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18)
2023(16784)
2022(13819)
2021(12692)
2020(10769)
2019(24451)
2018(24357)
2017(47414)
2016(25521)
2015(28511)
2014(28526)
2013(28322)
2012(25762)
2011(22970)
2010(22935)
2009(21539)
2008(21537)
2007(19537)
2006(16840)
2005(15289)
作者
(72120)
(60718)
(60584)
(57642)
(38609)
(28887)
(27469)
(23629)
(22863)
(21556)
(20505)
(20446)
(19267)
(18893)
(18771)
(18656)
(18268)
(18010)
(17564)
(17307)
(14884)
(14851)
(14728)
(13809)
(13677)
(13559)
(13452)
(13444)
(12090)
(12065)
学科
(111200)
经济(111050)
(99135)
管理(92613)
(87893)
企业(87893)
方法(52315)
数学(43236)
数学方法(42736)
(37276)
(34301)
业经(32191)
(26454)
财务(26399)
财务管理(26350)
中国(25378)
(25218)
企业财务(25048)
农业(23770)
技术(20293)
(19474)
(19186)
贸易(19178)
(18914)
环境(18866)
(18655)
理论(18421)
地方(18416)
(18062)
(17819)
机构
学院(371407)
大学(366417)
(157018)
经济(153971)
管理(150247)
理学(129460)
理学院(128249)
管理学(126294)
管理学院(125605)
研究(114307)
中国(90152)
(76465)
(74811)
科学(67164)
(60569)
财经(60450)
(56440)
(56171)
(54753)
中心(54476)
业大(53303)
研究所(50224)
经济学(47819)
农业(47470)
北京(46218)
财经大学(44643)
(44001)
经济学院(43373)
(42847)
师范(42415)
基金
项目(244532)
科学(195075)
研究(180249)
基金(179915)
(154672)
国家(153341)
科学基金(134418)
社会(116407)
社会科(110503)
社会科学(110474)
(96653)
基金项目(95489)
自然(86874)
自然科(84887)
自然科学(84864)
自然科学基金(83387)
教育(83022)
(79877)
资助(73026)
编号(72865)
成果(57549)
(54832)
重点(54424)
(53635)
(52183)
创新(49523)
(49451)
课题(49360)
国家社会(48131)
教育部(47683)
期刊
(174546)
经济(174546)
研究(104377)
中国(67386)
(64470)
管理(58896)
(56331)
学报(51336)
科学(49782)
大学(40494)
学学(38734)
农业(38156)
技术(34966)
(34717)
金融(34717)
教育(31578)
财经(30476)
业经(30314)
经济研究(26772)
(26145)
问题(23247)
(22110)
技术经济(20798)
财会(19334)
(18212)
统计(17891)
现代(17677)
商业(17371)
(17207)
(17030)
共检索到543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潘见独  顾锋  张涛  
碳排放权的限额-贸易机制是人类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在二氧化碳排放的配额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是市场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起到核定成本调整供求的作用,影响企业的最优化行为结果。通过建立二阶随机模型,研究了制造业企业面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不确定性时的减排科技最优投资路径和最优碳排放权交易量,并利用伽马分布生成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预测情景,使用SAA方法对二阶随机模型进行近似解求解,得到排放权交易机制下减排科技的最优投资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瑾华  陈强远  
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绿色转型研究由"增长的极限"转向"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从转型过程与转型绩效视角界定绿色转型内涵,并探究主动转型和被动转型两种方式对绿色转型的影响。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视角梳理了体制机制障碍、意识障碍、技术障碍、资源障碍四重挑战,并阐述了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四大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环境规制措施;加快建立多效环境制度与工具体系;加快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形成绿色消费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霞  徐永锋  
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调节变量模型,以16个制造业子行业为样本,利用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作用是部分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的,制造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即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制造业行业,越有可能通过流通服务业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自身效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宁朝山  
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原材料采购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更普遍;在价值链方面,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结构、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管理方式方面,互联网更新传统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制造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建琴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制造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制造业为了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向以顾客为中心、以服务为重点的新型服务质量竞争转变,制造业的服务化升级赢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制造业服务升级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电子商务的路径选择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在制造业服务化升级过程中我国电子商务成长路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制造业提升综合竞争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庆康   林乐芬  
制造业大省的制造业低碳转型关系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局。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数据,分析样本省份制造业及其子行业的碳减排成效,并实证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省份制造业总体实现了制造业发展与碳减排目标的协同推进,但碳减排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且各子行业差异较大。实证发现,煤炭消费占比高是限制制造业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获得绿色技术专利、加大绿色金融支持等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碳减排;行业人均资产是影响重点领域子行业碳减排成效的主要因素;是否涵盖高技术产业、煤炭消费占比、内部研发支出是影响非重点领域子行业碳减排成效的主要因素。推进制造业碳达峰应遵循“瞄准重点领域—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绿色创新—强化环境规制—加大财金支持”的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石丽静  
在完备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市场退出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存在政府干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退出是否依然遵循上述规律?本文尝试从政府干预的视角切入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市场退出行为。通过构造劳动力流动管制、金融抑制、政府补贴、减少政府干预指数等政府干预指标,并运用1999-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经验考察,研究发现:地区劳动力流动管制越严格,金融抑制程度越高,企业市场退出的风险越大;政府补贴强度较高时,会显著增加企业市场退出风险;企业负责人与政府打交道时间占比越长,企业市场退出风险越大。此外,我们还尝试使用企业层面的劳动力价格扭曲及资本价格扭曲刻画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研究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不会显著影响国有企业市场退出,但会增加其他类型企业市场退出风险;资本价格扭曲度越大,国有与外资企业市场退出风险越小,其他类型企业则相反;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市场退出影响最大,资本价格扭曲会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市场退出概率,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市场存活概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之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以及生产服务性作用,能够实现我国制造业结构的改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可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商贸流通业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基于价值链参与度系数及位置系数,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及分工地位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作用进行全面剖析,最终提出商贸流通业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提升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荣  
