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9)
- 2023(7648)
- 2022(6556)
- 2021(6187)
- 2020(5247)
- 2019(12152)
- 2018(11884)
- 2017(23109)
- 2016(11991)
- 2015(13374)
- 2014(12932)
- 2013(12515)
- 2012(11180)
- 2011(9808)
- 2010(9244)
- 2009(7922)
- 2008(7217)
- 2007(5704)
- 2006(4586)
- 2005(3464)
- 学科
- 济(48622)
- 经济(48574)
- 管理(35613)
- 业(33613)
- 方法(28204)
- 企(28198)
- 企业(28198)
- 数学(25150)
- 数学方法(24734)
- 农(12541)
- 财(12108)
- 学(10730)
- 中国(10177)
- 业经(9783)
- 技术(9153)
- 农业(8398)
- 务(8226)
- 财务(8192)
- 财务管理(8173)
- 地方(8049)
- 企业财务(7786)
- 贸(7652)
- 贸易(7650)
- 和(7564)
- 易(7469)
- 理论(7444)
- 环境(7414)
- 划(6810)
- 制(6362)
- 技术管理(5899)
- 机构
- 大学(161233)
- 学院(160433)
- 管理(70194)
- 济(65148)
- 经济(64013)
- 理学(62383)
- 理学院(61756)
- 管理学(60525)
- 管理学院(60241)
- 研究(46812)
- 中国(34523)
- 京(31859)
- 科学(29415)
- 财(27787)
- 业大(25420)
- 农(24087)
- 财经(23690)
- 中心(23656)
- 经(21879)
- 江(21349)
- 所(20979)
- 经济学(20440)
- 范(20205)
- 师范(20009)
- 研究所(19630)
- 农业(19099)
- 经济学院(18740)
- 北京(18462)
- 经济管理(18432)
- 财经大学(18014)
- 基金
- 项目(123841)
- 科学(100198)
- 基金(93964)
- 研究(88302)
- 家(82283)
- 国家(81558)
- 科学基金(72353)
- 社会(58200)
- 社会科(55403)
- 社会科学(55387)
- 基金项目(50608)
- 自然(48391)
- 省(47437)
- 自然科(47355)
- 自然科学(47344)
- 自然科学基金(46497)
- 教育(41171)
- 划(39901)
- 资助(37565)
- 编号(34897)
- 部(27943)
- 重点(27598)
- 创(26609)
- 成果(25711)
- 发(25401)
- 国家社会(25180)
- 创新(24939)
- 科研(24505)
- 教育部(24439)
- 人文(24070)
共检索到208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红娟 姜加虎 黄群
湿地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分析洞庭湖不同湿地类型在遥感影像上的光谱曲线规律,利用两个季节的洞庭湖ETM数据,并辅助以物候特征和地面GIS信息,通过遥感软件Erdas Image的专家分类知识库建立决策树分类方法,结合研究区的DEM进行洞庭湖湿地的影像分类.通过专家分类器分层次实现了包括水体、泥沙滩地、防护林滩地、湖草、芦苇滩地和苔草滩地以及其他水体7种湿地类型的分类。相比传统分类方法,专家分类过程以规则为基础,可以同时利用多个条件进行分类,减少了数据处理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分类精度,最终得到试验区较为可靠的遥感分类图像。
关键词:
洞庭湖湿地 专家分类 决策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怡波 赖锡军 周春国
针对湿地资源监测的需要,以东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湿地植被遥感监测研究。湿地遥感影像分类是湿地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雷达影像的后向散射系数发现,由多时相的同极化、交叉极化波段合成的雷达影像对湿地地物的区分能力最强。研究表明:将基于原图像的灰度级共生矩阵所提取的Contrast纹理特征与滤波后图像的灰度特征组合用于分类,以此实现相干斑噪声的抑制,同时减少地物固有结构信息的损失,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湿地分类精度,其总体精度达到87.59%,Kappa值为0.822 8,将东洞庭湖湿地划分为水体、芦苇(荻)滩地、草滩地(苔草、虉草等)、森林滩地(杨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晓荣 张怀清 周金星
