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7)
- 2023(12682)
- 2022(10432)
- 2021(9800)
- 2020(8445)
- 2019(19154)
- 2018(18870)
- 2017(36237)
- 2016(19289)
- 2015(21619)
- 2014(21034)
- 2013(20776)
- 2012(18376)
- 2011(15881)
- 2010(15739)
- 2009(14383)
- 2008(14310)
- 2007(12687)
- 2006(10858)
- 2005(9550)
- 学科
- 业(90082)
- 企(84114)
- 企业(84114)
- 济(80924)
- 经济(80842)
- 管理(80807)
- 方法(40201)
- 数学(31638)
- 数学方法(31236)
- 财(29796)
- 业经(28923)
- 农(25609)
- 务(23370)
- 财务(23319)
- 财务管理(23284)
- 企业财务(22099)
- 技术(19402)
- 农业(18523)
- 中国(17471)
- 制(16746)
- 划(16309)
- 理论(16170)
- 策(15874)
- 和(15607)
- 经营(13943)
- 企业经济(12895)
- 技术管理(12672)
- 体(12658)
- 贸(12624)
- 贸易(12619)
- 机构
- 学院(265589)
- 大学(258459)
- 管理(118524)
- 济(111481)
- 经济(109414)
- 理学(101372)
- 理学院(100524)
- 管理学(99238)
- 管理学院(98705)
- 研究(72299)
- 中国(60667)
- 财(54038)
- 京(51993)
- 财经(42618)
- 科学(41409)
- 江(40293)
- 农(38947)
- 经(38875)
- 中心(36668)
- 业大(36207)
- 所(33090)
- 经济学(32920)
- 商学(32490)
- 商学院(32181)
- 州(31714)
- 财经大学(31643)
- 北京(31246)
- 经济管理(31128)
- 农业(30350)
- 经济学院(29925)
- 基金
- 项目(179315)
- 科学(145373)
- 研究(135044)
- 基金(132868)
- 家(112907)
- 国家(111880)
- 科学基金(100948)
- 社会(88161)
- 社会科(83874)
- 社会科学(83849)
- 省(71576)
- 基金项目(71092)
- 自然(64946)
- 自然科(63569)
- 自然科学(63557)
- 教育(62627)
- 自然科学基金(62455)
- 划(57924)
- 编号(55098)
- 资助(52866)
- 成果(41936)
- 创(41457)
- 部(40037)
- 重点(38938)
- 业(38430)
- 创新(37916)
- 发(37496)
- 国家社会(36772)
- 课题(35906)
- 制(35706)
- 期刊
- 济(121533)
- 经济(121533)
- 研究(70914)
- 管理(50665)
- 中国(49012)
- 财(47990)
- 农(35170)
- 科学(32854)
- 学报(30804)
- 技术(28788)
- 大学(25619)
- 农业(24386)
- 学学(24384)
- 教育(24124)
- 融(23585)
- 金融(23585)
- 业经(22377)
- 财经(21304)
- 经(18425)
- 经济研究(17906)
- 业(17086)
- 技术经济(16202)
- 财会(16129)
- 问题(15625)
- 现代(13749)
- 会计(13538)
- 商业(12976)
- 策(12380)
- 理论(12266)
- 统计(12224)
共检索到386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涛 邢以群 吕明
本文通过对动态核心能力的界定 ,引入以“过程、人、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内涵的概念 ,并以此为出发点说明知识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容 ,给出了一种以知识管理为平台构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动态核心能力 知识管理内涵 知识管理平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法敏 肖赞 樊胜
知识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为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基于知识的动态核 心能力。企业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决定核心能力稀缺且难以模仿,知识吸收决定了企业创造新价 值的能力,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决定核心能力的可延展性,知识的保持与创新决定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企业 在自身知识与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使知识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发生转移和共享, 整合创新而成为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
关键词:
动态核心能力 企业知识 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雪平
动态能力是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知识管理是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与价值,揭示知识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来源,并提出了坚持战略管理的知识导向、注重两类知识的协调发展、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注重知识联盟的应用、构建知识创造的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动态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动态能力 战略管理 知识联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广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一成不变的战略和刚性的核心能力很难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文章从企业战略与动态环境互动入手,分析出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把动态核心能力分解成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两部分,并分析了以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核心能力演化过程和以柔性组织文化为基础的动态能力的实质,从柔性战略的视角分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对企业利用战略与环境动态互动构建动态核心能力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振华 张宁辉
企业和生物体一样,也深深统一于它所处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企业与环境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企业要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冷静而慎重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态位",这样才能避免过度的恶性竞争,使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形成生态位经营。该文在构建企业生态位因子和纬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阐述如何通过生态位因子分离、进化与突变及内外因子匹配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提出通过调整企业生态位来形成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的具体策略,从而从生态位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
