效率。结果表明,各试点在交易机制设计中的差异导致其运行效率的表现差异很大,很难在交易所的机制设计中达到多方兼顾的目标。因此应认识到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复杂度,借鉴欧盟等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碳交易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锐意创新,逐步完善碳市场机制,提高碳市场运行效率,真正达到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辉  
中国是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之一,未来5年每年碳交易量将超过2亿吨,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大市场,也将成为最具吸引全球资本的重要平台。南京审计大学陆敏副教授的专著《中国碳交易市场减排成本与交易价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一书,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减排成本与交易价格进行了研究,全书重点从减排成本视角研究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从微观角度,该书构建参与交易企业的减排成本函数,分别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朗  
《京都议定书》创新性地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并由此形成了目前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探讨中国发展碳交易的必要性和基本成熟的条件,通过对中国现行碳交易市场发展情况的介绍以及国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经验的借鉴,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作出基本框架的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靖烨  曹铭  李朋林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建立了9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自试点成立以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各项市场指标全国领先,并且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与全国平均水平最为接近。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963个日收盘价格组成的收益率序列建立GARCH-M模型分析发现,该序列不满足随机游走,并具有波动积聚的特点,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的条件。因此,应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政府的重视程度,提升运行的有效性,推进国内外市场交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跃  冯连勇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催生了以CO_(2)排放权作为商品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研究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对我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有效交易日数据,对中国试点碳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与分形市场假说理论,分别采用游程检验法、方差比检验法以及重标极差分析法等对中国碳市场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探讨各方法导致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利用GARCH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试点碳市场未能达到弱式有效水平。同时,根据中国目前碳市场运行现状给出一定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陆敏  赵湘莲  李岩岩  
借助于DSR模型,从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和发展状态两个维度,选取碳交易市场建立时考虑的8个指标,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09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聚类分析,对中国碳交易市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首先构建跨省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应分层逐步推进,建立代表性省份对应的碳交易先行区;火力发电应作为中国碳交易的先行行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宇  罗东坤  接桂馨  
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如何衡量不同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DCCGARCH模型,量化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处于分割状态,不同市场间的联动性较差。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增强市场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