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8)
2023(16276)
2022(13964)
2021(13127)
2020(10862)
2019(25065)
2018(24808)
2017(47160)
2016(25474)
2015(28363)
2014(28019)
2013(27281)
2012(24888)
2011(22169)
2010(21895)
2009(19655)
2008(18649)
2007(16040)
2006(13707)
2005(11550)
作者
(71926)
(59660)
(59154)
(56342)
(37901)
(28755)
(26897)
(23526)
(22835)
(21105)
(20450)
(20000)
(18925)
(18685)
(18584)
(18283)
(17973)
(17864)
(17144)
(17139)
(14758)
(14482)
(14471)
(13784)
(13425)
(13209)
(13198)
(13154)
(11942)
(11917)
学科
(94678)
经济(94563)
管理(75602)
(71314)
(61011)
企业(61011)
方法(46382)
数学(40039)
数学方法(39464)
中国(25519)
(25199)
(24194)
业经(22184)
(22010)
技术(21036)
地方(18717)
理论(18341)
农业(17115)
(16594)
(15960)
贸易(15947)
(15733)
(15537)
(15469)
财务(15464)
环境(15432)
财务管理(15430)
企业财务(14614)
(14116)
(14075)
机构
大学(348078)
学院(346532)
管理(139756)
(131979)
经济(129038)
理学(122168)
理学院(120849)
管理学(118475)
管理学院(117865)
研究(112930)
中国(82750)
(73757)
科学(72827)
(58665)
(57019)
(55249)
业大(54798)
中心(52287)
研究所(50957)
(49976)
财经(47727)
北京(45930)
(45898)
师范(45327)
农业(44913)
(43621)
(42207)
(40795)
技术(39508)
经济学(39010)
基金
项目(249910)
科学(196604)
研究(180969)
基金(180632)
(158722)
国家(157393)
科学基金(135631)
社会(112297)
社会科(106326)
社会科学(106298)
(99003)
基金项目(96095)
自然(90210)
自然科(88154)
自然科学(88129)
自然科学基金(86554)
教育(84758)
(83677)
资助(73637)
编号(73468)
成果(58086)
重点(56313)
(55475)
(54356)
(52941)
创新(51190)
课题(50921)
科研(48102)
大学(46749)
教育部(46574)
期刊
(136975)
经济(136975)
研究(96859)
中国(66699)
学报(58025)
科学(52758)
管理(52459)
(50304)
(44384)
大学(44311)
教育(44115)
学学(41509)
农业(35406)
技术(33898)
(25450)
金融(25450)
业经(23036)
财经(22428)
经济研究(21787)
图书(19470)
(19159)
科技(19073)
(18808)
问题(17392)
技术经济(16900)
(16665)
理论(16222)
业大(15400)
实践(15003)
(15003)
共检索到491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恒进  
文章在概述创新理论研究轨迹的基础上,认为创新研究已经进入"系统范式"阶段;根据创新是超越现有模式的非重复性实践的朴素内涵,文章从创新主体逐渐复杂化的角度阐述了创新行为的嬗变,并结合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态势实证了嬗变过程;综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嬗变,文章得出创新系统是为实现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的转换由创新主体为开展相应创新活动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并由此概括了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江明  周卫华  汤建民  
运用词频统计及共现方法分析了2000~2009年国内学术期刊《财经理论与实践》所发表的2000余篇论文的所有关键词及被引情况,得出该刊近10年的学术轨迹情况、被相关期刊的引用情况、高影响力作者及高影响力论文的情况。研究结果反映了国内金融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特征及动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宇  张英华  张继林  
企业对优势技术固有的依赖性和初期形成的思维、行为惯性导致了企业在遭遇破坏性创新时丧失了执行力,最终造成了企业的失败。而破坏性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对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执行力的演化轨迹进行了研究,从而为企业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提供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华  张丽芳  
农民工现象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本文依循横向时间轴,以外出动机、身份建构、社会接纳、迁居模式、社会生活与就业格局等为刻度,结合社会转型与渐进式政策修正,兼顾农民工动态特征及其过程的复杂性,图谱理性渐变中农民工嬗变轨迹,为终结农民工提供问题诊所。基于新的问题域,进一步探源其背后的实践逻辑,以城乡边界为逻辑起点,顺沿农民工问题逻辑线条流动经历或流动史,推导出未来农民工人群或然走向,亦即终结农民工问题的逻辑进路:阶段性市民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艳华  
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区域发展研究中一个广泛使用的分析框架,并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性的依据。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类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对区域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区域边界的界定、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的构建和组织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嵎喆  蒋云飞  
本文通过对"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分析,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内涵和国外实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多从出台相关法律和制定专项计划,明确企业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的主体地位,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利用技术转移,加强产学研协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手段,保证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尚文杰  
