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3)
2023(10570)
2022(8725)
2021(8308)
2020(7038)
2019(16485)
2018(16194)
2017(31286)
2016(16777)
2015(18855)
2014(18460)
2013(17778)
2012(15787)
2011(13999)
2010(13710)
2009(12180)
2008(11363)
2007(9613)
2006(7932)
2005(6492)
作者
(47213)
(39494)
(39221)
(37308)
(24841)
(18935)
(17680)
(15653)
(15021)
(13825)
(13431)
(13418)
(12399)
(12288)
(12186)
(12007)
(11809)
(11793)
(11305)
(11219)
(9708)
(9493)
(9431)
(8868)
(8856)
(8715)
(8605)
(8452)
(7942)
(7835)
学科
(65367)
经济(65313)
管理(47370)
(45724)
(38450)
企业(38450)
方法(37491)
数学(34247)
数学方法(33597)
(16891)
(15957)
中国(14880)
业经(13604)
(12768)
理论(11377)
农业(11303)
(10875)
贸易(10869)
技术(10816)
(10674)
财务(10617)
(10597)
财务管理(10592)
地方(10318)
企业财务(10056)
(9701)
环境(9379)
(9262)
(9211)
(7946)
机构
学院(227974)
大学(227118)
管理(93129)
(90149)
经济(88472)
理学(82501)
理学院(81680)
管理学(79883)
管理学院(79483)
研究(69866)
中国(51194)
(46279)
科学(45731)
(40911)
业大(39435)
(38430)
(33883)
中心(33512)
农业(32193)
财经(32120)
(31866)
研究所(31620)
(29569)
北京(27926)
经济学(27560)
(27451)
师范(27093)
(26337)
经济管理(25408)
技术(25296)
基金
项目(169884)
科学(134356)
基金(125077)
研究(118132)
(111507)
国家(110681)
科学基金(95655)
社会(75236)
社会科(71578)
社会科学(71558)
(67215)
基金项目(66438)
自然(65078)
自然科(63685)
自然科学(63667)
自然科学基金(62523)
(56849)
教育(56305)
资助(51737)
编号(46472)
重点(38551)
(37140)
(36173)
(35223)
成果(34774)
创新(33824)
科研(33824)
计划(32833)
教育部(31934)
国家社会(31729)
期刊
(85557)
经济(85557)
研究(56271)
学报(40211)
中国(38369)
科学(36198)
(34994)
管理(33323)
大学(31139)
(30002)
学学(29805)
农业(23955)
技术(22929)
教育(22839)
业经(15422)
财经(15244)
(14923)
金融(14923)
经济研究(14087)
(13437)
(13049)
统计(12631)
科技(11851)
(11849)
技术经济(11673)
(11668)
问题(11557)
业大(11341)
林业(11061)
决策(10364)
共检索到305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东  王璐  朱景乐  李铁柱  王新亮  杜红岩  孙志强  
通过对比外源激素提高杜仲短周期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杜仲胶产量的效果,筛选出合适的外源激素种类及其田间施用质量浓度,为杜仲胶资源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以1年生栽植密度为66 666株·hm~(-2)的杜仲短周期密植矮林为对象,采用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2种外源激素,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比较杜仲叶和皮内杜仲胶含量的变化,苗木生长特性以及叶、皮、茎秆等地上部分生物量指标,分析施用外源激素对杜仲胶产量产生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赤霉素显著促进苗高生长,但对其它指标的增效作用不明显。(2)经质量浓度为1 mg·L~(-1)和5 mg·L~(-1)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后,杜仲叶片内杜仲胶含量达到了4.74%、5.01%,分别是对照的3.21和3.04倍;苗高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26%和16.09%;平均单株叶片数分别均比对照多8片;单株叶片质量分别是对照的2.21和2.25倍;单株树皮质量分别是对照的1.97和2.05倍;叶片生物量为2 993.54和3 089.83 kg·hm~(-2),树皮生物量为576.87和543.78 kg·hm~(-2),茎杆生物量为2 060.71和1 935.24 kg·hm~(-2),分别是对照的2.16和2.23倍、2.00和1.89倍、2.07和1.94倍。按平均含胶量计算,单位面积杜仲胶产量分别达到了167.28和182.90 kg·hm~(-2),分别为对照的4.58和5.01倍。(3)芸苔素内酯通过提高叶片胶含量、苗高生长量、单株叶片数、单株叶、皮、杆干质量等综合效应,在第一个采伐期即表现出极显著提高高密度杜仲矮林生物量和杜仲胶产量的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顺兴  丁欢欢  刘慧东  朱景乐  殷世雨  张学献  杨书涛  孙志强  
以基径和茎长的组合为自变量拟合了杜仲短周期矮林模式中单株叶、皮、杆生物量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单株叶干重和皮干重均以二次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而杆干重以二次项和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其中叶、皮、茎干最优模型拟合的方程式分别为Y=2.618+1.097(DL)+0.003(DL)2、Y=0.068+0.387(DL)+0.001(DL)2、Y=25.545+3.042(DL)+0.010(DL)2/Y=0.690(DL)1.377.残差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数据可靠.模型精度分析表明误差在要求范围内.进一步采用常规的判定系数、估计值标准误和残差分析3个指标来综合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各模型的优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艳秀  刘慧东  杜红岩  苗作云  孙志强  崔发喜  
