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66)
2023(18467)
2022(15437)
2021(14374)
2020(11612)
2019(26815)
2018(26414)
2017(51838)
2016(28063)
2015(31385)
2014(31385)
2013(30681)
2012(27896)
2011(25010)
2010(24770)
2009(22279)
2008(21401)
2007(18595)
2006(16009)
2005(13978)
作者
(77409)
(64595)
(63849)
(61060)
(41199)
(30695)
(29199)
(25249)
(24569)
(22724)
(22059)
(21538)
(20100)
(20100)
(20051)
(19595)
(19167)
(19009)
(18582)
(18478)
(15786)
(15708)
(15561)
(14822)
(14491)
(14358)
(14125)
(14069)
(12921)
(12586)
学科
(113565)
经济(113437)
管理(79607)
(74684)
(61112)
企业(61112)
方法(53792)
数学(47169)
数学方法(46605)
(31042)
中国(30370)
(28110)
业经(25750)
(22330)
地方(21778)
(21578)
贸易(21565)
(20941)
农业(20771)
(20060)
环境(19320)
(19022)
金融(19018)
理论(18858)
(18039)
银行(17997)
(17852)
财务(17771)
财务管理(17732)
(17585)
机构
大学(391213)
学院(389417)
(159438)
经济(156161)
管理(155305)
理学(134894)
理学院(133522)
管理学(131170)
管理学院(130487)
研究(127930)
中国(97749)
(81780)
科学(76361)
(72806)
(62087)
财经(59238)
中心(59100)
(58762)
研究所(56546)
业大(56147)
(54878)
(54136)
北京(51147)
(51088)
师范(50635)
经济学(49121)
(46877)
农业(45882)
(44916)
经济学院(44496)
基金
项目(269973)
科学(213414)
研究(199656)
基金(197004)
(170635)
国家(169252)
科学基金(146521)
社会(126862)
社会科(120255)
社会科学(120224)
基金项目(104001)
(103936)
自然(94365)
教育(92338)
自然科(92196)
自然科学(92178)
自然科学基金(90522)
(87936)
编号(81730)
资助(81159)
成果(65843)
重点(60251)
(60232)
(57378)
(56103)
课题(55741)
国家社会(52479)
创新(52355)
教育部(52320)
科研(51515)
期刊
(167684)
经济(167684)
研究(114487)
中国(69522)
学报(58201)
管理(55914)
(54201)
科学(54150)
(53797)
大学(45463)
教育(43517)
学学(42690)
(38746)
金融(38746)
农业(37469)
技术(33801)
财经(28716)
业经(27561)
经济研究(27193)
(24486)
问题(22367)
(19615)
图书(19278)
理论(18990)
(18915)
技术经济(17869)
科技(17587)
国际(17532)
商业(17419)
(17289)
共检索到562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婷婷   唐鸿举   徐迪  
金融强国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强大的货币是金融强国的基石,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将成为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柱。在建设金融强国与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能源革命的机遇,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基于国际货币形成路径,本文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对货币国际化的传导路径并利用TVP-VAR模型和欧盟碳交易市场2005—2021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欧盟碳交易市场建立初期,欧盟碳交易价格上升降低了欧盟经济实力和欧元国际化程度;但自2009年以来,欧盟碳交易价格上升提升了欧盟经济实力和欧元国际化程度;单纯依靠碳交易份额的扩张难以持续提升货币国际地位。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碳排放权交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计价结算路径和企业成本路径,并建议通过“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战略,借力碳交易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货币国际化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海全  吴强  唐明知  肖丹然  
世界能源体系正处于第三次转型期,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占比逐渐下降,新能源使用规模不断增加,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核心能源变革和碳交易市场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从碳排放权稀缺性、战略商品特性、金融属性及能源转型的外部条件等角度,探讨碳交易与货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借鉴碳交易市场发展促进货币国际化的国别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不足,从完善机制建设、深化金融创新、优化标准体系、推进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碳交易-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石华军  
面临全球日益增长的碳排放量,许多国家以排放交易市场作为解决碳排放问题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发达国家排放交易市场的经验(一)欧盟:政府规划,循序渐进欧盟建立了全球最早的排放交易体系,通过政府安排、循序渐进的方式,保证政策切实可行、高效实施。1.总量控制,严格执行。为了最终实现减排的目标,欧盟进行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从德国马克到欧元,是德国为了消除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对德国崛起的担忧,而主动绑定货币政策的行为;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法两国几代政治家努力谋求欧洲和平、化解夙仇的智慧结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货币格局的演变从1948年6月德国马克重生,到1999年1月欧元在区内各国银行系统流通,及至2015年3月欧洲央行宣布实施"扩大资产购买"的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科  侯津柠  夏乐  朱斯迪  
本文采用人民币全球跨境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提升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交易金额和笔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邻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高资本账户开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第二,分货币职能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承担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的作用,而对价值贮藏职能没有显著影响。第三,“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沟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为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以及稳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超  李国良  门明  
