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6)
- 2023(10338)
- 2022(8646)
- 2021(7997)
- 2020(6607)
- 2019(15147)
- 2018(14862)
- 2017(29004)
- 2016(15427)
- 2015(17045)
- 2014(16719)
- 2013(16423)
- 2012(14686)
- 2011(12929)
- 2010(12495)
- 2009(10886)
- 2008(10145)
- 2007(8545)
- 2006(6986)
- 2005(5837)
- 学科
- 济(64895)
- 经济(64849)
- 管理(47395)
- 业(41341)
- 企(33708)
- 企业(33708)
- 方法(33068)
- 数学(30060)
- 数学方法(29687)
- 环境(18125)
- 农(17756)
- 财(15909)
- 地方(14034)
- 中国(13943)
- 学(13705)
- 业经(13348)
- 农业(11767)
- 划(11119)
- 务(10857)
- 财务(10825)
- 财务管理(10802)
- 贸(10701)
- 贸易(10694)
- 和(10587)
- 易(10383)
- 企业财务(10330)
- 制(9454)
- 融(9158)
- 金融(9156)
- 生态(9143)
- 机构
- 学院(208030)
- 大学(205957)
- 济(88412)
- 经济(86816)
- 管理(86749)
- 理学(76024)
- 理学院(75317)
- 管理学(73983)
- 管理学院(73609)
- 研究(64979)
- 中国(49209)
- 京(41232)
- 科学(39795)
- 财(38853)
- 业大(32793)
- 农(32585)
- 财经(32201)
- 中心(32054)
- 所(30577)
- 经(29471)
- 江(29470)
- 研究所(28064)
- 经济学(27726)
- 经济学院(25243)
- 范(25236)
- 院(25048)
- 师范(25000)
- 北京(24984)
- 农业(24895)
- 财经大学(24278)
- 基金
- 项目(154381)
- 科学(123681)
- 基金(114934)
- 研究(111333)
- 家(100226)
- 国家(99514)
- 科学基金(87468)
- 社会(72679)
- 社会科(69024)
- 社会科学(69005)
- 省(62419)
- 基金项目(61719)
- 自然(58027)
- 自然科(56598)
- 自然科学(56584)
- 自然科学基金(55531)
- 划(50829)
- 教育(50493)
- 资助(46398)
- 编号(42942)
- 重点(34898)
- 部(33993)
- 发(33548)
- 创(32582)
- 成果(31295)
- 创新(30531)
- 国家社会(30497)
- 科研(30411)
- 教育部(29570)
- 人文(29350)
共检索到287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洪振 张吉岗 郑沛
固碳和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为重要的措施,文章基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启动,运用修正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云南省森林面积进行预测,结合试点省份的碳交易价格对云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固碳作用进行价值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未来15年内,云南省竹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下降趋势,森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及净经济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各类林木净森林面积将以6.67%的固有速率增长。(2)森林固碳价值与森林面积规模、森林林种的环境适应程度、储存固碳量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3)2017—2032年,平均每年云南省森林固碳价值预计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93%,成为拉动云南省第一产业特别是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沛 杨林伟 韩玮 李富娜
森林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价值。论文以云南省森林资源为例,采用房地产评估中常用的假设开发法为主要评估方法,结合森林资源所反映的社会效益价值增长特征,运用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的两阶段现金流折现模型,通过构建模型体系,分别从直接社会效益和间接社会效益两个维度对云南省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价值进行评估。其中,直接社会效益包括就业价值和景观游憩价值,间接社会效益包括科教价值、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通过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影响权重得出直接和间接社会效益模型,以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森林生态总体社会效益价值模型并计算云南省森林社会效益价值。同时,将各部分价值结果分别与云南省第三产业GDP、人均GDP及云南省GDP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云南省森林社会效益价值现有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今后的森林资源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元藩 温庆忠 艾建林
利用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5次复查数据,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对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2 353.81×108元.a-1,其中提供非直接产品的生态产值为12 224.36×108元,占服务功能总价值的98.95%;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2 220.33×108元,占总价值的98.92%;产品提供价值为129.44×108元,占1.05%。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是其直接产品提供价值的94.41倍,表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远远高于其直接利用价值。云南省森林总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0.02%,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全...
