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3)
- 2023(17348)
- 2022(14830)
- 2021(13911)
- 2020(11714)
- 2019(26941)
- 2018(26639)
- 2017(51928)
- 2016(28121)
- 2015(31455)
- 2014(31183)
- 2013(30426)
- 2012(27782)
- 2011(24742)
- 2010(24744)
- 2009(22609)
- 2008(22168)
- 2007(19343)
- 2006(17011)
- 2005(14848)
- 学科
- 济(113480)
- 经济(113354)
- 业(102853)
- 管理(95265)
- 企(91849)
- 企业(91849)
- 方法(52964)
- 数学(43198)
- 数学方法(42598)
- 农(35357)
- 财(34658)
- 业经(34020)
- 中国(27605)
- 务(24976)
- 财务(24903)
- 财务管理(24868)
- 农业(24450)
- 企业财务(23582)
- 理论(22674)
- 技术(22642)
- 制(21332)
- 地方(20497)
- 策(20431)
- 学(20147)
- 和(20126)
- 贸(20070)
- 贸易(20064)
- 易(19518)
- 划(19038)
- 环境(16755)
- 机构
- 学院(394752)
- 大学(389003)
- 管理(163644)
- 济(158936)
- 经济(155600)
- 理学(141528)
- 理学院(140129)
- 管理学(137885)
- 管理学院(137167)
- 研究(122542)
- 中国(93492)
- 京(81478)
- 科学(74108)
- 财(74002)
- 农(61588)
- 所(59528)
- 财经(59322)
- 江(58422)
- 业大(57024)
- 中心(56638)
- 经(54062)
- 研究所(53932)
- 北京(50723)
- 范(49895)
- 师范(49486)
- 农业(48031)
- 州(46898)
- 经济学(46540)
- 院(45045)
- 财经大学(43978)
- 基金
- 项目(267543)
- 科学(212385)
- 研究(200087)
- 基金(194265)
- 家(166951)
- 国家(165439)
- 科学基金(145018)
- 社会(125566)
- 社会科(119084)
- 社会科学(119055)
- 省(105602)
- 基金项目(103075)
- 自然(94319)
- 教育(93074)
- 自然科(92204)
- 自然科学(92184)
- 自然科学基金(90539)
- 划(87452)
- 编号(83203)
- 资助(79855)
- 成果(66085)
- 部(59173)
- 重点(58942)
- 创(57630)
- 发(56774)
- 课题(56338)
- 创新(53187)
- 项目编号(51523)
- 教育部(51399)
- 国家社会(50983)
- 期刊
- 济(174601)
- 经济(174601)
- 研究(113707)
- 中国(71799)
- 管理(64218)
- 财(59083)
- 农(56701)
- 学报(55055)
- 科学(53008)
- 教育(46142)
- 大学(43321)
- 学学(40846)
- 农业(39608)
- 技术(38795)
- 融(33202)
- 金融(33202)
- 业经(31342)
- 财经(28753)
- 经济研究(26904)
- 经(24676)
- 问题(22489)
- 业(22465)
- 技术经济(21111)
- 现代(19105)
- 图书(18765)
- 科技(18599)
- 理论(18259)
- 商业(18011)
- 财会(17736)
- 版(17149)
共检索到572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钧谟 朱振中 高厚礼 杜清玲
文章首先阐述企业员工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指出企业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管理方面的不足,认为要有效地进行知识培训,必须首先了解员工的知识缺失,进行科学的知识需求分析。文章在介绍知识约简的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约简的企业员工知识培训决策的方法步骤,并结合算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员工知识培训 知识约简 决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薛万东
本文从知识技能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培训开发及其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策略,对于防范企业培训开发风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知识技能 员工培训和开发 风险控制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左声
知识日益成为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决胜因素,企业能否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既决定了其能否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的优势,也决定了其能否获得强大的行业竞争力。而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有助于企业清除隐性知识共享和转移的障碍,降低员工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提供平台支持。因此,为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的优势、提升行业竞争实力,企业还需在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变革在职培训组织结构,全面建立在职培训课程系统,推进在职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强在职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构建完善的员工在职培训体系。
关键词:
隐性知识管理 在职培训体系 企业员工培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玉杰 尤玉祥
现代竞争的核心已经从早期的效率竞争转为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一个企业实力的核心资源是人才。因此,加强人才建设日益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重点。鉴于现阶段企业员工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从企业员工培训的界定入手,在探讨培训有效性分析的前提下,指出现阶段我国企业员工培训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好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员工培训 有效性分析 问题 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波 孙进
由于企业能力本身并不是一个实体概念,是企业通过其制度与文化对员工所拥有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而形成,而员工能力的提高来自于知识存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因此,只有具体到知识层面的培训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娟 殷群
加强员工培训是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观念、培训体系、培训评估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员工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企业 员工培训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文靓
当今职场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工作变动加剧、岗位轮换频繁、工作——家庭冲突严重、职业病高发等,职场韧性的理论有助于员工深入认识和解决此类问题。本文关注近年西方兴起的职场韧性理论,总结了职场韧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作用情境,分析了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时面临的问题,并基于职场韧性理论提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教育以及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
职场韧性 员工培训 企业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威麟 郭江平 田飞
文章论证了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员工身上投入相同数量的培训投资,组织的风险与收益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单个员工的培训问题建立了培训投资数量与时间优化组合的决策模型,为组织谋求培训投资净收益现值最大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思路。
关键词:
职业生涯 离职风险 员工培训 投资决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常香 王冲
心理拓展训练打破传统培训模式,促使员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积极关注。本文梳理了企业培训缺乏科学认知、模块设计不合理、员工迁移主动性不够等瓶颈问题,结合企业培训目标、内容、形式分析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可行性,从倡导科学理念、科学设计模块、巩固迁移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员工核心竞争力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心理拓展 企业文化 管理效能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科蔚 张建栋
利用信息手段开展企业培训已成为竞争社会企业发展的首选,但企业培训和知识管理的断层导致现代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落后。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信息时代企业培训应该如何与知识管理进行深层次整合,如何改善企业培训中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员工绩效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慧 吴北平
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根本手段。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培训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振朋
假设员工转换工作的"离职成本"是员工的私人信息,对企业而言服从特定分布,企业对员工采取(买方的)三级区别定价。企业的在职培训既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又改变员工离职成本的分布,最终影响员工的离职率和"生产率—工资"之差。这两个作用都会影响企业投资于在职培训的激励。已有文献仅关注后一个激励,本文模型则二者兼顾,研究了企业在职培训的决定因素,以及企业培训与员工离职的关系。本文证明,即使没有压缩的工资结构,企业仍有激励提供一般性员工培训。较高的离职率也可以伴随着较高的培训水平,从而同时实现培训效率和劳动力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振朋
假设员工转换工作的"离职成本"是员工的私人信息,对企业而言服从特定分布,企业对员工采取(买方的)三级区别定价。企业的在职培训既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又改变员工离职成本的分布,最终影响员工的离职率和"生产率—工资"之差。这两个作用都会影响企业投资于在职培训的激励。已有文献仅关注后一个激励,本文模型则二者兼顾,研究了企业在职培训的决定因素,以及企业培训与员工离职的关系。本文证明,即使没有压缩的工资结构,企业仍有激励提供一般性员工培训。较高的离职率也可以伴随着较高的培训水平,从而同时实现培训效率和劳动力配置效率。本文认为这是欧洲"双元制"培训体系的成功经验,可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