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9)
- 2023(17397)
- 2022(14993)
- 2021(14137)
- 2020(11864)
- 2019(27338)
- 2018(27027)
- 2017(51853)
- 2016(28005)
- 2015(31344)
- 2014(31074)
- 2013(30343)
- 2012(27354)
- 2011(24451)
- 2010(24355)
- 2009(22380)
- 2008(21882)
- 2007(19311)
- 2006(16875)
- 2005(14617)
- 学科
- 济(103795)
- 经济(103647)
- 管理(96244)
- 业(86933)
- 企(76634)
- 企业(76634)
- 方法(49423)
- 数学(41922)
- 数学方法(41349)
- 财(32924)
- 中国(27403)
- 农(27123)
- 业经(25679)
- 制(24499)
- 技术(22206)
- 学(21738)
- 务(21620)
- 财务(21534)
- 财务管理(21486)
- 企业财务(20368)
- 理论(19799)
- 地方(19333)
- 银(18022)
- 银行(17980)
- 农业(17949)
- 划(17896)
- 和(17795)
- 贸(17703)
- 贸易(17690)
- 易(17196)
- 机构
- 大学(386172)
- 学院(383854)
- 管理(159491)
- 济(150631)
- 经济(147203)
- 理学(137269)
- 理学院(135812)
- 管理学(133580)
- 管理学院(132818)
- 研究(119444)
- 中国(91598)
- 京(81188)
- 财(73861)
- 科学(72766)
- 财经(58110)
- 所(57271)
- 江(56816)
- 中心(56285)
- 农(55201)
- 业大(54904)
- 经(52853)
- 研究所(51885)
- 北京(50521)
- 范(49564)
- 师范(49113)
- 州(45716)
- 经济学(45084)
- 院(44001)
- 财经大学(43527)
- 农业(42862)
- 基金
- 项目(264820)
- 科学(210198)
- 研究(196587)
- 基金(193207)
- 家(166640)
- 国家(165249)
- 科学基金(144385)
- 社会(124477)
- 社会科(118030)
- 社会科学(118001)
- 省(103716)
- 基金项目(102843)
- 自然(93597)
- 自然科(91475)
- 自然科学(91455)
- 教育(91379)
- 自然科学基金(89812)
- 划(86548)
- 编号(80318)
- 资助(78318)
- 成果(64819)
- 部(58716)
- 重点(58545)
- 创(58314)
- 发(54980)
- 课题(54642)
- 创新(53845)
- 制(51685)
- 教育部(51243)
- 国家社会(51094)
- 期刊
- 济(164155)
- 经济(164155)
- 研究(111583)
- 中国(76164)
- 管理(62658)
- 财(59956)
- 学报(56520)
- 科学(53340)
- 农(49067)
- 教育(45341)
- 大学(44551)
- 学学(41628)
- 技术(35710)
- 农业(33692)
- 融(33048)
- 金融(33048)
- 财经(28599)
- 业经(27027)
- 经济研究(25032)
- 经(24449)
- 图书(20624)
- 问题(20524)
- 科技(19643)
- 业(18921)
- 技术经济(18920)
- 理论(18764)
- 现代(17619)
- 版(17557)
- 财会(17522)
- 实践(17130)
共检索到561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柳飞红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创新人员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创新人员的有效激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作为典型知识型员工的创新人员的工作特点以及对企业的贡献的形式,进而提出相应的激励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秀萍 吴一帆
面对个性张扬、网络依存度高的大学生,现行的大学教育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而一直被广泛运用的大学生激励机制也因为实施对象的特点变化而效果大减。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激励机制,并且通过运用激励理论,创新激励手段,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大学生 教育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武
企业创新人才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博弈的关系。创新人才的贡献是对企业激励的理性决策。企业要构建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才能发挥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产权激励、精神激励、文化激励。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行为。
关键词:
创新人才 激励 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梅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常涛 廖建桥
通过静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发现,在非对称信息下,传统的激励机制会使团队知识共享陷入囚徒困境;对知识共享行为采取直接激励则由于存在激励扭曲问题而无法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团队利益共享计划则可以产生较好效果。基于团队利益共享激励模型,就激励合同的具体设计及如何提高成员知识共享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团队 激励机制 博弈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海军
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企业有必要创新人才激励的形式和方法。本期圆桌谈话就此展开讨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企业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表现出若干激励冲突。政府通过政策组合和优化市场环境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弱化这些冲突的发生。在分析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主体之间的激励冲突的基础上,对政府管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从政策激励和市场激励两方面构建了基于政府管理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月坤
本文以现代激励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游戏激励机制的实质,论述了游戏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并尝试将其移植到普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提出了创新员工激励机制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游戏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 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君 刘伟 游静
异构信息系统集成建立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但项目主体因知识创新投入不能有效补偿而消极参与知识创新,构建有效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成为必然要求。文章将知识创新划分为知识共享、集成方案制定以及集成方案实施三阶段,将传统的两阶段锦标激励演变为针对知识创新的三阶段锦标激励,提出分阶段激励、分阶段确定奖励比例以及分阶段确定奖励额度的激励机制。最后介绍这一机制的应用案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胡淼鑫 禹献云
知识的增长离不开员工之间知识转移,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开展知识转移活动的关键,而知识转移的效果又取决于高位势知识员工转移知识的意愿和低位势知识员工吸收知识的能力。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引入知识吸收系数,探讨高知识位势员工、低知识位势员工和企业三方的利益机制下知识转移的效果,分析了多种激励机制在促进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对知识拥有者采用精神激励加团队收益激励的策略,最有利于员工知识转移。
关键词:
知识位势 知识转移 吸收系数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贝妮
本文通过逐层分解战略目标,明确任务权重;整合评估内部资源,确立激励选项;动态循环考核评价,奖惩能绩积分;自主选择激励方式,满足多元化需求;全程沟通反馈,动态修正系统五大步骤,构建基于"能绩积分"的科技创新人才自选式激励机制,拓展了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研究视角。通过积分兑换激励、积分储蓄激励和积分贷款激励等具体方式实现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长期性、持续性激励,有助于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形成长期承诺,从而促进人才和组织的积极、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能绩积分 自选式激励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付立宏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运行激励机制是指图书馆为引导其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知识管理靠拢,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图书馆的资源分配给其员工、团队或群体,以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从结构上分析,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图书馆 激励 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正周
一、激励的含义 1.激励的中文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侯。’";《史记·洪睢传》中"欲以激励应侯"等句中的"激励"一词都是激发鼓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培玲
农村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创新动力的强弱对农业科技创新有直接影响。创新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农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双创视角出发,推进"众"与"创"的有机结合,激发农村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培玲
农村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创新动力的强弱对农业科技创新有直接影响。创新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农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双创视角出发,推进"众"与"创"的有机结合,激发农村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