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9)
2023(11728)
2022(9971)
2021(9310)
2020(7885)
2019(18029)
2018(17790)
2017(33637)
2016(17667)
2015(19642)
2014(19383)
2013(18783)
2012(16789)
2011(14796)
2010(14458)
2009(13062)
2008(12718)
2007(10827)
2006(9115)
2005(7935)
作者
(47610)
(39955)
(39514)
(37771)
(25161)
(18881)
(18089)
(15530)
(15335)
(13941)
(13605)
(13432)
(12520)
(12338)
(12331)
(12146)
(11863)
(11852)
(11395)
(11312)
(9578)
(9532)
(9532)
(9122)
(8993)
(8895)
(8763)
(8679)
(7935)
(7750)
学科
(67796)
经济(67684)
管理(57073)
(51152)
(43801)
企业(43801)
方法(32852)
数学(29120)
数学方法(28673)
(22003)
(17459)
中国(17092)
(16851)
业经(15601)
(14271)
财务(14205)
财务管理(14171)
企业财务(13496)
(11782)
贸易(11773)
(11739)
农业(11515)
(11493)
地方(11477)
(11437)
理论(11310)
(11310)
银行(11291)
技术(10982)
环境(10977)
机构
大学(241784)
学院(240539)
(99409)
经济(97472)
管理(96377)
理学(84098)
理学院(83262)
管理学(81730)
管理学院(81252)
研究(74284)
中国(56719)
(49304)
(48914)
科学(43360)
财经(38913)
中心(36084)
(35486)
(35360)
业大(35027)
(34685)
(34467)
经济学(31425)
研究所(31109)
北京(29569)
财经大学(29322)
(29121)
师范(28720)
经济学院(28497)
(27729)
农业(27663)
基金
项目(170120)
科学(135958)
基金(126326)
研究(124452)
(109428)
国家(108576)
科学基金(95468)
社会(80986)
社会科(77003)
社会科学(76988)
基金项目(67210)
(66361)
自然(61967)
自然科(60593)
自然科学(60578)
自然科学基金(59466)
教育(58933)
(55558)
资助(50689)
编号(48952)
(38675)
成果(38557)
重点(38304)
(36656)
(36576)
(35307)
国家社会(34500)
创新(34384)
教育部(34020)
课题(33620)
期刊
(102376)
经济(102376)
研究(67000)
中国(45242)
(40846)
管理(38196)
学报(35213)
科学(32399)
(31324)
大学(28722)
学学(27300)
技术(24201)
教育(23898)
农业(21313)
(20792)
金融(20792)
财经(19231)
(16468)
经济研究(16199)
业经(16033)
问题(13464)
财会(12008)
(11594)
理论(11344)
技术经济(11064)
科技(11048)
(10890)
会计(10832)
统计(10717)
(10318)
共检索到343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肖龙强  邓称怀  侯琳熙  
针对现有聚甲基丙烯酸酯精准合成技术存在金属催化剂残留及产品颜色化问题,设计了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碘介导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综合实验,合成了分子量精确可控、具有极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考察了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量分散系数。并将所合成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继续引发单体聚合,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证明了所得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端基活性。该实验涉及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反应动力学行为研究,对促进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学习及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肖龙强  邓称怀  侯琳熙  
针对现有聚甲基丙烯酸酯精准合成技术存在金属催化剂残留及产品颜色化问题,设计了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碘介导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综合实验,合成了分子量精确可控、具有极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考察了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量分散系数。并将所合成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继续引发单体聚合,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证明了所得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端基活性。该实验涉及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反应动力学行为研究,对促进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学习及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郭腾飞  
丙烯酸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既具有橡胶的特性,又具有热塑性塑料的性能,高温可流动、可塑化成型。丙烯酸酯为柔性链段,侧链的极性酯基可以为材料提供耐热、耐油等特性。因此本文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和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THFMA)为主要单体,其中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为软段,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为硬段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全丙烯酸酯热塑性弹性体。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LMA和THFMA进行溶液共聚合反应,根据核磁共振分析对共聚物中两单体比例进行量化,根据Mayo-Lewis方程对两单体的竞聚率进行测定,从而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强  曹爱丽  黄积涛  王友诚  孙继友  
本文报道了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SMA)三元共聚单体浸入木材细胞壁与激活的纤维素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构成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SMA-WPC),经物理机械性能、吸水性、耐酸性检测,该材料硬度比素木提高了20%~35%,抗压强度提高了35%~45%,经98%浓硫酸3天浸泡,重量损失率下降22%,而在水介质8天浸渍,吸水率下降50%,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塑化前后的微观结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皓  郑化  李单  易英  
通过合成聚氨酯的预聚体,并成功的用三种苯酚类封闭剂对其封闭,随后用封闭聚氨酯预聚体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得到了水性的环境友好型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复合乳液,并对封闭异氰酸预聚体与复合乳胶膜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DSC)、热重分析测试(TGA)以及万能力学仪测试.还研究了三种不同苯酚类封闭剂对异氰酸酯的封闭,并通过加入少量的封闭型聚氨酯,对聚丙烯酸酯进行化学交联改性.相对于单一的聚丙烯酸酯膜,得到改性后的复合膜,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均得到提高,而且随着聚氨酯含量的增加,膜的抗拉伸强度上升,同时,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多的聚氨酯会破坏成膜过程,导致膜的性能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明涛  储富祥  王基夫  蒋秋娜  王春鹏  
