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9)
2023(13526)
2022(11179)
2021(10381)
2020(9134)
2019(21143)
2018(20988)
2017(40944)
2016(22014)
2015(24539)
2014(24464)
2013(24344)
2012(22247)
2011(19827)
2010(19689)
2009(18473)
2008(18501)
2007(16608)
2006(14104)
2005(12720)
作者
(62593)
(52644)
(52510)
(49869)
(33456)
(25153)
(24003)
(20658)
(19824)
(18630)
(17752)
(17601)
(16701)
(16432)
(16247)
(16136)
(16023)
(15827)
(15274)
(14977)
(13006)
(12876)
(12830)
(12120)
(11846)
(11778)
(11730)
(11679)
(10565)
(10511)
学科
(100004)
经济(99894)
(93475)
(85128)
企业(85128)
管理(80652)
方法(49352)
数学(40274)
数学方法(39828)
(31789)
业经(30882)
(30236)
(24056)
财务(24013)
财务管理(23978)
企业财务(22769)
农业(21370)
中国(21052)
技术(20068)
(18909)
(17531)
(17153)
贸易(17146)
理论(17103)
(16728)
(16679)
(16639)
(16334)
地方(16014)
(14866)
机构
学院(322061)
大学(317174)
(136420)
管理(134696)
经济(133942)
理学(116748)
理学院(115678)
管理学(113971)
管理学院(113373)
研究(96368)
中国(75593)
(64625)
(62496)
科学(58184)
(54225)
财经(50594)
(48279)
(47550)
业大(47469)
中心(46254)
(45955)
研究所(43023)
农业(42867)
经济学(41265)
北京(39444)
(37743)
经济学院(37610)
财经大学(37415)
(37133)
商学(36913)
基金
项目(214921)
科学(171986)
基金(159015)
研究(156290)
(137018)
国家(135844)
科学基金(119722)
社会(101098)
社会科(96084)
社会科学(96058)
(85331)
基金项目(84971)
自然(78594)
自然科(76873)
自然科学(76853)
自然科学基金(75537)
教育(72031)
(70081)
资助(64732)
编号(62933)
成果(48887)
(48118)
(47778)
重点(47728)
(45687)
(44304)
创新(43974)
国家社会(41917)
科研(41839)
教育部(41688)
期刊
(147224)
经济(147224)
研究(85901)
中国(53758)
(53193)
管理(52926)
(49248)
学报(45168)
科学(44218)
大学(35030)
农业(33565)
学学(33514)
技术(31490)
业经(26631)
(26030)
金融(26030)
财经(25505)
教育(24884)
经济研究(22739)
(21980)
(20456)
问题(20026)
技术经济(19404)
财会(16877)
统计(16208)
商业(16035)
现代(15652)
(15576)
(15040)
理论(14681)
共检索到458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平杰  刘浩  
企业内部资源性质和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基于知识的企业组织结构具有多种类型和模式,但以动态性和灵活性为其基本的设计原则,这些结构类型还具有分权化、协调管理、项目团队以及网络化等共同特征。基于知识的企业组织结构将人取代物提升到企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从而使企业中主客关系和劳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伟  田红云  
本文从企业的知识性质出发,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知识的蓄水池,试图用知识本身的集聚、传播、共享和衍生的特点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规律及发展趋势做出解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立根  宁云才  
从知识的视角分析,企业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与更新;更新知识和集聚组织知识成为培育核心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要获得持续市场竞争优势,就需要引进、创造和积累基于团队知识、组织知识的企业核心能力;知识视角的企业观来源并创新于资源视角的企业观和能力视角的企业观,将决定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和攫取超额租金的决定性因素内化为企业内的团队知识和组织知识,这为培育企业的智力资本和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学  翟运开  
在界定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概念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动因。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实质在于知识的转化和转移,特别是粘滞知识。构建了基于知识的企业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基本模型。在个体层面上,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途径包括低度、中度和高度粘滞知识的转化;在群体层面上,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途径则需要通过建立知识地图网络和知识社区才能实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任佩瑜  韩晓红  杨艳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聂娜  
知识管理是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是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随着知识管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地位的崛起,企业组织结构也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战略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管理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并论述了知识型企业组织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井生  关云飞  
从绩效视角探讨中小企业的知识资本的结构性,提出了知识资本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全面研究了知识资本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同时分析了知识资本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得到相关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荣华  
在21世纪管理的量化更加困难的前提下,文章从热力学中熵的相关概念入手,以熵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信息流的影响,从信息流的时效性和准确度两方面构建了组织结构的有序度评价模型,通过有序度评价模型更好的获得对组织现有状态的量化分析,为将来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修松  
企业组织是一个动态、复杂、开放的非线性系统,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企业组织的演化必然遵循系统的演化规律。文章分析了企业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同时引入管理熵的概念,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企业组织耗散结构的形成机理和企业组织的演化过程。文章的研究对处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企业组织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丽君  
组织结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决定和影响一个企业成败与兴衰的主要因素。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资金夺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4年之后我仍将再度成为钢铁大王。”这虽是他的夸口之辞,却从中可看出他对组织问题的重视及组织对企业的重要性。深入研究日美企业组织结构问题,不仅是国际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对改革中的我国企业很具有参考价值。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各有独到之处。日本的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敏琴  常立农  吴文华  
当知识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时,知识型企业迅速崛起,知识经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知识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析了知识经营系统自身存在自组织现象及其自组织过程;对于知识型企业知识经营系统如何实现自组织提出了四点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肖欢  彭静  薄秋实  
作为隐性资产,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以新形态诠释着当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以2013-2015年沪深中小板233家企业为样本,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知识资本、组织性格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资本对企业的短期与长期绩效直接产生作用,同时,通过企业组织性格间接作用于企业短期绩效,除此之外,企业组织长期绩效的根本来源是知识资本的创造与积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龙静  
知识创新已成为近几十年来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手段。企业都努力成为“知识创新型组织” ,以维持其生存及发展 ,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但是 ,国内学术界对于知识创新的研究 ,尤其是知识创新与组织结构关系的研究并不深入。本文将分析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并讨论其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夏京文  厉志锋  
本文主要从知识收益的角度分析了知识收益对企业边界的影响。首先定义了两种不同的知识收益——私人收益和集体收益。知识学习的两种收益对于企业来说是同时存在的、又是相对的,企业面临着知识学习的私人收益和集体收益最大化的选择。接着论述了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态与知识收益的关系。其中,企业组织对应着对知识学习的集体收益的最大化,市场组织对应着对知识学习的私人收益的最大化,网络化组织则是对知识学习的集体收益与私人收益的综合考虑。最后,得出企业和市场并没有本质区别的结论,无论是企业、市场,还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网络组织都只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勤  刘青松  
文章从知识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问题,着重分析企业成长的知识系统及其特征,企业成长的知识路径依赖性、知识积累性和知识创新性。通过分析,得出我国企业成长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企业成长知识系统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二是企业成长知识系统中的核心知识的自组织性不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