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8)
- 2023(13965)
- 2022(11564)
- 2021(10719)
- 2020(9439)
- 2019(21651)
- 2018(21493)
- 2017(41432)
- 2016(22307)
- 2015(25140)
- 2014(25141)
- 2013(24895)
- 2012(22834)
- 2011(20207)
- 2010(20232)
- 2009(19038)
- 2008(19100)
- 2007(17295)
- 2006(14738)
- 2005(13271)
- 学科
- 济(100246)
- 经济(100143)
- 业(93045)
- 企(84768)
- 企业(84768)
- 管理(81433)
- 方法(49276)
- 数学(39962)
- 数学方法(39469)
- 财(31172)
- 业经(30836)
- 农(30025)
- 务(23593)
- 财务(23538)
- 财务管理(23503)
- 企业财务(22284)
- 中国(21632)
- 农业(21291)
- 技术(20741)
- 理论(18442)
- 制(18426)
- 和(17868)
- 学(16989)
- 贸(16903)
- 贸易(16897)
- 划(16756)
- 易(16432)
- 策(16354)
- 地方(15996)
- 体(13738)
- 机构
- 学院(326812)
- 大学(321884)
- 济(136164)
- 管理(135840)
- 经济(133520)
- 理学(117107)
- 理学院(116035)
- 管理学(114193)
- 管理学院(113610)
- 研究(98323)
- 中国(77529)
- 京(66617)
- 财(62366)
- 科学(59708)
- 农(54345)
- 财经(50252)
- 江(49476)
- 业大(48495)
- 所(48449)
- 中心(47603)
- 经(45574)
- 研究所(43799)
- 农业(42994)
- 北京(41024)
- 经济学(40694)
- 州(38966)
- 范(38364)
- 师范(37928)
- 财经大学(37065)
- 经济学院(37016)
- 基金
- 项目(217538)
- 科学(173641)
- 基金(159633)
- 研究(158820)
- 家(137767)
- 国家(136570)
- 科学基金(120022)
- 社会(101539)
- 社会科(96427)
- 社会科学(96401)
- 省(86695)
- 基金项目(85140)
- 自然(78926)
- 自然科(77186)
- 自然科学(77165)
- 自然科学基金(75837)
- 教育(73744)
- 划(71511)
- 资助(65091)
- 编号(64528)
- 成果(50136)
- 部(48364)
- 创(48312)
- 重点(48289)
- 发(46096)
- 创新(44448)
- 业(43976)
- 课题(43053)
- 科研(42068)
- 国家社会(41885)
- 期刊
- 济(149123)
- 经济(149123)
- 研究(87778)
- 中国(57341)
- 管理(53631)
- 财(53360)
- 农(49090)
- 学报(45855)
- 科学(44612)
- 大学(35717)
- 学学(33857)
- 农业(33697)
- 技术(33492)
- 教育(29041)
- 融(26834)
- 金融(26834)
- 业经(26320)
- 财经(25316)
- 经济研究(22786)
- 经(21812)
- 业(20733)
- 技术经济(19733)
- 问题(19707)
- 财会(16977)
- 统计(16478)
- 策(15861)
- 商业(15754)
- 现代(15683)
- 理论(15047)
- 版(15008)
共检索到471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灿
本文首次运用知识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企业集群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框架,构建了包括知识-能力、技术-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维度的企业集群核心能力结构模型,并确定了每一个维度所包含的核心能力要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灿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企业)集群知识活动与管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接着,阐述了开展集群知识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集群知识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进一步发展集群知识活动与管理研究的必由之路;最后,对集群知识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构建了包括技术—经济体系结构、社会—文化体系结构和知识—能力体系结构三个维度的集群知识系统体系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燕
系统工程作为促进企业创新的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方法,相对于我国创新方法体系中的其它成熟方法,其普及程度较低。本文介绍了系统工程方法的概念内涵,通过与TRIZ等方法的比较,分析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独特之处,以及该方法在整个创新方法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我国企业对系统工程认知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从战略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新方法 系统工程 TRIZ 工业工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曦泽
标准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有效的开展企业标准化活动需要结合企业类型选择相适应的方法。本文基于对企业标准化情况的调研以及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企业标准化系统融合模型和方法论空间模型,提出了顶层推动式、底层拉动式两种典型的企业标准化方法。通过将上述两种方法与综合标准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劣以及适应的企业类型,为企业结合实际开展标准化活动提供了参考。最后,对不同方法的典型企业标准化案例进行了对比,印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巨钦
综观已有的企业理论,对企业边界的考察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以交易成本为出发点的契约理论为线索;另一条是以企业生产属性为出发点的核心能力理论为线索。由于两种路径认识企业的角度不同,因此在谁更正确上存有许多争议,但我们在分析企业集群的边界问题时,这两种考察路径是值得借鉴的。鉴于已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集群的边界进行过分析,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即基于核心能力理论试图对企业集群的边界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企业集群 核心能力 边界界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立根 宁云才
从知识的视角分析,企业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与更新;更新知识和集聚组织知识成为培育核心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要获得持续市场竞争优势,就需要引进、创造和积累基于团队知识、组织知识的企业核心能力;知识视角的企业观来源并创新于资源视角的企业观和能力视角的企业观,将决定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和攫取超额租金的决定性因素内化为企业内的团队知识和组织知识,这为培育企业的智力资本和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知识 组织结构知识 核心能力 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昭文 张同建
通过对我国东西部企业在知识转化与核心能力培育行为的最直接数据的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多组分析方法,在微观机理上揭示东西部企业在核心能力培育方面的差异,为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东西部地区 企业核心能力 知识转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沈建明
系统工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沈建明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似乎有这样一个“误区”:一提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搞股份制、公司制,就是进行产权改革;好象股份制、产权“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小立
本文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起源的追溯 ,揭示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渊源 ,并在此基础上 ,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产生背景及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解析。
关键词:
企业核心能力 理论 起源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邢晓柳
文章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结构的非均匀性特征入手,分析了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技术领袖、知识守门人、知识链及新企业衍生四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网络 核心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宗水 刘宇 张健
通过灰关联分析确定量化指标,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制造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知识服务能力做出评价;同时,通过横向对比对集群内部企业知识服务能力进行排序;最后,确定整个集群的知识服务水平以及内部的标杆企业。
关键词:
灰关联分析 制造业集群 知识服务能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敏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服务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小企业发展,对于提高经济增长活力、有效扩大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相关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娄波
企业全球信息系统(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GIS)工程是企业全球化战略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所催生的产物。组织冲突构成了企业GIS工程管理的最大挑战,为此需要发挥企业非正式组织网络与网络角色在GIS工程动态控制中的作用,,强化企业IT部门与全球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企业总部与区域单位之间的知识分享与合作,最终达成GIS工程战略与企业全球商业战略的匹配(alignmen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