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4)
- 2023(13236)
- 2022(11706)
- 2021(10891)
- 2020(9154)
- 2019(21240)
- 2018(20928)
- 2017(40867)
- 2016(21975)
- 2015(24736)
- 2014(24439)
- 2013(23905)
- 2012(21541)
- 2011(19132)
- 2010(18589)
- 2009(16558)
- 2008(15681)
- 2007(13111)
- 2006(11011)
- 2005(8945)
- 学科
- 济(85219)
- 经济(85131)
- 管理(62121)
- 业(59274)
- 企(49411)
- 企业(49411)
- 方法(44786)
- 数学(39680)
- 数学方法(39138)
- 农(22595)
- 财(20882)
- 中国(20116)
- 业经(18828)
- 学(18256)
- 地方(16269)
- 农业(15295)
- 贸(15020)
- 贸易(15016)
- 易(14576)
- 理论(14472)
- 务(13964)
- 技术(13945)
- 财务(13895)
- 财务管理(13867)
- 环境(13846)
- 和(13437)
- 企业财务(13151)
- 制(12646)
- 划(11997)
- 教育(10884)
- 机构
- 大学(303442)
- 学院(302147)
- 管理(125367)
- 济(117079)
- 经济(114643)
- 理学(111024)
- 理学院(109849)
- 管理学(107755)
- 管理学院(107222)
- 研究(94297)
- 中国(67165)
- 京(62688)
- 科学(60908)
- 财(50346)
- 农(48767)
- 业大(48571)
- 所(45323)
- 中心(43575)
- 财经(42320)
- 研究所(42106)
- 江(40730)
- 范(39434)
- 师范(39035)
- 经(38785)
- 农业(38469)
- 北京(38352)
- 院(34927)
- 经济学(34761)
- 州(33345)
- 经济管理(32790)
- 基金
- 项目(223036)
- 科学(176061)
- 基金(162975)
- 研究(160791)
- 家(142272)
- 国家(141129)
- 科学基金(122501)
- 社会(101114)
- 社会科(95915)
- 社会科学(95888)
- 基金项目(87616)
- 省(87431)
- 自然(81599)
- 自然科(79735)
- 自然科学(79716)
- 自然科学基金(78264)
- 教育(74621)
- 划(73549)
- 资助(66591)
- 编号(65436)
- 成果(50680)
- 重点(49506)
- 部(48937)
- 创(46657)
- 发(46652)
- 课题(43896)
- 创新(43481)
- 科研(43204)
- 教育部(42126)
- 大学(41835)
- 期刊
- 济(115400)
- 经济(115400)
- 研究(80921)
- 学报(49582)
- 中国(48566)
- 科学(45063)
- 管理(43319)
- 农(42835)
- 大学(37889)
- 财(37118)
- 学学(35807)
- 教育(32176)
- 农业(30449)
- 技术(27357)
- 业经(19963)
- 财经(19393)
- 融(19007)
- 金融(19007)
- 经济研究(18453)
- 经(16466)
- 图书(15905)
- 科技(15330)
- 问题(15308)
- 业(15181)
- 技术经济(14592)
- 理论(14467)
- 版(14283)
- 资源(13787)
- 实践(13496)
- 践(13496)
共检索到405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强 李艳琴
【目的】分析不同省份苦荞矿质元素的特点,筛选判别苦荞产地的有效指标,同时探索苦荞产地溯源和判别的方法。【方法】对苦荞主产区山西、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省的39个苦荞品种中的7种矿质元素Cu、Zn、Fe、Mn、Ca、P和Se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在对7种矿质元素进行逐步筛选的基础上,应用非参数判别的K最近邻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不同省份苦荞品种的矿质元素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云南苦荞Cu、P含量最高;山西苦荞Se含量最高;青海苦荞Zn、Fe、Ca含量最高;四川苦荞Cu、Zn、Fe、Ca、P含量均最低,Mn和Se含量也较低;甘肃苦荞Mn含量最低。Se、Mn、Zn、Ca和P对苦荞分类有极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李勇
【目的】探讨多元素分析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判别牛肉产地的有效指标。【方法】在代表中国4大牛肉产区的吉林、贵州、宁夏、河北共取牛肉样品61个,进行脱脂后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脱脂牛肉样品中的Na、Mg、Al、K、Ca、V、Mn、Fe、Co、Ni、Cu、Zn、Ga、As、Se、Sr、Zr、Mo、Sn、Sb、Ba、Pb共22种元素的含量,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不同地域牛肉样品中元素含量有其各自的特征。河北样品的Mn、Fe、Co、Zn、Ga、As、Se、Sr、Ba和P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区,吉林样品的Ni含量最高,贵州样品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艳 黄洁 林立铭
为进一步研究木薯块根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规律,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薯肉的K、Ca、Mg、Fe、Mn、Zn、Cu含量(干基)分别为333.1~620.8、28.7~150.7、45.0~132.3、1.08~4.10、0.36~1.05、0.47~1.81、0.12~0.32 Mg/100g,部分矿质营养价值优于马铃薯、糙米,不亚于甘薯和小麦;薯皮的Ca、Mn、Zn、Fe、K、Cu含量分别为薯肉的2.4~16.2、3.1~7.8、1.8~7.7、1.1~6.5、1.1~2.6、1.1~2.5倍,...
