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2)
2023(9809)
2022(8302)
2021(7552)
2020(6419)
2019(14515)
2018(14105)
2017(27208)
2016(13898)
2015(15508)
2014(15110)
2013(14841)
2012(13500)
2011(12200)
2010(11883)
2009(10667)
2008(9666)
2007(7982)
2006(6914)
2005(5891)
作者
(37094)
(31394)
(31066)
(29674)
(19910)
(14716)
(14144)
(12264)
(12031)
(10665)
(10622)
(10559)
(9789)
(9753)
(9620)
(9405)
(9301)
(8909)
(8895)
(8805)
(7795)
(7375)
(7337)
(7308)
(7189)
(7023)
(6612)
(6302)
(6213)
(6030)
学科
(81812)
经济(81756)
管理(41598)
(36329)
方法(32985)
(30805)
企业(30805)
数学(29580)
数学方法(29249)
地方(18256)
中国(15812)
(15410)
业经(14658)
(14218)
(13975)
地方经济(12747)
环境(10346)
(10129)
(10040)
贸易(10035)
技术(9926)
农业(9837)
理论(9691)
(9687)
(9320)
(8622)
金融(8621)
(8589)
(8561)
财务(8528)
机构
大学(199858)
学院(198299)
(95160)
经济(93679)
管理(82480)
理学(72159)
理学院(71496)
管理学(70453)
管理学院(70067)
研究(63855)
中国(46501)
(38922)
(38910)
科学(35621)
财经(32368)
经济学(30992)
中心(29959)
(29579)
(29074)
经济学院(27698)
(27250)
研究所(26574)
业大(25650)
(25099)
师范(24885)
(24326)
财经大学(24279)
北京(23215)
(22981)
经济管理(22382)
基金
项目(139728)
科学(113268)
基金(105540)
研究(103158)
(90447)
国家(89781)
科学基金(79686)
社会(70601)
社会科(67264)
社会科学(67250)
基金项目(56061)
(53225)
自然(49918)
自然科(48824)
自然科学(48812)
自然科学基金(47951)
教育(47573)
(44185)
资助(41954)
编号(40223)
(31901)
成果(31142)
重点(31046)
国家社会(30608)
(30499)
(29910)
教育部(28585)
人文(28118)
创新(28038)
科研(26785)
期刊
(100910)
经济(100910)
研究(57502)
管理(31056)
中国(30190)
(29923)
学报(25360)
科学(25358)
(20534)
大学(20525)
技术(19575)
学学(19460)
经济研究(17453)
财经(16831)
教育(15137)
(14863)
金融(14863)
(14597)
农业(14129)
业经(14097)
问题(13034)
技术经济(12007)
统计(11005)
(9950)
理论(9768)
(9477)
图书(9053)
世界(8987)
商业(8889)
决策(8824)
共检索到280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胜洲  
相对于以理性为基础、以单向因果与独立作用形成的静态均衡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范式而言,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的演化经济学,则是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以循环因果和协同互动为特征的一个总体演化范式:基于有限知识的更优目标和创新策略的微观适应行为;基于知识分工的差异结构和合作秩序的中观功能结构;基于知识积累的经济发展的宏观动态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连国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经济。这是对忽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遵循线性因果规律的传统工业经济的根本超越,因而对作为传统工业经济理论基础的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经济人假定、效用理论、产权理论、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共同体等构成了挑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绍祥  汪浩瀚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科学基础是以线性、时间可逆、统一简单的均衡范式为特征的牛顿力学体系。近些年来崛起的复杂性理论对主流经济学线性、还原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强有力冲击,并在探寻经济系统复杂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由于经济活动为各学科提供了一个分析复杂性系统的最佳样本形式,可以断言:把经济作为一个演化着的复杂系统来研究是21世纪经济学发展的主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军锋  殷婷婷  
行为经济学兴起有助于主流经济学形成层次更高的逻辑演绎体系。本研究探讨其对主流经济学基础的影响,认为:(1)他涉偏好与概率框架下的传递性公理弱化为有限理性提供了公理化基础;(2)使人类经济循环过程扩展到"土地加劳动到商品再到劳动"图式;(3)异质性引发的互补性使得在选择空间中平移局部框架形成全局(一般)框架的途径不再可行;(4)局部框架和一般框架的联系基础转化为描述人类选择的局部框架的形式不变性。行为经济学使得基于人类个体选择行为的可传递性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同时也提供了基于个体选择行为的局部描述框架的形式不变性来重建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一致性与自洽性的方法与途径。本文对促进现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春玉  丁涛  
