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2)
- 2023(16473)
- 2022(13981)
- 2021(13134)
- 2020(11003)
- 2019(25719)
- 2018(25377)
- 2017(48931)
- 2016(26349)
- 2015(29618)
- 2014(29269)
- 2013(28561)
- 2012(25933)
- 2011(23146)
- 2010(23107)
- 2009(20898)
- 2008(20073)
- 2007(17431)
- 2006(14981)
- 2005(12754)
- 学科
- 济(103309)
- 经济(103198)
- 管理(81160)
- 业(76158)
- 企(65949)
- 企业(65949)
- 方法(51292)
- 数学(44298)
- 数学方法(43521)
- 农(26268)
- 中国(26221)
- 财(24793)
- 业经(24022)
- 学(22961)
- 技术(22086)
- 理论(20259)
- 地方(19343)
- 农业(17719)
- 贸(17429)
- 贸易(17418)
- 制(17228)
- 和(17041)
- 易(16940)
- 务(16248)
- 财务(16161)
- 财务管理(16128)
- 划(15443)
- 环境(15276)
- 企业财务(15260)
- 银(14503)
- 机构
- 大学(367077)
- 学院(365815)
- 管理(150493)
- 济(140866)
- 经济(137795)
- 理学(131943)
- 理学院(130548)
- 管理学(127859)
- 管理学院(127187)
- 研究(113889)
- 中国(83332)
- 京(76832)
- 科学(72045)
- 财(62669)
- 业大(54935)
- 所(54775)
- 农(54773)
- 中心(52917)
- 江(51663)
- 财经(51427)
- 研究所(50395)
- 范(48717)
- 师范(48245)
- 北京(47702)
- 经(46986)
- 农业(42888)
- 州(42305)
- 经济学(41996)
- 院(41961)
- 技术(39892)
- 基金
- 项目(259740)
- 科学(206043)
- 研究(189604)
- 基金(189036)
- 家(164367)
- 国家(163013)
- 科学基金(142096)
- 社会(119117)
- 社会科(112834)
- 社会科学(112805)
- 省(102464)
- 基金项目(100405)
- 自然(93923)
- 自然科(91884)
- 自然科学(91864)
- 自然科学基金(90192)
- 教育(89245)
- 划(85858)
- 资助(77829)
- 编号(77618)
- 成果(61649)
- 重点(57597)
- 创(57139)
- 部(56785)
- 发(54217)
- 课题(52965)
- 创新(52728)
- 科研(49622)
- 教育部(49219)
- 大学(49027)
- 期刊
- 济(145804)
- 经济(145804)
- 研究(101244)
- 中国(67179)
- 学报(56934)
- 管理(56455)
- 科学(52831)
- 农(48635)
- 财(47284)
- 教育(45967)
- 大学(43990)
- 学学(41167)
- 技术(35545)
- 农业(34161)
- 融(26169)
- 金融(26169)
- 业经(24944)
- 财经(24300)
- 经济研究(23692)
- 图书(21330)
- 经(20741)
- 科技(19425)
- 问题(18707)
- 技术经济(18648)
- 业(18107)
- 理论(17130)
- 版(16888)
- 统计(16796)
- 策(16148)
- 商业(16019)
共检索到513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春玉
在清晰界定二元式创新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集群企业二元式创新的环境体系:区域环境、产业环境与网络环境;其次创造性构建了二元式创新的知识循环模型;然后提取网络环境的关键网络特征,并结合集群环境特性,分析推断出融入知识循环思考的探索式创新与应用式创新各自适合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
探索式创新 应用式创新 网络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慧敏 辛冲 周宇姼
基于对327家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组织间关系网络对二元创新(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以及利用式学习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组织间关系网络对二元创新具有部分显著的、正向的、直接的影响,其中网络中心度和网络规模对二元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直接的影响,网络联结强度仅对渐进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直接的影响,而利用式学习在组织间关系网络与渐进式创新之间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桂龙 彭有福
本文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的定义,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出它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最后引用加拿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网络中心的案例介绍了它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 网络组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艳红 朱微 孙凯
[目的/意义]在开放式创新的驱动下,外部知识搜索已成为创新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剖析企业外部知识搜索过程,明晰创新网络中企业外部知识搜索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和维系网络关系。[方法/过程]对创新网络和外部知识搜索相关文献梳理,分析外部知识搜索过程,构建基于创新网络的外部知识搜索模型。[结果/结论]外部知识搜索过程由外部知识搜寻、知识吸收、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四个阶段构成。核心企业和边缘企业外部知识搜索模型具有差异性。构建的基于创新网络的外部知识搜索模型有助于企业明确外部知识搜索过程、建立和维系网络关系、开展高效的外部知识搜索活动,为开放式创新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波 齐美茹 谷巧玲
以微观组织麻省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对1998年以来不同的时间窗口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密度演化的特征研究,对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作了统计、分析,并采用MRQAP模型作进一步实证剖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加达到阈值、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表现出"反C型"的特征,即密度达到阈值后,创新网络将呈现出明显冗余性,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信息重复获取、沟通成本增加以及网络活性降低等负面效应。启示产学研合作的微观组织要科学识别并主动优化合作创新网络关系以求创新绩效最佳化。对微观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如何优化、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艳虹 陈彦文 周惠平
以2005-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专利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企业技术生态位对二元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中心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技术生态位宽度对探索式创新绩效和利用式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与利用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网络中心度正向调节技术生态位宽度与二元式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与利用式创新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改善技术生态位及构建网络资源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枢盛 陈继祥