关键词:
生态位 核心竞争力 价值链 企业边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向伟勇 陈劲
首先阐述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内涵和本质,界定了其影响因素;然后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种子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接着构建了种子企业动态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针对影响中国种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即信息技术水平、信息化程度、研发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种子企业 核心能力 动态核心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动态能力 产业动态能力 SCP范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动态能力 产业动态能力 SCP范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国梁
动态能力理论自被提出之后,逐渐成为战略研究的重点,但如何构建动态能力仍是一个重要而又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环境变化、知识来源与各种能力的整合与变换融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来构建企业动态能力。变换能力和吸收能力是公司新知识的重要来源,新知识通过外部吸收能力、内部潜在能力和外围能力进入现有的知识体系,企业通过外部能力和内部能力的整合与变换来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能力的整合与变换 企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玲 张润彤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随着企业竞争环境动态性的加剧,企业只有不断整合、构建、重组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近年来,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使得企业间的竞争由个体竞争转变为商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可将动态能力框架扩展到商业生态系统视域,通过对信息空间的搜寻和过滤,锚定企业创新机遇,决定商业生态系统愿景和本企业战略选择。根据战略选择确定资源需求,选择合作伙伴,构建价值网络,获取互补资源,对企业内外部知识和资源进行配置与共享,并保护本企业资源优势,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商业生态系统进入衰退期后,重新寻找新的创新机遇与合作,通过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和不断创新...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 动态能力 出版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洁 张启航 冯俊文 David J.Teece
企业的动态能力不仅决定了商业模式的设计与构建,其强弱程度也影响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及组织机构对新模式的适应与运行。较强的动态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商业模式设计方面的熟练程度,也能加强组织机构整体对新模式的适应性,增加实际运行的可行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商业模式通过对组织机构设计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动态能力,并限制其特定战略的可行性。本文将在动态能力理论框架下,对商业模式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实际案例从模式选择构建、设计创新到对新模式的协调运行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二者间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其中企业高阶动态能力对商业模式的选择、创新与适用的正向影响较强。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商业模式 组织机构 知识资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敏瑢 杨芳芳
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催生了企业对动态能力的渴求。文章从创新生态情境切入,以知识需求差异为依据,将创新生态情境分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和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三种类型,并详细刻画不同情境中,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特点、发展机制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企业培育动态能力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龚一萍
本文从"创造性破坏"的视阈,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进行探析,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与"创造性破坏"之间关联的分析,指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强调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必须以破为首,破除企业核心刚性与组织惰性等四大障碍;创造为本,重在创新。并从构建企业动态能力的视角,探讨企业"创造性破坏"的目标指向、路径与方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绍艳 杜纲
面对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变、市场扰动不断增大的动态竞争环境,大规模定制是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方式,而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实施大规模定制,企业需要构建相应的动态能力。首先对动态能力的内涵、作用和基本能力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资源观的战略管理理论,指出柔性资源是企业构建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进而形成动态能力的基础,最后详细探讨了面向大规模定制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内容,即以环境感知和信息处理为起点,整合运用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制造系统、组织资源和过程关系资源并提高资源的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