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66)
2023(19303)
2022(16062)
2021(14961)
2020(12544)
2019(28636)
2018(28138)
2017(52977)
2016(28210)
2015(31858)
2014(31097)
2013(31018)
2012(28430)
2011(25647)
2010(25673)
2009(23498)
2008(23316)
2007(20889)
2006(18610)
2005(16977)
作者
(78511)
(65537)
(65227)
(61735)
(41821)
(31082)
(29797)
(25440)
(24969)
(23418)
(22369)
(22214)
(20919)
(20851)
(20087)
(20054)
(19509)
(19109)
(18975)
(18845)
(16361)
(15930)
(15751)
(14995)
(14586)
(14584)
(14572)
(14558)
(13245)
(13031)
学科
(123379)
经济(123262)
(103049)
管理(98910)
(90890)
企业(90890)
方法(51456)
数学(41685)
数学方法(41188)
中国(36892)
(35555)
(35442)
业经(35050)
地方(26633)
(26262)
技术(26008)
农业(24632)
(24481)
财务(24415)
财务管理(24367)
(23309)
贸易(23285)
企业财务(23115)
(22671)
(21303)
(21267)
银行(21241)
理论(21133)
(20346)
(19904)
机构
学院(395434)
大学(392875)
(170973)
经济(167469)
管理(163018)
理学(137737)
理学院(136346)
管理学(134532)
管理学院(133722)
研究(131516)
中国(107125)
(84308)
(79336)
科学(75505)
(64435)
中心(62322)
(61611)
财经(61549)
(60323)
研究所(57703)
(56113)
北京(53744)
业大(52799)
经济学(51155)
(50251)
师范(49791)
(49166)
(47684)
农业(46498)
经济学院(45951)
基金
项目(258173)
科学(206510)
研究(194703)
基金(188228)
(162134)
国家(160691)
科学基金(140550)
社会(126482)
社会科(120135)
社会科学(120106)
(100772)
基金项目(98900)
教育(88576)
自然(87878)
自然科(85965)
自然科学(85947)
自然科学基金(84496)
(83643)
编号(78799)
资助(76048)
成果(63231)
(59067)
(58166)
(57663)
重点(57404)
课题(53921)
创新(53682)
国家社会(53066)
教育部(50198)
人文(49331)
期刊
(196446)
经济(196446)
研究(119970)
中国(88721)
管理(68360)
(65175)
(54965)
科学(53176)
学报(51169)
教育(44524)
(41586)
金融(41586)
大学(41116)
技术(40909)
学学(38099)
农业(38098)
业经(32475)
财经(31102)
经济研究(30748)
(27050)
问题(24739)
(24706)
技术经济(23319)
图书(22426)
(20880)
世界(19579)
科技(19187)
现代(19115)
国际(18904)
统计(18264)
共检索到621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冬冬  韩东林  杜永飞  
高技术服务业是我国新型产业,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构建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DEA评价法,对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得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各个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总体较强的结论,同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增加创新资源投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协同创新和改善技术创新宏观环境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东林  周冬冬  刘全清  
构建了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7个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活动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7个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比较了各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利用理想点模型,对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排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总体良好,但行业差异较大。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申静  孟越  杨保珠  
基于创新效用的角度,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年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的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罗公利  田恬  
文章从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同方面的影响分析入手,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给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针对2011年知识溢出对我国29个省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状况进行评价。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际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补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正海  刘肖  路婷  
高技术服务业正逐步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在构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DEA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首先从细分行业角度,对我国高技术服务业6个细分行业2009-2013年创新效率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其次从区域省市的角度,抽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区域内10个省市进行了高技术服务业2013年创新效率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创新效率较强,个别细分行业之间创新效率差异较大,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不均衡,三大区域之间以及三大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高技术服务业创新效率参差不齐,等等。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创新效率提升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珺涵  罗守贵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企业规模角度出发,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探索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不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甚至存在负向线性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惠英  
高技术服务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必然选择。与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达地区相比,安徽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指出,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点,着力推进产业发展的"三大创新";以产业转型发展为关键点,着力延伸产业发展"三大链条";以集聚支撑发展为切入点,着力建设产业发展的"三大载体";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突破点,着力引导产业发展的"三大机制";以财税优惠制度为激励点,着力完善产业的"三大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可通过创新效应、制度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四大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通过直接效应表现出来。邻近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向的直接效应,这主要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及发展阶段有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弘  赵凯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它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有力制度保证。高技术服务业具有显著的创新性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高技术服务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知识产权对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月友  韩东林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月友  韩东林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军  邱兆林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推动作用,FDI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区别。采用2005—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和自主研发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内资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政府研发支出和企业研发支出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研发资本支出的利用效率较低。提高内资企业研发资本利用效率和研发人员素质有利于增强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仰东  
在对高技术服务业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通过比较分析高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和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