本文剖析了海归独有的人力资本和其国内国际社会网络之间差异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海归的人力资本对创业机会创新性的作用机理,并从社会网络的连接强度和结构洞两个方面,阐释了海归二元网络对创业机会创新性的作用机理,构建了海归基于二元网络的创业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的命题。
关键词:
二元网络 海归 创业 创业机会 创新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鸿佳 侯美玲 宋春华
基于高科技企业数据,检验了社会网络、知识分享意愿与个人创新行为的关系,并将组织二元学习纳入其中,探究它对上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分别对知识分享意愿和个人创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知识分享意愿对个人创新行为也有显著作用。二元学习对社会网络与知识分享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其中探索式学习起到负向调节效应,而利用式学习起到正向调节效应,但二元学习对知识分享意愿与个人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栾梦雪 魏云凤 刘晓燕
为梳理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并从中识别关键因素,从知识特性、组织主体属性、组织间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等多维度出发,构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03-2018年8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阻碍因素有知识复杂性、内隐性、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的阻碍作用最为显著;促进因素有转移意愿、转移能力、接受意愿、吸收能力、关系强度、信任、沟通、网络规模、中心性和结构洞,其中结构洞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强;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集聚因素在吸收能力、接受意愿、知识距离、关系强度、信任、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性与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距离的双重作用得到解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婧祎 李北伟 季忠洋
[目的/意义]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明晰网络嵌入性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展开研究。[方法/过程]以区域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点位置特征、节点联结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且提出了企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风险治理措施。[结果/结论]不同层次的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均具有重要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网络嵌入特征能够提升知识管理绩效。企业通过知识吸收和扩散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了双向循环促进机制。研究可为有效制定知识管理和风险治理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龙 党兴华
鉴于创新活动中组织和惯例之间的互动依赖关系,提出了组织-惯例耦合相依的技术创新网络,从节点负荷、节点容量、子网络内部与子网络间的失效机制入手,构建了相依技术创新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分析不确定干扰下级联失效蔓延的动态演化机制,运用数值仿真探讨了相依模式与关键参数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脆弱性影响,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和惯例节点存在抗干扰能力阈值,小于该阈值会致使相依技术创新网络产生级联崩溃现象;相依网络间耦合强度与抗干扰能力阈值呈近似U型关系,存在最优耦合强度;组织-惯例的对称均匀结构比对称非均匀结构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负荷作用下异配相依模式能够增强相依技术创新网络抵御级联失效的能力;当小于最优耦合强度时,度大失效和随机失效比度小失效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破坏性影响较大,反之,三种不确定干扰方式间的差异性减小。研究结论对提升技术创新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龙 党兴华
鉴于创新活动中组织和惯例之间的互动依赖关系,提出了组织-惯例耦合相依的技术创新网络,从节点负荷、节点容量、子网络内部与子网络间的失效机制入手,构建了相依技术创新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分析不确定干扰下级联失效蔓延的动态演化机制,运用数值仿真探讨了相依模式与关键参数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脆弱性影响,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和惯例节点存在抗干扰能力阈值,小于该阈值会致使相依技术创新网络产生级联崩溃现象;相依网络间耦合强度与抗干扰能力阈值呈近似U型关系,存在最优耦合强度;组织-惯例的对称均匀结构比对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丰义 唐晓华
持续的组织绩效根源于短期绩效和长期适应性之间的平衡,从而根源于探索与利用之间的协同。本文首先运用理论并借助于数理模型,分析了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支持持续组织绩效的机理。然后,以实现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为视角,将网络结构分为紧密性和稀疏性两种类型,运用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紧密网络促进利用性创新却抑制探索性创新,而稀疏网络促进探索性创新却抑制利用性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典型企业实践提出了实现紧密性与稀疏性耦合的静态式和演化式二元网络结构,并分析了二元网络通过支持技术演进、市场演进和组织演进而实现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的机理。以丰田汽车全球复合型二元网络成功实践为例,示范和验证了二元网络的形成机制、结构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勇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组织模式,区域创新网络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载体。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特征,如系统性、开放性、合作性、创新性、相互依存性等。此外,文章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竞争优势在于知识易于溢出、投入要素的易得性、易于进行集体学习等方面。最后,文章对此给出了建议及启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 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