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9)
2023(15077)
2022(12970)
2021(12219)
2020(10269)
2019(23963)
2018(23770)
2017(45906)
2016(24614)
2015(27961)
2014(27869)
2013(27128)
2012(24361)
2011(21789)
2010(21517)
2009(19350)
2008(18551)
2007(15945)
2006(13649)
2005(11510)
作者
(69288)
(57702)
(57288)
(54607)
(36697)
(27792)
(26185)
(22998)
(21939)
(20365)
(19864)
(19212)
(18261)
(17956)
(17917)
(17407)
(17336)
(17230)
(16530)
(16437)
(14233)
(14050)
(13872)
(13188)
(12905)
(12783)
(12763)
(12600)
(11595)
(11409)
学科
(97686)
经济(97586)
管理(73133)
(69213)
(58952)
企业(58952)
方法(50701)
数学(44459)
数学方法(43676)
(25162)
中国(24065)
(23380)
业经(21985)
(20992)
理论(18981)
地方(18625)
技术(18396)
农业(17149)
(16512)
贸易(16506)
(16182)
(16038)
(15596)
财务(15509)
财务管理(15473)
(15025)
环境(14686)
企业财务(14638)
(13954)
(12658)
机构
大学(345380)
学院(344211)
管理(143031)
(131232)
经济(128307)
理学(125660)
理学院(124367)
管理学(121779)
管理学院(121176)
研究(106424)
中国(77070)
(72499)
科学(68677)
(57742)
业大(52574)
(51827)
(51354)
中心(49552)
财经(47843)
(47832)
研究所(47438)
(45601)
师范(45181)
北京(45027)
(43715)
农业(40535)
(39566)
(39393)
经济学(38622)
技术(37962)
基金
项目(247437)
科学(195473)
研究(179965)
基金(179296)
(155802)
国家(154572)
科学基金(134586)
社会(112107)
社会科(106304)
社会科学(106275)
(97450)
基金项目(95465)
自然(89280)
自然科(87289)
自然科学(87268)
自然科学基金(85636)
教育(84477)
(81800)
资助(74621)
编号(74053)
成果(58053)
重点(54896)
(54167)
(52199)
(51489)
课题(50270)
创新(48596)
科研(47549)
教育部(46728)
大学(46326)
期刊
(132449)
经济(132449)
研究(92993)
中国(61536)
学报(53248)
管理(51143)
科学(50000)
(45212)
(43152)
教育(41760)
大学(41104)
学学(38452)
技术(34107)
农业(32248)
业经(23055)
(22545)
金融(22545)
财经(21987)
经济研究(21336)
图书(20378)
科技(19054)
(18670)
技术经济(17843)
统计(17201)
(17019)
问题(16876)
理论(16305)
(16169)
(15739)
资源(15585)
共检索到474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科技人才评价是科技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科技人才评价的动态性特点,利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构建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于科研管理是十分有价值的。本文以知识管理的高级形态知识网络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中的科技人才评价数据信息资源平台为案例,对科技人才评价模式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兆刚  
本文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从组织间科技人才共享的投入、过程和产出三个阶段入手,提炼出影响组织间科技人才共享模式的三个选择维度,建立了三个维度与三种组织共享模式的匹配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匹配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有必要以工程实践为主线,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入手,系统完成对学生创新性工程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娜  伍世代  代中强  王强  
文章基于空间的视角,研究福建县域单元的科技人才发展的网络机理,力图为福建人才建设提供参考。因子分析与ESDA结合的实证分析显示:内部累积率对科技人才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外部吸引力的建设亟待加强;县市科技人才发展已形成以福厦为引擎的网络结构;厦门主导的南部网络与福州主导的北部网络之间虽有差距,但可以通过各自优势的发挥和网络的传导缩小差距进而提升整体效率。在此基础上,对福建人才建设提出针对性参考意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灵希  
质量功能展开(QFD)是基于顾客需求的产品设计方法,本文以企业中的科技人才为样本,将QFD技术引入心理资本质量评价中,将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心理资本评价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质量屋将需求转化为评价策略,证明了QFD模型在心理资本评价中的有效性。实现了科技人才心理资本评价需求和企业心理资本评价策略的有效对接,最后对具体实施企业科技人才心理资本评价提出有益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蓉英  向剑勤  王红星  
探讨社会网络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在理论上的关联,并在关系层次和结构层次上加以论证,进而研究社会网络关系维度中各种因素对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存在的影响。重点是构建一种知识共享模式——在任务驱动下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模式,并研究其应用过程。该模式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关系与结构进行分析,以便找出并解决企业内部知识共享问题,最后提出该模式知识共享的管理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伟  吴淑娴  柯平  孙斌  张静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社区中知识动员参与成员关系结构,探索知识动员模式。[方法/过程]以知乎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TSC(Time-Space-Content)理论进行多维度混合方法研究。TSC理论是指从时间、空间和内容维度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时间维度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空间维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内容维度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借助Ucinet、NetDraw和Nviv11等工具,对知乎社区中关于知识动员的热门答帖评论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在网络社区中知识动员活动的成果主要有三类;网络社区中知识动员行为模式包含6个环节;网络社区中知识动员存在"三—四—四"认知模式,可以理解为"认知主体—认知过程—认知客体"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新焕  林子华  
