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58)
2023(22257)
2022(19140)
2021(17804)
2020(15188)
2019(35036)
2018(34394)
2017(65134)
2016(35769)
2015(40584)
2014(40481)
2013(39767)
2012(36812)
2011(33013)
2010(33108)
2009(31073)
2008(31136)
2007(27818)
2006(24272)
2005(21848)
作者
(103752)
(86644)
(85935)
(82071)
(55268)
(41552)
(39264)
(33809)
(32726)
(31093)
(29515)
(29208)
(27637)
(27577)
(26929)
(26663)
(26146)
(25609)
(25017)
(24860)
(21410)
(21385)
(21222)
(19858)
(19404)
(19393)
(19377)
(19258)
(17524)
(17371)
学科
(145870)
经济(145692)
(117702)
管理(113213)
(103242)
企业(103242)
方法(66437)
数学(55208)
数学方法(54486)
(44391)
(42092)
中国(38663)
业经(38490)
(30517)
(30433)
财务(30426)
财务管理(30364)
(30119)
地方(28868)
企业财务(28834)
农业(28490)
(26650)
贸易(26633)
理论(26490)
(25823)
技术(25587)
(24519)
(23160)
银行(23095)
(22309)
机构
学院(507689)
大学(506314)
(202682)
管理(199776)
经济(198242)
理学(171336)
理学院(169431)
研究(169185)
管理学(166409)
管理学院(165476)
中国(130565)
(108814)
科学(105088)
(96521)
(87312)
(85859)
中心(77937)
研究所(77670)
(77283)
业大(76265)
财经(75915)
(68950)
北京(68791)
农业(68475)
(66116)
师范(65436)
(61911)
(61641)
经济学(60136)
财经大学(56117)
基金
项目(337795)
科学(265274)
研究(245374)
基金(243849)
(213389)
国家(211449)
科学基金(181584)
社会(153452)
社会科(145290)
社会科学(145249)
(132979)
基金项目(128616)
自然(119128)
自然科(116381)
自然科学(116348)
自然科学基金(114289)
教育(113603)
(111770)
资助(101007)
编号(100345)
成果(81472)
重点(75785)
(74115)
(71652)
(71618)
课题(69497)
创新(66533)
科研(64737)
教育部(63215)
大学(62805)
期刊
(226576)
经济(226576)
研究(148846)
中国(102710)
学报(81756)
(79292)
(79122)
管理(77228)
科学(74171)
大学(61824)
学学(58087)
教育(57812)
农业(54224)
技术(47079)
(46591)
金融(46591)
业经(38072)
财经(37714)
经济研究(35644)
(32369)
(31539)
问题(29099)
技术经济(26446)
图书(25542)
(24847)
统计(24410)
科技(24252)
(23679)
理论(23422)
现代(23060)
共检索到766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宗国  范学爱  
作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必须率先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以支撑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基于扎根理论,对11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得到具体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联合体视角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熵权组合赋权模型对2016—2020年中国18 27家A股制造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指数整体较低,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东中西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呈现扩大趋势;南北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制造业为主的南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水平较高;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受研发创新协同的影响较大,后者是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鉴于此,国家层面应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示范区企业支持政策体系;示范区层面应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培育高精尖人才科研团队、搭建智能化研究联合体为发力点;企业层面以示范区企业研究联合体作为新引擎,聚焦示范区企业核心技术难题,促进示范区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宗国  丁晨辉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必须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发挥集聚、示范、引领、辐射的巨大作用。本文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由研发创新投入系统、创新组织支撑系统、创新基础环境系统、创新功能辐射系统、创新经济产出系统所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实证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区域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东中西之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发创新投入系统的决定作用明显,据此提出以研究联合体为立足点构建示范区产业研发生态圈、建立以创新型领袖企业引领的跨示范区研究联合体企业创新平台、加强研究联合体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社会氛围等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辉  马宗国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经过十多年的演化和发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升级路径。研究联合体的产业根植性特性,为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升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本文以中关村、深圳、山东半岛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联合体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升级路径,揭示一般路径升级演化规律。本文研究发现和贡献为:(1)基于研究联合体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可从研究联合体创新物种、研究联合体创新群落、研究联合体创新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形成发展过程依次展开;(2)研究构建的一般升级路径模型包括研究联合体企业升级、产业发展、平台构建、人才支持、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六条升级路径,六条路径互动发展共同促进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升级。本文基于研究联合体视角揭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升级过程,对于当前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薛薇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永飞  白全民  王金颖  季小妹  
从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效率入手,构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各指标按照投入和产出的性质进行分类,并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最后利用交叉DEA模型评价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的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得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效率是DEA有效,但其交叉效率水平仍处于中等水平,创新效率需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婷婷  戚湧  
在提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力创新内涵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力创新内在机理分析,研究发现:(1)创新驱动、创新服务、技术推动、环境建设是影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力创新的四大主要因素,均对聚力创新效益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创新驱动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经济效益)影响最显著,创新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技术效益)影响最显著,技术推动对从业人员人均工资(社会效益)影响最显著;(2)全要素变化对聚力创新效益的影响明显大于单一因素变化,因此不同创新要素之间要不断适应和相互匹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红娟  丁宏  朱军  何程  黄倧睿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整合了9个国家高新园区资源,苏南的创新发展绩效仍较中关村等自创区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得到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等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向东  阳柳  
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整合原有创新要素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目的,需要做适当评估。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应用多期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评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效率。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地区创新驱动效率,但示范区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一些因素抑制了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包括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投资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困难、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有必要通过加快创新平台建立及完善、加大高精人才培育力度、建设示范区协同发展网络等来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创新驱动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曦  魏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是检验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准。运用"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选取了反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详细评价了各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研究认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要素的投入力度、结构优化的程度以及创新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升示范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其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促进示范区的功能效应发挥。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滋   张树满  
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归纳研究对象相关数据,深入分析案例概况,探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研究发现,满足国家与市场需求、发挥领军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实现“科研—中试—产业化”创新链内部一体化、获取政府各项政策支持和聚集、管理和培养“高精尖”人才是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7条重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