应用陆地卫星TM资料和遥感图像处理Erdas8.7软件,以监督分类、人机交互等方法提取东洞庭湖湿地各种类土地类型的面积及分布信息。采用图像复合分类监测、分类结果叠加监测和信息复合人机交互目视提取等方法研究了东洞庭湖1987—2004年湖区各种覆被类型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987—2004年东洞庭湖湿地在人工和自然状态下的植被演替和泥沙沉积的影响下湖面不断萎缩,引起区域性不同程度的湿地退化。
关键词:
遥感 动态监测 湿地 面积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仁飞 林辉 严恩萍 和晓风
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2013年自主发射的第一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GF-1),其在湿地中的应用还比较少见。以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区,GF-1影像为主要遥感数据源,在对研究区湿地主要植被柳树、杨树、芦苇和苔草的光谱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决策树分类算法。同时结合GF-1影像特有的纹理信息,引入纹理均值和相异性指数对决策树算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通过采用纹理均值和相异性指数,总体精度从传统决策树的85.64%提高到了92.66%,Kappa系数从0.82提高到0.91,说明该方法对湿地植被识别的效果较好。这对于同等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植被分类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梅 言迎 罗军
近年来洞庭湖湿地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型缺水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威胁到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分析认为,目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等级为中等并有向差等级演化的趋势,必须确保最小生态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可以初步估算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68×108m3,而且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波 林辉 葛淼
湿地植被的精细识别与分类是林业遥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本研究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以苔草、芦蒿、辣蓼、杨柳和芦苇为研究对象开展高光谱数据观测。采用数据平滑、导数变换、对数变换和归一化变换等方式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再运用PCA算法分别对其进行降维运算,随后采用马氏距离、朴素贝叶斯、Knn、径向基内核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分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不同预处理方式经过PCA降维后能保持自身特有的特征;2)降维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与分类精度不存在必然联系,主成分个数能对分类精度产生影响;3)不同的分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灵敏度不同,随机森林和径向基内核支持向量机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关键词:
高光谱 降维 分类 主成分分析 东洞庭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玥 谢永宏 李峰 陈心胜
利用多时相Landsat TM/ETM+影像,采用决策树分类法解译水域、泥沙滩地、草洲3种湿地类型,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和相关水文信息,通过矩阵转移和贝塞尔曲线插值的方法,对低水位条件下东洞庭湖湿地草洲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989~2011年,草洲面积增加305.06km2,泥滩地面积减少274.28km2,水域面积呈波动状态;(2)草洲的主要扩张区域为长洲、新生洲、飘尾洲沿湖盆边缘部分、牛头洲大面积区域、武光洲-柴下洲、中洲-团洲部分;(3)草洲面积按高程分布呈先增后减特征,草洲覆盖的优势区域与非优势区域的高程分界点逐渐降低,水域和泥滩地分布的优势区域高程范围缓慢下移。草洲植...