虚拟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组织形式备受关注。本文从知识网络这一视角出发,分析虚拟科技园区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和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虚拟科技园区知识循环创造模型,提出虚拟科技园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模式,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虚拟化运营中合作伙伴文化背景复杂、合作意图差异及缺乏足够的相互信任所引发的学习智障,建立科学健全的基于组织层面和网络层面的学习机制,并以云南省大学科技园为案例进行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瑞强  姚长青  潘云涛  袁军鹏  
从ESI高被引作者库中的华人科学家入手,通过网络搜集到其中233名科学家的履历信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根据科技人才流动的维度定义流动性指数,从而对科技人才的流动情况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网络结构、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高层次人才流动特征。指出从海外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看,应加强与美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海外人才的合作交流机制的建设,积极利用师生传承、同窗同事、国际会议、来访互访等各种资源和渠道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应尽快建设国家层面的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辉   梁洪力  
科技人才评价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反映了国家的价值认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对科技创新的价值认知已发生变化,新的价值导向集中体现为“四个面向”。当前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转变价值导向方面尚未破题。改革的深层逻辑是建立以新的创新价值认知为基础的评价价值导向,这不仅是评价方式方法上的优化或评价内容的调整,而是一次系统性的变革。同时,研究提出科技创新价值传导的两条路径,即基于政策制定落实的直接路径和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间接路径,分析从国家科技创新价值认知到科技项目、机构、人才计划和奖励、基地平台、学科学位等评估评价评审工作,再到科技人才微观评价的价值传导逻辑与转化机制。最后,从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角度,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围绕“改政府”“放主体”“强社会”“立文化”展开的“四元”改革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斌  
根据理论文献分析,按照强度关系和聚合结构,将知识网络分为4种联结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网络联结模式的企业知识转移路径模型,认为在各种联结模式的作用下,知识按照3个维度、沿着两条非线性路径发生转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靳军宝  曲建升  吴新年  郑玉荣  白光祖  
以2014—2019年我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具有跨省流动的科学家为高层次科技人才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跨省流动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被引科学家省际迁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省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四川等省级行政区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通过入度盈余值来看,广东、江苏、四川、上海和山东等省份人才为净流入状态,吉林、安徽、辽宁、湖南等地为人才净流出状态;根据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北京、上海和江苏处于网络核心位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志  
本文针对知识网络系统支持企业知识管理的问题,分析了企业知识网络、知识链、知识流之间的关系,并将知识网络分为内部知识网络和外部知识网络,进而提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动态模型,并对其实现的关键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刘旸  贺海涛  
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开发与保持一直是国家人才、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与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创新型人才开发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目前普遍面临入孵企业对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孵化器孵化能力相对不足和二次创业等问题。本文以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全新视角,审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要素系统集成、知识流动与共享、风险防范与化解等创新网络孵化的运行机制,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模式的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思光  缪航  曾家焱  
在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科技社团作为科技评价的主体之一,其科技评价也被赋予更多的功能。本文从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研究视角,分析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传统科技评价的影响和对科技社团科技评价功能的新需求,结合我国科技社团开展科技评价活动的现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新模式下我国科技社团科技评价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