随着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工匠精神内涵也发生了嬗变。学术界对这一嬗变的实质存在不同观点,亟需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加以澄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基础,分析新时代科技创新中工匠精神的嬗变动力、实质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工匠精神主题活动的960个数据样本,通过均值分析、趋势分析验证相关研究假设。结果显示,自2016年工匠精神重返公众视野以来,其内涵已发生科技向度的嬗变;在生产力发展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工匠精神在形态上日渐技术化和思想化,内容上逐步专业化和体系化,其实践性和时代性得到增强;然而,新时代工匠精神仍然保留着传统工匠精神的普遍适用性,上述嬗变是后者在解释学意义上的完善和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轶  王峥  高菲  
以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地理学视角,从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内涵出发,探讨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的理论框架,进而分析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特性,并结合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归纳出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三种模式:纵向协同模式、横向协同模式和网络协同模式。最终得到构建多层级网络化协同创新治理体系、着眼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引领、在关键子区域上落实和突破、围绕创新价值发挥城市特色功能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淑芬  
本文从共生是一种普遍现象入手,对创新系统进行了新诠释,构建了基于创新单元U、共生模式M与共生环境E三要素的创新系统(S)理论,即→S=f(→U,→M,→E),提出了"供需空洞型创新系统(A)"、"企业需求拉动型创新系统(B)"、"研发机构推动型创新系统(C)"与"供需集成型创新系统(D)"的四大创新系统类型,分析了创新系统演进的两条路径A→B→D与A→C→D,并对创新系统共生体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框架可概括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创新系统概念,并能解释政府介入的合理性,对实践推进有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旭晓  
运用非期望Minds模型和灰色系统动态方程对我国内地7大区域30个省份2012-2017年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进轨迹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偏低,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省域之间绿色创新效率不均衡的特征比较明显;我国7大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演化发展轨迹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交替领先,西北地区一直垫底;我国七大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和西北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首要阻力在于政府支持不足,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的主要阻力是环境规制,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主要障碍因素分别是信息化和市场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军  冯乾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种金融服务拓展与普及的创新金融活动。投资回报的泛货币化、需求推动的金融创新以及共生性的金融生态系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实现"渠道"或"平台"的突破和优化,提高资金支付的效率,实现多元化、深层次的资金供求匹配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金融抑制下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变革、金融生态群落的沉淀以及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根据发展动因理论、发展模式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可构建互联网金融的理论逻辑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史新宇  
计算机、智能通信及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的普及运用造就了城市的大数据环境。收集、提取和分析城市中的各种时空数据,并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对研究城市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多源轨迹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城市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并基于此进一步研究城市居民的职住空间平衡和分离现象。主要采用移动轨迹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轨迹数据分析模型,从语义聚合的角度分析,针对城市居民通勤的轨迹数据进行计算。并以上海市出租车和社交网络的轨迹数据为对象,分析上海市居民当前的职住空间整体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经路  宋士博  王华宾  
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源自区域经济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融合了聚集经济、经济地理学、国家创新系统等观点,现有文献已从资源、系统动力学、网络及演化等视角展开探索,构建了平面结构和因果关系的理论框架,尝试了相关测度方法,检验了微观和宏观影响机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已有文献侧重于对创业生态系统元素的识别,而没有充分考虑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业生态系统在借鉴系统动力学、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动态框架、分析制度的影响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关注生命周期、跟进数字创业、分析治理机制、探索新兴经济体的创业生态系统是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