辽宁是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形成门类齐全、重大技术装备成套综合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是,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乏力、产业优势削弱等现象。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面临重新选择战略方向和领域的抉择。一方面,海洋制造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在辽宁拥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外市场拥有良好的前景;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扶持有助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地完善、战略联盟建立、核心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泽永  江可申  
文章利用2004~2011年分行业面板数据,考查了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情况看来,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6.2%,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分所有制考查看,30个行业的国有、外资、民营制造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民营企业增长最快;从分行业考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行业次之,资本密集型行业最低;从双重分类考查看,技术密集前提下外资企业表现最好,资本密集前提下民营企业最优;而劳动密集前提下,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各有优劣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刘书彤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全赋能效应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条路径实现,其中,通过技术进步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合理化、高级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较大,而赋能技术效率的效应相对较小;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挥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赋能作用,使得数字经济深度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南方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优树  吕炜遥  李灵喆  陈马丹玺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背景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以成都市制造业为例,对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背景下成都市制造业产业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基础进行梳理,研究了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成都市产业的影响路径,并采取区位熵这一指标对成都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订为成都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包括政策利好、国际分工优化、开放互通以及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因素,而成都市仍有一些产业专业化发展程度不足。充分发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向效应,避免外来冲击,有助于实现成都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做好“建圈强链”工作,提高自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开放,提高成都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区域产业关联空间的整合力度,同时要利用好国际规则,加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往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俊夫   李晓云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方式已成为制造业企业推动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选择,而绿色转型则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采用异质性研究的方法,调查和分析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研究前沿和标杆实践,归纳得出,驱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来自环境规制、技术驱动、利益相关者压力、绿色市场需求及绿色文化。同时,企业根据自身的产业特性和资源禀赋,通过绿色创新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制造服务化升级及数字化赋能等路径实现绿色转型。基于国内外绿色转型前沿理论及企业转型实践,构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前因、路径及策略的框架模型,提出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策略建议:制定绿色战略、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绿色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晓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近年来,国家颁布多项环境政策来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但是,经济活动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各种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会对制造业发展产生限制和影响。目前学术界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主要是以制造业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受到环境规制的影响来展开的,研究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成果还比较少。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整体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在具体的环境规制开始执行后,就会加重企业的生产成本负担,产生对技术创新消极的"资源挤占"效应。同时,环境规制产生的积极"创新补偿"效应也会带动制造业逐渐走向"清洁化",在行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十分积极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环境规制产生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时间序列以及Panal Data多元回归模型,基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结论:环境规制的实施会对制造业产业内结构升级产生限制作用,却促进了制造业产业间结构升级。为更好的发挥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约束,本文最后建议,发挥环境规制的正外部性作用,进一步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灵活使用环境政策,创新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集聚的有机结合;完善相关政策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李金峰  
制造业对外投资是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释放和提升产业优势的重要途径。基于中间国家情景,从产业优势重构与区域格局重构两个维度构建产业升级与外生要素整合的协同演进机理,提出制造业对外投资的"产业周期—优势条件—投资指向—投资行为—投资效应"分析框架,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对优势领先部门、优势消退部门、平行或劣势部门、相对优势部门对外投资的路径进行分析。在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应加强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分类引导,结合产业发展优势和对外投资需要,构建完善多层有序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