关键词:
木薯 块根 薯肉 薯皮 矿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本文对云南大叶种、龙井43号、早白尖-6号等8个茶树品种的17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K、Ba、Mn、Cu等9种元素品种间差异显著,而其它元素差异不显著。红茶品种的Cu和K含量一般较高,因此,在选育茶树品种时,要注重矿质元素含量指标。
关键词:
茶树品种 选育 矿质元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分析了四川名茶矿质元素含量及特点。在所分析的18种元素中,四川名茶K、P、S、Ca、Mg元素含量较高(>1500 mg/kg),Ba、Cr、V、Co、Se含量较低(
关键词:
名茶 矿质元素 四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汝学娟 郑阳 杨琦凤 潘光辉
以6个番茄品种为材料,从幼苗期至座果期每周喷洒钙、钾、镁、硼肥等各1次,研究不同矿质元素对番茄裂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钙肥、钾肥的处理下裂果明显降低;镁肥处理对番茄裂果影响较明显;硼肥对番茄裂果影响表现不明显。
关键词:
矿质元素 番茄 裂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邵源梅 李少明 杨天丽 郭咏梅
测定了弥勒县相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的198份水稻糙米、46份水稻精米N、P、K、Mg、Ca、Fe、ZN、Cu和MN等9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198份糙米9种矿质元素在亚种间、品种间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亚种、品种糙米中9种元素的含量差异各不相同,但含量排序均为N>P>K>Mg>Ca>ZN>Fe>Cu>MN;Ca含量在亚种间差异较大,对Ca吸收和积累的能力粳稻明显高于籼稻;Fe含量在非糯稻、软米稻和糯稻间差异较大,对Fe吸收和积累的能力糯稻明显高于非糯稻和软米稻。对46份水稻糙米和精米的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糙米中大部分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精米中的含量,即在去糙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矿质营...
关键词:
水稻 糙米 精米 矿质元素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禄祥 梅文泉 严红梅 李彦刚 黎其万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云南百合品种60份材料的15种矿质元素(S、P、K、Na、Ca、Mg、Fe、Zn、Cu、Mn、B、Mo、Sr、Ni、Al)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ICP-AES同时测定百合中15种元素含量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不同百合品种间矿质元素中S、Na、Mg、Fe、Mn、Mo、Ni含量变异小(5%~13%),而P、K、Ca、Zn、Cu、B、Sr、Al含量变异大(17%~54%);在百合的15种矿质元素中,K和Na,Ca和Mo,Zn和Mn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而P和Mg,Cu和Sr也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其它矿质元素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文章为探讨利用...