西方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多受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并随着它的兴衰而浮沉。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学术主流后,制度经济学被边缘化,流通理论的发展也日渐式微。我国流通理论之所以陷入贫困也与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冲击有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而非主流经济学更加活跃。非主流经济学重视对商品流通过程的研究,因而为流通经济学的复兴创造了历史机遇。由于西方的流通理论已经演变为宏观营销学,文章还分析了制度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的兴起对西方宏观营销研究的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文章借助福柯的"知识—权力"哲学观,既对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有关权力与经济学理论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了系统梳理,也为观察、理解和批判性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和视角。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史有关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1)经济学理论难以摆脱权力的深刻影响;(2)那些受到权力青睐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掌握的资源构造一个有利于本流派发展的"真理制度(truth regime)";(3)主流经济学理论一旦形成了"真理制度",容易束缚经济学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文章认为,在中国进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下,"知识—权力"哲学框架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伟  
世纪之交,新的经济形式即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传统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生产力内容、、所有制、分配、市场经济等方面面临挑战。因而,知识经济可能是社会主义完备的物质基础。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学已刻不容缓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尽管内含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却刻意地运用数学模型来包装成一种客观科学,就成了一种以客观和中立为借口抵制批判的"数学骗术",最终将使经济学科退化为一门"伪科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易宪容  
一、引言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色列藉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Kahneman)教授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家史密斯(Vernon L.Smith)教授,以表彰他们分别“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解释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判断与决策”和“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从本体论的角度,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国民和社会的福利,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或生活水平问题。相应地,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既定的资源情况下如何最大化使用问题,即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财富或资源的问题,即古典经济学关心的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显然,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需求是不同的,从而实现福利增进的途径是不同的,这导致了经济学主流取向的演变;另外,研究人类福利的经济学必然涉及到社会公平和使用效率之间关系的问题,因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华  高艳兰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使之备受质疑,其所主张的相关政策在这场危机中惨遭失败。主流经济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基本假设的先天缺陷;原子个体主义方法论的缺陷;对金融复杂性认识不足;崇尚自由市场,忽略收入差距。主流经济学应与非主流经济学和谐发展,注意对发展中国家经验汲取,从资本主义制度寻找解决之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最早的表现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 ,1 9世纪中叶以后表现为科学哲学。本文首先考察了在经济学史中大多数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对哲学的十分熟悉 ,甚至有的就是经验主义哲学家。其次考察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哲学家全面主动地介入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基础的哲学反思 ,即考察了经济学哲学的争论及其成果。最后 ,深入地考察了经验主义哲学内在的认识论特质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科学哲学和经济学哲学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丽静  
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点,循环经济与主流经济学并不矛盾。早在古典经济学时代自然资源和环境就被视作同土地和劳动一样具有稀缺性的生产要素,资源价值补偿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而且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推广也依赖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计量工具,因此二者的一致性远远大于分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非经济因素不同于西方社会,假设条件不符,因此不能简单、直接地照搬这些理论来分析近代中国,必须先进行适用性检验,如果可能的话,需要进行假设条件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的经济史学的一般目标,是在研究近当代中国经济史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限制、校正和还原,研究被一般性理论所抽象掉的非经济因素,即历史文化特征、制度约束条件等。本文反对把经济理论看成是无条件的、不变的和绝对的,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者不应满足于用中国的历史数据来证明某个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或者模仿西方学者发表过的某篇论文的样式,来一个"拷贝不走样"的"中国版",并认为不宜用现代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发展基础和约束条件完全不同的古代社会。中国的经济史学的最高目标是理论、历史、统计三者高度融合,参与开创适用于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学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