采用芸苔素内酯、DCPTA、DTA-6、赤霉素对杜仲叶片进行叶面喷施,以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分析4种不同的外源激素对杜仲叶中光合色素、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外源激素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杜仲叶中光合色素和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其中芸苔素内酯对促进桃叶珊瑚苷含量平均比对照增加61%以上,对京尼平苷酸的增效在41.13%60.10%之间,但对绿原酸的合成没有积极效果;DCPTA对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的增效分别在46.52%62.39%和48.27%39.65%之间,但对绿原酸仅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欢欢  张宁  王璐  杜庆鑫  杜红岩  刘攀峰  孙志强  
【目的】测定蒸汽爆破预处理的杜仲器官经碱煮后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实现杜仲全值化综合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叶片、当年生树皮和种皮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爆破结合催化剂联合预处理工艺,考察稳压时间、汽爆压强、催化剂浓度3个因素对杜仲材料结构变化、比表面积、木质纤维素含量以及干物质损失率的影响;经碱煮处理后,测定溶液中杜仲总黄酮的产率。【结果】在压力为1.0 MPa、稳压时间为120 s的汽爆条件下,叶片的比表面积比对照增加1.24倍,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59.17%和37.44%;经过碱煮后,干物质损失率为80.99%,是对照的2.52倍,溶液中总黄酮含量为164.381 0 mg/mL,是对照的4.97倍。在压力为1.8 MPa、稳压时间为220 s的汽爆条件下,树皮的比表面积比对照增加3.42倍,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7.48%和34.97%;经过碱煮后,干物质损失率为61.12%,是对照的1.48倍,总黄酮含量为293.409 0 mg/mL,是对照的17.33倍。在压力为2.2 Mpa、稳压时间为220 s的汽爆条件下,种皮的比表面积比对照增加4.80倍,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68.27%和59.19%;经过碱煮后,干物质损失率为55.47%,是对照的1.41倍,总黄酮含量为228.895 1 mg/mL,是对照的8.04倍。【结论】蒸汽爆破预处理后,杜仲器官的组织结构被破坏,木质纤维素部分降解,比表面积增大使得溶剂可及性大大提高,碱煮后去除的干物质更多,有利于杜仲器官中总黄酮的提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琰  张朝红  崔宏安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NAA,IBA,BA,KT或其组合,研究杜仲嫩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生长素均可100%诱导出愈伤组织,以0.5mg/L2,4-D,0.5~1.0mg/LNAA,1.0mg/LIBA效果较好;2,4-D和BA及KT的组合均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低浓度的BA与NAA和IBA组合能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其中1.0mg/LNAA+0.3~0.5mg/LBA,1.0mg/LIBA+0.5mg/LBA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旺盛,富有光泽,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KT的加入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均起抑制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磊  王震星  刘玉芹  臧风艳  张文华  刘芳  翟学信  
对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影响杂种酸模叶组培效果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分化形成芽的最佳激素配比为MS +1mg/LIBA +1mg/L 6 -BA ;促进芽丛分化的激素配比为1/ 2MS附加 0 5mg/L 6 -BA +0 8mg/LIBA。还对试管内和试管外生根的激素选择及其成活率进行了比较 ,试管外生根明显优于试管内生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敏  赵阳  马志刚  刘攀峰  杜红岩  孙志强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属杜仲科(Eucommiaceae),本科仅1属1种,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名贵经济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2]。杜仲叶、雄花、果皮和杜仲皮都含有多种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2-3]。例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笑林  刘攀峰  朱高浦  朱景乐  
为探索果园化栽培杜仲幼林的生产力水平,创新平原沙区困难立地条件杜仲人工林培育模式,基于4 a连续实测数据测算出平原沙区杜仲果园的生物量及相关计量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果园化栽培模式下建园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杜仲林生物量迅速增加,分别达0.762±0.117 t·hm-2、2.576±0.291 t·hm-2、8.717±0.762 t·hm-2和13.003±1.555 t·hm-2;枝叶比以建园第3年的杜仲林最高,达1.457,枝叶指数以建园第4年杜仲林最高,达0.719;建园1~4 a杜仲果园冠根比差异较大,在1.866~3.985之间波动;非光合部分生物量与光合部分生物量比值在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春太  黎瑜  聂智毅  康桂娟  代龙军  曾日中  