关键词:
性状 矿质元素 云南百合 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睦就 薛萍 张云跃 谢旭东 王轶民
以8~10年生的引种试验林为取材对象,分别在1992年4月30日、7月30日、10月30日及1993年1月30日,同时采15个树种当年和1年生针叶,测定N、P、K、Ca和Mg浓度。结果表明,矿质元素浓度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元素浓度高低总趋势为N>K>Ca>P>Mg。松属中单维管束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分别表现为富N、Mg和K、P两种元素含量型。树种间Mg元素季节动态存在显著多样性,N、P、K、Ca动态模式松类树种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关键词:
针叶树种,矿质元素,季节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立红 马志卿 陈安良 张兴
植物抵抗病虫草害的能力与其营养水平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矿质元素与植物抗病虫草害关系及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矿质元素的含量、比例及生理活性等因素对植物抗(感)病虫草害的影响,为从营养角度治理病虫草害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矿质元素 植物抗病虫草害 研究进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霞磊 梁鑫淼 刘佳乐 贾鹏 陈利英 齐国辉
[目的 ]以叶片营养诊断为主的方法对核桃叶片的矿质元素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找出核桃叶片焦枯发生的原因,为核桃生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叶片焦枯程度对核桃树进行分级,测定不同焦枯程度、不同时期核桃叶片中N、P、K、Na、Ca、Mg、Fe、Mn、Cu、Zn、B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并进行叶片矿质元素间、矿质元素与焦枯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焦枯程度的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随着焦枯程度及时间的推移大体呈下降的趋势,焦枯现象会从叶缘向叶片中部发展。病情程度与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与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与Mn、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91。B含量与病情程度的Logistic回归系数值为-0.872,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p<0.05),对焦枯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且喷施不同浓度的B肥后焦枯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 ]测定分析了‘绿岭’核桃焦枯叶片11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发现缺B是引起‘绿岭’核桃叶片焦枯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核桃叶片 矿质元素 生理性焦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雷国芳
选取云南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55个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糙米、精米及其对应种植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糙米和精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并对矿质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水稻品种(系)间差异极大.糙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精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与糙米相似.除Na外,糙米中K、P、Ca、Mg、Cu、Zn等17种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精米.2)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各...
关键词:
水稻 糙米 精米 土壤 矿质元素 云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宣 宋韬亮 刘平 刘孟军
【目的】揭示矿质元素与枣缩果病发生的关系,提出防治枣缩果病的技术措施,为指导枣缩果病这一枣树重大果实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系统比较重病区、轻病区及针对性施肥后枣树叶片和果实中9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在枣缩果病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轻病区枣树叶片中K、Mn、Cu和B含量显著高于重病区,而Ca含量显著低于重病区;果实中K、Mn含量高于重病区,Ca含量显著低于重病区。针对性土施K、Mn肥后,叶片和果实中K、Mn含量显著增高,Ca含量显著降低,枣缩果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由57%降低到15%以下;在补充关键元素(K、Mn)基础上喷施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防治缩果病的效果更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初步确定河北省太行山枣区有效防控枣缩果病的叶片营养指标,即叶片中K含量高于2.06±0.23 mg·g~(-1)、Mn含量高于261.83±21.54 mg·kg~(-1)、Ca含量低于1.07±0.11 mg·g~(-1)。【结论】枣缩果病的发生与K、Mn含量低和Ca含量高有密切关系,补充K、Mn可有效防控枣缩果病。该研究可提供通过土壤施用K、Mn有效防控枣缩果病的新途径。
关键词:
枣 缩果病 钾 锰 钙 林木病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彦肖 王永博 刘树海 王亚茹 李勇 李晓 王迎涛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矿质营养含量变化与花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套3层袋和白袋处理后,果皮中K、Ca、Mg、Fe、Cu、Zn和Mn变化趋势与裸果基本一致。在花后80 d,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K、Mg和Fe含量显著高于裸果,而Ca的含量却显著低于裸果,套白袋的果皮中Ca含量也显著低于裸果。同时套3层袋果皮中Ca/K、Ca/Mg和Ca/(Mg+K)显著地低于裸果。而Cu和Mn含量以套白袋的为最高,其次为3层袋和裸果。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Zn含量在花后80~90 d与不套袋裸果无显著差异,在花后100 d显著的低于对照,但与套白袋的果实无显著性差异。套袋果皮中Ca含量的下降和K、...
关键词:
黄冠梨 套袋 矿质营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 徐跃进 谭远宝 李亭亭 鲁凡 万正杰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育成的红菜薹胞质雄性不育系Eru-3、Eru-5和16个父本材料配制的32个杂交组合进行主要矿质元素Ca、Mg、Fe、Zn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Eru-5和父本D、E、F和H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提高杂种一代矿质元素含量的理想亲本;组合Eru-5×G、Eru-5×H和Eru-3×L具有较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是矿质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Ca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Mg、Zn的遗传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控制,Fe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