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87)
- 2023(20096)
- 2022(16925)
- 2021(15717)
- 2020(13128)
- 2019(30180)
- 2018(29949)
- 2017(57400)
- 2016(31006)
- 2015(34902)
- 2014(34650)
- 2013(34107)
- 2012(31386)
- 2011(28236)
- 2010(28408)
- 2009(26114)
- 2008(25712)
- 2007(22903)
- 2006(20267)
- 2005(18101)
- 学科
- 济(134533)
- 经济(134396)
- 业(107855)
- 管理(101584)
- 企(95240)
- 企业(95240)
- 方法(59034)
- 数学(48482)
- 数学方法(47703)
- 农(38075)
- 业经(37415)
- 财(35770)
- 中国(35682)
- 地方(28684)
- 农业(26597)
- 技术(26101)
- 学(25599)
- 务(25391)
- 财务(25293)
- 财务管理(25252)
- 理论(24973)
- 制(24078)
- 企业财务(23930)
- 和(23480)
- 贸(22500)
- 贸易(22482)
- 易(21802)
- 环境(20294)
- 划(20236)
- 策(19629)
- 机构
- 学院(444432)
- 大学(440355)
- 管理(179378)
- 济(178238)
- 经济(174442)
- 理学(154248)
- 理学院(152612)
- 管理学(149772)
- 管理学院(148956)
- 研究(145302)
- 中国(110412)
- 京(94906)
- 科学(89920)
- 财(81351)
- 农(72880)
- 所(72804)
- 江(67107)
- 中心(66519)
- 研究所(65975)
- 业大(65617)
- 财经(64890)
- 北京(60058)
- 经(58984)
- 范(57861)
- 师范(57304)
- 农业(56786)
- 州(54457)
- 院(53063)
- 经济学(52556)
- 技术(48885)
- 基金
- 项目(298682)
- 科学(236048)
- 研究(219460)
- 基金(215906)
- 家(187732)
- 国家(186089)
- 科学基金(161458)
- 社会(137727)
- 社会科(130646)
- 社会科学(130610)
- 省(118232)
- 基金项目(113689)
- 自然(105368)
- 自然科(102936)
- 自然科学(102912)
- 教育(101582)
- 自然科学基金(101064)
- 划(98279)
- 编号(90334)
- 资助(89499)
- 成果(71839)
- 重点(66654)
- 发(66035)
- 部(65165)
- 创(63779)
- 课题(61908)
- 创新(59075)
- 科研(56582)
- 国家社会(56542)
- 教育部(55970)
- 期刊
- 济(200029)
- 经济(200029)
- 研究(128156)
- 中国(88370)
- 管理(71118)
- 学报(66733)
- 农(66494)
- 财(64498)
- 科学(63266)
- 教育(52171)
- 大学(51193)
- 学学(48055)
- 农业(46348)
- 技术(44990)
- 融(37382)
- 金融(37382)
- 业经(35182)
- 财经(31637)
- 经济研究(31028)
- 经(27229)
- 业(26441)
- 问题(25714)
- 技术经济(24687)
- 图书(23962)
- 科技(21748)
- 统计(20866)
- 现代(20830)
- 商业(20419)
- 资源(20218)
- 理论(20001)
共检索到661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福战 陈树文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过程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矩阵为构建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站在新的研究视角,将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与知识的获取与存储、传递与共享、应用与创新过程相结合,并将人力资源开发的六个阶段划分为关键环节,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福战 陈树文
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外部社会环境影响、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培训工作滞后、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的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已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覃艳华
在跨国公司推行人才本土化的时代,加上中国成为WTO中的一员,大批有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外企陆续登陆我国,对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带来很大冲击。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如何调整和改变,将决定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流向,也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发展。本文就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入世后如何建立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便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
入世 高新技术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齐齐 李辉 冯蛟
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先从理论上探讨和分析了知识管理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进而结合D企业的管理实践,指出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时存在的困境,最后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方式、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方式和企业文化六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星 王润孝
本文通过研究区别于传统企业的适应于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想,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ISN模式,即从岗位管理转向事件管理、从规范管理转向柔性管理、由流程管理转向节点管理,从而达到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目的。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ISN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向南 金光 赵曙明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知识创新模式和以硅谷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新知识创新模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之上 ,本文着重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在不同创新模式下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的组织形态特征 ,并给出了不同类型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典型特点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咏梅 仇相波 陈芳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的核心竞争已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演化为对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本昭 田耕
如何合理配置与高效使用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视的课题。本文运用灰色模型和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以西安高新技术企业前几年人力资源结构分布的历史数据为依据,来预测未来西安高新技术企业所需数量,并求出最有配置方案。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人力资源 灰色系统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冬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越业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和科技的国际化和人才流动加快,以及GE、IBM、SIEMENS、SONY、NOKIA、SAMSUNG等世界级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使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创新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人才已成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所以,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伟伟 梁瑞兵
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文章初步界定了评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分析了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方面受企业性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亚峰 樊秀峰 周文博
针对传统的"永续盘存法"对知识资本积累估计的缺陷及忽略技术外溢对企业研发绩效造成的有偏估计,本文构建知识资本动态积累模型,利用动态面板(DPD)测算四个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对技术形成的贡献弹性为0.02-0.05,行业内企业间的技术外溢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企业的研发绩效,同行业的关联企业或企业集团间的技术外溢能提升企业的研发绩效,这可成为我国企业协同研发的主要组织形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艳平 徐济超
在分析高参与工作系统人力资源实践内容的基础上,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环境、工作性质和人员特征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实践的内容,引入组织氛围作为中介变量,给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的过程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希敏 杜春沈
本文给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及其特征,简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区别,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知识管理策略,即建立知识联盟,整合多重知识;建立虚拟网络组织;加强非正式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网络的建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建平 常菁 黄海滨
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将高新技术企业就业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作为投入变量,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为产出变量,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6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湖北、上海、北京、安徽八省市不同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对其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基于产业发展视角,对各技术领域投入产出效率有效性进行探讨,分析影响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效率 DEA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国义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探讨程国义近年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引人注目的一支重要力量。朝气蓬勃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活力从何而来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这一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