以丙烯酸松香(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R-2-HEA)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研究AR-2-HEA本体聚合的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随着AIBN用量的增加,反应焓变逐步上升。在非等温条件下,在相同引发剂用量下,不同的升温速率,焓变基本相同。n级反应法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5.58×1013×exp(-103.1×103/RT)(1-α)0.941;在等温条件下,相同引发剂用量不同温度本体聚合的聚合反应焓变基本相同,随着聚合温度的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得到较大提高,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48×1014×exp(-105.9×103/RT)(1-α)1.0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明  宋传虎  卢迪  王欢  孙立苹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乳液接枝共聚反应成功合成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HPC-g-PBMA)。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HPC-g-PBMA的溶解性能,利用热重分析(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合成接枝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C-g-PBMA的结构及表观形貌较HPC发生了改变,热塑性能得到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抗强酸、抗强碱和抗有机溶剂侵蚀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该合成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图9表7参1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明涛  王基夫  储富祥  庞久寅  王春鹏  
用细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氢化松香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高分子乳液,考察聚合过程中氢化松香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粒子粒径的变化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粒子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聚合前后单体液滴的粒径和聚合物粒子的粒径基本保持不变;氢化松香的引入降低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加宽了分子量分布,其影响与理论预测的结果相一致。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大玉  赵坤  周魁斌  孙鹏辉  武金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主要的建筑装饰材料之一,一旦被点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目前针对背板对PMMA向下火蔓延影响的实验研究较少.该文利用自主设计搭建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背板对2mm和5mm厚PMMA向下火蔓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背板对固体可燃物向下火蔓延存在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更大的热解前缘角度及更小的平均火焰高度、质量损失速率和火蔓延速率,该抑制作用在2mm厚度PMMA上更加明显.基于有无背板工况下的传热模型,结合燃烧稳定阶段样品热解区域形态参数,对质量损失速率及接收总热量反馈预测值大小进行对比,发现背板的存在会导致样品接收总热量反馈减少,进而导致更小的质量损失速率和火蔓延速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姚传进  雷光伦  徐晓红  王丹  达祺安  
结合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将微流控技术引入大学生创新实验中,设计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聚合物微球可控制备"创新性实验,建立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可控制备装置与方法。实践表明,新实验技术的引入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科交叉研究视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通过科研实验项目和创新实验项目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铮  王逯屏  李建章  
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对影响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乳液性能的7个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三元共聚乳液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乳化剂特别是聚乙烯醇的种类与用量是影响共聚乳液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加入少量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改善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的耐水性作用明显。从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共聚乳液在固化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间有交联反应发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玲  王正  张书香  
该文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应用于麦秸/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新型偶联剂——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及合成的共聚物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时引入较高比例的功能性官能团单体N-羟甲基丙稀酰胺(NMA)和丙烯酸-β-羟乙酯(HEA),用K2S2O8或K2S2O8/FeSO4热引发聚合,近100%的单体转化率和无凝胶的乳液聚合不可兼得;使用助还原剂NaSO2的K2S2O8/FeSO4引发体系,单体转化率可接近100%,而且乳液的综合性能好.将合成的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异氰酸酯PAPI复合偶联麦秸/回收LDPE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麻文杰  夏勇  杨晶  李妮  周尽花  孙汉洲  
桐油酸丙烯酸甘油酯是一种新型的丙烯酸类单体,可以将含有共轭三键的桐油酸基团引入到丙烯酸树脂的高分子链段中,提高丙烯酸树脂涂膜的性能。研究了桐油酸缩水甘油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制备桐油酸丙烯酸甘油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于0.11 mol桐油酸缩水甘油酯,以1.4%(wt,以桐油酸缩水甘油酯计)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物料比n(桐油酸缩水甘油酯):n(丙烯酸)为1:1.1,在110℃下反应2h,桐油酸丙烯酸甘油酯的收率为97%。产品的结构经IR、1h nmR表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建峰  龙玲  于家豪  
【目的】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自乳化苯乙烯丙烯酸酯(SAE)表面处理剂。在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带有亲水性羧基的丙烯酸作为乳化剂,丙烯酸既与其他单体发生交联反应,赋予最终产品良好的机械强度,其羧基的存在又赋予最终产品一定的亲水性。这样既可保证传统表面处理对装饰原纸纸张性能、尤其是关键参数适印性的提高,又能保持装饰原纸的吸收性。【方法】采用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单体,引入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制备自乳化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用作装饰原纸表面处理剂,考察丙烯酸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硬、软单体质量比对乳液性能及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使用扫描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英纯   刘如   龙玲   陈明贵  
【目的】褶皱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我们的生活中,受这类天然结构的启发,人工制备的表面褶皱结构可以赋予材料低光泽度和抗指纹等一系列特殊性能。为了探究褶皱结构在木制品涂层上的应用,从褶皱形貌的变化来系统解释褶皱对涂层宏观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LED灯–准分子灯–UV汞灯分段固化系统,制备了一种可以在木制品表面自发形成褶皱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并进一步调节固化系统中的辐照能量,使涂层具有可控的光泽度和抗指纹性能。【结果】当LED灯–准分子灯–UV汞灯辐照能量分别为200、15和300 mJ/cm2时,涂层在85°时的光泽度为5.2;此时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指纹性能,表面的指纹可以在30 s内消失;涂层的机械性能也有一定提高,磨耗量达到最低为0.05 g/100 r,硬度由H提升为4H,附着力由2级提升为0级。同时对自褶皱涂层的耐久性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涂层在经过500次抗指纹测试后仍然能保持较低的光泽度。另外,由于褶皱表面的存在,涂层表面具有较好的耐黄变性能。【结论】通过调节辐照能量可以改变自褶皱结构的波长和振幅,对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表面结构进行简单、高效和大规模的调控,褶皱表面使涂层具有低光泽和抗指纹的性能,同时提高了涂层的力学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