关键词:
云南省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价值 评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伯 刘秀丽 郑沛 朱叙同
云南省森林资源丰富,其中蕴含的水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巨大,文章以云南省森林水土生态服务功能综合价值的研究为基础,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和小波神经网络对云南省森林面积和年均降水量进行预测,进一步构建水土生态服务功能综合价值模型和水足迹承载力方程,估算云南省森林水资源生态承载人数,反映云南省森林水土生态服务功能在弥补云南省水资源紧缺方面的影响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以禹 吴柏海 周彩贤 陈峻崎
通过碳交易等市场机制补偿林业生态建设,可有效解决财政机制下生态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供需"不挂钩"的弊端,并基于此探索生物多样性银行、生态产品标签等其他市场化补偿机制。本文分析新西兰、澳大利亚国家碳市场补偿林业生态建设的制度设计,总结其合法性基础、关键运行机制及特色补偿政策,并比较国内6个省份试点碳市场在市场化补偿机制方面存在"接口单一和上限控制"的双重限制、林业碳汇场外项目级参与单一补偿模式等主要弊端。最后提出修订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突破5%碳抵消限额限制、增加国家财政如碳税或配额拍卖收入返还对已有森林保护活动付出机会成本的补偿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景兆鹏 马友鑫
西双版纳地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近年来该地区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根据2001年、2005年、2009年的Landsat7 ETM影像的分类结果,并结合此3年的MODIS17A3的NPP产品数据和西双版纳州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西双版纳地区生态系统价值进行评估,试图了解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和特点,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1年、2005年和2009年西双版纳州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分别为1 221.44、1 100.64和1 066.32亿元;涵养水源功能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在降低,供给服务和美学与旅游的价值在增加;有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逐年降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志雄
本文借鉴当前国际碳排放权和森林碳汇市场交易模式,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森林碳汇自愿交易模式和约束交易模式,并从市场交易要素、市场运行模式等方面对森林碳汇市场构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关键词:
碳交易 森林碳汇 市场构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英 张小全 刘云仙
概述国内外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分析中国森林生态交易市场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国际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发展迅速,而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起步较晚,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还处在建立和发展阶段,但具有较大的潜力,并且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是森林碳汇交易顺利进行的保证,森林发展空间大,森林固碳能力增长潜力大,开展森林碳汇项目具有许多优势。建议增强公众意识,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规范管理,做好供应方权益保障,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中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森林碳汇交易 市场 现状 潜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彩霞 孙海清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态势以及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差异。结果表明:2006—2016年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之前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波动,2012年之后耦合协调发展逐渐稳定趋向良好(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62);云南省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显著,普洱市与昆明市耦合协调发展良好,怒江州与迪庆州耦合协调发展较差,其他州(市)都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因此,云南省应注重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合理开发林产品;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失调衰退的州(市)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恒 王弟 赵鹏
以山西省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连续三次森林资源清查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碳税法对山西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评价山西省森林碳汇交易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三个清查期内,山西省的森林碳汇经济价值呈连续增长趋势,不同林型中杨树、栎类和油松对碳汇经济价值的贡献最大,不同林分中天然林贡献大于人工林,不同林龄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从层次分析结果可知,区域政策最为重要,其次是法律法规,排名第三的是专业人才,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权重值相差不大,排名第六的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分析可知,今后山西省在碳汇交易方面,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制度、注重森林碳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建设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完善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汤旭 郑洁 冯彦 李燕坤 王时军 张大红
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改进传统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并建立了一个包括森林承载和社会压力2类指标的指标体系,以云南省129个区县为样本,运用模糊物元法来评价该省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森林生态安全。为动态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规律,引入了空间相关分析技术。结果表明:(1)森林生态安全指数等级最高的区域一般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而最差的在云南省东北部和东南部少数区域。(2)这4个年度的森林生态安全平均值分别为0.353 4,0.377 9,0.311 4和0.458 7,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010年的平均值意外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过快,所以应适当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3)从时间变化来看,云南省99.20%的县域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河口县、屏边县和红河县是改善幅度最大的3个县,这与它们都位于云南省南部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关。(4)从空间相关性来看,4个年度全局莫兰指数的P<0.01,所以云南省各区县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显著的集聚性,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高—高集聚的区县一般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占比11.63%,而低—低集聚区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东北部,占比10.85%。建议在低值集聚区域限制大型开发,并进行以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为主的生态修复;在高值集聚区域可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发展限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新扩 王丽君 宋增禄
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评价其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将碳资产价值理论引入森林碳汇领域,提出一种评估森林碳汇碳资产价值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方法,继而通过实例估计某森林碳汇项目碳资产价值的合理值,并对该项目碳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1)森林碳汇具有较高的、可度量的碳资产价值;(2)碳资产理论能够为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估和计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3)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项目碳汇量和碳汇价格,与碳汇价格变动相比,项目碳汇量变动对森林碳汇碳资产价值具有更大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见 任秀峰 夏凡 庞婧
新一轮集体林产权改革是否会导致农户过量采伐林木从而抑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一直存在争论。以改革所形成的产权强度为切入点分析认为,改革使得集体商品林的产权强度高于集体公益林。基于云南省2005年和2015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以森林资源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作为森林资源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公益林作为对照控制组,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商品林作为实验组,采用DID模型实证检验产权强度差异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套改革提高了农户持有的商品林地的产权强度,产权强度的提升又通过激励农户的经营行为,提高了林地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农户持有的集体商品林没有出现过量采伐。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强度 资源增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见 任秀峰 夏凡 庞婧
新一轮集体林产权改革是否会导致农户过量采伐林木从而抑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一直存在争论。以改革所形成的产权强度为切入点分析认为,改革使得集体商品林的产权强度高于集体公益林。基于云南省2005年和2015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以森林资源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作为森林资源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公益林作为对照控制组,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商品林作为实验组,采用DID模型实证检验产权强度差异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套改革提高了农户持有的商品林地的产权强度,产权强度的提升又通过激励农户的经营行为,提高了林地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农户持有的集体商品林没有出现过量采伐。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强度 资源增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健生 陈莎 彭建
雪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生态干扰之一,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并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利用2000-2011年SPOT NDVI长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基于SG滤波函数进行时序重建,采用灾后同期影像的图像阈值法,以常年多灾的云南省2008年雪灾为例,进行雪灾森林植被受损评估。评估结果与全国灾情月报中的云南省雪灾范围基本一致,全省森林雪灾受损面积达12.09%,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迪庆州、怒江州。对森林雪灾受损程度分析表明,全省重度受灾县7个,中度受灾县13个,轻度受灾县45个。对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条件的叠加分析表明,海拔3300~4000 m、坡度5~15°、处于东坡或东北坡中坡位的森林植被受损最严重。本研究有助于实现森林雪灾损失的快速评估,对有效规避次生灾害、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