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5)
- 2023(14792)
- 2022(12267)
- 2021(11541)
- 2020(9969)
- 2019(22980)
- 2018(22800)
- 2017(44038)
- 2016(23319)
- 2015(26024)
- 2014(25303)
- 2013(24929)
- 2012(22360)
- 2011(19636)
- 2010(19812)
- 2009(18430)
- 2008(18240)
- 2007(16195)
- 2006(14126)
- 2005(12753)
- 学科
- 济(99039)
- 经济(98924)
- 业(97685)
- 管理(90922)
- 企(89906)
- 企业(89906)
- 方法(47382)
- 数学(37994)
- 数学方法(37316)
- 财(32584)
- 业经(31699)
- 农(29733)
- 务(24536)
- 财务(24464)
- 财务管理(24428)
- 企业财务(23155)
- 中国(22247)
- 农业(21034)
- 技术(20680)
- 制(19994)
- 理论(19961)
- 策(18013)
- 划(17969)
- 和(17565)
- 贸(15924)
- 贸易(15911)
- 易(15467)
- 地方(15366)
- 学(15240)
- 体(15207)
- 机构
- 学院(323515)
- 大学(319194)
- 管理(139789)
- 济(133757)
- 经济(131173)
- 理学(119722)
- 理学院(118639)
- 管理学(116639)
- 管理学院(116010)
- 研究(94673)
- 中国(77495)
- 京(66205)
- 财(64709)
- 科学(55201)
- 财经(50583)
- 江(50055)
- 农(50051)
- 经(46077)
- 中心(45852)
- 业大(45364)
- 所(45216)
- 北京(40740)
- 研究所(40428)
- 经济学(39240)
- 州(39181)
- 农业(38893)
- 商学(37881)
- 商学院(37538)
- 财经大学(37534)
- 范(37455)
- 基金
- 项目(215459)
- 科学(173561)
- 基金(159915)
- 研究(159213)
- 家(137460)
- 国家(136272)
- 科学基金(121476)
- 社会(102729)
- 社会科(97634)
- 社会科学(97608)
- 省(84963)
- 基金项目(84393)
- 自然(79651)
- 自然科(78015)
- 自然科学(77999)
- 自然科学基金(76655)
- 教育(74505)
- 划(69824)
- 资助(65114)
- 编号(64500)
- 成果(50327)
- 创(48315)
- 部(47947)
- 重点(47395)
- 发(45090)
- 创新(44352)
- 业(43342)
- 国家社会(42737)
- 课题(42687)
- 教育部(42171)
- 期刊
- 济(149012)
- 经济(149012)
- 研究(90468)
- 中国(64143)
- 管理(60453)
- 财(56121)
- 农(45464)
- 科学(43118)
- 学报(42052)
- 技术(34458)
- 大学(34325)
- 教育(32825)
- 学学(32247)
- 农业(30906)
- 融(28836)
- 金融(28836)
- 业经(26527)
- 财经(25504)
- 经济研究(22811)
- 经(22037)
- 业(20668)
- 技术经济(19214)
- 问题(18874)
- 财会(17370)
- 现代(16091)
- 统计(16007)
- 商业(15541)
- 策(15501)
- 会计(15390)
- 科技(14568)
共检索到483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袁庆宏
当前企业管理与发展理论研究中,企业活力和企业知识管理日益受到关注,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本文以企业活力的知识观为切入点,提出一个包含员工个体、组织整体及外部网络在内的企业知识整合递进模型。该模型以员工的知识创造活性为企业活力源泉,以组织体的知识交换与共享活性为企业活力基础平台,以企业与外部组织的知识网络活性为企业活力价值实现,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企业活力对策系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雪松 许惠龙
企业理论研究往往关注三个基本问题:“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什么”;“为什么企业会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被应用于企业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力图在这三个方面作出理论探索:一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回答企业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二是建立一个基于知识传输的模型,并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四个可以检验的命题;三是讨论该模型对战略管理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企业理论 知识管理 知识传输 企业战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骏 郝治国
实施背景当前,在供给侧改革的大形势下,我国建筑业竞争更加激烈,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建筑施工企业为加快转型升级,就必须凝聚全体员工合力。文化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共识,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丹 杨建君 邓程
基于嵌入性视角,分别引入知识转移、合作模式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深入探究关系质量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的内在机理。利用277份来自全国多地的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型和社会型关系质量均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社会型关系质量通过元素知识和架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在契约治理模式下,经济型关系质量更倾向于通过元素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在股权治理模式下,社会型关系质量更倾向于通过架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单宇 周琪 闫芳超
改革开放以来,以成长性为特征的民营企业快速崛起,成为共同富裕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本文以华源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探索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活力的塑造机理。研究发现:(1)中国民营企业主要通过愿景感召和信念共启塑造企业层活力,通过干部激活和动能激发塑造团队层活力,通过意义给赋和认同建构塑造个体层活力,且组织活力的塑造呈现出由企业层、团队层到个体层不断深化和层层递进的过程;(2)在组织的不同层级,组织活力塑造重点和方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出共识的目标(企业层)、持续的激励(团队层)和贡献的意愿(个体层)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循环。本文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组织活力的探索,从更为动态的视角揭示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活力塑造机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组织活力的理论解释边界,为后续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理论探索提供新的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跃生 王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趋势与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趋势并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并且有助于提高组织交流效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持续提高将进一步促使企业组织结构朝扁平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企业 组织结构 扁平化 人力资本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梅强 童金根 孙锐