为配合热研7–33–97的推广应用,探寻不同割胶刀次下的适宜激素,以热研7–33–97低割龄橡胶树为试验材料,研究0.5%乙烯利和0.3%茉莉酸刺激采胶与割胶刀次对橡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7–33–97用0.5%乙烯利刺激采胶时,第2刀次为适宜增产期,单株干胶产量高达72.59 g,净胶乳增产率达17.88%,净干胶含量增长率为3.28%;0.3%茉莉酸刺激采胶的情况下,各割次株产胶乳量均下降,仅2~5割次干胶含量增加,在此条件下未获得较高的干胶产量。综合分析,采用上述2种激素刺激割胶时,胶乳产量是影响热研7–33–97干胶产量的主要因素,干胶含量对干胶产量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李芳东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年变化及逐年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果实内含胶特性的年变化特点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前,果皮和果实含胶率变化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果皮和果实含胶率随着果实的生长而迅速提高;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后,含胶率提高缓慢。不同树龄杜仲果皮和果实的含胶率比较稳定。采用高接换雌建园和嫁接苗建园两种方式建立杜仲高产胶果园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铁蕊  赵荣  陈绍志  
运用DEA-Malmquist对药用栽培模式、果园化栽培模式、雄花栽培模式和叶用栽培模式等4种杜仲栽培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的结果显示:4种栽培模式总效率的排序为果园化栽培模式>雄花栽培模式>药用栽培模式>叶用栽培模式;4种栽培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整体效率较好,均值达到0.780;4种栽培模式均处于相对规模报酬稳定状态,总体规模效率均值达到0.912;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对生产要素的投入需要合理化,急需改善涉及到技术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随着杜仲胶资源的广泛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铁蕊  赵荣  陈绍志  
运用DEA-Malmquist对药用栽培模式、果园化栽培模式、雄花栽培模式和叶用栽培模式等4种杜仲栽培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的结果显示:4种栽培模式总效率的排序为果园化栽培模式>雄花栽培模式>药用栽培模式>叶用栽培模式;4种栽培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整体效率较好,均值达到0.780;4种栽培模式均处于相对规模报酬稳定状态,总体规模效率均值达到0.912;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对生产要素的投入需要合理化,急需改善涉及到技术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随着杜仲胶资源的广泛利用,以果园化栽培模式为主的新型栽培模式应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玲  苏印泉  何德飞  
以人工栽培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为试材,探讨了两种栽培模式杜仲林的负氧离子含量及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通过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水分生理指标关系并拟合得:P=71.87 Cond-2.28 Tr-0.07 Ci+8.86 T-154.572。结合其日变化趋势,分析杜仲的光合、水分生理变化对负氧离子的影响,得出,湿度对负离子含量的影响最大,其关系为I=0.053 H-0.319。通过深入研究杜仲的环境效应以及光合、水分生理特性。近一步探讨不同模式杜仲的适应性、环境效用以及其负氧离子含量变化的生理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芳东  乌云塔娜  杜红岩  
以杜仲35个无性系为研究材料,以5 a的性状测定数据为基础,对杜仲无性系叶片性状、树皮性状、果实性状、产量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和改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性状、树皮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性状的重复力均较高,为0.54~0.97。表型变异系数叶片性状和树皮性状的较低,而果实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对较高。分别根据叶片含胶率、树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产量筛选出了4个高产胶无性系,其遗传改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含胶率、树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产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1.10%、54.95%、12.17%和55.22%。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均较好,所筛选出来的无性系可以大大提高产胶量和果实产量,该研究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鹏飞  伍莉  许南萍  
本试验分别用不同外源激素及组合对两批 2 16尾黄鳝进行催产试验。结果表明 :诱导排卵效果以LRH -A5+DOM和LRH -A5+HWHO - 2组合为最佳 ,HCG为最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