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5)
- 2023(11219)
- 2022(9430)
- 2021(8819)
- 2020(7288)
- 2019(16770)
- 2018(16317)
- 2017(31132)
- 2016(16246)
- 2015(18201)
- 2014(18031)
- 2013(17338)
- 2012(15444)
- 2011(13739)
- 2010(13522)
- 2009(12208)
- 2008(10595)
- 2007(8968)
- 2006(7476)
- 2005(6324)
- 学科
- 济(61535)
- 经济(61476)
- 管理(48421)
- 业(47001)
- 企(40585)
- 企业(40585)
- 方法(30670)
- 数学(27128)
- 数学方法(26717)
- 融(25779)
- 金融(25777)
- 银(23622)
- 银行(23609)
- 行(22778)
- 中国(22052)
- 财(19158)
- 农(16190)
- 业经(15141)
- 制(14420)
- 地方(13866)
- 务(13763)
- 财务(13717)
- 财务管理(13683)
- 企业财务(13056)
- 理论(12357)
- 农业(11283)
- 技术(11244)
- 中国金融(11106)
- 贸(11086)
- 贸易(11075)
- 机构
- 学院(214221)
- 大学(211239)
- 济(86820)
- 管理(86569)
- 经济(84976)
- 理学(75179)
- 理学院(74519)
- 管理学(73196)
- 管理学院(72810)
- 研究(61508)
- 中国(53987)
- 财(41665)
- 京(41424)
- 科学(35678)
- 财经(33824)
- 中心(33074)
- 江(31260)
- 经(30787)
- 农(29129)
- 业大(29124)
- 所(27749)
- 经济学(27731)
- 范(26386)
- 师范(26076)
- 州(25720)
- 财经大学(25509)
- 经济学院(25318)
- 研究所(25101)
- 北京(24892)
- 商学(23149)
- 基金
- 项目(150314)
- 科学(119814)
- 研究(113133)
- 基金(109938)
- 家(94030)
- 国家(93221)
- 科学基金(82530)
- 社会(72687)
- 社会科(69204)
- 社会科学(69188)
- 省(60031)
- 基金项目(58849)
- 教育(53099)
- 自然(52500)
- 自然科(51339)
- 自然科学(51328)
- 自然科学基金(50392)
- 划(49186)
- 编号(46786)
- 资助(43983)
- 成果(36434)
- 重点(33624)
- 创(33187)
- 部(33184)
- 发(32341)
- 课题(30965)
- 创新(30912)
- 国家社会(30604)
- 项目编号(29514)
- 教育部(29446)
共检索到30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春艳 方益权 衡孝庆
基于知识形态理论的分析,新工科知识形态表现为技术科学。新工科知识生产的场域位于"新巴斯德象限",其目的是在应用语境中解决工程现实问题,知识生产模式具有跨学科协作性。新巴斯德象限内涵的产教交互性、应用语境中产教边界的交融性、知识生产组织方式的协同性和异质知识生产主体的自反性构成新工科知识生产与产教融合耦合的内在逻辑,从而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空间,打破产教场域界限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互生互进等路径,形成新工科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促进新工科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含菲 杨红荃
随着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的正式公布,推动落实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同样承担着推动高职工程教育改革的使命。文章以高校"新工科"建设为切入点,从理论、实践、功能价值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工科"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的内在耦合性,并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面临的学科壁垒、制度僵化、资源劣势等现实困境,提出基于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高职"新工科"建设优化路径,以期为高职工程教育改革加大助力,同时不断推动我国高职产教融合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关键词:
新工科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耦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梓樱 邓宏宝
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呼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存在培养目标缺乏调研论证、课程设置缺少调查研究、课程教学标准缺乏创新创造、课程实施缺少精品课程等问题,同时在课程改革中遭遇着制度体制、管理机制、管理理念、评价体系的现实障碍。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应按照从"学术为先"到"实践为要"、从"囿于课堂"到"开放办学"、从"预警清单"到"多元评价"、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创新思路。现阶段应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严把课程教学标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管理机制,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以全面推进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玉倩 蔡瑞林 陈万明
新工科建设需要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即由产学研等主体投入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异质性要素,构建融合实践教学、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产业培育于一体的集成化平台。研究发现,平台的契约和产权都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性不仅导致交易和产权界定成本的增加,而且诱发敲竹杠和剩余控制权争夺,最终导致集体主义困境。为此,需要采取加强政府引导和相关政策扶持、持续界定培养产权、增加合作主体信息的对称性、建立科学的平台运行机制等对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明艳 潘赛瑶 谢子静
基于省校外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持续发展教育教改的建设,积极探索校企互动的项目式教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企业实践学习、科技服务企业及展赛促学等产教研融合的实践教育,且积极引入大数据智能科技助力专业新工科建设,从而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作用于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关键词:
新工科 服装工科类 产教研融合 实践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坤
高校改革工作的发展逐步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着职业教育方面转型,而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转型定位问题由于能够对转型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职业教育实行"产教融合"是国家深化全面职业教育的教育方针,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极的教育经验。本文从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出发,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对于本科院校相应的创新发展对策。
关键词:
本科院校 职业教育发展 产教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知识生成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的价值旨归,其内涵特质、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径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从理论体系上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轴,明确知识生成的融合特征,厘清人才供需对接、产教交互赋能、学习场域跨界的生成机理。从实践层面上看,根本举措在于澄明知识构成的辩证主体,揭示知识生成的本质,建构知识生成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课程知识 知识生成 产教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浩轩 刘林舒
当前,我国的旅游市场发展快速,各类酒店加速扩张,酒店行业在发展中,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从目前国内酒店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来看,行业对于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求贤若渴。对此,文章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分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与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思路。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校 酒店管理专业 创新 实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利星
当下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等诸多问题,亟需推动人力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因此,从产教融合的视角,分析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社会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这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问题。为此,首先,要从专业定位出发,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其次,要继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最后,加强产教融合,促进校企之间的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静 蒋丽华
当前,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与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文章通过对重庆市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对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找出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对接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在产教融合趋势下调整和优化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建议,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显嵘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必须明确其建设机理和行动依规,其中要以推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满足区域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以实现学院、学科与专业重构为关键。在此基础上,促进高职产业学院的组织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治理方式变革和保障机制建构,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高职产业学院的多方共赢。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锋 戚正楠
通过问卷调查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意愿、动机和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意愿、动机和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对于产教融合的参与意愿较为强烈;参与产教融合动机中获得优秀人才、提升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社会影响力4个动机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意愿有显著影响;对产教融合满意度中产教融合、学校合作主动性、专业设置与岗位匹配和研发创新4个满意度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分别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3个层面对提高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意愿提出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瑶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长春市教育局合作共建国家级职业教育文化传播基地4月7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长春市教育局举行合作共建国家级职业教育文化传播基地协议签字仪式。根据协议,学校与长春市教育局双方将在长春市合隆职教园区共建以职业教育博物馆为核心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文化传播基地,共同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实物馆)、数字化职业教育博物馆(虚拟馆)、若干职业教育专题馆、职业教育专业图书馆、职业教育数据库和评价(监测)中心、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职业体验和职业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改清
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鉴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均无法适应智能化工作模式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佳妮 张天雪
基于产业园区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个案调查,分析产教融合实践现状和困境,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借助政府的支持力量以推动园区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园区管理运行机制以促进园区产教深度合作、建立双导师制以提升园区导师教学能力、打造园区交流平台以服务职业意识教育的建议,深化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实施产教融合。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园区 实践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