探讨中国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领导风格、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一个重要议题。以我国汽车制造相关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研发现,企业转换型领导显著影响组织情绪能力,组织公民行为在转换型领导对组织情绪能力作用过程中扮演中介作色,集体主义导向在以上作用机制中起调节作用。同时,组织公民行为以组织情绪能力为中介,对组织创造力产生显著影响。在创新驱动战略下,对组织情绪能力前因变量及其如何影响组织创造力进行实证探讨,将进一步深化对企业领导风格、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也为企业管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力
核心能力并非总是线性积累的,核心能力积累的过程可能是一个曲线,甚至会进入一个凹陷,这就是企业发展的能力陷阱。自组织学习的概念提出之后,有关组织学习的过程、机制、模型、手段等的文献数以千计,但集中注意力于"通过正确的学习突破企业能力陷阱"的文献却较少。从组织学习社会过程的视角来看,企业组织存在正式等级、地位、声望、利益集团等社会分层,组织之所以陷入"能力陷阱"与之相关;相应地,组织要走出"能力陷阱",也必须将企业内的社会分层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塑造知识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这一信条的人性设定是把知识、求知看作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它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科学的范式是知识人所设定的知识界限,不在这一界限之中的经验和意识都被排斥在知识范围之外,由此,知识人的知识也就脱离了人的生活世界。在这样的知识观的主宰下,知识人的世界是一个意义缺失的世界。塑造知识人的教育信条应当在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中逐渐解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建华 王福英 龚晶晶
文章选取经历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的数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促进知识型员工的学习动机,进而激励其建言行为;知识型员工组织公平感知会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知识型员工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公平感知,会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知识型员工学习动机的影响力;知识型员工组织公平感知会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建言行为的影响,当知识型员工感知到组织公平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文章拓宽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理论层面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员工管理提供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都跃良 卓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已成为企业的首要资源。企业纷纷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实行知识管理。本文就知识管理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分析探讨,阐述了知识管理下企业文化应有的特征。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管理 企业文化 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国运
本文认为,知识管理在IT企业中的运用是将企业知识作为“资本资产”来进行运营的管理实践活动。在知识管理视角下,IT企业的文化是创新的文化、学习的文化、合作的文化、共享的文化。文章提出,培育企业文化应注意其内在精神,IT企业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文化建设,应包括活力、适应性、时代精神、沟通与共享的核心理念与强大持久的执行能力。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知识管理 IT企业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泉文 卢静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的重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认可。随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管理也成为企业创建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尤其是对集体的隐性知识的管理,而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探讨企业如何管理隐性知识资源,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核心能力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文春 张义明
文章以创造力理论和知识整合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针对知识多样性对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多样性通过协调式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提升团队创造力;系统式知识整合对协调式知识整合和团队创造力间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调节协调式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即系统式知识整合高的情况下,协调式知识整合能够完全中介知识多样性和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反之,相应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本研究揭开了知识多样性到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之间"黑箱"中的"黑箱",对提升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