本文以欧洲气候交易所公布的CERs期货报价为研究对象,将Markov波动转移引入VaR的计算,结合极值理论,度量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系统风险。首先建立SWARCH模型与MS-GARCH模型描述价格波动的阶跃特性,直接测算动态VaR。随后采用POT模型拟合标准残差序列的右尾超门限分布,确定极值分位数,再次测算动态VaR。最后通过回测检验选取最优风险值,并由此分析了我国获批碳项目变动趋势与国际碳交易市场风险变动趋势间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哈梅芳   黄奕晗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发挥了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而且碳交易机制通过影响能源消费量这一渠道遏制了碳排放强度的增长。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地区产业结构负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而政府规模则正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稳健发展、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以及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哈梅芳   黄奕晗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发挥了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而且碳交易机制通过影响能源消费量这一渠道遏制了碳排放强度的增长。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地区产业结构负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而政府规模则正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稳健发展、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以及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健华  
为了增加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定价权,我国应尽快建自己的碳交易体系,从而推动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减排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通过约束"附件一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造成碳排放权的稀缺而使其具有市场价值。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阶段,减排潜力巨大,可为国际碳交易市场提供大量减排资源。但由于缺少系统的交易体系,加之国内金融机构在参与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平祥  李颖  
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货币国际流动循环的构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仍然能继续充当国际货币,其必要条件是美元国际循环始终保持有效运行。国际货币载体以商品、技术和金融资产等形式表现出多种循环模式,如当前美元的金融产品主导型。美元国际循环在金融化转型之后,载体已由商品和服务演变为金融产品,回流渠道已由实体部门转为虚拟经济部门,其是否能顺畅取决于货币国际循环中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结构关系。国债市场在货币国际循环中起到锚定作用,形成锚定效应促进货币循环。一方面,国债直接作为载体而存在;另一方面,能通过形成国债收益率曲线而成为其他金融产品的"锚",所以国债市场是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的关键。同时,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具有稳定性引导作用,促进国际市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鉴于此,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重视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锚定效应及其国际货币循环载体的创造功能,从规模、流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等维度促进人民币国债市场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鑫韬  
考虑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建议首先推动建立区域碳交易体系《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9全球碳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达到144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交易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已建立起丰富和成熟的区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梦琦  
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健全碳交易市场、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逐渐注重使用市场手段来促使企业与社会各界保护环境。本文介绍了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产品的主要特点,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各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探讨目前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立钧  荆哲峰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是全世界核证减排量(CERs)一级市场上最大供应国,但在碳交易过程中却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只是碳交易市场的参加者,碳交易市场规则的执行者。中国为全球碳交易市场创造的巨大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外进行交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权供应国之一,中国没有一个像欧美那样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不利于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本文具体阐述了国际主要的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交易类型、交易数量、交易额等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归纳出现阶段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将国内碳交易市场和国际碳交易市场进行比较得出中国碳交易市场现阶段存在的缺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方俊智  陈俊营  李忻蔚  
本文在人民币外汇交易层面建立职能和地域二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针对全球42个国家绘制出人民币境外外汇交易关联网络图。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整体网络关联度不高,但已形成以英国为交易中心,美国、德国和法国为次中心的格局,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形成两大区域交易子群网络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民币境外外汇交易地域正处于由周边化向区域化过渡的阶段,对外贸易、投资仍是驱动人民币外汇发展的主要动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以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构建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框架,并结合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和中国实际,给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时空和国际货币职能三维演进路径,最后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