关键词:
遥感 东洞庭湖湿地 草洲 淹水天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和晓风 林辉 孙华 严恩萍 胡佳
以我国自主发射的第一颗高分辨率卫星(GF-1卫星)的影像为数据源,在东洞庭湖开展湿地信息提取。结合国家湿地遥感分类系统和高分影像数据的可解译性,建立了东洞庭湖湿地类型遥感分类系统,包括湖泊、河流、泥滩地、林地、芦苇、苔草、辣蓼+泥蒿7种湿地类型。利用最佳指数和联合熵2个指标确定最佳波段组合方式为4(R)3(G)2(B),并在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遥感分类方法比最大似然法分类的精度高,总分类精度达85.41%,Kappa系数为0.822 5,并且各类信息的提取精度均有所提高,其中湖泊、芦苇、林地的精度较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庄大昌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利用CVM(条件价值法)法对其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为335.45亿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十分巨大。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并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平安 周燕 黄璜
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洞庭湖区2010年2、020年人口将分别达到1 396.38×104人、1 492.31×104人,稻谷总需求量分别为5 002.17×103t,5 284.79×103t,化肥投入实物量将分别为1 466.91×103t,1 549.79×103t。在总结国内外化肥投入影响环境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化肥环境影响评估模型,预计2010,2020年洞庭湖区区水稻生产因化肥带来环境成本将分别达到2.2×108元、2.32×108元,占稻谷销售效益的3.4%和3.13%,稻田生态系统和社会将难以承受,建议政府在化肥过量施用的地区征收化肥环境税。
关键词:
湿地 洞庭湖区 稻谷需求 化肥 环境成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鸿翔 朱永卫 查胡飞 郭文献
水位是湖泊湿地水文情势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如何确定适宜生态水位阈值是确保湖泊湿地健康的关键。以东洞庭湖城陵矶站和鹿角站突变前水位过程(1959~1978年逐日水位资料)为基准期,采用RVA法、年内展布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东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过程。结果表明:(1)RVA法计算逐月生态水位阈值的波动范围均值是2.18 m,而年内展布法计算逐月生态水位阈值的波动范围均值是5.12 m,水位波动较大,对于东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来说,RVA法计算生态水位的波动范围更有利于维持湿地植物群落健康和生物多样性;(2)受湖底高程影响,鹿角站的高低水位发生时间会比城陵矶站提前15 d左右,而高低水位的历时和波动范围以及动植物敏感期(3~6月)的平均水位变化速率并未有显著差别;(3)水位变异后(2003~2016年),东洞庭湖水位大部时间处于生态水位阈值内,只需要对不满足生态水位的消落期采取调整措施,鹿角站和城陵矶站年均水位差距减少0.46 m,洞庭湖的水动力系统减弱,给洞庭湖生态健康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研究可为东洞庭湖生态水位和三峡及上游电站联合调度提供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红娟 姜加虎 黄群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东洞庭湖1989和2001年两个时段的TM(ETM)卫星影像进行了遥感解译。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景观类型的斑块和面积大小、形状特征进行分析,计算了湿地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及斑块分形维数。定量分析和研究了1989~2001年东洞庭湖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泥沙淤积,东洞庭湖湿地的面积正在日益缩小,湿地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程度增加,说明东洞庭湖部分湿地景观逐渐从以小斑块、多种景观类型共同控制的景观格局向大斑块、类型较单一的景观格局演变。
关键词:
东洞庭湖 湿地景观 景观格局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志勇 谢永宏 陈心胜 李旭 李峰 潘瑛 邓正苗
2007-2011年间通过对洞庭湖湿地大面积实地踏察,对外来植物的种类、分布、来源、生活型、入侵生境、引入途径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该湿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科34属43种,以菊科和苋科植物最常见,分别有7种和6种。危害较大的有美洲杨树(Populus deltoides)、意大利杨(Populus euramevican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向泓宇 梁婕 袁玉洁 华珊珊 武海鹏 曾光明
环境因子与湿地候鸟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候鸟保护的重要信息。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典型区域,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越冬候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将湿地候鸟分为5类,并选取5种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可能与东洞庭湖湿地实施的保护措施,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以及适应性有关;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的多样性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可能是不同种类的候鸟有相似的栖息地选择;较高水位和NDVI为湿地候鸟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湿地候鸟数量正相关;较高的气温和日照时数使水温升高,越冬的鱼类数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刘红峰
【目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价值。科学评价和测量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目的在于提高洞庭湖南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促进对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等系统性科学问题。【方法】运用Hoel和Sterner的经济评价和测算模型,通过分析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来研究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并综合研究替代弹性、边际效用弹性两者对边际价格和贴现率变化过程的影响及其综合效应,从而揭示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所蕴含的巨大经济社会价值,并测算出相对准确的价值度。【结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曲线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发展趋势,总经济价值为人均21 457.8元;同样,不同参数条件的价值评估结果影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相关决策,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有其综合影响,收入边际效用弹性和替代弹性的取值对价值评估结果影响较大,但是不会影响总体发展趋势及相对测算价值。【结论】提高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的恢复速率、加强对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保持洞庭湖区及湖南省经济较快稳健发展、提高社会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